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断裂带的岩石圈结构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64
1
作者 朱光 宋传中 +2 位作者 牛漫兰 刘国生 王勇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8-256,共9页
横穿郯庐断裂带的五条地学断面揭示,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明显不同,这是平移运动造成不同块体拼合的结果。早白垩世走滑期的岩浆活动,指示当时断裂带切入了壳-慢边界。这表明断裂带在走滑中切穿了整个地壳,莫霍面当时应为平缓的大型拆离面... 横穿郯庐断裂带的五条地学断面揭示,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明显不同,这是平移运动造成不同块体拼合的结果。早白垩世走滑期的岩浆活动,指示当时断裂带切入了壳-慢边界。这表明断裂带在走滑中切穿了整个地壳,莫霍面当时应为平缓的大型拆离面,壳一幔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失耦。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伸展活动中,软流圈发生了强烈的上隆,岩石圈出现了显著的细颈化,属于纯剪切伸展模式。在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中,浅埋软流圈背景上较高的上地幔温度,使郯庐断裂带成为岩石圈薄弱带,从而发生了较强的逆冲活动和大规模幔源玄武岩浆的喷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学断面 岩石圈结构 软流圈 莫霍面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周民都 吕太乙 +1 位作者 张元生 阮爱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5-653,共9页
利用地质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和莫霍面形态 .主要结果是 :1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地构造分区和主要深大断裂的特征 ;2主要利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得到莫霍面的基本特征 ;3地表断裂... 利用地质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壳结构和莫霍面形态 .主要结果是 :1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地构造分区和主要深大断裂的特征 ;2主要利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得到莫霍面的基本特征 ;3地表断裂与莫霍面的某些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质构造 人工地震 地壳结构 莫霍面 大地构造分区 深大断裂
下载PDF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61
3
作者 邓阳凡 李守林 +1 位作者 范蔚茗 刘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60-2574,共1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与华南地区有关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达57条.本文收集该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利用保真能力强的三维克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了100°E~125°E,18°N~34°N区域内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基于三维地壳...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与华南地区有关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达57条.本文收集该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利用保真能力强的三维克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了100°E~125°E,18°N~34°N区域内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基于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分别探讨了华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地壳厚度空间变化特征、地壳属性、上地幔顶部地震波速变化以及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向等.研究结果表明:(1)扬子地块平均地壳厚度为40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为6.30 km/s;华夏地块平均地壳厚度32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6.24 km/s.(2)扬子地块的四川盆地与全球地台区具有相似的地壳速度-深度变化特征,华夏地块与全球伸展区结构相似,台湾造山带具有较典型全球大陆弧的特点.(3)华夏地块上地幔顶部Pn波平均速度为8.02 km/s;台湾造山带Pn波平均速度为7.98 km/s;扬子地块的Pn波速度为7.94 km/s,包含四川盆地(Pn速度达8.02 km/s)和川滇地区(Pn速度最低为7.75 km/s).川滇地区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东部构造活动性较强,四川盆地和华夏地块相对较稳定.(4)推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为Nw-SE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深地震测深 三维速度结构 莫霍面 PN波速度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大陆岩石圈精细结构 被引量:41
4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8 位作者 卢占武 李秋生 匡朝阳 刘金凯 侯贺晟 酆少英 熊小松 李文辉 邓攻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39,共22页
深地震反射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解决深部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实验,使用该技术揭露盆地、造山带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 深地震反射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解决深部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实验,使用该技术揭露盆地、造山带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并应用于油气资源远景评价、矿产资源勘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扼要介绍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的发展及其部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岩石圈精细结构 挤压构造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莫霍面
下载PDF
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地壳结构接收函数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段永红 张先康 +5 位作者 刘志 原秦喜 徐朝繁 王夫运 方盛明 杨卓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利用71个远震的波形资料,用接收函数方法提取了布设在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的34个宽频带流动数字地震台站的接收函数,通过对接收函数反演,获得了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敦化一线莫霍面深度32~33km ,向西地壳厚度加... 利用71个远震的波形资料,用接收函数方法提取了布设在长白山—镜泊湖火山区的34个宽频带流动数字地震台站的接收函数,通过对接收函数反演,获得了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敦化一线莫霍面深度32~33km ,向西地壳厚度加厚,到长春附近地壳厚度约为36km .在天池火山口莫霍面深度为达38km ,而镜泊湖火山口森林的莫霍面深度约为39km .总体看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是南浅北深.长白山天池火山口附近地下10km左右有一明显的低速层存在;镜泊湖火山口森林附近30km也可能有低速体存在;研究发现莫霍面上S波速度梯度在火山口附近和远离火山口有明显区别.在火山口附近其莫霍面的S波速度梯度比非火山口地区的S波速度梯度明显小,说明火山口下与一般的地壳莫霍面结构有差别.研究发现沈阳—敦化一线两侧的莫霍面深度有较大变化,其位置与地表的敦化—密山断裂基本一致,说明敦化—密山断裂是研究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地质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区 接收函数 莫霍面 S波速度结构 低速异常
下载PDF
深反射地震揭示喜马拉雅地区地壳上地幔的复杂结构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文津 车敬凯 徐中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5-628,共14页
报告了中、美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南起喜马拉雅山山脊南亚东县的帕里镇,向北穿过喜马拉雅山脊的荡拉,到达康马南的萨马达.剖面长约100km.共中心点(CMP)叠加剖面上显示出:1.... 报告了中、美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南起喜马拉雅山山脊南亚东县的帕里镇,向北穿过喜马拉雅山脊的荡拉,到达康马南的萨马达.剖面长约100km.共中心点(CMP)叠加剖面上显示出:1.在地壳中部有一强反射带,向北缓倾斜下去,延长达100km以上.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活动的逆冲断裂或是一条巨大的拆离带,印度地壳整体或下地壳沿此拆离层俯冲到藏南之下.2.上部地壳的反射很丰富,显示了上地壳存在着大规模的叠瓦状结构.3.下地壳的反射同相轴呈现短而有规律的分布,显示了塑性流变特征.4.在测线南部莫霍反射明显,深度达72-75km.发现南部有双莫霍层的存在.5.试验中还取得莫霍层下面32,38,48s等双程走时的多条反射,向北倾斜,反射同相轴延续较长,信息丰富,反映了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变形特征.这些结果对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其下地壳俯冲到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并导致西藏南端地壳增厚的观点,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 复杂结构 深反射地震 地壳结构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30
7
作者 叶卓 李秋生 +6 位作者 高锐 管烨 贺日政 王海燕 卢占武 熊小松 李文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47-2958,共12页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东南缘 远震P波接收函数 moho 泊松比 闽江断裂 上地幔转换带 菲律宾板块 欧亚板块
下载PDF
油气勘探与地壳深部构造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邵学钟 张家茹 殷秀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传统的油气勘探工作中,主要考虑盆地浅部的沉积盖层条件,对深部构造资料利用甚少。对国内外一些含油气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沉积盆地含油气丰度取决于地壳总体的结构类型:①凡莫霍面平缓呈斜坡或下凹状的盆地区,油... 在传统的油气勘探工作中,主要考虑盆地浅部的沉积盖层条件,对深部构造资料利用甚少。对国内外一些含油气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沉积盆地含油气丰度取决于地壳总体的结构类型:①凡莫霍面平缓呈斜坡或下凹状的盆地区,油气丰度都很低,而莫霍面隆起区无论盆地基底面呈坳陷状还是隆起状,都可能有油气资源,前者对油气富集更为有利;②花岗质层在结晶地壳中占的厚度比例越少,沉积盖层在地壳总厚度中所占比例越大,对油气富集越有利;③软流圈层隆起高,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也有利于油气富集。利用盆地区油气丰度与深部构造的某些相关规律,将浅部与深部的构造研究相结合,可以客观判定盆地中主力油气远景区,以免出现大的勘探决策失误。我国东部、西部地壳结构特征完全不同,油气分布规律亦不同。在西部地区油气勘探中,建议在重点勘探区进行足够量的地壳深部构造区测工作,结合浅部构造条件确定重点钻探目标。此外,根据地幔对地壳作用越强烈的地区油气越丰富,认为很可能油气形成的有机成因论和无机成因论反映了油气形成统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壳 深部构造 构造
下载PDF
东海及其邻域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韩波 张训华 +1 位作者 裴建新 张维冈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6-382,共7页
莫霍面是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面,是个重要的密度界面,东海莫霍面的展布特征,对于研究东海深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新重力异常数据反演莫霍面深度,结合前人的莫霍面深度结果,分析东海及其邻域的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从莫霍面... 莫霍面是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面,是个重要的密度界面,东海莫霍面的展布特征,对于研究东海深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新重力异常数据反演莫霍面深度,结合前人的莫霍面深度结果,分析东海及其邻域的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从莫霍面深度图可见东海及其邻域莫霍面起伏变化很大,深度在12~34km之间变化,东海及其邻域地壳厚度为6~34km,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莫霍面呈现两凹两凸形态,认为东海及其邻域地壳自西而东从陆壳-过渡壳-洋壳逐渐过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壳-幔结构 莫霍面 重力异常
下载PDF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及其邻区重力场与深部地壳构造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孟令顺 管烨 +1 位作者 齐立 高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36-45,共10页
根据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重力场特征,参考有关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5个二级构造、15条较大断裂.计算分析了Airry重力均衡异常;并根据重、震联合反演结果,浅析了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 根据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重力场特征,参考有关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5个二级构造、15条较大断裂.计算分析了Airry重力均衡异常;并根据重、震联合反演结果,浅析了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及密度分布特点,指出研究区内莫霍界面平均深度为50km,最深处位于哈拉湖盆地,为65km,额济纳旗最浅,为41.5km.根据上地幔密度、纵波速度变化特点,推测中祁连北缘断裂是青藏高原块体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重力场 深部地壳构造 格尔木地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平均速度及莫霍面深度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夏少红 丘学林 +2 位作者 赵明辉 徐辉龙 施小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0,共8页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条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带,其地壳结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华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活动特征,而且可以将以往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深地震探测所获得的地壳结构模型进行有效的衔接。鉴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条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带,其地壳结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华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活动特征,而且可以将以往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深地震探测所获得的地壳结构模型进行有效的衔接。鉴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重要性,2004年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实验。本文以此次实验中广东和香港地区固定地震台网以及担杆岛流动台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台站接收到的Pg和PmP震相进行了近似横向均一的二维结构模拟,获得了各台站对应的地壳平均速度和PmP反射点处的莫霍面深度值。其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普遍为6.2km·s-1左右,比全球地壳平均速度6.45km·s-1要低,这可能与普遍发育于华南沿海地带的中地壳低速层有关。研究区东边的SHW台所获得的地壳平均速度为6.7km·s-1左右,要明显高于全球地壳平均速度,它可能是由于局部异常结构所造成的,其与地幔岩浆的侵入作用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在26—35km左右,变化趋势较为明显,从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变浅,属于地壳减薄型结构,推测其可能与南海北部边缘的形成演化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个明显的转换地带,它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应该与南海的扩张演化有密切联系,这些认识推进了华南地区和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和构造属性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 地壳平均速度 海陆地震联测 莫霍面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特征——来自反射地震的认识 被引量:24
12
作者 梁锋 吕庆田 +1 位作者 严加永 刘振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1-956,共16页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为探讨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作者完成了三条穿越宁芜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三条剖面的长度不一,NW01剖面长度42km,NW02长56.3km,NW03长27.1km...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内广泛产出玢岩型铁矿床。为探讨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作者完成了三条穿越宁芜火山岩盆地的深反射地震剖面。三条剖面的长度不一,NW01剖面长度42km,NW02长56.3km,NW03长27.1km。三条剖面的排列长度都为720道,采样间隔2ms,记录长度16s。因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宁芜火山岩盆地上地壳的结构特征,因此只用了总记录长度的前4s数据。通过本次研究揭示了宁芜矿集区的上地壳精细结构、岩浆和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形态。不仅验证了以往对盆地的部分认识,而且给出了新的认识。(1)发现了直接控制盆地火山-岩浆活动的南东和北西边界断裂并非人们经常认为的两大基底深断裂:方山-南陵断裂和长江断裂带,而是北西向F1和南东向F2断裂;(2)宁芜火山岩盆地以马鞍山-薛津断裂为界向北北东方向滑脱,造成了盆地南西高北东低的隆凹构造格局;(3)阐明了就位于盆地下方的为火山-岩浆活动提供补给和热源的岩浆房的空间展布特征;(4)清晰地厘定了盆地内的断裂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断裂是隐伏于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的控制深部岩浆活动的盆中基底断裂(BCF),控制着深部岩浆岩的空间展布格局并对宁芜火山岩盆地的地层和断裂系统有强烈地改造作用。本文的发现为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结构认识、成矿预测及成矿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深部勘探 断裂系统 构造演化 莫霍面 长江断裂带
下载PDF
地球深部探测的先锋——深地震反射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3 位作者 卢占武 赵玉莲 王丽丽 于海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1期7-13,19,共8页
介绍了深反射地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状况。深反射地震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研究大陆基底、解决深部地质问题和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的有效技术手段。自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利用该技术研究地壳结构深部构造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 介绍了深反射地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状况。深反射地震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研究大陆基底、解决深部地质问题和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的有效技术手段。自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利用该技术研究地壳结构深部构造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研究计划,获得了岩石圈形成与演化、地球深部构造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深部地质构造问题提供了较可靠的地震学依据。由于深反射地震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和准确可靠等特点,在今后一段时期,深反射地震技术仍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和深部地壳细结构研究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探测 深反射地震 深部构造 上地幔 莫霍面 盆地 走滑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Pn波速度和Moho面的起伏 被引量:23
14
作者 丁志峰 曾融生 吴大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92-599,共8页
自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中美合作在青藏高原架设了11个 PASSCAL 宽频带数字记录地震台站.其中7个分布于青藏公路沿线,其它的台站架设在青海的玛沁、玉树以及西藏的林芝和日喀则.本文所用的资料为这些台站在1991年下半年记录到的31个近... 自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中美合作在青藏高原架设了11个 PASSCAL 宽频带数字记录地震台站.其中7个分布于青藏公路沿线,其它的台站架设在青海的玛沁、玉树以及西藏的林芝和日喀则.本文所用的资料为这些台站在1991年下半年记录到的31个近震事件.根据数字记录的特点,利用 SUN 计算机工作站中的地震分析软件包(SAC),用多种方法仔细辨认震相:将各台记录的地震图转换成地震剖面图.进行震相对比;将三分向地震记录进行旋转,在入射面内分析 P 波初动;从质点的运动轨迹辨别震相.利用高原东南部的林芝地震、羌塘块体西部的地震、台网北边的锡铁山和共和地震以及印度地震,分别计算它们的 Pn 波视速度.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的 Pn 波速度变化不大,约为8.0 8.1km/s.这个数值接近于正常大陆地区地幔顶部的速度.我们还用首波的时间项方法研究青藏高原 Moho 界面的起伏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 Moho 界面比较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PN 波速度 moho 界面
下载PDF
East-west crustal structure and “down-bowing” Moho under the northern Tibet revealed by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中杰 李英康 +5 位作者 王光杰 滕吉文 S.Klemperer 李敬卫 范进义 陈赟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6期550-558,共9页
We recognized 6 sets of reflecting P- and S-wave events from Moho and other interfaces within the crust, respectively, with the wide-angle seismic data acquired from 510 km-long Selincuo-Ya'anduo profile in the no... We recognized 6 sets of reflecting P- and S-wave events from Moho and other interfaces within the crust, respectively, with the wide-angle seismic data acquired from 510 km-long Selincuo-Ya'anduo profile in the northern Tibet, fitted the observed events with forward modeling, and interpreted crustal structure of P- and S-wave velocities and Poisson's ratio under the profil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tween Yarlungzangbo and Bangong-Nujiang sutures changes abruptly, and the crust is the thickest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rofile with thickness of 80 km or more. The 'down-bowing' Moho is the striking feature for the crustal variation along the west-east direction. The Moho uplifts with steps, and the uplifting rate westward is greater than that eastward. The heterogeneity of P- and S-wave velocities exists both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and one lower velocity layer (LVL) exists with the depth range of 27-34 km and the thickness range of 5-7 km. For the upper crust, Poisson's ratio is the lowest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rofile; for the lower crust, the Poisson's ratio at the east segment is lower than that at west segment, which means that the crustal rigidity for the upper crust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lower crust under the east segment of the profile is more ductile. We infer that the substance in the lower crust endured eastward flow along with the collision between Eurasian and Indian plates, and the 'down-bowing' Moho is attributable to the multi-phase E-W tectonic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Tibet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P- and S-WAVE velocity Poisson's ratio 'down-bowing' moho eastward flow of materials.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6 位作者 卢占武 李文辉 郭华 熊小松 酆少英 李洪强 赵玉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13-2923,共11页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部,被褶皱构造带所围绕,受周缘构造带的侧向挤压作用,盆地卷入了多期次和多边界的构造变形,为开展盆山耦合作用及多边界、多期次构造叠加与复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揭示四川盆地地...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部,被褶皱构造带所围绕,受周缘构造带的侧向挤压作用,盆地卷入了多期次和多边界的构造变形,为开展盆山耦合作用及多边界、多期次构造叠加与复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揭示四川盆地地壳结构,本文通过对3条不同时间采集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进行拼接联线处理,获得跨越四川盆地的330 km深地震反射偏移成果剖面,揭示了四川盆地地壳上地幔细结构:沉积层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在龙门山前沉积层厚度超过15 km,在华蓥山下沉积层减薄到~8 km,且褶皱变形形成华蓥山薄皮褶皱冲断带;莫霍面出现在13~15 s(双程走时),埋深约40~45 km;并发现从下地壳延伸至地幔的东南向的倾斜反射,从13 s向下延伸至18 s,结合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花岗岩同位素年龄等资料,我们认为这些倾斜反射层是扬子克拉通地台西北缘发生的新元古代俯冲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深地震反射特征 数据联线处理 莫霍面 地壳结构 古俯冲
下载PD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from receiver functions 被引量:20
17
作者 WEI ZiGen CHU RiSheng CHEN L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200-2210,共11页
Moho depth and crustal average Poisson's ratio for 823 stations are obtained by H-n: stacking of receiver functions. These, to- gether with topography and receiver function amplitude inform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 Moho depth and crustal average Poisson's ratio for 823 stations are obtained by H-n: stacking of receiver functions. These, to- gether with topography and receiver function amplitude inform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dified and preserved crust coexist beneath the craton with generally Airy-type isostatic equilibrium. The equilibrium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eastern NCC and some local area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NCC, 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regional geology and tectonic features.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crust were observed beneath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NCC, with average Moho depths of 33, 37, and 42 km and average Poisson's ratios of 0.268, 0.267 and 0.264, respectively. Abnormal Moho depths and Poisson's ratios are mainly present in the rift zon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edges of the central NCC, and tectonic boundaries. The crust beneath Ordos re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craton. Poisson's ratio increases roughly linearly as Moho depth decreases in all three parts of the NCC with different slopes. Receiver function amplitudes are relatively large i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NCC, and small in and near the rifts. The Yanshan Mountains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Shanxi rift show small-scale variations in the receiver-function ampli- tude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overall modification and thinning in the crust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NCC, and local crustal modification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m NCC. Different crustal structure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NCC suggest different modification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The overall destruction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NCC is probably due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during the Meso-Cenozoic time; the local modifications of the crus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NCC may be due to repeated reactivations at zones with a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by successive thermal-t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Craton moho depth Poisson's ratio gravitational equilibrium receiver function amplitud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crust
原文传递
基于变密度模型的位场界面反演 被引量:19
18
作者 柯小平 王勇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5-829,共5页
在波数域中用重力反演莫霍面深度时通常假定壳幔密度差为一常数,但这只是一种近似的密度模型,本文采用了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 在波数域中用重力反演莫霍面深度时通常假定壳幔密度差为一常数,但这只是一种近似的密度模型,本文采用了密度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变密度模型来反演莫霍面深度,给出了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在波数域中计算重力异常的正演公式及界面深度的反演公式.利用指数密度模型及重力资料反演了青藏高原莫霍面的深度,分析了莫霍面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莫霍面呈现出边缘浅、中部深的特点,边缘变化快、梯度大,中间变化梯度趋缓.中心地带的羌塘地体莫霍面深度达74 km,向四周慢慢变浅至67 km左右,边缘地区突然变浅至50km左右.通过常密度模型、变密度模型及地震反演得到的莫霍面的比较,证实变密度模型更适合于莫霍面结构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 重力反演 莫霍面 青藏高原
下载PDF
Depth distribution of Moho and tectonic framework in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and its adjacent ocean areas 被引量:16
19
作者 滕吉文 曾融生 +1 位作者 闫雅芬 张慧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5期428-446,共19页
With the results of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acquired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and its adjacent countries and ocean regions, such as Russia, Ka-zakhstan, Japan, India, Pakistan... With the results of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acquired in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and its adjacent countries and ocean regions, such as Russia, Ka-zakhstan, Japan, India, Pakistan, Philippine ocean basin,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we compiled a 2D Moho distribution map for the continent and its adjacent areas of eastern Asia. From the fea-tures of depth distribution and undulation of Moho,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astern Asian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18 gradient belts with different sizes, 18 crustal blocks, 20 sediment basins and depression zones. The depth of Moho varies smoothly in each block, while the boundary (separat-ing different blocks) delineates the abrupt variation of Moho depth. Then, some subjects,such as oregen and sediment basin, fault system and rift, plate boundary, ocean-continent coupling and tectonic framework,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gradient belts and block partition fea-tures of Moho depth in the eastern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o block partition sediment basin boundary field effect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原文传递
A seismic model for crustal structure in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15
20
作者 TianYu Zheng YongHong Duan +1 位作者 WeiWei Xu YinShuang A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7年第1期26-34,共9页
We present a digital crustal model in North China Craton(NCC). The construction of crustal model is based on digitization of original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new result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mages of... We present a digital crustal model in North China Craton(NCC). The construction of crustal model is based on digitization of original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and new result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mages of receiver functions. The crustal model includes seismic velocity and thickness of crustal layers. The depths to Moho indicate a thinning crust ~30 km in the east areas and a general westward deepening to more than 40 km in the west. The P wave velocity varies from 2.0 to 5.6 km/s in the sedimentary cover,from 5.8 to 6.4 km/s in the upper crust, and from 6.5 to 7.0 km/s in the lower crust. By analyzing regional trends in crustal structure and links to tectonic evolution illustrated by typical profiles, we conclude that:(1) The delimited area by the shallowing Moho in the eastern NCC represents the spatial range of the craton destruction. The present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NCC crust retains the tectonic information about craton destruction by extension and magmatism;(2) The tectonic activities of the craton destruction have modified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convergence boundaries at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CC;(3) The Ordos terrene may represent a relatively stable tectonic feature in the NCC, but with the tectonic remnant of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during the assembly of the NCC in the north-east area and the response to the lateral expans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Cenozoic in the south-w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velocity model moho sedimentary cover tectonic evolution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