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海洋环境监测网浮标观测站布设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鹏 许啸春 潘灵芝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71-76,87,共7页
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现状与发展,针对目前东海区浮标站位较少、布局不均和观测功能设置不完善等限制了其在海洋预报、防灾减灾、维权执法等方面保障功能的提高问题,为满足东海区观测形势需要,结合重要流系和重要海洋现象监测、台风与风暴... 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现状与发展,针对目前东海区浮标站位较少、布局不均和观测功能设置不完善等限制了其在海洋预报、防灾减灾、维权执法等方面保障功能的提高问题,为满足东海区观测形势需要,结合重要流系和重要海洋现象监测、台风与风暴潮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设计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东海区浮标观测网布局。在现有浮标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18个浮标站位,其中包含11个10m浮标、7个3m浮标和3个潜标,新的东海区浮标观测网系统将与海洋(台)站、海上平台、海基床、岸基雷达等观测系统共同构建东海区实时立体海洋观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监测 浮标观测站 监测网络布局 东海海区
下载PDF
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与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邵文 《现代测绘》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随着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快速增加,临近地铁的深大基坑项目也不断增多,这些基坑施工造成地铁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严重威胁地铁的安全,应对地铁进行高频率、高精度变形监测。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地铁监测周期短、时效性强的要... 随着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快速增加,临近地铁的深大基坑项目也不断增多,这些基坑施工造成地铁产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严重威胁地铁的安全,应对地铁进行高频率、高精度变形监测。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地铁监测周期短、时效性强的要求,而自动化监测可实时提供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动态监测数据,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据此,以某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方案为例,介绍了方案设计、监测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监测网布设等内容,监测数据准确反映了基坑开挖对地铁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可靠,有效保证了地铁的结构和运营安全,适宜在类似项目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自动化监测 监测网布设 数据分析 TM50
下载PDF
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宇 杜朝波 申云飞 《四川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而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监测手段。布设地热监测网和监测井能够更好地探测和监测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而科学合理的监测频率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还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而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依赖准确的监测手段。布设地热监测网和监测井能够更好地探测和监测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而科学合理的监测频率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还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热监测逐步趋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地热动态数据的实时监测,从而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避免对地热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监测网布设 监测井布设 自动化监测
下载PDF
跨断层形变监测场地布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尹海权 徐玉健 +4 位作者 徐东卓 王生文 王宁 张振伟 王世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5-39,共5页
从我国地震预报的紧迫性和跨断层形变监测短临预报的优势出发,发现目前跨断层监测网络布局的多个问题,并通过"面-线-点"的思路,对优化跨断层监测网络布局提出意见和思路,即以区域地震活动背景研究和活动断裂体系研究为基础,... 从我国地震预报的紧迫性和跨断层形变监测短临预报的优势出发,发现目前跨断层监测网络布局的多个问题,并通过"面-线-点"的思路,对优化跨断层监测网络布局提出意见和思路,即以区域地震活动背景研究和活动断裂体系研究为基础,对相关断裂进行详细的分段性研究和活动性分析,然后结合现有观测场地的监测效能评估结果进行活动断裂调查,最终得出跨断层监测场地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监测网络布局 方法研究
下载PDF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地铁基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节 魏力 王欢 《价值工程》 2020年第22期216-217,共2页
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工程安全,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对基坑进行实时变形监测。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沈阳市新建地铁九号线北二路车站基坑监测中的使用。从监测网布置、测量方法、监测结果分析几个方面较详细的说明了... 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工程安全,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对基坑进行实时变形监测。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沈阳市新建地铁九号线北二路车站基坑监测中的使用。从监测网布置、测量方法、监测结果分析几个方面较详细的说明了自动化监测方法在指导基坑施工进行的方法和过程,为相似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基坑施工 监测网布置 位移
下载PDF
地铁保护区监测方案设计与监测数据分析
6
作者 付小虎 《江西测绘》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施工和安全运营以及其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地铁以及其周边建筑物进行高精度、高频率变形... 随着中国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施工和安全运营以及其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地铁以及其周边建筑物进行高精度、高频率变形监测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某市XX路改造工程地铁N号线保护区监测项目介绍了监测方案的设计、监测网的布设、监测数据性分析等内容。监测数据准确反映了地铁保护区基坑开挖对地铁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保证了地铁的安全,为开展类似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保护区 监测网布设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AP技术的我国生态监测网络构建研究
7
作者 于洋 何立环 +3 位作者 李亚飞 刘海江 董贵华 齐杨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6期157-162,共6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生物物种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系统分析整理国内生态/生物监测网络现状基础上,以生物物种资源为研究目标,总结了国内现有生物监测站点和自...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生物物种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系统分析整理国内生态/生物监测网络现状基础上,以生物物种资源为研究目标,总结了国内现有生物监测站点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综合运用GIS、RS和GAP多种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已有网络进行叠加,找出空缺区域并进行补充布点,建立覆盖我国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监测网络。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站1417个,需新建站52个;已有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站49个,需新建站52个;已有农田生态系统监测站27个,需新建站48个;已有荒漠生态系统监测站44个,需新建站14个;已有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站294个,需新建站110个;已有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点位349个,无新增监测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物种资源 监测网络布局 GAP技术
下载PDF
基于TOPSIS和ZedGraph图形控件的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方案决策平台 被引量:2
8
作者 庞聪 王磊 +4 位作者 马武刚 程诚 江勇 吴涛 廖成旺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鉴于当前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决策方法缺乏有力的软件平台支撑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案,设计了一款基于TOPSIS和ZedGraph图形控件的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方案决策平台。平台的功能模块由决策需求区、决策结果显示区以及软件操作区等构... 鉴于当前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决策方法缺乏有力的软件平台支撑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案,设计了一款基于TOPSIS和ZedGraph图形控件的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方案决策平台。平台的功能模块由决策需求区、决策结果显示区以及软件操作区等构成,其中,台阵布设形状的决策结果利用ZedGraph图形控件输出四边形、米字形或八边形等形状;平台决策机制利用了TOPSIS法原理,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布设需求优先级、监测深度以及拾震器单价等要素,建立台网布设决策矩阵,计算各个方案距离正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得到各个方案的优劣值,以此决策出台网布设形状、拾震器总成本、拾震器数量等目标。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准确输出决策结果,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对完善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布设决策方法体系,拓宽相关的微震监测软件系统研发领域,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台网布设 TOPSIS C#编程 决策平台 ZedGrap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