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翻译变通的角度看葛浩文《红高粱家族》的英译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淑玲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忠实"的"背叛"。本文深层次的剖析了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的英译,发现葛浩文的译作脱离了呆板的硬译死译,逾越了翻译的桎梏与障碍,以忠实为第一准则,在不同情境...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忠实"的"背叛"。本文深层次的剖析了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的英译,发现葛浩文的译作脱离了呆板的硬译死译,逾越了翻译的桎梏与障碍,以忠实为第一准则,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变通,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传达了原文的"形"与"神",又非常易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是"忠实"与"背叛"的完美结合。这种变通的翻译方法为人们重新认识翻译中不完全的忠实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较科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莫言 《红高粱家族》 英译作品 忠实 背叛 变通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12
2
作者 石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176,共4页
莫言早期小说刻画了追求唯美爱情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唯美、温馨的感觉。中期小说塑造的以戴凤莲为代表的野性十足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新时期女性追求全面解放的赞赏。后期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女性生理细节描写以及对本能欲望的过分... 莫言早期小说刻画了追求唯美爱情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唯美、温馨的感觉。中期小说塑造的以戴凤莲为代表的野性十足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新时期女性追求全面解放的赞赏。后期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女性生理细节描写以及对本能欲望的过分渲染和夸张,使得女性形象变成了男性欲望化对象,构成了对女性的亵渎。这种媚俗化女性形象塑造模式主要是作者迎合市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女性形象 嬗变
下载PDF
莫言《丰乳肥臀》中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代柯洋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生命意识在莫言的创作中表现得一直都很强烈,从《透明的胡萝卜》、《红高粱》开始,到《白棉花》、《红蝗》、《欢乐》,再到《丰乳肥臀》,无不体现着作者浓郁的生命情结和作品强烈的生命气息。然而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丰乳肥臀》中的生命... 生命意识在莫言的创作中表现得一直都很强烈,从《透明的胡萝卜》、《红高粱》开始,到《白棉花》、《红蝗》、《欢乐》,再到《丰乳肥臀》,无不体现着作者浓郁的生命情结和作品强烈的生命气息。然而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丰乳肥臀》中的生命意识做过比较全面的论述和研究。通过抒写苦难、解构正史英雄神话、构建自由性爱的天空、批判现代"文明"四个方面体现出《丰乳肥臀》强烈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丰乳肥臀》 生命意识 生命力
下载PDF
语义翻译视角下《蛙》的日译本评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宋丹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4期16-24,共9页
西方世界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多采用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的策略。但是日本人在翻译莫言作品时,由于受自平安时代以来汉籍训读传统等的影响,采用的是忠实于原文与原作者,保留原语文化的语义翻译的策略。小论试以《蛙》的日译本为中心,... 西方世界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多采用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的策略。但是日本人在翻译莫言作品时,由于受自平安时代以来汉籍训读传统等的影响,采用的是忠实于原文与原作者,保留原语文化的语义翻译的策略。小论试以《蛙》的日译本为中心,从词汇和语篇的角度分析译者吉田富夫氏所运用的语义翻译策略,并从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审美价值所依赖的三元素——结构、比喻、声音出发,探讨该种翻译策略下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吉田富夫 语义翻译
原文传递
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存与人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丽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莫言在《檀香刑》中渲染了一幅热闹喧腾的生存场景。小说寓悲于喜,亦庄亦谐,血腥的残酷杀戮与蓬勃的生命意志在历史的舞台上同时上演,让人透视出众声喧哗的背后是人性的挣扎和悲凉的存在。
关键词 莫言 《檀香刑》 生存 人性
下载PDF
从“影视有别”看《红高粱》的电视剧改编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贺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2期129-130,133,共3页
《红高粱》电影在1987年拍摄完成,距今已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红高粱》的电视剧版本就要在今年开拍。从媒介差异、表达形式差异、叙事容量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 《红高粱》电影在1987年拍摄完成,距今已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红高粱》的电视剧版本就要在今年开拍。从媒介差异、表达形式差异、叙事容量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了电视剧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差别性,希望《红高粱》这部小说的电视剧改编能遵循电视剧独特的艺术规律,而不只是沿袭电影改编的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 莫言 电影 电视剧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内的《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阐释 被引量:5
7
作者 韩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7-91,共5页
对于文学翻译研究而言,叙事学有很强的释解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作的叙事特色是文学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都呈现出鲜明的叙事特色。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承袭了原作聚焦主体的非线... 对于文学翻译研究而言,叙事学有很强的释解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作的叙事特色是文学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都呈现出鲜明的叙事特色。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承袭了原作聚焦主体的非线性出场,部分选择了作品的多重话语叙述模式,"显化"处理了视角切换和叙述层次多样性问题。译者对原文叙事艺术的策略性处理在跨越不同文化叙事隔阂的同时再现了原作的叙事艺术,促进了小说在英语语境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葛浩文 叙事学 《天堂蒜薹之歌》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对《金瓶梅》的吸纳与转化
8
作者 喻晓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3期292-304,共13页
莫言小说吸纳并扩大了《金瓶梅》的世情叙事经验;又对其进行了相应改写。莫言和《金瓶梅》之间有一些相通因素:两者所处时代共同的“物的依赖性”特征、共同的齐文化因素和朴实的生活观念、刚性生命型气质的契合。促使莫言对世情叙事作... 莫言小说吸纳并扩大了《金瓶梅》的世情叙事经验;又对其进行了相应改写。莫言和《金瓶梅》之间有一些相通因素:两者所处时代共同的“物的依赖性”特征、共同的齐文化因素和朴实的生活观念、刚性生命型气质的契合。促使莫言对世情叙事作出改造的因素主要有:两者创作时代一为“物的依赖性”社会阶段,一为“人的依赖关系”社会阶段;地域文化上一以齐文化为主,一以鲁文化为主;创作个性上一为朴实、平民化,对婚恋态度理性、保守,一为精英化,认同晚明“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的风习。莫言对《金瓶梅》世情叙事经验的吸纳与转化是当代作家结合自身的时代、环境与文化以及创作个性对古代小说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金瓶梅》 吸纳 转化
原文传递
从沉重到轻逸——论莫言作品中苦难叙事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爱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152,共8页
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节点,莫言前期与后期的创作在苦难叙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前期创作中,苦难是莫言小说的叙事动力,莫言常常深入小说人物内心深处,以富有现代性的表现方法进行细致的描绘与渲染,以突显苦难的强度以及人物形象... 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节点,莫言前期与后期的创作在苦难叙事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前期创作中,苦难是莫言小说的叙事动力,莫言常常深入小说人物内心深处,以富有现代性的表现方法进行细致的描绘与渲染,以突显苦难的强度以及人物形象内在的生命张力,从而使其作品拥有了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获诺奖之后的新作中,莫言有意淡化了苦难意识,在叙事中多采用传统文学的方式,作品的整体格调也由此变得轻逸平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苦难叙事 沉重 轻逸
下载PDF
疯狂与绝望的变奏——论莫言《四十一炮》的狂欢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瑞香 汤景泰 《安康师专学报》 2004年第5期71-74,共4页
莫言在《四十一炮》中利用极具狂欢色彩的叙述,分三个层面展示了理性的迷狂,同时也宣泄出对个体和人类群体的绝望,从而在内容与叙述层面形成疯狂与绝望的双重变奏。
关键词 莫言 四十一炮 狂欢化
下载PDF
生命烛照下的心灵默契——沈从文与莫言之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红妍 《德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
沈从文和莫言的创作对中国现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是从农村走入都市的现代知识者,他们站在民间的价值立场上审视了生活在故乡的生命,并赞扬了他们身上的旺盛生命力和崇尚自由的精神。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我们会发现"... 沈从文和莫言的创作对中国现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是从农村走入都市的现代知识者,他们站在民间的价值立场上审视了生活在故乡的生命,并赞扬了他们身上的旺盛生命力和崇尚自由的精神。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我们会发现"民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某些发展趋向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莫言 自由 生命力 民间价值立场 作家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以民间为旗——论莫言小说创作的民间意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金合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执著于表现在苦难的民间大地上,经民间立场和平民视角过滤打捞的众生世相,以民间的价值判断为准绳,以远离主流文化的边缘人角色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毫不犹豫地站到民间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势群体一边的价值选择,无疑都显示出莫言浓厚的为老... 执著于表现在苦难的民间大地上,经民间立场和平民视角过滤打捞的众生世相,以民间的价值判断为准绳,以远离主流文化的边缘人角色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毫不犹豫地站到民间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势群体一边的价值选择,无疑都显示出莫言浓厚的为老百姓而写作的民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民间意识 平民立场
下载PDF
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一媚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112-113,127,共3页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2011年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无论在选材、人物塑造,还是在立意、构思上均有不同凡响之处,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它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题材的长篇小说,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2011年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无论在选材、人物塑造,还是在立意、构思上均有不同凡响之处,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它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题材的长篇小说,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部反映现实、直面人生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思想性 艺术性
下载PDF
透明的高密东北乡——浅谈莫言小说的创作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磊 李跃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23-225,共3页
在莫言的小说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高密东北乡"成了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变化,代表的是中国整个乡村的改变。在莫言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他对土地的... 在莫言的小说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高密东北乡"成了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变化,代表的是中国整个乡村的改变。在莫言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他对土地的恋、对母亲的爱、对人民的情。这三个方面,是莫言小说最基本的创作思想,也是莫言站在人性立场上创作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小说 高密东北乡 创作思想
下载PDF
莫言余华小说的苦难叙事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龙田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6-49,共4页
莫言和余华都擅长苦难叙事,但他们对苦难的态度却不同。莫言高扬人类对抗苦难的力量,而余华则展现人类面对苦难的无奈。莫言面对苦难的态度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莫言 余华 苦难 人性 文学价值
下载PDF
幻觉幻化艺术在莫言短篇小说《夜渔》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旭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4期133-135,共3页
莫言的短篇小说《夜渔》是一篇典型的运用幻觉、幻化艺术而构成的作品。小说虚实结合、显隐相依 ,迷离惝恍 ,达到了艺术的假定性与艺术的真实性的高度统一。莫言以其特异的感觉及感性化的语言描绘把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拉入一个共予的审... 莫言的短篇小说《夜渔》是一篇典型的运用幻觉、幻化艺术而构成的作品。小说虚实结合、显隐相依 ,迷离惝恍 ,达到了艺术的假定性与艺术的真实性的高度统一。莫言以其特异的感觉及感性化的语言描绘把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拉入一个共予的审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觉幻化艺术 莫言 短篇小说 《夜渔》 应用
下载PDF
地域文化与莫言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景林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乡土区域魅力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本文从创作素材、人物品格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莫言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葛浩文《红高粱》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伟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32-134,共3页
方言词汇是作家们刻画人物形象、还原原文语境和增强作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高密作家,莫言能够娴熟地运用当地方言。其作品《红高粱》通过方言词赋予小说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 方言词汇是作家们刻画人物形象、还原原文语境和增强作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高密作家,莫言能够娴熟地运用当地方言。其作品《红高粱》通过方言词赋予小说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正确理解方言词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再现原文方言词汇的语言效果。基于此,通过实例分析,探讨葛浩文《红高粱》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红高粱》 方言 葛浩文译本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生命体验的自由表达——莫言小说语言缘起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瑞青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9,共5页
个性化的语言成为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其主要特点是基于作者自己内心的感觉、知觉和想象,充盈着生命的新鲜汁液,更加贴近心灵和精神,更加贴近心理真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童年经验和乡村生活的限制。莫言没有浓厚的学院背景,较少约束,... 个性化的语言成为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其主要特点是基于作者自己内心的感觉、知觉和想象,充盈着生命的新鲜汁液,更加贴近心灵和精神,更加贴近心理真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童年经验和乡村生活的限制。莫言没有浓厚的学院背景,较少约束,容易突破传统语言的规范界限。主要是在当地日常生活中的白话口语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率性而为并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小说语言 生命体验
下载PDF
救赎:文学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对莫言小说《蛙》的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全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1-95,共5页
莫言小说《蛙》一方面延续了他对生命的恶、现实的丑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姑姑万心、"我"用艺术来赎罪的失败,以及文学/艺术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否定了文学/艺术的拯救功能,褪去了文学艺术的神圣光环,流露出作者对... 莫言小说《蛙》一方面延续了他对生命的恶、现实的丑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姑姑万心、"我"用艺术来赎罪的失败,以及文学/艺术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否定了文学/艺术的拯救功能,褪去了文学艺术的神圣光环,流露出作者对文学艺术、对生命、对现实的深深失望,表达了一种宿命式的悲剧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莫言 《蛙》 赎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