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史德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舒习龙
陈舒玉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历史编纂的演变路径
主要成就与当代价值>(10YJA770043)
2014年度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启动项目<私人文献所涉之近代官修史书纂修研究>(QD20140324)
-
文摘
中国古代史家的"史德"观由最初的"素心"、"公心"与"直笔"、"求真"等,到章学诚"强调慎辨主观与客观,尊重客观,不以主观强加于客观"以及"史德在于心术,心术在于明天人,明天人在于原道,道又折衷于孔子",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德观念的建构。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史德"观不仅受到传统史学的影响,还深受西方历史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重新界定和诠释"史德"的新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当数梁启超、刘掞藜、柳诒徵、李泽刚等。历史编纂学追求的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善性,都有赖于史学家"史德"、"素心"的涵泳,而历史编纂的语言和技巧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史学家的"史才",但实质上观照的是史学家的"史德",可以说史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史书编纂之优劣,也更深层次的影响到对历史编纂的理解和全局掌控。
-
关键词
史德
古代史家
近代史家
历史编纂
-
Keywords
'Historiography-valu'view
Ancient historians
modern historians
Historiography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国近代史家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守护
- 2
-
-
作者
舒习龙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
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09AZS001)
韩山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研究"
-
文摘
20世纪前半叶,随着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方法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历史编纂学受到西方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的挑战。在章节体主宰中国历史编纂的语境里,20世纪史家在反思章节体史书的流弊和继承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方面,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他们在推进历史编纂体裁多样化和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编纂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关键词
20世纪前半叶
近代史家
中国历史编纂学
-
Keywords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modern historians
Chinese historiography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近代历史编纂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 3
-
-
作者
舒习龙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
文摘
近代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代,受时代条件变动的影响,中国历史编纂模式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围绕历史编纂与时代条件的关系、历史编纂变革的方向以及史书编纂原则和历史编纂结构的改造等方面,中国近代史家作出了颇富特色的论述和改造,他们的一些论述与思考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编纂学的演进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近代史家
历史编纂
变革路径
编纂理论
-
Keywords
modern historians
Historiography
Times conditions
Principle of codification
-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近代史家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史学
- 4
-
-
作者
左双文
-
机构
华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
文摘
0世纪 3 0、40年代 ,若干大陆史学家到香港 ,如 3 0年代的胡适、许地山及稍后的陈寅恪 ,40年代下半段的郭沫若、胡绳、黎澍、侯外庐、翦伯赞 ,40年代末的钱穆、罗香林、简又文等。这是内地史学、史学家与香港发生联系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推动香港史学起步和成长。许地山出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 ,初步改变了香港文史教育陈旧、落后的局面 ;郭、胡、黎、侯、翦等史学大师在香港的经历 ,使史学工作与时代潮流融汇在一起 ;钱穆等移迁香港后 ,在培养史学人才、繁荣史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 ,一时成为执香港史学牛耳之宗师 ,推动了香港史学的成长。
-
关键词
香港史学
史学人才
胡适
陈寅恪
郭沫若
翦伯赞
-
Keywords
modern historians 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Hong Kong
-
分类号
K09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25.81
-
-
题名文学批评史家视野中的《文心雕龙》性质论析
- 5
-
-
作者
陈晓红
-
机构
江苏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470-485,共16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6SJB750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通过考察各种著作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探讨文学批评史家对于《文心雕龙》一书的看法,同时,参酌其他论析此书性质的论著,梳理对《文心雕龙》一书定位的相关研究,指出《中国文学批评史》类著作对《文心雕龙》一书性质研究的贡献,以及对当下《文心雕龙》研究的建议。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性质
文学批评史家
-
Keywords
Wenxin Diaolong
nature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ian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