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机反应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演化中的四次变革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明 何德旭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6,共14页
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的四次主要变革,发现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化大体上遵循"危机反应模式"。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 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的四次主要变革,发现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化大体上遵循"危机反应模式"。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后的两次变革从政策工具层面向思想理念层面深化,传统意义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边界正在经历打破和重塑。量化宽松、现代货币理论等政策实践和理论主张对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确立的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分离、倡导中央银行独立性、注重财政稳健等原则形成了挑战,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问题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框架 危机反应模式 财政赤字货币化
原文传递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宏观效应研究
2
作者 马勇 吕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103,共14页
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解决财政赤字所带来的融资压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效应进行研... 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解决财政赤字所带来的融资压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效应进行研究,并讨论相关政策效应随政府债务水平的变化规律等问题。研究发现:首先,无论经济波动的来源如何,财政赤字货币化都将引发明显的滞涨效应,其中产出下降持续5~10年,通胀上升持续5年;其次,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引发中短期的金融衰退和金融波动,并造成资产价格和信贷利差的超调现象,其中资产价格下跌和风险溢价的波动分别持续2.5年和5年;最后,低债务的国家在可以发债融资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不仅无助于减轻政策负担和提高政策效果,反而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和金融波动风险。本文结论的核心启示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施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对于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债务仍可持续的国家而言,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都没有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政府债务 宏观效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政府债务与货币发行权之利益衡量规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安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8,共11页
通过货币超量发行来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被称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其是政府举债权与央行货币发行权冲突和博弈后的妥协产物,反映出法律规避和机会主义的制度逻辑.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过程中,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基本立场仍需要坚持... 通过货币超量发行来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被称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其是政府举债权与央行货币发行权冲突和博弈后的妥协产物,反映出法律规避和机会主义的制度逻辑.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过程中,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基本立场仍需要坚持,但应补足相应的法律责任约束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独立性和问责制,从履职问责和机构问责两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规制变革,需要从源头上控制财政赤字的滋生,推进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事权的再分配,让中央扩大债务规模,使地方缩减债务比例,同时要引入货币预算制度和改进中央银行沟通制度,强化货币供应的法治约束,提升货币发行的透明度.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规制变革需要处理好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建立财政金融综合改革的协调机构,减少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的摩擦问题,将政府债务风险置于"财政-金融"的系统框架内进行统合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 财政赤字货币化 货币发行权 利益衡量规制
原文传递
当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及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明 张立光 《金融理论探索》 2021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财政部有关人士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引起财政金融学界激烈争论。从理论基础、国外实践经验、必要性、风险与困境等方面对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并无必要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提高财政...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财政部有关人士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引起财政金融学界激烈争论。从理论基础、国外实践经验、必要性、风险与困境等方面对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并无必要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提高财政政策效率才是关键。建议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优化融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现代货币理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恶性通胀
下载PDF
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探讨
5
作者 闻岳春 文璋 《西部金融》 2020年第12期18-21,共4页
目前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为应对疫情冲击和支持"六保"任务,财政收支依然面临巨大困境,于是有专家学者提出推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财政赤字货币... 目前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为应对疫情冲击和支持"六保"任务,财政收支依然面临巨大困境,于是有专家学者提出推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出发,结合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发展现实,探讨现阶段在我国推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可行性,认为我国目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各自的运作空间都比较大,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尚未到必要与可行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货币化 现代货币理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