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标定及验证 被引量:171
1
作者 刘巍 徐明 陈忠范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7-171,213,共6页
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混凝土本构关系,通过引入损伤因子,对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所涉及的材料参数标定和验证进行了研究。用规范给予的本构关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参数计算,然后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和规范曲线,来验证混凝土损... 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混凝土本构关系,通过引入损伤因子,对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所涉及的材料参数标定和验证进行了研究。用规范给予的本构关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参数计算,然后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和规范曲线,来验证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DP模型)参数设置的正确性;通过对一配置弯起钢筋的混凝土简支梁进行精细化建模,验证CDP模型在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可靠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模型参数 简支梁
原文传递
磁流变耗能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被引量:95
2
作者 关新春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分析了磁流变耗能器阻尼力及其常用模型的特点 ,建立了阻尼力的修正Bouc_Wen模型 ;研究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利用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为此类耗能器在结构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磁流变耗能器 阻尼力模型 模型参数 结构振动控制 减振装置
下载PDF
改进西原模型的三维蠕变本构方程及其参数辨识 被引量:133
3
作者 齐亚静 姜清辉 +1 位作者 王志俭 周创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7-355,共9页
传统西原模型由虎克体、黏弹性体以及黏塑性体串并联组合而成,难以描述岩石非线性加速蠕变阶段的流变特性。通过在西原模型上串联一个带应变触发的非线性黏壶,提出改进的西原模型,推导岩石在恒应力情况下的三维蠕变本构方程,并采用该流... 传统西原模型由虎克体、黏弹性体以及黏塑性体串并联组合而成,难以描述岩石非线性加速蠕变阶段的流变特性。通过在西原模型上串联一个带应变触发的非线性黏壶,提出改进的西原模型,推导岩石在恒应力情况下的三维蠕变本构方程,并采用该流变模型对三峡库区万州红层砂岩流变试验全过程曲线进行辨识,获得模型各参数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的西原模型不仅可以充分反映岩石初期蠕变、稳定蠕变阶段的流变特性,还可以很好地描述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规律,明显优于传统的西原模型。加速蠕变是滑坡临滑预报的关键阶段,该模型对加速蠕变阶段的成功描述,对滑坡临滑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流变 西原模型 加速蠕变 模型参数
下载PDF
邓肯-张模型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1
4
作者 何昌荣 杨桂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邓肯 -张非线弹性模型共有 8个参数 ,依据试验数据并按比例分别增减每个参数后 ,用有限元法计算一座土坝的应力应变等。每个参数的增减变化 ,都将引起应力应变的相应变化 ,有的成倍变化。本文结果对模型参数测试、计算取值。
关键词 模型参数 位移 应力比
下载PDF
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转化和参数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8
5
作者 王彦辉 于澎涛 +1 位作者 徐德应 赵茂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30,共6页
该文将常见的林冠截留降雨模型进行了分类.为充分利用以前不同形式的研究结果来定量评价大面积生态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十分有必要将它们转换为某一标准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模型,并探讨了模型转换途径。
关键词 林冠截留降雨 模型转换 模型参数
下载PDF
覆岩采动裂隙带动态演化模型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97
6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1 位作者 成连华 王红胜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8-303,共6页
为研究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基于采动裂隙"O"形圈理论,结合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提出了"采动裂隙圆角矩形梯台带"工程简化模型,分析了动态演化过程.得到采动裂隙带的演化高度、沿走向与倾向的带宽距及断... 为研究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基于采动裂隙"O"形圈理论,结合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提出了"采动裂隙圆角矩形梯台带"工程简化模型,分析了动态演化过程.得到采动裂隙带的演化高度、沿走向与倾向的带宽距及断裂角等参数,即切眼侧带宽大约1倍初次来压步距,工作面侧带宽在2~3倍周期来压步距间变化,进风巷、回风巷附近带宽约0.7~0.8倍初次来压步距,内外梯台面的高度受制于关键层层位及所形成砌体梁结构的变形、破断和失稳形态.分析了煤层采高、覆岩岩性、煤层倾角及工作面几何参数等采动裂隙带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现场验证,表明依据裂隙带演化模型可确定瓦斯抽采巷(或钻孔)的位置,抽出高含量卸压瓦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圆角矩形梯台带 模型参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模型选择 被引量:59
7
作者 苏高利 邓芳萍 《科技通报》 200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模型选择是设计支持向量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用于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核函数的选择、模型参数的作用、模型参数的调整方法等模型选择方...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模型选择是设计支持向量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用于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核函数的选择、模型参数的作用、模型参数的调整方法等模型选择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模型选择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核函数和模型参数调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机 核函数 模型参数 模型选择
下载PDF
用MatLab确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 被引量:35
8
作者 彭建平 邵爱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38,共6页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定量研究土壤水运动的重要参数。目前,土壤物理学家普遍采用vanGenuchten模型(简称VG模型)来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θ曲线),本文讨论了如何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根据中国科学院栾城试验站大田土壤剖面所采土样实测...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定量研究土壤水运动的重要参数。目前,土壤物理学家普遍采用vanGenuchten模型(简称VG模型)来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θ曲线),本文讨论了如何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根据中国科学院栾城试验站大田土壤剖面所采土样实测土壤负压h和土壤含水率θ数据,VG模型中的参数利用MatLab非线性拟合函数来确定,通过用四参数模型计算,计算的θ值与实测的θ值拟合较好,误差相对较小。通过长江河口地区土样检验表明,用MatLab方法确定VG模型参数,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也较好,且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残差平方和范数<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MATLAB VG模型 曲线拟合 模型参数
下载PDF
基于小应变硬化土模型的基坑开挖对下穿地铁隧道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温科伟 刘树亚 杨红坡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0-87,共8页
选择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模型),通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以及有限元软件Z-Soil的虚拟实验室及数据库合理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考虑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评估基坑在各工况下的施工对下穿地铁隧道的影响,并与实测结果进行... 选择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模型),通过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以及有限元软件Z-Soil的虚拟实验室及数据库合理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考虑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评估基坑在各工况下的施工对下穿地铁隧道的影响,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为同类项目的模型选择、参数确定及分析评估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小应变硬化土模型 模型参数 有限元分析 流固耦合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现行抗震规范的Kanai-Tajimi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白国良 朱丽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基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2001)并利用随机极值原理对地震动随机模型Kanai Tajimi功率谱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为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有必要区分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模型参数;给出了多遇地震作用下与规范相一致的场地... 基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2001)并利用随机极值原理对地震动随机模型Kanai Tajimi功率谱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为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有必要区分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模型参数;给出了多遇地震作用下与规范相一致的场地土阻尼比和卓越频率,建立了谱强度因子S0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关系;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过程 Kanai-Tajimi模型 模型参数 地震动
下载PDF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斌 郑山锁 +2 位作者 国贤发 于飞 张宏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总结和分析了已有地震损伤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试验研究结果,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地考虑循环次数对构...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总结和分析了已有地震损伤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试验研究结果,对框架柱的地震损伤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地考虑循环次数对构件极限抵御能力(极限耗能和变形能力)的影响以及加载路径对损伤的影响,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力学特性变化的基于变形和能量组合的非线性双参数损伤模型。对损伤模型中相应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给出了其具体定义和表达式。结合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与程度,且理论上更为合理。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估以及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框架柱 损伤分析 损伤模型 模型参数
原文传递
动力锂离子电池串并联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维戈 时玮 +3 位作者 姜久春 姜君 张彩萍 孙丙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5,共6页
由于不一致性问题和短板效应的存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后性能会比单体进一步降低。以新电池筛选以及旧电池梯次利用为背景,选取电学模型分析了储能系统用大容量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模型状态参数,并通过等效电路的微分方... 由于不一致性问题和短板效应的存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后性能会比单体进一步降低。以新电池筛选以及旧电池梯次利用为背景,选取电学模型分析了储能系统用大容量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模型状态参数,并通过等效电路的微分方程建立了单体电池和串并联电池组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为验证仿真模型精度以及分析串并联仿真结果,分别对不同内阻分布、荷电状态分布和单体容量分布的筛选结果进行倍率充放电实验,研究了单体电池参数不一致程度和串并联连接方式对电流不平衡度的影响。本文提出的串并联仿真方法为评估动力电池组和储能系统的性能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联 模型参数 微分方程组 电流不平衡
下载PDF
WEPP模型中细沟可蚀性参数估计方法误差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雷廷武 张晴雯 +3 位作者 姚春梅 闫丽娟 刘汗 杨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细沟土壤侵蚀在坡面土壤侵蚀占有重要地位。土壤可蚀性参数是WEPP模型中计算预报/计算细沟土壤侵蚀中极其重要的参数。WEPP模型现在采用的可蚀性参数是用长的细沟/径流小区试验以细沟侵蚀产沙估计得到的最大可能剥蚀率为基础获得的。该... 细沟土壤侵蚀在坡面土壤侵蚀占有重要地位。土壤可蚀性参数是WEPP模型中计算预报/计算细沟土壤侵蚀中极其重要的参数。WEPP模型现在采用的可蚀性参数是用长的细沟/径流小区试验以细沟侵蚀产沙估计得到的最大可能剥蚀率为基础获得的。该文分析了细沟侵蚀产沙随沟长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可蚀性参数估计误差的来源。从理论上推导出了计算现有WEPP可蚀性参数估计误差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对于限定性细沟,可蚀性参数的估计误差主要来源于细沟最大可能剥蚀率的估计值。最大可能剥蚀率的理想估计值是水流载沙量与细沟长度的函数关系在细沟长度为0时的导数,而不是全沟长的平均剥蚀率。理论计算表明,已有方法估计得到的WEPP模型可蚀性参数,其误差可以高达90%以上,最低也在50%以上。从而,估计WEPP可蚀性参数的方法和可蚀性参数需要加以重新考虑。提出了减少误差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PP 土壤侵蚀 模型参数 误差分析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Method to the Predictability Study of the Kuroshio Large Meander 被引量:25
14
作者 WANG Qiang MU Mu Henk A.DIJKSTR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8-134,共17页
A reduced-gravity barotropic shallow-water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Kuroshio path vari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was able to capture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se path variations. We used one simu... A reduced-gravity barotropic shallow-water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Kuroshio path vari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was able to capture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se path variations. We used one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as the reference state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rrors in model parameters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Kuroshio large meander (KLM) state using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arameter perturbation (CNOP-P) method. 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ies, three model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the interracial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 wind-stress amplitude, and the lateral friction coefficient. We determined the CNOP-Ps optimized for each of these three parameters independently, and we optimized all three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using the Spectral Projected Gradient 2 (SPG2) algorithm. Similarly, the impacts caused by errors in initial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initial perturbation (CNOP-I) method. Both the CNOP-I and CNOP-P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prediction errors of the KLM over a lead time of 240 days. But the prediction error caused by CNOP-I is greater than that caused by CNOP-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not only that initial condition errors have greater effects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KLM than errors in model parameters but also that the latter cannot be ignored. Hence, to enhance the forecast skill of the KLM in this model, the initial conditions should first be improved, the model parameters should use the best possible estim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Kuroshio large meander PREDICTABILITY model parameters
下载PDF
Is Model Parameter Error Related to a Significant Spring Predictability Barrier for El Nio events? Results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 被引量:25
15
作者 段晚锁 张蕊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003-1013,共11页
Within a theoretical ENSO model,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or not the errors superimposed on model parameters could cause a significant "spring predictability barrier" (SPB) for El Nio events. First, sensit... Within a theoretical ENSO model,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or not the errors superimposed on model parameters could cause a significant "spring predictability barrier" (SPB) for El Nio events. First,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ere respectively performed to the air-sea coupling parameter, α and the thermocline effect coefficient μ.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certainties superimposed on each of the two parameters did not exhibit an obvious season-dependent evolution; furthermore, the uncertainties caused a very small prediction error and consequently failed to yield a significant SPB. Subsequently, the 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CNOP) approach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optimal mode (CNOP-P) of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two parameters on the SPB an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CNOP-P errors neither presented a unified season-dependent evolution for different El Nio events nor caused a large prediction error, and therefore did not cause a significant SPB. The parameter errors played only a trivial role in yielding a significant SPB. To further validate this conclusion,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he optimal combined mode (i.e. CNOP error) of initial and model errors on SPB.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CNOP errors tended to have a significant season-dependent evolution, with the largest error growth rate in the spring, and yielded a large prediction error, inducing a significant SPB. The inference, therefore, is that initial errors, rather than model parameter errors, may be the dominant source of uncertainties that cause a significant SPB for El Nio ev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to forecast ENSO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by improving the initialization of the forecas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predictability optimal perturbation error growth model parameters
下载PDF
CDP模型参数计算及取值方法验证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清富 匡一航 郭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应用到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对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及损伤因子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以1根简支梁受弯试验为例,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截断处及损伤因子的取值进行标... 为了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应用到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对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及损伤因子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以1根简支梁受弯试验为例,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截断处及损伤因子的取值进行标定。为了验证所提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及取值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选取了2根简支梁和1片剪力墙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以及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截断处及损伤因子的取值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模型参数 损伤因子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硬化土模型在无锡地区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书斌 王春波 +1 位作者 周立波 唐志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22-3028,共7页
深基坑工程开挖规模大、深度深、应力路径复杂,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是深基坑工程数值计算和分析的关键。在对硬化土(HS)模型及模型参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室内不同应力路径试验,确定无锡地区典型土层的HS模型参数。以三维Z_Soil... 深基坑工程开挖规模大、深度深、应力路径复杂,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是深基坑工程数值计算和分析的关键。在对硬化土(HS)模型及模型参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室内不同应力路径试验,确定无锡地区典型土层的HS模型参数。以三维Z_Soil软件对无锡地铁2号线车站基坑与紧邻恒隆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研究表明,HS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土体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特性,还能够反映深基坑工程复杂的应力路径。无锡地区土质较硬,土体本构模型适合HS模型,由试验确定的HS模型参数可用于无锡地区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同时也说明本文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无锡地区 深基坑工程 HS模型 模型参数 应力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YOLOv3网络的遥感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方青云 王兆魁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5期21-27,34,共8页
针对将来卫星在轨实时目标检测需求,且在其内存和算力都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3,利用轻量化网络代替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实现遥感目标的高效检测。在目标检测精度相近的情况下,改进模型参数相比原先降低了1.5倍,计算量降低... 针对将来卫星在轨实时目标检测需求,且在其内存和算力都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3,利用轻量化网络代替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实现遥感目标的高效检测。在目标检测精度相近的情况下,改进模型参数相比原先降低了1.5倍,计算量降低了3.3倍。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并比的迭代聚类算法,分别在YOLOv3和改进YOLOv3上实现了7.0%和2.3%的平均精度均值(mAP)提升。实验表明:改进模型的检测速度最快能达到101 frame/s,当其mAP比YOLOv3高6%时,检测速度仍是YOLOv3的1.6倍。本文提出的改进YOLOv3是一种高效遥感目标检测方法,为未来星上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YOLOv3 轻量化网络 模型参数 计算量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鄱阳湖水位预测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郭燕 赖锡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5-876,共12页
湖泊水位是维持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完整性的基础.鄱阳湖受流域"五河"和长江来水双重影响,水位变化复杂.为了准确预测鄱阳湖水位变化,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方法(LSTM)构建了鄱阳湖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以赣江、抚河、信... 湖泊水位是维持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完整性的基础.鄱阳湖受流域"五河"和长江来水双重影响,水位变化复杂.为了准确预测鄱阳湖水位变化,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方法(LSTM)构建了鄱阳湖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河"入湖流量和长江干流流量作为输入条件,预测鄱阳湖湖区不同代表站(湖口、星子、都昌、吴城和康山)的水位过程.研究以1956—1980年的水文时间序列数据作为训练集,1981—2000年作为验证集,探讨了LSTM模型输入时间窗、隐藏神经元数目、初始学习率等模型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并确定了鄱阳湖水位预测模型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采用LSTM神经网络方法可基于流域"五河"和长江来水量历时数据合理预测鄱阳湖不同湖区的水位过程,五站水位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0.41~0.50 m,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达0.96~0.98.为考察模型训练数据集对鄱阳湖水位预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选取了随机5年(1956—1960年)的资料和5个典型水文年(1954年、1973年、1974年、1977年和1978年)的日均流量资料来训练模型.结果显示随机5年资料作为训练数据的预测精度要差于典型年水文资料训练得到的模型,尤其是洪、枯水位的预测;由于典型水文年数据量仍远低于20年的资料,故其总体预测精度要略低于采用20年资料训练的模型.建议应用这类基于数据驱动的模型时,应该尽可能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料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位 LSTM循环神经网络 模型参数 训练集 鄱阳湖
下载PDF
中国1981~2014年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陶苏林 戚易明 +2 位作者 申双和 李雨鸿 周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利用1981-2014a逐日总辐射资料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资料,确定我国逐日太阳总辐射DSRM-C模型(Daily solar radiation model-C)的时不变参数。利用该模型与气象资料,估算各站逐日总辐射,分析近34a总辐射的空间格局。并利用Ma... 利用1981-2014a逐日总辐射资料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资料,确定我国逐日太阳总辐射DSRM-C模型(Daily solar radiation model-C)的时不变参数。利用该模型与气象资料,估算各站逐日总辐射,分析近34a总辐射的空间格局。并利用Mann-Kendall(M-K)方法检验辐射量年和季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1981-2014a太阳总辐射量总体下降。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总辐射量显著下降,西北地区辐射量明显增加,华南地区则无明显变化。夏、秋、冬季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且以夏季变化幅度最大;春季辐射量略有上升。总辐射量四季变化趋势空间分异明显。东部地区夏季和华北地区春、秋、冬季总辐射量明显下降,将影响夏粮和秋粮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日照百分率 气温日较差 模型参数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