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_2负载量对MoS_2/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芳 王雪芹 +2 位作者 程凯 王俊磊 宋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1-1008,共8页
通过水解法制备TiO_2纳米颗粒,与经过超声处理后的MoS_2片层纳米材料复合制备MoS_2/TiO_2纳米催化剂,考察不同MoS_2负载量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及路径的影响。XRD、SEM、EDS、FT-IR和UV-vis DRS等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 通过水解法制备TiO_2纳米颗粒,与经过超声处理后的MoS_2片层纳米材料复合制备MoS_2/TiO_2纳米催化剂,考察不同MoS_2负载量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及路径的影响。XRD、SEM、EDS、FT-IR和UV-vis DRS等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型TiO_2和MoS_2组成;剥离后的MoS_2呈现薄片层状结构,均匀地分散在TiO_2纳米颗粒当中。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对于MoS_2/TiO_2催化剂,MoS_2负载量的提高有利于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的提高;当MoS_2负载量为27%时,复合M o S2/TiO_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反应80 min后可将苯酚完全降解。通过对苯酚降解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跟踪发现,MoS_2负载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中间产物苯醌、对苯二酚以及邻苯二酚的生成,进而提升了MoS_2/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tio2 光催化 苯酚 中间产物 降解机理
下载PDF
MoS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燕丽 王琼生 王世铭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采用TiO2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MoS2/TiO2纳米材料,用XRD、UV-VIS-DRS、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染料为探针分子详细讨论了MoS2掺杂量、染料初始浓度等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TiO2复合半导体纳米材... 采用TiO2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半导体MoS2/TiO2纳米材料,用XRD、UV-VIS-DRS、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染料为探针分子详细讨论了MoS2掺杂量、染料初始浓度等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TiO2复合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染料浓度为0.284mmol·L-1,催化剂用量为0.5 g·L-1,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tio2 可见光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原文传递
采用HREM表征和晶体学阐释MoS_2/TiO_2界面的微观结构
3
作者 郭长友 沈智奇 +2 位作者 凌凤香 王少军 张会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_2载体材料,通过浸渍法制备成Mo/TiO_2催化剂。用含10%H_2S的H_2进行干法硫化,得到硫化态催化剂。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MoS_2片晶与锐钛矿型TiO_2载体之间存在基面键合方... 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_2载体材料,通过浸渍法制备成Mo/TiO_2催化剂。用含10%H_2S的H_2进行干法硫化,得到硫化态催化剂。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MoS_2片晶与锐钛矿型TiO_2载体之间存在基面键合方式和一种侧面键合方式,该侧面键合方式为TiO_2(101)表面与(001)MoS_2基面之间呈66°角,应用晶体学共格倒易点阵(CRLP)模型理论解释了MoS_2/TiO_2之间界面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2 界面 共格倒易点阵理论
下载PDF
MoS_2与TiO_2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宛真 周环 +2 位作者 王燕飞 杨倩 孔凡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0-404,418,共6页
本文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了MoS2包覆TiO2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制备前驱体(NH42)MoS4;用浸渍法将(NH4)2MoS4附着于TiO2纳米管表面;然后利用氢气还原前驱体得到MoS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本文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了MoS2包覆TiO2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制备前驱体(NH42)MoS4;用浸渍法将(NH4)2MoS4附着于TiO2纳米管表面;然后利用氢气还原前驱体得到MoS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所得产物的结构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还原反应温度较高(≥600℃)时,产物呈烧结状态,而当反应温度为500℃时,可以得到表面均匀包覆MoS2的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其中包覆层MoS2的结晶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产物的生长模型,并对包覆前后的样品做荧光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o2 一维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复合光催化膜MoS_2/Ag/TiO_2同步降解有机物及产氢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熙 董海太 +2 位作者 齐中 李晓岩 李来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以玻璃纤维膜为基底制备了具有三元结构的新型MoS_2/Ag/TiO_2光催化膜.该复合催化膜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进行产氢反应.该光催化膜可以用于新型的双室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同步产氢与有机物降解.在光催化过程中,氢气在... 以玻璃纤维膜为基底制备了具有三元结构的新型MoS_2/Ag/TiO_2光催化膜.该复合催化膜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进行产氢反应.该光催化膜可以用于新型的双室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同步产氢与有机物降解.在光催化过程中,氢气在反应器的阴极室产生,而有机物在阳极室进行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当Ag负载质量百分数为1%、TiO_2负载质量百分数为160%时,MoS_2/Ag/TiO_2复合催化膜的比产氢速率达到了最大值,在模拟太阳光下产氢速率为64 mmol/(h·m^2)(产二氧化碳速率为68 mmol/(h·m^2)),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可达0.85%,是纯TiO_2的2.3倍;在紫外光下产氢速率为68 mmol/(h·m^2),是纯TiO_2的1.2倍.在光照下TiO_2和MoS_2同时受光的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与空穴,由于Ag功函数比TiO_2的功函数低,电子从TiO_2导带上转移至Ag再转移到MoS_2价带上形成TiO_2→Ag→MoS_2的电子传递模式.因此,MoS_2/Ag/TiO_2光催化膜能更有效地实现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产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Ag/tio_2 光催化 产氢 有机物降解
下载PDF
Nove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MoS_(2)/TiO_(2)/Ti_(3)C_(2)T_(x) composites for dramatically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absorbing properties 被引量:9
6
作者 Heng DU Qipeng ZHANG +9 位作者 Biao ZHAO Frank MARKEN Qiancheng GAO Hongxia LU Li GUAN Hailong WANG Gang SHAO Hongliang XU Rui ZHANG Bingbing FAN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042-1051,共10页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microwave leakage and mutual interference,more and more microwave absorbing devices are added into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o ensure its routine operation.In this work,we have succes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microwave leakage and mutual interference,more and more microwave absorbing devices are added into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o ensure its routine operation.In this work,we have successfully prepared MoS_(2)/TiO_(2)/Ti_(3)C_(2)T_(x) hierarchical composites by one-pot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and electromagnetic absorbing properties.Supported by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s,M0S_(2) nanosheets were proved to be anchored on the surface and interlayer of Ti_(3)C_(2)T_(x) through a hydrothermal process.Additionally,TiO_(2)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in situ.Due to thes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the MoS_(2)/TiO_(2)/Ti_(3)C_(2)T_(x) composites showed greatly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bing performance.The MoS_(2)/TiO_(2)/Ti_(3)C_(2)T_(x) composites exhibit a maximum reflection loss value of -33.5 dB at 10.24 GHz and the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covers 3.1GHz(13.9-17 GHz)at the thickness of 1.0 mm,implying the features of wide frequency and light weight.This work in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MoS_(2)/TiO_(2)/Ti_(3)C_(2)T_(x) composites opens a promising door to the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ng extraordinary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tio_(2)/Ti_(3)C_(2)T_(x)hierarchical hybrids micro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dielectric loss
原文传递
高效稳定的MoS_(2)-T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用于浆态床菲催化加氢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成功 王冬娥 +7 位作者 黄蓉 韩健强 塔娜 马怀军 曲炜 潘振栋 王从新 田志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5-136,共12页
浆态床加氢是一种先进的非常规石油资源(重油等)加氢提质技术,它采用分散型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与原料中的沥青质等大分子的接触程度.沥青质等大分子中多环芳烃的快速转化是浆态床重油加氢技术的挑战,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是浆态... 浆态床加氢是一种先进的非常规石油资源(重油等)加氢提质技术,它采用分散型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与原料中的沥青质等大分子的接触程度.沥青质等大分子中多环芳烃的快速转化是浆态床重油加氢技术的挑战,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是浆态床加氢技术的关键.作为典型的二维层状材料,分散型MoS_(2)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加氢性能.然而,纳米尺寸的分散型MoS_(2)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在高温高压下MoS_(2)片层会折叠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降低其表面能.MoS_(2)颗粒的生长会导致其悬浮性降低和边缘活性位点暴露量减少,因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因此,急需设计开发高性能的分散型MoS_(2)纳米催化剂,从而解决MoS_(2)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折叠和聚集难题,提高MoS_(2)纳米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和稳定性.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活性组分的团聚问题.近年来,Janus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在催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此外,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种类对其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早期研究表明,与Al_(2)O_(3),SiO_(2),MgO或其他金属氧化物相比,TiO_(2)复合MoS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加氢活性.本文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MoS_(2)含量的Janus MoS_(2)-T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浆态床催化菲加氢中的活性和稳定性.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表明,Janus MoS_(2)-T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由TiO_(2)纳米粒子(10-15 nm)和MoS_(2)片层(堆积层数为1-3和片层长度为2-10 nm)组成.活性位模型计算和NO化学吸附测试表明,与MoS_(2)和负载型MoS_(2)/TiO_(2)催化剂相比,Janus MoS_(2)-TiO_(2)纳米复合催化剂中的MoS_(2)层具有更高的MoS_(2)分散度,暴露出更多的边缘配位不饱和Mo原子.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通过形成Mo-O-Ti键成功构建了具有强MoS_(2)-TiO_(2)相互作用的Janus结构,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催化剂 mos_(2)分散度 配位不饱和Mo原子 mos_(2)-tio_(2)相互作用 催化加氢
下载PDF
原位合成MoS_(2)/TiO_(2)复合膜层的减磨机理
8
作者 宁炳坤 杨泽慧 +3 位作者 钱伟峰 姜超平 赵秦阳 陈永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3-3023,共11页
通过研究MoS_(2)/TiO_(2)复合膜层与金刚石磨球摩擦界面的相互作用及摩擦过程界面位错变化,揭示原位合成MoS_(2)/TiO_(2)复合膜层的减磨机理。结果显示:原位合成的MoS_(2)/TiO_(2)复合膜层在分子动力学模拟摩擦过程中磨屑原子分散堆积... 通过研究MoS_(2)/TiO_(2)复合膜层与金刚石磨球摩擦界面的相互作用及摩擦过程界面位错变化,揭示原位合成MoS_(2)/TiO_(2)复合膜层的减磨机理。结果显示:原位合成的MoS_(2)/TiO_(2)复合膜层在分子动力学模拟摩擦过程中磨屑原子分散堆积在膜层表面,减小了膜层所受切向应力,并将应力分散到膜层,从而缓解磨痕处应力集中。MoS_(2)-S10%膜层原子堆积最少,摩擦因数稳定在0.2左右,具有良好的摩擦性能;由于摩擦过程中膜层表面形成MoS_(2)润滑膜,该膜在受到破坏后下层MoS_(2)逐渐向上迁移修复该膜,使膜层保持低摩擦因数,因而MoS_(2)-S10%膜层具有较好的减磨性能。同时,原位合成的MoS_(2)/TiO_(2)界面为非共格界面,可以湮灭位错降低位错密度,促进位错运动,从而提高膜层的减磨性能。该研究结果为揭示减磨材料减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tio_(2)复合膜层 硫源浓度 摩擦磨损 分子动力学 位错
下载PDF
分子自组装薄膜调控MoS_(2)/TiO_(2)的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查何辰宇 邢月 +1 位作者 项苗苗 邵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6,I0006,I0010,共10页
自组装薄膜是一种修饰材料表面、使之功能化的有效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10,12-二十五二炔酸(PCDA)自组装薄膜对生长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r-TiO_(2))(110)单晶表面的单层二硫化钼(MoS_(2))光学性能的调节作用。我们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 自组装薄膜是一种修饰材料表面、使之功能化的有效方法。本文初步探讨了10,12-二十五二炔酸(PCDA)自组装薄膜对生长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r-TiO_(2))(110)单晶表面的单层二硫化钼(MoS_(2))光学性能的调节作用。我们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发现,PCDA分子在MoS_(2)/TiO_(2)表面自组装成与在纯MoS_(2)表面相同的片状结构,并在紫外光(UV)照射下进一步聚合成共轭的导电聚二乙炔(PDA)链。在光致发光(PL)测量中观察到,PCDA组装薄膜的添加及其进一步光致聚合,会导致MoS_(2)中的负A激子(A−)发光逐步增加,而总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表明PCDA的组装及其聚合产物相对于MoS_(2)具有不同的电子给予性。这些结果加深了我们对多组分系统中界面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也证明了自组装薄膜是调整二维材料复合体系的电子与光学特性的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12-二十五二炔酸 mos_(2)/tio_(2) 自组装 光致聚合 光致发光
下载PDF
Ag/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宏忠 张欢 +5 位作者 王兰 宋亚丽 周航航 史航 李聪 李帅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7-1492,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氢氟酸、钼酸钠、硫代乙酰胺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和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Ag/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将该复合光催化剂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降解和Cr(Ⅵ)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 以钛酸四丁酯、氢氟酸、钼酸钠、硫代乙酰胺和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和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Ag/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将该复合光催化剂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降解和Cr(Ⅵ)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Ag/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RhB和还原Cr(Ⅵ)的效率(100.0%、100.0%)相比TiO_(2)(6.8%、29.8%)、MoS_(2)(14.3%、48.8%)、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92.0%、93.5%)均有所提高,且降解和还原速率都有一定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Ag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MoS_(2)的优异助催化性能、MoS_(2)/TiO_(2)匹配的能带隙与空间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Ag/MoS_(2)/TiO_(2)复合光催化剂能高效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与转移,提高光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mos_(2) / tio_(2) 复合光催化剂 异质结构 光催化还原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