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对肛管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钰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对肛管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慢性肛裂患者72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对肛管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慢性肛裂患者72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纵切横缝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肛管直径、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军 《智慧健康》 2020年第4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于慢性肛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肛裂患者参与本研究,以随机数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肛裂常规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治疗术...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于慢性肛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肛裂患者参与本研究,以随机数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肛裂常规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治疗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肛裂患者实施改良纵切横缝治疗术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肛裂常规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建勇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2期59-60,9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肛裂患者实施改良纵切横缝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该院所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2016年6月-2019年6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4例。其中传统肛裂切除术为参照组治疗措施,改良... 目的研究慢性肛裂患者实施改良纵切横缝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该院所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2016年6月-2019年6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4例。其中传统肛裂切除术为参照组治疗措施,改良纵切横缝术为实验组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诊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诊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为(27.43±5.02)mg/L vs (31.58±3.32)mg/L、(17.36±3.61)μmol/L vs (119.16±2.31)μmol/L、(7.28±1.62)μg/L vs (8.32±1.25)μg/L,参照组分别为(27.45±4.98)mg/L vs (45.46±4.8)mg/L、(17.38±3.59)μmol/L vs(29.75±3.61)μmol/L、(7.3±1.65)μg/L vs (19.42±2.36)μg/L,慢性肛裂患者患者诊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慢性肛裂临床效果(97.06%)高于参照组(76.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通过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效果确切,对其损伤得以显著控制,从而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传统肛裂切除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春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3期51-52,共2页
为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将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管直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 为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将慢性肛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管直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改良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 <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 <0.05),改良组患者轻度疼痛比例高于传统组(P <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0.05)。结果表明,改良纵切横缝术可明显提高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海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第2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纵切横缝术,实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纵切横缝术,实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疼痛以及水肿轻中度患者少于实验组,重度疼痛以及水肿患者多于实验组(P<0.05);且对照组切口感染患者多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复发率为10.00%。观察组未见有患者复发或产生并发症,肛门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为0.00%。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肛裂患者使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情况良好,不易产生并发症,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横缝术 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邵书先 杨关根 王东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196-2199,共4页
目的开展并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患者114例,其中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的38例患... 目的开展并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患者114例,其中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的38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扩肛术的38例患者为对照1组,采用纵切横缝术的38例患者为对照2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术后2周生活质量评分、直肠静息压;术后第1、7、14天肛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周出现水肿、感染、出血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P<0.01);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1)。术后2周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5)。术后2周治疗组直肠静息压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5)。治疗组术后第1、7、14天肛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5);术后2周治疗组肛门水肿、感染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均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对PPH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禹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肛裂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接受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效果评价 安全性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煌辉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0年12月行肛裂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对比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0年12月行肛裂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两组肛管直径变化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观察组出现水肿、疼痛、感染、便血、便秘的总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36.73%,P<0.05)。两组术后肛管直径指数均有所提升,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术均可治疗肛裂患者,但改良纵切横缝术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化解患者疾病痛苦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肛裂患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9
作者 于德明 姜国丹 刘慧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开感染、术后排尿障碍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良组68例(98.6%)与常规组65例(9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77,P=0.1717);常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术后中度排尿障碍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6例(8.7%)、29例(42.0%)和7例(10.1%),高于改良组0例(0.0%)、11例(15.9%)和0例(0.0%)(χ^2=4.3561、11.4061和5.4177,P=0.0369、0.0007和0.0199);术后12h改良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与侧位肛裂切除术相比,改良后的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对老年肛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能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排尿障碍、疾病复发、减轻术后疼痛以及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肛裂 侧位肛裂切除术 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兆春 卢艳君 曾碧娟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673-67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第一次换药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章铁 钟艳 彭东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纵切横缝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肛管直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12.15±2.55d,对照组15.99±3.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疼痛、切口水肿、切口感染、排尿障碍)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共80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优于纵切横缝术,尤其是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后切口水肿、疼痛、感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操作简便,与纵切横缝术相比不增加手术的难度,易于掌握,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龙晨蒙 石全 李锋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肛管直径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2.10±2.15d,对照组为15.88±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切口疼痛、切口水肿、切口感染、排尿障碍)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肛裂切除术,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切口疼痛、感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甄彦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肛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肛裂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排尿障碍情况、切口感染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周水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排尿障碍程度方面总体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且控制排便功能良好,全部治愈。结论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效果良好,与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相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排尿障碍及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玥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究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周水肿时间(3.24±1.48)d、创面愈合时间(3.27±1.57)d、住院时间(4.38±1.42)d均短于对照组的(4.27±1.57)d、(7.27±1.74)d、(8.89±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应用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改良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用于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明 彭文 刘恒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5年3月痔术后肛门狭窄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比...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5年3月痔术后肛门狭窄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肛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肛门狭窄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肛门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排便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7天肛门疼痛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纵切横缝术相比,改良后的纵切横缝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术后 改良纵切横缝术 肛门狭窄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效果及对肛门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佘红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效果及对肛门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的效果及对肛门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51)。对照组行常规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肛管直径、直肠静息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间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术后3周均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3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肛管直径均长于术前,且直肠静息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肛管直径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可有效改善PPH术后吻合口重度狭窄情况,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感,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切横缝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吻合口重度狭窄 肛管直径 直肠静息压
下载PDF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存林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一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传统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改良组... 为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一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传统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改良组)。对比2组手术总体疗效、手术前后肛管直径变化、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显示,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传统组(80.95%),P<0.05;2组术后肛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VAS评分(2.41±0.87)明显低于传统组(4.75±1.20),创面愈合时间[(7.55±1.15)d]明显短于传统组[(12.57±2.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传统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肛裂切除术相比,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传统肛裂切除术 炎性因子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