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器械及脑动脉瘤模型在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欣 谢晓东 王朝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器械及脑动脉瘤的虚拟三维模型在神经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作用。方法在标准脑动脉瘤虚拟三维模型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的 DSA 资料,应用三维造型软件3D Studio MAX R3创建虚拟的个体化脑动脉瘤模型,并建立虚拟的导丝、导管、支架和弹... 目的探讨器械及脑动脉瘤的虚拟三维模型在神经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作用。方法在标准脑动脉瘤虚拟三维模型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的 DSA 资料,应用三维造型软件3D Studio MAX R3创建虚拟的个体化脑动脉瘤模型,并建立虚拟的导丝、导管、支架和弹簧圈,在计算机上进行神经介入手术前的模拟研究,并与3例患者的实际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例术前模拟确定的工作角度、导管导丝头端塑型的角度均与手术结果相同;2例(前交通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各1例)所需弹簧圈数目、尺寸的模拟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同,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瘤体的弹簧圈模拟结果比手术结果多2枚3 mm×3 cm 的三维弹簧圈,并且术中对瘤颈第2枚弹簧圈的释放进行了实时模拟调整;术后回顾性模拟显示对于瘤体较规则、体积较小的动脉瘤,其模拟方法可作为常规的模拟训练手段,对于体积较大的动脉瘤,其模拟训练方法尚需积累更多经验。结论由软件方法建立的虚拟器械及个体化的虚拟脑动脉瘤模型为神经介入的术前模拟、术中指导及介入操作技术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对开展神经介入手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模型 解剖学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正常髌骨几何学及其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明举 王艳辉 +2 位作者 王岩 蒋向华 刘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建立正常髌骨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方法对96个正常髌骨进行三维CT扫描,按身高不同分为3组(Ⅰ组:156~165cm,Ⅱ组:166~175cm,Ⅲ组:176~185cm),每组左右髌骨各16个,建立每1个髌骨的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关... 目的建立正常髌骨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方法对96个正常髌骨进行三维CT扫描,按身高不同分为3组(Ⅰ组:156~165cm,Ⅱ组:166~175cm,Ⅲ组:176~185cm),每组左右髌骨各16个,建立每1个髌骨的三维解剖模型,并对其关节面的高与宽、嵴的厚度、嵴距外缘、嵴距内缘、内侧关节面中心厚度、外侧关节面中心厚度进行测量。结果①建立的髌骨三维解剖模型,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特征;②髌骨厚度Ⅰ组:左(19.99±0.28)mm,右(20.00±0.30)mm;Ⅱ组:左(23.17±0.26)mm,右(23.22±0.11)mm;Ⅲ组:左(25.38±0.16)mm,右(25.51±0.09)mm;髌骨关节面宽度Ⅰ组:左(36.90±0.14)mm,右(36.78±0.21)mm;Ⅱ组:左(42.50±0.30)mm,右(42.61±0.05)mm;Ⅲ组:左(46.81±0.21)mm,右(45.95±0.33)mm;髌骨关节面高Ⅰ组:左(28.78±0.23)mm,右(28.61±0.18)mm;Ⅱ组:左(31.89±0.12)mm,右(32.01±0.08)mm;Ⅲ组:左(33.82±0.23)mm,右(33.80±0.20)mm。结论典型的髌骨三维解剖模型,能为正常人髌骨参数测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髌骨 解剖模型 测量
下载PDF
髂骨再塑形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张纯朴 张奇 +3 位作者 孙梁 陈伟 刘长城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将髂骨再塑形为预期骨解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制模(如管状骨),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 目的探讨将髂骨再塑形为预期骨解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制模(如管状骨),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皮质面向模具内壁,剖开面向模具轴芯装入模具内,拱状骨与模具轴芯间填塞松质骨,将模具包埋于髂骨取骨处,克氏针固定模具。结果 CT扫描显示髂骨在预制的模具内塑形良好。结论利用模具可将髂骨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 模型 解剖学 可行性研究 山羊
下载PDF
右心房扩大对心房肺动脉连结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李令珂 刘迎龙 +1 位作者 于存涛 谢宁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观察右心房容积对心房肺动脉连结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脉动流右心房肺动脉连续装置 ,测定不同的右心房容积 (4 0~ 80ml)在不同的流量 (2~ 6L min)下的能量损耗。结果 随右涯房容积的扩大及流量的增加 ,能量损耗... 目的 观察右心房容积对心房肺动脉连结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脉动流右心房肺动脉连续装置 ,测定不同的右心房容积 (4 0~ 80ml)在不同的流量 (2~ 6L min)下的能量损耗。结果 随右涯房容积的扩大及流量的增加 ,能量损耗增大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模型 血液动力学 心房扩大 心房肺动脉连结术
原文传递
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江广理 许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研制鼻腔鼻窦仿真模型,并验证其在鼻气流动力学实验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①用正常成人鼻腔鼻窦作为灌注模板,以透明树脂和琼脂为灌注材料,制作出鼻腔鼻窦透明仿真树脂模型;②用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确定模型内部结构符合... 目的研制鼻腔鼻窦仿真模型,并验证其在鼻气流动力学实验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①用正常成人鼻腔鼻窦作为灌注模板,以透明树脂和琼脂为灌注材料,制作出鼻腔鼻窦透明仿真树脂模型;②用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确定模型内部结构符合人鼻腔鼻窦正常形态与结构;③用鼻声反射仪检测确定模型的截面积和容积曲线并与正常人鼻声反射结果比较;④使用摄像机记录烟雾在鼻腔鼻窦模型内的流动方式与分布范围,以检测其透明性和直观性,其结果可经计算机处理。结果成功制作出鼻腔鼻窦模型。模型具有仿真性强、透明性高的特点。模型的内部结构、形态、声反射图形与正常人鼻腔鼻窦检查与测试结果相近。从外部可观测烟雾在鼻腔鼻窦模型内的走向与分布,并可用高速摄像机记录。鼻吸入气流以两种主要流动方式到达后鼻孔:气流流过鼻阈后,大部分气流直接冲击中鼻甲前端,在中鼻甲前端形成漩涡;气流大部分经总鼻道和中、下鼻道呈半弧线型,小部分经鼻腔中上部呈抛物线型到达后鼻孔。快速吸气时鼻腔中上部的气流迅速增加;在鼻阈后中鼻甲前端和鼻咽部两处气流出现漩涡。呼吸时气流可直接进入上颌窦,呼吸时上颌窦内的气流均形成漩涡。结论①研制的仿真透明树脂鼻腔鼻窦模型可用于鼻气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②鼻吸入气流以两种主要流动方式到达后鼻孔:大部分经总鼻道和中、下鼻道,小部分呈抛物线型经鼻腔中上部;③鼻吸入气流主要冲击部位是中鼻甲前端和下鼻甲,呼吸时上颌窦内的气流均形成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解剖学 鼻腔 鼻窦 空气流动
原文传递
基于VTK的医学图像网格化建模系统开发
6
作者 高松 杜建军 刘有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44-247,311,共5页
开发了一套基于VTK的集医学图像处理、三维重建、有限元网格生成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从医学图像到有限元网格解剖真实的几何建模。系统通过读取医学切片图像,在图像预处理、分割、表面重建、平滑与简化后生成解剖真实的几何模... 开发了一套基于VTK的集医学图像处理、三维重建、有限元网格生成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从医学图像到有限元网格解剖真实的几何建模。系统通过读取医学切片图像,在图像预处理、分割、表面重建、平滑与简化后生成解剖真实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网格。系统可输出CAD、RP/RM、有限元体网格文件,为基于医学图像的生物力学仿真、基于数值模拟的外科手术规划、快速成型与制造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IZATION TOOLKIT 几何建模 解剖真实 有限元网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