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_3O_4催化臭氧化钻井废水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兵 张悦 +1 位作者 任宏洋 岳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811-4816,共6页
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Mn3O4对钻井废水臭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机理,考察了Mn3O4及Cl-对臭氧分解、水体湍动程度、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碳酸氢根和叔丁醇的加入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TOC和p H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加量为100 mg/... 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Mn3O4对钻井废水臭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机理,考察了Mn3O4及Cl-对臭氧分解、水体湍动程度、羟基自由基抑制剂碳酸氢根和叔丁醇的加入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TOC和p H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加量为100 mg/L时,臭氧分解率由单独臭氧时的38.2%增加到81.4%,Mn3O4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仅为2%,O3/活性炭体系对COD去除率与单独臭氧效果接近,说明臭氧在催化剂表面存在吸附作用,促进臭氧分解;水体不搅拌与搅拌速度增加为900 r/min时,COD去除率由52%增加到58%,搅拌程度对钻井废水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HCO-3浓度为100 mg/L时,COD去除率降低到41.2%,说明了体系中有羟基自由基产生;氯离子浓度为1 000 mg/L,臭氧的分解率降低了9.2%,证明了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使得COD去除率由54.3%降低为40.8%,证实了反应体系中存在羟基自由基。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TOC由191.9 mg/L降低至37.6mg/L;p H由原来的11.2降低到6.3。实验现象说明,臭氧吸附在Mn3O4催化剂表面,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去除钻井废水中有机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Mn3O4催化臭氧化对有机物的降解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催化剂 非均相催化 臭氧 机理
原文传递
O_3/Mn_2O_3对钻井废水多相催化臭氧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悦 王兵 任宏洋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85-3192,共8页
通过静态试验,探讨了Mn2O3催化剂对钻井废水催化臭氧化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加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强化剂对钻井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对钻井废水氧化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Mn... 通过静态试验,探讨了Mn2O3催化剂对钻井废水催化臭氧化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加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强化剂对钻井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对钻井废水氧化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Mn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Mn2O3加量从25 mg·L-1增加到50 mg·L-1时,COD去除率由43.6%增加到54.3%;pH分别为5、1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45.4%和64.3%;反应温度为20℃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59.1%;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反应时间为4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85.3%;由正交试验得知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催化剂加量>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量50mg·L-1、pH值1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5 min;在25 min时,Ca2+的引入使COD去除率增大了7.1%;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和矿化;Mn2O3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对钻井废水COD降解率影响不大,锰离子的溶出量在反应15 min后稳定在3 mg·L-1,Mn2O3催化剂稳定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o3催化剂 钻井废水 臭氧 多相催化
原文传递
CeO_2修饰八面体α-Mn_2O_3催化柴油机碳烟消除
3
作者 廖黎妮 唐伟婷 +5 位作者 杨景云 戴玉桃 纪飞 仇真 徐睿 门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不同负载量的二氧化铈(CeO_2)修饰八面体α-Mn_2O_3,制备出CeO_2/α-Mn_2O_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氮气吸附脱附对其进行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氧化...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不同负载量的二氧化铈(CeO_2)修饰八面体α-Mn_2O_3,制备出CeO_2/α-Mn_2O_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氮气吸附脱附对其进行结构及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对其活性进行评价,研究CeO_2负载量对八面体α-Mn_2O_3催化柴油机碳烟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为6%CeO_2的催化剂展示了最佳的催化碳烟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αmn2o3催化剂 形貌效应 碳烟消除
下载PDF
改性Cu-Mn-Ce-O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合群 张红英 崔英德 《化工时刊》 CAS 2001年第5期26-30,共5页
在制备Cu-Mn-Ce-O三效催化剂的基础上制备出了搀杂K、Pe、TiO_2和Pd的三效催化剂;用脉冲—火焰装置产生出适合评价催化剂三效活性的模拟汽车尾气。通过实验研究了所制备各种催化剂的空燃比特性和温度特性,结果表明:搀杂非贵金属K、Fe和T... 在制备Cu-Mn-Ce-O三效催化剂的基础上制备出了搀杂K、Pe、TiO_2和Pd的三效催化剂;用脉冲—火焰装置产生出适合评价催化剂三效活性的模拟汽车尾气。通过实验研究了所制备各种催化剂的空燃比特性和温度特性,结果表明:搀杂非贵金属K、Fe和TiO_2只能提高某些组分的转化率,但缩小了催化剂的操作窗口;贵金属Pd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三效活性,加宽了催化剂的操作窗口,但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并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Cu-mn-Ce-o三效催化剂 空燃比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氧化还原法制备Mn_(3)O_(4)催化剂及其甲苯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辰 史秀锋 +4 位作者 武鲜凤 魏方佳 张昊虹 车寅 吴旭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7-2457,共11页
在氧化还原法制备α-MnO_(2)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焙烧温度和气氛制备了Mn_(3)O_(4)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其甲苯催化性能。结果显示,Mn_(3)O_(4)催化性能优于MnO_(2),并且在230℃下保持转化率90%以上稳定运行100 h。原位红外等表征结果表明,与... 在氧化还原法制备α-MnO_(2)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焙烧温度和气氛制备了Mn_(3)O_(4)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其甲苯催化性能。结果显示,Mn_(3)O_(4)催化性能优于MnO_(2),并且在230℃下保持转化率90%以上稳定运行100 h。原位红外等表征结果表明,与MnO_(2)相比,Mn_(3)O_(4)具有适当的氧化还原能力、更高的晶格氧活性、更多的表面吸附氧和更强的甲苯吸附能力,促使催化剂表面苯甲酸物种的快速转化,进而提高其甲苯催化性能。本研究可为锰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苯催化氧化性能提升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_(3)o_(4)催化剂 催化氧化 甲苯 原位红外
下载PDF
Mn/BaCO_3催化剂上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研究
6
作者 赵建军 钟依均 +1 位作者 谢云龙 罗孟飞 《科技通报》 2005年第6期637-640,64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脱附(TPD)考察了M n/BaCO3、M n/KCl-BaCO 3和M n/CeO2-BaCO 3催化剂的物相及其表面酸碱性;同时考察了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 n负载量的增加,M n/BaCO3催化剂对乙腈甲基化...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脱附(TPD)考察了M n/BaCO3、M n/KCl-BaCO 3和M n/CeO2-BaCO 3催化剂的物相及其表面酸碱性;同时考察了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 n负载量的增加,M n/BaCO3催化剂对乙腈甲基化制丙烯腈的活性呈提高趋势,其中M n(20%)/BaCO 3催化剂对丙烯腈的选择性最高,收率最大。添加CeO2、KCl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到抑制作用。NH 3-TPD、CO2-TPD结果表明,加入CeO2和K Cl后,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目与碱中心数目都有所减少,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表面酸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mn/BaCo3催化剂 丙烯腈 乙腈 选择性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