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喀喇沁右旗之新式教育与蒙汉关系──以《蒙古守正武学堂崇正学堂沿革规则》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富翔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5-52,共8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的《蒙古守正武学堂崇正学堂沿革规则》,是研究清末喀喇沁右旗社会的重要史料。本文拟对该书记载之清末喀喇沁右旗的新式教育发展与蒙汉关系进行讨论。就新式教育而言,该书指出当时贡桑诺尔布之所以聘请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的《蒙古守正武学堂崇正学堂沿革规则》,是研究清末喀喇沁右旗社会的重要史料。本文拟对该书记载之清末喀喇沁右旗的新式教育发展与蒙汉关系进行讨论。就新式教育而言,该书指出当时贡桑诺尔布之所以聘请日本女教师是因为找不到汉人女教师,此为其他史料未见之记载。而当地蒙汉关系不佳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累积所导致,不能单纯归咎于政治与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 喀喇沁 新政 贡桑诺尔布 蒙汉关系
下载PDF
乾隆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土地纠纷调处机制的演变
2
作者 云飞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60,共14页
乾隆朝是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牧转农的重要时期,随着各类土地在该地区的划拨,大量从内地而来的汉族农民进入该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蒙汉民众自发地建立了土地租佃关系,土地纠纷相伴产生。清政府设置了乡保—厅府二层机制来化解日益增多的蒙... 乾隆朝是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牧转农的重要时期,随着各类土地在该地区的划拨,大量从内地而来的汉族农民进入该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蒙汉民众自发地建立了土地租佃关系,土地纠纷相伴产生。清政府设置了乡保—厅府二层机制来化解日益增多的蒙汉土地纠纷,然而效果有限,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一定的压力。随着蒙汉杂居社会的逐渐形成,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呈现蒙汉民间人士依据习惯法及情理积极参与调处的情形,官方亦对民间调处及习惯法的缺陷给予补台,最终形成了官民互动互补的调处机制。乾隆朝的土地纠纷调处机制逐渐顺应了土默特地区的社会发展趋势,成为蒙汉民众维护和睦关系并达成利益双赢的稳定社会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土地纠纷 调处机制 蒙汉关系
下载PDF
明清时期蒙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孝东 张继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188,共7页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互动塑造出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对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内的很多物质文...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互动塑造出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对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内的很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同根、同源、同宗属性,具体体现在文化遗产要素的互嵌、遗产主体的相互联结以及遗产功能的相互依存上,这充分说明蒙汉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交往的双向性、自愿性与互补性。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审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存续,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 文化遗产 蒙汉民族关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