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伟 肖颖彬 钟前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婴幼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外循环后各种并发症也相对较为严重。改良超滤技术被证明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分析改良超滤在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分析261名1岁以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 目的婴幼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体外循环后各种并发症也相对较为严重。改良超滤技术被证明能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分析改良超滤在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分析261名1岁以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其中205例(超滤组)体外循环后行改良超滤,56例(对照组)不行改良超滤。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术后24h时的血球压积以及氧合指数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超滤组没有发生与超滤有关的并发症,两组患者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超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较对照组少,呼吸机通气时间较短,而术后血球压积以及氧合指数较对照组高。结论改良超滤技术在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可以提高肺的氧合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超滤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幼儿
下载PDF
联合超滤在10公斤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肺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辛梅 张近宝 +6 位作者 金振晓 倪尔连 刘刚 邬晓臣 岳琴 魏晓红 欧阳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改良超滤(MUF)和常规超滤(CUF)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24例体重<10 kg、CHD合并中重度PH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纳入...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改良超滤(MUF)和常规超滤(CUF)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24例体重<10 kg、CHD合并中重度PH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纳入本研究,CPB管路及超滤器连接采用Elliot方式,均衡分为两组。MUF+CUF组(n=12):常规库血预充,主动脉开放后行CUF,CPB结束后行MUF。ZBUF+MUF组(n=12):在常规库血预充的基础上进行ZBUF,CPB期间全程行ZBUF,CPB结束后行MUF。比较两组患儿预充液和围术期血气分析结果、预充液和术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ZBUF+MUF组预充液中乳酸(Lac)、葡萄糖(Glu)和TNF-α等含量明显低于CUF+MUF组(P<0.05);围术期Lac、Glu、TNF-α较CUF+MUF组显著降低(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多个时间点ZBUF+MUF组患儿呼吸指数明显低于CUF+MUF组(P<0.05);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CUF+MUF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ZBUF和MUF的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围术期代谢产物有害炎性介质的含量,有利于减轻低体重患儿术后肺损伤,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体外循环 零平衡超滤 改良超滤 肺保护
下载PDF
输液加温器在婴幼儿改良超滤保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俞瑾 李帆 +5 位作者 詹海婷 陈春玲 韩芳 马松峰 郑宏 王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普通输液加温器在10 kg以下婴幼儿改良超滤(MUF)保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10 kg以下患儿42例,随机分配至常规MUF组与输液加温器MUF组(H-MUF组)。H-MUF组采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应用于MUF管路连... 目的评价普通输液加温器在10 kg以下婴幼儿改良超滤(MUF)保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10 kg以下患儿42例,随机分配至常规MUF组与输液加温器MUF组(H-MUF组)。H-MUF组采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应用于MUF管路连接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超滤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鼻咽温度、肛温、停机后止血时间、术后红细胞(RBC)与血浆用量。结果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MUF后,MUF组与H-MUF组患儿的HCT与Hb较超滤前均明显提升(P<0.05),但两组间无差别(P>0.05)。MUF前,两组患儿的鼻咽温与肛温无统计学差异,但超滤后MUF组患儿鼻咽温与肛温均低于超滤前水平(P<0.05),也低于H-MUF组超滤后水平(P<0.05)。MUF后,H-MUF组患儿止血时间明显短于MUF组(P<0.05),H-MUF组患儿术后血浆用量少于MUF组患儿(P<0.05),但RBC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普通输液加温器实施体外循环MUF的保温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有利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的体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改良超滤 保温 输液加温器
下载PDF
变温式改良超滤改善婴幼儿心脏手术的预后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刚 芶大明 +4 位作者 杜磊 安琪 赁可 邓硕曾 刘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变温式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同一外科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配对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停止后开始超滤。改良超滤组血液未经变温直接进入右房;变温式改... 目的探讨变温式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同一外科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配对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停止后开始超滤。改良超滤组血液未经变温直接进入右房;变温式改良超滤组血液变温后汇入右房。观察两组患儿超滤前后的体温和红细胞比积(Hct)、超滤量、超滤时间、术后出血量、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用量、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20例患儿无一例死亡。超滤后体温在改良超滤组显著下降(P<0.01),而变温式改良超滤组与超滤前无差异,显著高于改良超滤组(P<0.01)。变温式改良超滤组的超滤时间、术后出血量、血浆及红细胞悬液用量和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改良超滤组(P<0.05)。结论变温式改良超滤能保持体温恒定,缩短超滤时间,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改良超滤 婴幼儿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改良超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铁军 汤服民 +3 位作者 张跃东 熊健 罗运成 王留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MUF)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对照组行常规体外循环,改良超滤组在体外循环后应用改良超滤,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T2)、术后6h(T3)、术后12h(...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MUF)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对照组行常规体外循环,改良超滤组在体外循环后应用改良超滤,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T2)、术后6h(T3)、术后12h(T4)测定记录气道峰压(Ppeak)、吸气平台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氧合指数(OI),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气道阻力,记录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结果各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的气道阻力、P(A-a)O2、OI都有明显变化,但是改良超滤组的变化小于对照组。在T3、T4时间改良超滤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力和P(A-a)O2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呼吸支持时间改良超滤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能够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呼吸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超滤 瓣膜置换术 肺功能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改良超滤法在成人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佳鑫 赵晖 +4 位作者 葛振伟 郑向明 葛畅 杨雷一 程兆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法在成人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右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成人患者3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7例和常规组1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超滤,改良组采用改良超滤;检测2组术前麻醉诱导后、停跳液灌注后5min、超...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法在成人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右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成人患者3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7例和常规组1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超滤,改良组采用改良超滤;检测2组术前麻醉诱导后、停跳液灌注后5min、超滤开始、停体外循环机后20min、体外循环后4h时血红蛋白、乳酸、血糖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预充量、术中库血用量、超滤总量、术中尿量、术后库血用量、术后24h尿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比较术中超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成功实施超滤,无超滤相关并发症发生;改良组术中库血用量[(96±80)mL]、术后库血用量[(96±32)mL]、术后24h引流量[(522.2±233.4)mL]较常规组[(224±96)、(176±48)、(740.3±198.4)mL]少(P<0.05),超滤总量[(1 280±79)mL]较常规组[(708±85)mL]多(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61.8±13.5)m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98.5±25.5)min]、预充量[(1 635±190)mL]、术中尿量[(305±101)mL]、术后24h尿量[(3 147±1 168)mL]、呼吸机辅助时间[(8.9±4.1)h]、ICU停留时间[(2.1±0.2)d]与常规组[(63.8±18.1)min、(101.5±18.5)min、(1 651±183)mL、(321±98)mL、(2 708±1 176)mL、(9.5±4.7)h、(2.3±1.3)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停体外循环机后20min时血红蛋白水平[(94.7±5.8)g/L]高于常规组[(79.3±4.5)g/L](P<0.05),乳酸[(2.1±1.1)mmol/L]、血糖[(7.4±5.1)mmol/L]、血浆胶体渗透压值[(20.8±0.6)mm Hg]与常规组[(2.0±1.3)mmol/L、(6.9±4.5)mmol/L、(21.0±0.4)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2组血红蛋白、乳酸、血糖、血浆胶体渗透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法可减少围术期库血用量,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减少术后创面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改良超滤 成人
原文传递
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在低身体质量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萍 姜志斌 +3 位作者 许蓼梅 何争鸣 孙兰英 段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零平衡超滤(zero-balanced ultrafiltration,ZBUF)、改良超滤(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技术联合应用和改良超滤单独应用于低身体质量(小于8 kg)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两种... 目的观察零平衡超滤(zero-balanced ultrafiltration,ZBUF)、改良超滤(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技术联合应用和改良超滤单独应用于低身体质量(小于8 kg)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经验。方法 64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低身体质量婴幼儿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随机分为零平衡超滤+改良超滤(Z+M)组和改良超滤(MUF)组。观察两组患儿术中转流前、超滤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血钾、红细胞压积(HCT)、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以及术后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停机,无任何超滤相关并发症,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血钾在超滤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MAP、HCT和COP在超滤结束时明显升高,与超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M组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小于MUF组(P<0.05)。结论在低身体质量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联合采用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滤除体内多余水分,改善血液动力学,比改良超滤更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平衡超滤 改良超滤 婴幼儿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