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棋 林达生 +2 位作者 刘晖 吴清泉 林雍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6-09诊治的8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43例采用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比较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6-09诊治的86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43例采用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2年JOA评分、ODI指数、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3、4、L4、5、L5S1腰椎活动度,比较2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值。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2(12~48)个月。对照组5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二次手术治疗后治愈。2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JOA评分、ODI指数、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3、4、L5S1活动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3年L4、5活动度丧失。观察组L3、4、L5S1椎间隙高度变化值大于对照组,对照组L4、5椎间隙高度变化值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Ⅰ型改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型改变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腰椎MRI检查中ModicⅠ型改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志巍 康晓伟 +3 位作者 卫一宾 赵海涛 魏梦绮 魏光全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10期57-61,78,共6页
目的:总结ModicⅠ型改变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腰椎MRI检查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选取经MRI确诊为ModicⅠ型改变的患者34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易误诊为ModicⅠ型改... 目的:总结ModicⅠ型改变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腰椎MRI检查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选取经MRI确诊为ModicⅠ型改变的患者34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易误诊为ModicⅠ型改变的患者40例(化脓性炎症7例、椎体结核7例、结缔组织病累及腰椎11例、椎体骨折7例、椎体转移瘤8例),对病变在终板、终板下、椎间盘及其周围的信号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ModicⅠ型改变常多发,多分布于腰4、5椎体上下缘,病变边界清楚,相应终板毛糙、变薄、波浪状改变,相邻椎间盘退变严重;化脓性炎症均为单发,椎间盘、终板破坏严重,终板下骨质破坏轻,多有周围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椎体结核单发多见,椎间盘存在,终板破坏、骨质破坏常见,有脓肿形成,周围软组织肿胀较轻;结缔组织病累及腰椎常多发,病变均位于椎体边缘,椎间盘形态、信号完整常见,终板无破坏常见,小关节、肌肉、韧带水肿常见,无骨质破坏、脓肿形成;椎体骨折单发、腰3以上居多,椎体上缘塌陷,骨折线显示清晰,终板断裂、错位,椎间盘信号异常、形态尚存在,周围肌肉、韧带水肿;椎体转移瘤可单发、多发,椎间盘完整,病灶处终板局部破坏,肌肉、韧带常有水肿。结论:ModicⅠ型改变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MRI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确诊还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modic型改变 MRI 椎间盘 化脓性炎症 椎体结核 椎体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