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帝国之后的哈敕和林木构佛寺建筑 被引量:8
1
作者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3年第2期172-198,共27页
1586年创建的额尔德尼召位于蒙古帝国迁都大都(今北京)之前的旧都哈剌和林遗址之上.是蒙古国现存最早的藏传佛教建筑。其创建期建筑为木构歇山楼阁之中殿和重檐歇山的东、西佛殿以及两个方形墓塔。额尔德尼召外部空间最显著的特点是三... 1586年创建的额尔德尼召位于蒙古帝国迁都大都(今北京)之前的旧都哈剌和林遗址之上.是蒙古国现存最早的藏传佛教建筑。其创建期建筑为木构歇山楼阁之中殿和重檐歇山的东、西佛殿以及两个方形墓塔。额尔德尼召外部空间最显著的特点是三殿横向一字形排列的布局。作者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哈剌和林考古发现,在亚洲木构佛寺建筑的文脉中探讨了该寺的空间布局源流.具体分析了三大殿横向一字排列的平面布局与13世纪建于哈剌和林高达300尺的兴元阁、韩国皇龙寺(6世纪创建)以及元大都佛寺的关联。作者进而指出三大殿的室内封闭礼拜廊道并非格鲁派(Gelug-pa),而是13世纪萨迦派寺院做法的遗存。此外,作者还对中殿脊檩上的汉文墨书'提吊'一词进行了考证,指出其为元朝将作官名'提调'。综合额尔德尼召内外空间的设计特征与使用元朝将作官名的史实.作者认为哈剌和林帝都时代的佛教建筑传统直至16世纪仍颇具影响。而将额尔德尼召与同时代内蒙古呼和浩特阿拉坦汗家族建造的大召、席力图召和美岱召进行比较,还可以看出该寺并非单纯模仿大召而建。因此.目前史学界视该寺初期建筑系仿大召的说法尚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德尼召 大召 宗教建筑 藏传佛教 哈剌和林 呼和浩特 蒙古帝国
原文传递
蒙古帝国的猎豹与豹猎 被引量:7
2
作者 党宝海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4-101,共8页
13- 14世纪 ,随着东、西方交往的畅通 ,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大量使用原产于西亚、非洲地区的猎豹进行狩猎活动。这在蒙古历史上是罕见的现象。蒙古政权通过接受朝贡、高价购买、遣使访求等方式来获取猎豹。购买、饲养猎豹给国家财政和社会... 13- 14世纪 ,随着东、西方交往的畅通 ,蒙古帝国的统治者大量使用原产于西亚、非洲地区的猎豹进行狩猎活动。这在蒙古历史上是罕见的现象。蒙古政权通过接受朝贡、高价购买、遣使访求等方式来获取猎豹。购买、饲养猎豹给国家财政和社会生活造成恶劣影响。不惜代价以取得猎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帝国 猎豹 豹猎 皇权 狩猎活动
原文传递
从拖雷、贵由和阿里不哥的死因论大蒙古国的分裂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贤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94,共11页
本文从探讨拖雷、贵由及阿里不哥三个关键性人物的死因入手,论述大蒙古国由统一到分裂的历史过程。关于此三人的死因,史书记载较为隐晦,颇有疑点。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分析与推论,认为他们的死亡都是蒙古皇族内部斗争的结果。围... 本文从探讨拖雷、贵由及阿里不哥三个关键性人物的死因入手,论述大蒙古国由统一到分裂的历史过程。关于此三人的死因,史书记载较为隐晦,颇有疑点。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分析与推论,认为他们的死亡都是蒙古皇族内部斗争的结果。围绕着大汗权位,蒙古皇族成员展开激烈的角逐,内讧不断。大蒙古国所以难以持久,最终分崩离析,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雷 贵由 阿里不哥 大蒙古国
原文传递
蒙古帝国时期的东西方贸易
4
作者 张龙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8-35,共8页
1200年到1400年,蒙古帝国对欧亚大陆的统治开创了近两个世纪的“蒙古和平”。尽管不少学者对和平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单纯从物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蒙古帝国始终是和平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中,东西方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贸易的繁... 1200年到1400年,蒙古帝国对欧亚大陆的统治开创了近两个世纪的“蒙古和平”。尽管不少学者对和平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单纯从物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蒙古帝国始终是和平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中,东西方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贸易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欧亚各地的商业发展,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商业城市高度繁盛,商贸路线开放畅通,商人活动范围空前扩大。虽然,蒙古人之间的不和与冲突对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从大环境来看还是利大于弊,至少相较蒙古帝国之前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帝国 东西方贸易 蒙古和平 商业发展
下载PDF
八儿赤与元代豹猎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新元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71,147,共12页
八儿赤是蒙元时期的一种职官,本文利用波斯、蒙古文史料,考证出其词源主要来自于突厥语,是蒙古西征的产物。八儿赤的职责包括饲养、训练和捕捉或购买猎豹,同时也是蒙古权贵在猎场上的助手。元朝及三大汗国都设有这一职位。八儿赤制度中... 八儿赤是蒙元时期的一种职官,本文利用波斯、蒙古文史料,考证出其词源主要来自于突厥语,是蒙古西征的产物。八儿赤的职责包括饲养、训练和捕捉或购买猎豹,同时也是蒙古权贵在猎场上的助手。元朝及三大汗国都设有这一职位。八儿赤制度中包含诸多草原因素,是蒙元帝国二元性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给定居地区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帝国 八儿赤 豹猎 草原因素 波斯 回回
原文传递
大蒙古国时期的济南张氏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87,共4页
济南张氏是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重要汉人世侯之一。在蒙古侵金过程中,保一方平安。在蒙古灭金之役中,也尽量保全百姓性命。张荣、张宏祖孙对蒙廷甚为忠诚,出色完成蒙廷规定的六项义务。济南张氏与其它典型的汉人世侯有同样的政府建制与... 济南张氏是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重要汉人世侯之一。在蒙古侵金过程中,保一方平安。在蒙古灭金之役中,也尽量保全百姓性命。张荣、张宏祖孙对蒙廷甚为忠诚,出色完成蒙廷规定的六项义务。济南张氏与其它典型的汉人世侯有同样的政府建制与军队建制。张氏在济南恢复封建经济、重建封建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政绩,值得肯定。忽必烈罢黜世侯后,济南张氏逐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蒙古国 济南行尚书省 张荣 张宏
下载PDF
13-14世纪中俄文化认同的趋同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小丽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84,共28页
中俄两国正式交往不过四百年的历史,却往往彼此为镜,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中俄两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及民族性格并不相同,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曾经具有某种相似性。早在古代时期,草原文化就影响过东斯拉夫和华夏民族,到13-14世... 中俄两国正式交往不过四百年的历史,却往往彼此为镜,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中俄两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及民族性格并不相同,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曾经具有某种相似性。早在古代时期,草原文化就影响过东斯拉夫和华夏民族,到13-14世纪,中俄两个民族都处在蒙古帝国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其文化和治理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俄两国,不仅如此,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也经蒙古人传到俄罗斯。因此可以说,在中俄两国正式成为邻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彼此影响和相互认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文化认同 俄国民族心理 俄国民族性格 蒙古帝国
原文传递
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新考
8
作者 薛磊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金代官印集》中收录了18方干支纪年官印,官印的铸造时间均为蒙金战争时期。学界多认为这些官印为金朝官印。实际上,从纪年、官制、行政区划沿革、蒙金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来看,上述官印应为蒙古国官印。为确定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 《金代官印集》中收录了18方干支纪年官印,官印的铸造时间均为蒙金战争时期。学界多认为这些官印为金朝官印。实际上,从纪年、官制、行政区划沿革、蒙金战争的进程等方面来看,上述官印应为蒙古国官印。为确定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的归属,本文重点考释了4方此类官印。蒙金战争时期的干支纪年官印,反映了这一时期蒙古国制度的混乱以及汉地世侯自治地方的政治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金战争 蒙古国 干支纪年 官印
下载PDF
蒙古帝国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及居留泉州的亚美尼亚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静蓉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8-70,共13页
由于史料阙载,中国与亚美尼亚的交往历史并不明晰,但13-14世纪伴随着蒙古的征服,大亚美尼亚与西里西亚亚美尼亚(或称小亚美尼)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臣服于蒙古帝国,大小亚美尼亚与蒙古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度的接触,并... 由于史料阙载,中国与亚美尼亚的交往历史并不明晰,但13-14世纪伴随着蒙古的征服,大亚美尼亚与西里西亚亚美尼亚(或称小亚美尼)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臣服于蒙古帝国,大小亚美尼亚与蒙古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度的接触,并进一步推动了元朝中国与亚美尼亚的交流。这一时期,不少亚美尼亚人经由陆路与海路来到东南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泉州,并有可能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聚居区。另外,中国境内的基督教遗物可能暗示了亚美尼亚人更为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帝国 元朝 亚美尼亚 泉州 基督教
下载PDF
蒙古帝国叙事俄语小说中萨满的智者形象
10
作者 杨玉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99-102,共4页
因民族宗教信仰的关系,在以蒙古帝国为叙事核心的俄语小说中,萨满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他们是蒙古人心目中的智者,是全能的预言家、有远见的谋略家、睿智的哲学家。这些人物的设置,对小说情节构建、故事发展或主人公形象塑造等起着一... 因民族宗教信仰的关系,在以蒙古帝国为叙事核心的俄语小说中,萨满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他们是蒙古人心目中的智者,是全能的预言家、有远见的谋略家、睿智的哲学家。这些人物的设置,对小说情节构建、故事发展或主人公形象塑造等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蒙古帝国 萨满形象 智者
下载PDF
后黠戛斯历史流变浅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黠戛斯见载于西汉文献,活跃于唐代并建立了汗国。虽不见于宋代文献,但却与辽代有来往。10至13世纪的各种文献记载,都可窥见其历史踪迹。
关键词 黠戛斯 辖戛斯国 乞儿乞思 大蒙古国
下载PDF
西遊的文化政治:從兩部遊記看蒙元正統論的生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許明德 《岭南学报》 2020年第1期-,共27页
南宋末年,偏安一隅的宋室曾多次向鄰國派遣使節,讓他們考察外國的軍政制度與文化風俗,藉此訂定邊政,防範外族侵擾。這些使者所撰述的遊記大都有實際的功能。相對來説,全真教道士李志常(1193—1256)所編撰的《長春真人西遊記》更能展現... 南宋末年,偏安一隅的宋室曾多次向鄰國派遣使節,讓他們考察外國的軍政制度與文化風俗,藉此訂定邊政,防範外族侵擾。這些使者所撰述的遊記大都有實際的功能。相對來説,全真教道士李志常(1193—1256)所編撰的《長春真人西遊記》更能展現當時文化與政治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李志常的這部遊記記録了自己追隨老師丘處機(1148—1227)西行到中亞訪問成吉思汗(1162—1227)的旅程。他一方面要申明全真教在文化上的權威,另一方面卻又必須考慮當時蒙古已統領華北地區,擁有統治的實際權力。本文即嘗試先闡明《長春真人西遊記》的敘事策略,説明李志常如何在承認蒙古的統治之餘,展示自己在文化上比蒙古人更優越。本文接着從全真教的遊記轉到耶律楚材(1190—1244)所撰的《西遊録》。耶律楚材扈從成吉思汗出兵西域,其遊記不但有意識地回應了全真教的記録,同時又挪用了全真教的修辭,既申明了蒙元帝國攻佔中亞的理據,同時也模糊了蒙古人與漢人的分野。透過比對兩部遊記的異同,追蹤其修辭的影響,本文嘗試闡明這些作品早已爲蒙元的正統論奠下基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處機 耶律楚材 遊記 蒙元帝國 正統論
下载PDF
海外元代畏兀儿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富学 王朝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蒙元时期的畏兀儿人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不辍。相对而言,海外学者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加上国外学者精通多种语言,而且拥有国内难得的资料,推出了数量丰富而... 蒙元时期的畏兀儿人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不辍。相对而言,海外学者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加上国外学者精通多种语言,而且拥有国内难得的资料,推出了数量丰富而学术价值甚高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畏兀儿家族及其变迁、宗教活动、文化素养、畏兀儿与蒙古关系等多个领域。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简略评介,有利于促进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元代 畏兀儿人 蒙古帝国 研究述评
原文传递
蒙元时期的“可汗”与“汗”
14
作者 宫海峰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26-38,共13页
在蒙元帝国时期的蒙古文文献中,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有时作qa’an,有时作qan。在汉文史料中,大多与前者对应为"可汗"(合汗),后者为"汗"(罕)。自伯希和以来,学界一般认为,qa’an与qan为两个不同词语,前者比后者大,为... 在蒙元帝国时期的蒙古文文献中,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有时作qa’an,有时作qan。在汉文史料中,大多与前者对应为"可汗"(合汗),后者为"汗"(罕)。自伯希和以来,学界一般认为,qa’an与qan为两个不同词语,前者比后者大,为最高尊号,蒙古人自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才开始使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汉、蒙、阿拉伯、波斯等东西方多语种文献的考察,对古蒙古语语音特点的研究,并参考当时的文人的观点,认为对当时的蒙古人来说,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可能后者是前者的元音紧缩形式,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帝国 成吉思汗 可汗 古蒙古语
下载PDF
从新出土钱币看中国文化在金帐汗国的传播
15
作者 马晓林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170,共9页
考古出土钱币,是研究金帐汗国及其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重新勘定了金帐汗国两座都城旧萨莱、新萨莱的遗址。本文刊布了伏尔加河下游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遗址(旧萨莱)发现的一枚“青驹”打马格钱,以及谢里... 考古出土钱币,是研究金帐汗国及其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重新勘定了金帐汗国两座都城旧萨莱、新萨莱的遗址。本文刊布了伏尔加河下游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遗址(旧萨莱)发现的一枚“青驹”打马格钱,以及谢里季连诺耶遗址(新萨莱)发现的两枚北宋铜钱。这三枚铜钱以及北高加索、里海黑海地区零散出土的一些中国铜钱,应该都是在13~14世纪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来的。这些铜钱在金帐汗国不作为货币,而是承载了纪念、压胜功能。中国铜钱和压胜钱习俗,与陶瓷、织物、金属器等物质文化一同输入金帐汗国治下的伏尔加河下游、北高加索、里海黑海地区。这是目前发现时间最早、出土地域最西的古代中国钱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金帐汗国 蒙古帝国 北宋钱币 压胜钱
原文传递
“水上牧场”的开发:蒙元时期蒙古高原渔业资源开发历史探析
16
作者 张博 《古今农业》 2019年第2期57-67,共11页
蒙古高原地区河湖众多,冷水鱼种丰富,具有较大的渔业潜力。蒙元政权的建立与崛起为蒙古高原地区渔业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支持,使其渔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蒙古高原为牧业发达区,故其在渔业上的价值与成... 蒙古高原地区河湖众多,冷水鱼种丰富,具有较大的渔业潜力。蒙元政权的建立与崛起为蒙古高原地区渔业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支持,使其渔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蒙古高原为牧业发达区,故其在渔业上的价值与成就容易被忽略甚至否定。以当今淡水渔业分布区划为基础,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将蒙元时期蒙古高原分为东部、中部、北部三大渔业区,由于地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使上述三大渔业区的发展形式、速度、规模与特点各不相同,但这三大渔业区的发展均证明,蒙元时期的蒙古高原不仅拥有优良陆地牧场,富饶的"水上牧场"也是其一大利源,虽然开发程度有限,但仍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与评价,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 渔业 蒙古族 经济史 蒙古高原
下载PDF
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
17
作者 柴福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840-17842,共3页
从畜牧生产、农耕生产、手工业和商业4方面探讨了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大蒙古国 蒙古草原 社会经济
下载PDF
成吉思汗帝国史研究及其他——答法新社记者问
18
作者 白拉都格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内蒙古大学白拉都其格教授就大蒙古国建立800周年(1206-2006年)答法新社记者问值得一读。白教授的答问使我们看到成吉思汗及其帝国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和世界上很独特的... 内蒙古大学白拉都其格教授就大蒙古国建立800周年(1206-2006年)答法新社记者问值得一读。白教授的答问使我们看到成吉思汗及其帝国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和世界上很独特的。同时,白教授就如何研究成吉思汗这一世界级历史人物和蒙古大帝国所形成的国际性学科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视野的看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 1206—2006年 作用 地位和影响
下载PDF
《送晋卿丞相书》年代问题再检讨--兼谈蒙丽交往中必阇赤的地位与影响
19
作者 刘晓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7,共9页
十三世纪上半叶,在蒙古的强大军事压力下,高丽被迫接连派出使团出使蒙古,现存两封《送晋卿丞相书》即为此背景下而作。但对这两封信的成书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本文通过详细论证,指出这两封信应分别作于1232与1238年。此外,通过这两封... 十三世纪上半叶,在蒙古的强大军事压力下,高丽被迫接连派出使团出使蒙古,现存两封《送晋卿丞相书》即为此背景下而作。但对这两封信的成书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本文通过详细论证,指出这两封信应分别作于1232与1238年。此外,通过这两封信与《与中山、称海两官人书》的讨论,本文认为必阇赤在蒙古宫廷对外交往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高丽先后将耶律楚材及其同僚粘合重山、镇海作为重要争取对象,即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帝国 高丽 必阉赤 耶律楚材
原文传递
13世纪哈刺和林的多层木构建筑:关于高300尺的兴元阁建筑样式的探讨(英文)
20
作者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7年第1期343-356,共14页
本文根据元朝许有壬撰写的'敕赐兴元阁碑'文字记载及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探讨了13世纪建于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的高达300尺的兴元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样式的可能性。具体以中国和朝鲜半岛的高层木构建筑的实例为参照系,分析了... 本文根据元朝许有壬撰写的'敕赐兴元阁碑'文字记载及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探讨了13世纪建于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的高达300尺的兴元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样式的可能性。具体以中国和朝鲜半岛的高层木构建筑的实例为参照系,分析了平面正方,面阔7间的兴元阁为木构高层建筑,外观五层而实际应有结构暗层。楼阁内部安置的'浮屠'推测为藏传佛教的覆钵塔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刺和林 兴元阁 蒙古帝国 多层木构建筑 佛塔 (韩国)皇龙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