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在预防鼻黏膜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小春 樊利妮 +1 位作者 张洁 常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观察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对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8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8例需要留置鼻胃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60例)。两组的鼻胃管材料、型号相... 目的 观察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对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8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8例需要留置鼻胃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60例)。两组的鼻胃管材料、型号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胶带固定法,干预组采用改良鼻胃管固定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鼻部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导管移位、脱管、自行拔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可有效预防鼻黏膜压力性损伤,减轻鼻部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降低导管移位、脱管和自行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固定 改良固定法 鼻黏膜压力性损伤
下载PDF
PICC改良固定方法保护特殊皮肤损伤患者皮肤再损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尹欣欣 朱玉欣 张欣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22-1425,14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管后改良固定方法减少特殊皮肤病患者皮肤再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住院因疾病治疗需要留置PICC同时伴有特殊皮肤损伤患者60例,采用历史对照回顾性方法分析不同固定方法出现皮肤...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管后改良固定方法减少特殊皮肤病患者皮肤再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住院因疾病治疗需要留置PICC同时伴有特殊皮肤损伤患者60例,采用历史对照回顾性方法分析不同固定方法出现皮肤再损伤的情况。常规固定方法为纱布加纱布绷带固定导管;改良固定,方法1为采用碘伏浸透无菌无纺布纱布覆盖皮肤创面,上覆盖干燥无菌纱布,再用纱布绷带交叉固定;改良固定方法2为改用干燥的无菌无纺布纱布覆盖在皮肤上,导管固定在纱布上再用裁剪后的透明贴膜,外加纱布绷带交叉缠绕固定。结果观察组皮肤再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痊愈率为81.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导管外移、感染、堵管和血栓形成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渗血渗液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导管固定方法取材方便,不增加患者费用,固定牢固,不易脱管,经临床观察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推广,也可用于PICC相关严重皮肤过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皮肤病患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固定方法 皮肤再损伤
下载PDF
改良固定法在留置PICC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祖燕 罗媛容 陈妙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2期126-127,132,共3页
目的探索改良固定法在留置PICC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99例和实验组2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比较2组P... 目的探索改良固定法在留置PICC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99例和实验组2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导管移位或脱出、穿刺口渗血、穿刺口局部感染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178,P<0.001;χ^2=49.414,P<0.001;χ^2=29.456,P<0.001)。结论改良导管固定法能有效减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改良固定方法 导管移位 渗血 感染
下载PDF
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国伟 叶发华 +1 位作者 江政晃 刘建明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2例根据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观察组(改良式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置钢板,n=35)... 目的:探讨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2例根据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观察组(改良式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置钢板,n=35)和对照组(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骨膜外置插钢板,n=47)。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年的腕关节活动度与Gartland-We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的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尺偏度、旋后度、旋前度等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同期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安全性良好。结论:改良式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置钢板可更有效促进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愈合及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Henry入路 Henry入路 保留旋前方肌 内固定方法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在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储玲玲 汪丽平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析改良通气管道固定法在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接受NCPAP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患儿通气管道... 目的探析改良通气管道固定法在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接受NCPAP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患儿通气管道固定使用呼吸机配套固定帽固定(对照组),2020年1月至4月收治的40例患儿通气管道固定采用改良式固定法(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通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科室护士对改良固定法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17.52±1.08)h vs.(15.80±1.15)h],总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122.40±4.65)h vs.(168.32±5.77)h](均P<0.05);研究组的管道脱落、皮肤损伤及鼻中隔损伤的发生率(5.00%、2.50%、0%)均低于对照组(22.50%、10.00%、5.00%)(均P<0.05);问卷调查显示,科室护士均认为改良式固定法制作简单、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患儿舒适度。结论在新生儿行NCPAP治疗中采用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可有效延长患儿睡眠时间,缩短总通气时长,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通气管道固定 改良式 并发症
下载PDF
三腔二囊管插入及固定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传涛 童强 +2 位作者 李胜保 王小虎 朱惠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10-411,41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在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500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采用沙... 目的: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在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500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采用沙氏导丝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一次插管成功率(100%)高于传统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9%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胸闷胸痛程度较传统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三腔二囊管具有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简单易行的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腔二囊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固定方法
原文传递
改良术式切开内固定重睑成形术 被引量:1
7
作者 乔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2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提肌腱膜与眶隔融合部残端-上唇轮匝肌进行...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双侧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28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将切口下唇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提肌腱膜与眶隔融合部残端-上唇轮匝肌进行固定以形成重睑。观察手术一期愈合率、就医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就医者均一期愈合,就医者术后重睑形态满意度为96.42%(270/28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切开内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术后重睑形态自然,就医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重睑 传统法 改良Park法 软硬兼顾固定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认知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凤娟 蒋常英 +2 位作者 黄新武 胡英 朱花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3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认知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常规固定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120例改进固定方法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气管插管固定方式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认知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常规固定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120例改进固定方法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固定效果、舒适度、焦虑程度、相关知识认知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的固定效果好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认知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明显好于常规固定方法,更为适用于气管插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改进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非计划性拔管认知度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矫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江茂松 高守铭 陈国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4期87-88,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矫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儿童下睑内翻倒睫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Hotz法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皮...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矫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5例儿童下睑内翻倒睫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Hotz法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皮下睑板内固定术治疗,获取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数据,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眼睑外翻、睑球分离、眼睑局部组织淤积、眼睑血肿)发生率、随访1年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美学评分(皮肤瘢痕、皮肤褶皱、下睑睫毛弧度自然、双侧下睑缘对称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皮下睑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倒睫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均较低,患者的面部美学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内翻倒睫 儿童 改良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皮下睑板内固定术 传统Hotz法
下载PDF
短“O”改良固定法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赵芹 杨华 +1 位作者 程洁 李楠楠 《现代医学》 2022年第11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讨短“O”改良固定法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科实施径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93例,分为试验组(采用短“O”改良固定法)46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47例,比... 目的:探讨短“O”改良固定法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科实施径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患者93例,分为试验组(采用短“O”改良固定法)46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4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术前肝功能指标、胆汁引流量、胆汁引流速度、引流时间、鼻贴更换时间、鼻贴更换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非计划拔管情况、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等。以VAS≤3分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胆管固定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前肝功能指标、鼻贴更换时间和胆汁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胆汁引流时间短,鼻贴更换次数低,VAS评分低,胆汁引流速度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和皮肤压力性损伤率均为6.38%,试验组未发生非计划拔管和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VAS≤3分者55例,VAS>3分者3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外鼻胆管长度、鼻贴更换次数、非计划拔管和皮肤压力性损伤均为影响鼻胆管固定后舒适度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鼻胆管长度为鼻胆管固定后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短“O”改良固定法加快了胆汁引流速度、缩短了胆汁引流时间、减少了鼻贴更换次数、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短“O”改良固定法 护理 舒适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