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瘤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对老年甲状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50例老年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对...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对老年甲状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50例老年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对比2组的治疗疗效、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4±7.1)mL低于对照组(26.6±8.9)mL(<0.05)。观察组术后并发呼吸困难、创口出血、手足抽搐以及术后高热等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05)。结论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瘤,效果良好,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甲状腺瘤 改良小切口手术 术中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彩霞 戴锦 +5 位作者 郑有卯 汪官富 李平仙 易利奇 赵晓燕 洪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25-127,13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手足外科病房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挑拨"方式,观...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手足外科病房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挑拨"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放血。观察两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8.23±6.14)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33.3%(17/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12/51)和17.6%(9/5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76±4.59)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7.6%(9/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7.8%(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11例,发生率为21.6%;再植指成活数35例,发生率为68.6%;患者满意度76.5%(39/51);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3例,发生率为5.9%;再植指成活数49例,发生率为96.1%;患者满意度94.1%(4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能够减少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 断指再植 动静脉危象 再次手术率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元沛 李艳 +1 位作者 王楚华 邓江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165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手术组86例及传统手术组79例。其中改良手术组患者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165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手术组86例及传统手术组79例。其中改良手术组患者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手术组接受常规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P<0.05)。改良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8%(5/86),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6.5%(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瘤疾病时可行性较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志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0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甲状腺瘤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 目的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甲状腺瘤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疾病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瘤 改良小切口手术 切口长度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5
作者 顾建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入院序列数作为分组基础,应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 目的 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入院序列数作为分组基础,应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4.32±9.71)min、住院时间(4.35±0.74)d短于对照组的(62.03±10.02)min、(7.12±0.66)d,术中出血量(53.00±5.96)ml少于对照组的(85.97±6.80)ml,切口大小(4.53±0.46)cm小于对照组的(7.11±0.62)cm(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38±0.19)分,低于对照组的(5.09±0.48)分(t=28.753, P=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术后,观察组FT3(5.84±0.96)pmol/L、FT4(5.32±1.01)pmol/L高于对照组的(5.32±1.01)、(12.99±2.49)pmol/L, TSH(2.08±0.59)mU/L低于对照组的(2.57±0.76)mU/L(P<0.05)。观察组术后Cor水平为(251.62±13.31)μg/L,低于对照组的(283.06±10.61)μg/L(P<0.05)。观察组术后NE水平为(333.10±12.42)ng/L,低于对照组的(406.08±12.61)ng/L(P<0.05)。结论 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手术过程中的指标、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应激情况,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手术相关指标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甲状腺功能 应激水平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手术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对BCTQ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朋斌 张远林 孙中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波士顿(BCTQ)评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保守封闭疗法;治疗组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联...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波士顿(BCTQ)评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保守封闭疗法;治疗组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BCTQ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及BCTQ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手术 罗哌卡因鞘内注射 腕管综合征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手术性散光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安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手术性散光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术后...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手术性散光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术后不同时段对两组手术性散光值、术后裸眼视力、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术前两组散光度及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2周,观察组手术性散光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均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手术性散光值和术后裸眼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够有效预防早期手术性散光,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手术 手术性散光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