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Reserv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 Fruit on the Territory of the Zarafshan National Nature Park of Uzbekistan
1
作者 Sherzod B. Erdonov Azizbek V. Maxmudov +3 位作者 Ozodbek S. Abduraimov Akmal L. Allamurotov Bekzod J. Mavlanov Odilbek T. Mamatkasimov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3年第8期946-954,共8页
The article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stock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fruits on the territory of the Zarafshan National Park. Hippophae rhamnoides is a medicinal plant. This species is a naturally distributed plant. A... The article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stock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fruits on the territory of the Zarafshan National Park. Hippophae rhamnoides is a medicinal plant. This species is a naturally distributed plant. All part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re a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especially flavonoids, carotenoids, phytosterols and others. In the course of field studies, 10 monitoring sites were selected in the size of 10 × 10 m,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one site in the amount of 10 × 10 averaged 51.33 ± 8.24 k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biological reserve averages 21.9 tons,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al reserve is 13.14 tons and the volume of annual harvesting averages 1.31 tons. When the water level of the Zarafshan River rises, some plants are dam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phae rhamnoides Zarafshan National Natural Park Fruit Stock monitoring plots
下载PDF
陕西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样区布设方案
2
作者 赵晓黎 张晓峰 王娟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监测样区布设是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的基础;从生态空间保护管理系统性、野生动物分布变化性等特点出发,以整个秦岭保护范围为对象,研究了工作网格的布设、命名等问题,为开展秦岭范围生态空间的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秦岭片区 监测样区 布设
下载PDF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磷钾养分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华 陈莉 +5 位作者 宋敏 宋同清 曾馥平 彭晚霞 杜虎 苏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285-8293,共9页
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建立500 m×500 m长期监测样地,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喀斯特森林土壤磷钾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AP)、速效钾(... 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建立500 m×500 m长期监测样地,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喀斯特森林土壤磷钾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分别为(1.60±0.76)g/kg、(5.42±2.74)g/kg、(5.74±3.63)mg/kg、(5.20±2.96)mg/kg;磷钾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变异强度为AP>AK>TK>TP。研究区土壤TP、TK、AP、AK变异函数值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决定系数均很高(0.671-0.995),TP、AP呈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TK、AK呈弱空间自相关。TP、AP的变程较长,分别为336.00 m和373.50 m,空间连续性较好,TK、AK变程较短(33.30 m、64.50 m),空间依赖性较强。土壤TP表现为坡下(含洼地)含量高,坡上含量较低;AK表现为坡中含量高于洼地含量;AP、TK呈斑块破碎化分布。海拔、坡度和地面凹凸度是土壤磷钾养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磷钾养分存在不同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关联性,这为小流域尺度上土壤养分管理、可持续利用策略、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钾 空间异质性 地统计学 动态监测样地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沿纬度梯度的3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兽类和鸟类红外相机监测
4
作者 张兰 和雪莲 +6 位作者 Supparat Tongkok 袁盛东 刘峰 Anuttara Nathalang Warren YBrockelman 闫兴富 林露湘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31-138,共8页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红外相机监测 大中型兽类 地栖鸟类 生物多样性 热带森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Ⅵ——兰科4新记录属和13新记录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雪奎 覃营 +1 位作者 谢高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6-1015,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气候湿润,生境复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该文报道广西兰科植物13个新记录种,即旗唇兰[Kuhlhasseltia yakushimensis(Yamamoto)Ormerod]、紫茎兰(Risleya atropurpurea King&Pantl.)、指柱兰(Stigmato...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气候湿润,生境复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该文报道广西兰科植物13个新记录种,即旗唇兰[Kuhlhasseltia yakushimensis(Yamamoto)Ormerod]、紫茎兰(Risleya atropurpurea King&Pantl.)、指柱兰(Stigmatodactylus sikokianus Maxim.ex Makino)、二尾兰(Vrydagzynea nuda Bl.)、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Z.J.Liu&L.J.Chen)、拟泰国卷瓣兰(Bulbophyllum nipondhii Seidenf.)、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 H.Z.Tian&F.W.Xing)、垂叶斑叶兰(Goodyera pendula Maxim.)、四腺翻唇兰(Hetaeria anomala Lindl.)、褐花羊耳蒜(Liparis brunnea Ormerod)、聚叶钗子股(Luisia appressifolia Aver.)、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 K.Y.Lang)、芳线柱兰[Zeuxine nervosa(Lindl.)Trimen],其中,旗唇兰属(Kuhlhasseltia J.J.Smith)、紫茎兰属(Risleya King&Pantl.)、指柱兰属(Stigmatodactylus Maxim.ex Makino)、二尾兰属(Vrydagzynea Bl.)为广西新记录属,广西兰科植物至此记载到128属472种4变种。文中提供了新记录物种的引证标本、地理分布和特征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广西 兰科 物种多样性 监测样地
下载PDF
江西官山云锦杜鹃生长规律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泽平 王国兵 +2 位作者 方平福 姚小华 杨清培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 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体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且胸径生长明显滞后于树高生长。由胸径生长方程D=31.07exp(-32.92/a)推导出样地中云锦杜鹃的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幼苗幼树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30 a左右,从20~30 a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云锦杜鹃的年龄判定、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静态生命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监测样地
下载PDF
画稿溪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群落乔木层的物种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辉 包维楷 李芳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9-1404,共6页
桫椤是世界上珍稀濒危植物之一.为了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在画稿溪保护区建立了2 hm^(2)监测样地,分析样地乔木层(H≥3 m)的物种组成、物种密度、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结果表明,乔木层有3498株,隶属39科56属87种.群落中桫椤(A... 桫椤是世界上珍稀濒危植物之一.为了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在画稿溪保护区建立了2 hm^(2)监测样地,分析样地乔木层(H≥3 m)的物种组成、物种密度、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结果表明,乔木层有3498株,隶属39科56属87种.群落中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润楠(Machilus pingii)重要值分别为22.58%、8.53%、8.24%、6.27%、4.87%和4.63%,桫椤占绝对优势.乔木层最大密度为69株/100 m^(2),最小密度为1株/100 m^(2),平均密度约为18株/100 m^(2).样地内具有较多的幼树和幼苗,种群能够自我更新且群落较为稳定.桫椤主要分布在乔木中下层,有一定数量的幼苗库.由于临时样地面积小、监测时间短,不足以认识桫椤群落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本研究首次对2 hm^(2)监测样地进行调查并分析物种组成、物种密度、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结果可为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与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监测样地 物种密度 物种组成 高度结构 径级结构
原文传递
2006~2010年河北省沧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刘树林 李军 +6 位作者 殷海青 甄素娟 周国坤 毛月霞 王春东 庞振清 刘洪斌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沧县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提供数据。方法2006--2010年,每年10月下旬采集沧县监测点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标本(不少于1000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卵;3—1... 目的调查河北省沧县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提供数据。方法2006--2010年,每年10月下旬采集沧县监测点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标本(不少于1000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分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和厨房等4类地点土样,进行土壤中人蛔虫卯污染情况监测。结果2006--2010年分别检测粪便标本1012、1071、1138、1152和1053份,蛔虫卵阳性标本数分别为4、3、0、1和0份,感染度均为轻度,未检出其它虫种。蛔虫感染仅见于30~40岁年龄组,其他年龄组虫卵感染率为0;3—12岁儿童蛲虫检测597例,2006--2010年感染率依次为5.98%、0.94%、2.65%、0和0。女性蛲虫感染率高于男性,小学生与学龄前儿童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土壤中未检出虫卵。结论沧县监测点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平稳,仍属于《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界定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低于5%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感染 监测点 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
原文传递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效雄 刘贤德 赵维俊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0,共7页
依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样地设置方法,参照国际森林生态学大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10年和2011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内建立了10.2hm2动态监测样地,定位调查了样地内19 927株DBH≥1cm活立木木本... 依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样地设置方法,参照国际森林生态学大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10年和2011年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内建立了10.2hm2动态监测样地,定位调查了样地内19 927株DBH≥1cm活立木木本植物,完成了第一次群落特征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①青海云杉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个层次。乔木层是群落的最主要层,整体而言其垂直高度结构复杂性要大于灌木层和草本层,苔藓层较为发达。②青海云杉径级结构呈明显的倒"J"形,个体集中在径级1~5cm至21~25cm,其占到总个体数目的91.42%,青海云杉更新良好。③青海云杉DBH≥1cm对应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形,高度主要集中在小于6m,占到总个体数目的60.00%,高度偏小,小树较多,中树占有一定的比例,大树较少。同时,树高和胸径二者之间显著符合二次函数关系(p<0.05),反映了青海云杉群落生物学特征。④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青海云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格局。对不同年龄段青海云杉小树、中树和大树点格局分析表明,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的聚集程度减小,即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青海云杉个体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且2 534株大树随机分布在该样地,表明该群落未受大范围的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青海云杉 动态监测样地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云南纳板河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的树种组成与群落分类 被引量:16
10
作者 施国杉 刘峰 +2 位作者 陈典 邓云 林露湘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0,共11页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物种共存、群落演替等生态学核心问题的重要平台。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 于2016–2017年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科学中心的技术标准, 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物种共存、群落演替等生态学核心问题的重要平台。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合作, 于2016–2017年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科学中心的技术标准, 在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一块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本研究分析了该样地的树种组成特征, 并进行了群落数量分类。结果表明: 该样地中DBH ≥ 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共有59,498株, 分属63科197属296种;个体数超过1,000株的常见物种有15个, 个体数小于20株的稀有物种有126个。科的区系分布型以热带成分为主, 占总科数的65.08%, 温带成分占17.46%。属的区系分布型以热带成分为主, 占总属数的88.32%, 温带成分占10.66%。该样地群落类型的形成主要受海拔和凹凸度这两个地形因子的影响, 500个20m×20m的样方可以分为4个群丛, 分别为: (1)灰毛浆果楝+粗糠柴-假山萝+番龙眼群丛(Cipadessa baccifera+Mallotus philippensis-Harpullia cupanioides+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2)长梗三宝木+腋球苎麻–顶果木+番龙眼群丛(Trigonostemon thyrsoideus+Boehmeria glomerulifera-Acrocarpus fraxinifolius+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3)云南银柴+大果山香圆-湄公锥+普文楠群丛(Aporusa yunnanensis+Turpinia pomifera-Castanopsis mekongensis+Phoebe puwenensis Association);(4)歪叶榕+密花火筒树-毒药树+番龙眼群丛(Ficus cyrtophylla+Leea compactiflora-Sladenia celastrifolia+Pometia pinnata Asso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植物区系特征 多元回归树 群丛
原文传递
天山雪岭云杉林群落组成与结构10年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阿地来·赛提尼亚孜 常顺利 +3 位作者 张毓涛 孙雪娇 李吉玫 李翔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3-3040,共8页
对森林群落进行长期监测,有助于理解群落的构建机制与更新动态。以天山雪岭云杉林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共3次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物种组成、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和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天山雪岭云杉林10年的... 对森林群落进行长期监测,有助于理解群落的构建机制与更新动态。以天山雪岭云杉林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共3次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物种组成、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和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天山雪岭云杉林10年的群落动态。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 cm木本植物独立存活个体从2009年11835株(6科8属8种)减少到2019年的10301株(5科6属6种),物种组成无明显变化;总胸高断面积、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分别增加4.55 m^(2)·hm^(-2)、2.35 cm和2.27 m;胸径≥1cm个体的年死亡率为3.41%,年补员率为0.65%;群落整体径级结构呈倒"J"型,中小径级(DBH≤20 cm)个体数量多,占总体的70.59%~78.74%,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个体的中小径级(DBH≤10 cm)占比最高,每隔5年的占比分别为16.90%和15.26%;树高>10 m个体比例大且较为稳定,总体由48.94%升高到55.45%。雪岭云杉林在10年间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但群落中个体的高死亡率和较低补员率,尤其优势种的更新不足,使得该森林更新缓慢。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天山雪岭云杉林物种组成和结构动态,为天山雪岭云杉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样地 云杉森林 死亡率 补员率 胸径
原文传递
浙江仙居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水飞 李垚 +4 位作者 葛晓敏 周旭 王乐 陈婷婷 丁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9-1116,共8页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26属194种。其中乔木层胸径≥1cm的木本植物36科67属12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66.67%和59.70%,温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33.33%和38.81%。样地内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1和2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以上等级的物种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1种,中国特有种53种,具有良好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3种,占总树种数的19.01%。重要值最大的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8.69%,其次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6.80%和木荷(Schima superba)5.92%。平均胸径为6.95 cm,小径级木较多。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括苍山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更新苗和成树格局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逍虎 赵维俊 +5 位作者 闫春鸣 任小凤 武龙庆 薛春 芦倩 张瑞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5,共11页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林更新苗和成树的两个重要参数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与变异尺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利用国家级祁连山森林生态站已建立的340 m×300 m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林更新苗和成树的两个重要参数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与变异尺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利用国家级祁连山森林生态站已建立的340 m×300 m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进行更新苗和成树数量和高度的调查,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1)样地更新苗和成树密度的均值分别是5762和2016株·hm-2,对应的高度均值分别是0.30和8.79 m。更新苗密度和高度的变异属强变异,而成树密度和高度的变异属中等变异。2)样地更新苗和成树密度的变异函数值可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描述,变程分别为73.10和45.60 m。更新苗密度空间依赖性较强,而成树密度空间依赖性较小。东北—西南方向上是更新苗密度分布的优势格局,全方位上是成树密度分布的优势格局。更新苗密度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低,成树密度斑块间的连接程度较高。3)样地更新苗高度的变异函数值可用指数模型描述和球状模型描述,变程分别为47.40和23.90 m。东北—西南方向上是更新苗高度分布的优势格局,南北方向上是成树高度分布的优势格局。更新苗高度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低,成树高度斑块间的连接程度较高。【结论】青海云杉林更新苗和成树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有助于解释青海云杉林种群动态背后的潜在规律性,有望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退化的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动态监测样地 更新格局 空间变异 祁连山
下载PDF
基于ZY-3卫星多光谱影像估算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4 位作者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4,共10页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3卫星影像 LULUCF碳汇监测样地 乔木林地上碳密度 估算
下载PDF
R语言在橡胶林动态监测地形图绘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兰国玉 陈伟 +2 位作者 王继坤 吴志祥 谢贵水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50-53,59,共5页
为开展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2012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海南儋州试验场四队橡胶林中建立了1 hm2动态监测样地。基于海南儋州1 hm2橡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高程数据,介绍了R软件等高线图、三维立体图等方面的应用,希望对... 为开展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2012年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在海南儋州试验场四队橡胶林中建立了1 hm2动态监测样地。基于海南儋州1 hm2橡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高程数据,介绍了R软件等高线图、三维立体图等方面的应用,希望对R软件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软件 橡胶林 动态监测样地 地形图
下载PDF
上海城镇景观林结构调控初期伐桩更新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商侃侃 胡凌 +1 位作者 郑思俊 张庆费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第6期9-12,共4页
文章以结构调控初期的城镇景观林为对象,调查测定间伐第1年主要树种的伐桩萌芽情况、萌枝数量、高度以及群落垂直结构,分析树种的萌枝能力及其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萌枝能力均较强,不同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129.5,P<... 文章以结构调控初期的城镇景观林为对象,调查测定间伐第1年主要树种的伐桩萌芽情况、萌枝数量、高度以及群落垂直结构,分析树种的萌枝能力及其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的萌枝能力均较强,不同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129.5,P<0.001),呈现"常绿树种产生数量多、植株矮小的萌枝,落叶树种产生数量较少、植株高大的萌枝"的格局。砍伐降低了林分密度,为冠层受压树种释放空间;同时,伐桩萌枝以其生长优越性快速恢复,占据高度3m以下的空间,丰富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因此,城镇景观林结构调控时,可通过砍伐并适当保留伐桩萌枝达到既控制林分密度又促进群落分层、维持群落和景观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样地 伐桩萌枝 成层性 复层结构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17
作者 黄松涛 乐能生 +1 位作者 罗林友 朱昕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基于湖南省宁远县对生态公益林的监测,阐述了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的设置和调查方法,包括监测样地区域标准设定、样地面积确定、样地中心位置确定、样地横向基准线确定、样地测量等样地设置方法以及具体的野外调查方法等。这些可为相应后... 基于湖南省宁远县对生态公益林的监测,阐述了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的设置和调查方法,包括监测样地区域标准设定、样地面积确定、样地中心位置确定、样地横向基准线确定、样地测量等样地设置方法以及具体的野外调查方法等。这些可为相应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监测样地 设置 调查
下载PDF
广东车八岭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8
作者 栾福臣 卢李荣 +1 位作者 束祖飞 李步杭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7-51,共5页
以广东车八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森林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地形的关联性,以及群落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在5 m×5 m、10 m... 以广东车八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森林监测样地第一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地形的关联性,以及群落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在5 m×5 m、10 m×10 m、20 m×20 m和25 m×25 m尺度上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两者相关性随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100 m×100 m尺度上,物种多样性与植株密度之间的关系基本没有相关性;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多度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二者呈现斑块分布的格局;80%物种在≤20 m尺度内均显示出聚集分布格局,有少数为随机分布,极少数物种(少于10%)显示为均匀分布.本研究分析了车八岭20 hm;森林监测样地内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的分布规律和格局,有助于了解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对微地形生态位的分配和物种共存机制,并为本地及中亚热带科学发展林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八岭 森林监测样地 常绿阔叶林 物种 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幼苗功能性状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丹 刘检明 +3 位作者 徐耀粘 江明喜 谷志容 廖春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8-949,共12页
以湖南八大公山25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中24个常见物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生长阶段(H1:5≤H<20 cm、H2:20≤H<40 cm、H3:40≤H<80 cm、H4:80≤H<130 cm、H5:H≥130 cm且DBH<1 cm)获取了826株幼苗并测量... 以湖南八大公山25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中24个常见物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生长阶段(H1:5≤H<20 cm、H2:20≤H<40 cm、H3:40≤H<80 cm、H4:80≤H<130 cm、H5:H≥130 cm且DBH<1 cm)获取了826株幼苗并测量了叶片和茎干功能性状,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冠层和叶片习性幼苗功能性状变异,以及不同功能性状对幼苗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苗功能性状在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显著,随着幼苗生长,比叶面积(SLA)、叶片碳氮比(C/N)呈现下降趋势,比茎密度(SSD)、叶柄长度(PL)、叶片氮磷比(N/P)和叶绿素含量(Chl)呈现升高趋势;(2)SLA在灌木层、亚乔木层和乔木层间无明显变化,叶片厚度(LT)、Chl和N/P在3个冠层间变化显著,SSD和PL均在灌木层和乔木层间无明显变化,C/N在灌木层和亚乔木层间无明显差异;(3)常绿树种幼苗具有较高的Chl和LT,落叶树种幼苗具有较高的SLA、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和PL;(4)个体大小对幼苗存活具有显著正效应,LPC促进落叶树种幼苗存活,抑制常绿树种幼苗存活。在植物生活史早期,不同功能群植物针对林下低光环境采取了不同生长适应策略,不同生长阶段幼苗也根据光环境的改变调整自身功能性状。另外,八大公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幼苗的生长主要受氮素限制,且这种限制作用随着幼苗生长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大小 幼苗存活 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森林更新 八大公山森林监测样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