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垂直钢丝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疼痛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张羽 杨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38-44,共7页
目的:对比改良垂直钢丝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与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对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两者对骨代谢、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鹰潭一八四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诊治的99例髌骨下... 目的:对比改良垂直钢丝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与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对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两者对骨代谢、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鹰潭一八四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诊治的99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改良垂直钢丝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的髌骨下极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将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9例)。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Böstman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膜蛋白(POSTN)]及疼痛介质水平[血清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多巴胺(DA)]。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Böstman评分[(28.04±1.93)分]高于对照组[(25.53±2.45)分](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随着时间逐渐增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82.53±10.29)分,高于对照组的(70.16±8.45)分(P<0.001)。术后30 d,观察组BGP、BALP、POST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PY、PGE_(2)、SP、D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垂直钢丝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与钢丝张力带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均安全有效,调节骨代谢,抑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改良垂直钢丝 钢丝环扎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