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更 蒋玺 +1 位作者 樊海峰 温汉捷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新元古代一早寒武世过渡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第2次大氧化事件,沉积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散元素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岩中硒的富集可以指示海洋氧化环境的变化。为了讨论这一时期硒的富... 新元古代一早寒武世过渡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第2次大氧化事件,沉积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散元素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岩中硒的富集可以指示海洋氧化环境的变化。为了讨论这一时期硒的富集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本文对宜昌地区陡山沱组第4段黑色页岩中的Se及其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发现,Se含量范围1.0×10^(-6)~58.0×10^(-6),平均含量14.49×10^(-6),远高于Se的地壳丰度(0.05×10^(-6))。Se元素的富集同Co、Ag和V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Mo-U关系指示了这一时期为缺氧环境。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作用与硫化水体波动、生物作用和不稳定的缺氧海洋环境有关,不同剖面的区域因素也造成了富集程度的不同。与前寒武纪的黑色页岩相比,Se含量发生了明显富集,暗示这一时期强烈的大陆风化输入,进一步指示大气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硒的富集 古海洋环境 mo-u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