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更
蒋玺
樊海峰
温汉捷
-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3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3024
+2 种基金
40804019)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2014)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研理工2015059)
-
文摘
新元古代一早寒武世过渡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第2次大氧化事件,沉积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散元素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岩中硒的富集可以指示海洋氧化环境的变化。为了讨论这一时期硒的富集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本文对宜昌地区陡山沱组第4段黑色页岩中的Se及其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发现,Se含量范围1.0×10^(-6)~58.0×10^(-6),平均含量14.49×10^(-6),远高于Se的地壳丰度(0.05×10^(-6))。Se元素的富集同Co、Ag和V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Mo-U关系指示了这一时期为缺氧环境。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作用与硫化水体波动、生物作用和不稳定的缺氧海洋环境有关,不同剖面的区域因素也造成了富集程度的不同。与前寒武纪的黑色页岩相比,Se含量发生了明显富集,暗示这一时期强烈的大陆风化输入,进一步指示大气的氧化。
-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硒的富集
古海洋环境
mo-u关系
-
Keywords
Ediacaran
Se-enrichment
redox environment
mo-u conversation
-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