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丁成日 《城市交通》 2010年第5期28-35,共8页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而多中心城市结构并不一定能够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通过分析东京的案例,说明城市交通流空间有序和TOD发展模式对支撑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混合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其一方面能够将社区交通需求"内部化",但另一方面可能诱发对外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并增加出行距离,因此应在城市整体尺度上对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混合土地利用 理性增长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玉华 张立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土地当量比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结论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38和1.21,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较单作分别提高68%、38%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当量比 复种套作 间混作 轮作 土地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夜间活力的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钟炜菁 王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6,114,共11页
城市夜间活力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繁荣程度和人口活力的集聚程度的重要反映。对城市夜间活力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活动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 城市夜间活力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繁荣程度和人口活力的集聚程度的重要反映。对城市夜间活力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活动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展开定量探索,可视化地表达城市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不同类型夜间活力的分布差异,并对不同半径范围内的用地布局混合度与夜间生活活力值的相关性变化进行定量测算,探讨用地布局对夜间活力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主要呈现出商务区块状集中、内环内连绵成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城市夜间活力的主要业态为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夜间娱乐休闲场所、批发市场、快递物流等,且不同类型的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设施用地的大范围集聚正效应略强于居住用地,相反工业用地在周边的集聚具有负效应作用。地块自身以及其距离500m以内的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混合布置对地块的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可为城市夜间活力提升策略中的用地混合、业态布局等方案拟定提供方法支撑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夜间 活力 用地混合 上海
下载PDF
土地混合利用研究评述及框架体系构建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红玉 吴次芳 沈孝强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成为资源紧约束下城市的理性之选,探索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实践对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总结并拓展国内外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主体内容,构建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框架体系。研究发现:①当...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成为资源紧约束下城市的理性之选,探索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实践对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总结并拓展国内外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主体内容,构建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框架体系。研究发现:①当前土地混合利用研究基本围绕“概念内涵-组织形式-定量测度”的主体内容展开;②已有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进一步拓展并构建“概念内涵-组织形式-动态演替-定量测度-实践路径-管理体系”六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形成“理论-方法-实践”相统一的研究脉络;③规范土地混合利用的概念内涵,完善土地混合利用的量化技术,探索土地混合利用的实践模式可能是未来土地混合利用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评述 拓展 框架体系 城市
原文传递
基于POI混合度的城市公园体力活动类型多样性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郑权一 赵晓龙 +1 位作者 金梦潇 刘笑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8-86,共9页
城市公园作为体力活动的理想场所备受关注,其周边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促成也有重要影响,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以深圳市福田区综合公园与社区公园为例,从城市视角探讨公园周边建成环境POI混合度是否影响公园体力活动类型多样性(DPAT... 城市公园作为体力活动的理想场所备受关注,其周边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促成也有重要影响,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以深圳市福田区综合公园与社区公园为例,从城市视角探讨公园周边建成环境POI混合度是否影响公园体力活动类型多样性(DPAT)。基于多源数据和Hill Numbers指数分别量化了公园周边POI混合度与各类型公园的DPAT,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不同类型公园对POI类型的敏感度,明晰公园周边POI混合度对公园DPAT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构建体力活动的整体支持环境体系、基于“城市双修”的支持环境修补、因地制宜强化区位土地功能组合的规划策略,旨在通过优化公园周边土地利用混合度促进市民体力活动,落实“健康中国”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土地利用混合度 POI混合度 体力活动类型多样性 Hill Numbers指数
下载PDF
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郑红玉 黄建洪 +1 位作者 卓跃飞 徐忠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4,共10页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土地混合利用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发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按照"内涵辨析—维度依据—方法指标—结果评价"的逻辑进行...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土地混合利用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发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按照"内涵辨析—维度依据—方法指标—结果评价"的逻辑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混合内涵体系;(2)测度基于数量规模、空间结构、功能关系、多维综合4种维度展开,以数量或结构的单一维度为主,对功能关系探讨不足且缺乏综合视角;(3)香农熵等多样性相关指标是最常用的测度方法,说明目前研究较易忽视土地用途间的结构配置、功能互补等问题;(4)测度结果注重空间评价,信效度等数理分析欠缺。研究结论:未来应尝试探索系统综合的测度体系,可基于现有测度研究强化或推进平面立体综合测度、混合评价研究、时空地理规律及其影响机理探寻等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混合利用 概念内涵 测度维度 方法指标 信效度
下载PDF
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励雅 王振波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文章基于"不同目的的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的关系亦不相同"这一假设展开研究。借助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提取"出行链"作为分析单元,通过"主要中途活动地点"识别出"生计"、"生活"... 文章基于"不同目的的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的关系亦不相同"这一假设展开研究。借助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提取"出行链"作为分析单元,通过"主要中途活动地点"识别出"生计"、"生活"、"娱乐"三类出行链;以出行总距离和出行方式为因变量,居住区建成环境和个人经济社会属性为自变量,构建分层线性模型,刻画空间自变量与个体自变量对不同目的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居住区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关系受出行目的的影响显著。建成环境对生计出行链的影响最大,对生活出行链的影响次之,对娱乐出行链的影响不显著。②对生计出行链影响最大的空间变量是"距中心区距离"和"公交线网密度",对生活出行链影响最大的空间变量是"土地混合利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日常出行行为 出行链 分层线性模型 生计活动 土地混合利用
原文传递
城市混合土地利用新趋势及其规划控制管理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梦竹 周素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48,共7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混合土地利用是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是城市用地安排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涌现了多种混合土地利用新方式,但由于我国控制性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混合土地利用是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是城市用地安排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涌现了多种混合土地利用新方式,但由于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的相对滞后,对混合土地利用缺乏规范、科学的管理,导致合理的混合土地利用诉求被制约,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在产业性质变化、新城市产业空间发展和建筑水平提升推动下的混合土地利用发展新趋势,归纳了物流商贸园区式、科技产业园区式、TOD轨道交通站点式和"工业区—商业区"演化式等新模式,并根据深圳等地的规划管理实践,探讨了当前我国规划体系对混合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规划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土地利用 新趋势 规划控制管理
下载PDF
基于泊位共享效用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苏靖 关宏志 秦焕美 《城市交通》 2013年第3期42-46,共5页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 为了探讨在泊位共享条件下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变化对停车供给规模和共享效用的影响,研究各类用地在泊位共享效用最大情况下的停车需求相对比例关系。根据典型单一性质用地不同时刻的停车需求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停车需求,进而通过叠加计算混合用地共享条件下的停车泊位数。提出运用泊位共享效用指数衡量混合用地中各种用地不同停车需求组合下的泊位共享效率。分别以行政办公与住宅用地组合,住宅、餐饮和行政办公用地组合为例,分析确定泊位共享效用最优的不同用地停车需求比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泊位共享效用指数值,同时得到泊位共享效率较高的混合用地停车需求比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泊位共享 混合用地 停车需求比例 泊位共享效用指数
下载PDF
用地混合使用的国际经验:模式、测度方法和效果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德 殷振轩 俞晓天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5,共7页
城市用地混合使用被认为是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实践中对于用地混合使用的政策引导,对用地混合使用模式、测度方法和效果的探讨相对缺乏。本文梳理国外用地混合使用的概念内涵、... 城市用地混合使用被认为是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实践中对于用地混合使用的政策引导,对用地混合使用模式、测度方法和效果的探讨相对缺乏。本文梳理国外用地混合使用的概念内涵、类型、测度方法和效果实证,以期全面把握国际用地混合使用的研究前沿。在内涵和模式方面,用地混合使用的概念逐渐深化,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尺度,强调与空间条件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在测度方法方面,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测度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在效果实证方面,用地混合使用对慢行交通出行和居民健康活动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对安全和房价的作用还受其他条件影响,而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混合使用 模式 测度方法 效果 国外
原文传递
论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佰林 钱家乘 蔡为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29-2941,共13页
土地混合利用倡导不同使用性质/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是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途径。当前,土地混合利用主要应用于城市用地演变与规划实践领域,伴随着城乡互动加剧,城乡界限趋于模糊,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 土地混合利用倡导不同使用性质/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是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途径。当前,土地混合利用主要应用于城市用地演变与规划实践领域,伴随着城乡互动加剧,城乡界限趋于模糊,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与功能逐渐多样化,也呈现显著的混合利用特征。基于此,尝试将土地混合利用应用到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与规划中,在回顾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按照"内涵特征-定量测度-驱动机理-实践路径"的逻辑思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进行系统解析,并以天津都市郊区的姚村为例实证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在理论上丰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内容与方法,在实践中为编制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混合利用 研究框架 村庄规划 经济发达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功能复合:模式与策略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2-408,共7页
城市一直都是多样性集聚的场所,且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开放和融合发展,进而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增强的趋势,功能复合开发是应对上述趋势并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普遍选择。本文从中外城市功能复合发展的路径出发,从城市... 城市一直都是多样性集聚的场所,且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日益开放和融合发展,进而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增强的趋势,功能复合开发是应对上述趋势并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普遍选择。本文从中外城市功能复合发展的路径出发,从城市、社区、建筑等多个尺度探讨了城市功能复合的模式与相关规划策略,同时,结合广东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实践,提出了促进人口多元化、在新区开发中预留白地、旧城改造中引荐棕地、填充式开发理念以及"TOD+SOD+EOD"的综合开发策略,以期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城市空间活力、推进社会多元包容发展探索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复合 城市 TOD 模式 开发策略
下载PDF
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可金 邢君 +3 位作者 博毓红 桑亚松 吴社兰 宋国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77-1481,共5页
采用7种耕种方式研究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油菜的株高、叶片大小、根颈粗、开盘度以及产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免耕直播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直播油菜,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免耕直播间... 采用7种耕种方式研究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油菜的株高、叶片大小、根颈粗、开盘度以及产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免耕直播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直播油菜,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免耕直播间作和单作油菜.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的育苗移栽油菜产量比免耕直播单作油菜增产11.9%;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育苗移栽油菜产量与免耕直播单作相近.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的育苗移栽油菜产值和效益最大,免耕直播油菜单作其次.结合产投比和土地当量比,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育苗移栽油菜和与紫云英混作免耕育苗移栽油菜两种方式综合效益最高,增产增收,增加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混作 油菜 紫云英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效益
下载PDF
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尹超英 邵春福 王晓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7-1232,共6页
为研究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度量土地利用混合度的相互作用法,通过提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公共边线并赋予相应的权值,进一步定量计算各交通小区土... 为研究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度量土地利用混合度的相互作用法,通过提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公共边线并赋予相应的权值,进一步定量计算各交通小区土地利用混合度;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STATA软件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混合度指标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以天水市为对象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相互作用指标对居民出行行为的解释性优良,土地混合利用有助于引导居民选择非机动化出行方式,研究结果对小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土地利用 相互作用指数 出行方式选择 弹性分析
下载PDF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实践探索——以天津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灵鸽 陈天 李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在对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产业园区规划的经验教训,指出了增加我国产业园区规划弹性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规划案例,作者阐述了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弹性的规划期限、弹性的规划结构、弹性的道路网络和弹性的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产业园区 弹性 复合用地
下载PDF
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空间重构及规划调控——基于成都的案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1 位作者 杨振山 杨韵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3-59,67,共8页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原有农业基底的剧烈冲突及重构之中,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趋势影响叠加,形成了半城市化地区用地性质、功能和开发方式的混合,迫切需要通过城乡规划进行合理调...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原有农业基底的剧烈冲突及重构之中,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上市流转的趋势影响叠加,形成了半城市化地区用地性质、功能和开发方式的混合,迫切需要通过城乡规划进行合理调控和引导开发。本文立足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城乡统筹发展局面和国家及地方政策背景,识别和分析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的特征,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提出集约增长、发展都市农业和挖掘地域特色的规划策略,通过成都郊区某地块规划案例的微观实证分析,对半城市化地区混合用地的开发机理和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区域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市化 混合用地 空间重构 乡规划
下载PDF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包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5794-5797,5801,共5页
采用了熵指数和相异指数两种土地混合利用测度,以深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数据为处理对象,研究深圳市土地混合利用现状。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类型中林地和工矿仓储用地的熵指数最高,特殊用地最低;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之间的占地面积和... 采用了熵指数和相异指数两种土地混合利用测度,以深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数据为处理对象,研究深圳市土地混合利用现状。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类型中林地和工矿仓储用地的熵指数最高,特殊用地最低;住宅用地和非住宅用地之间的占地面积和分布程度的差异都很大。由此可知,深圳市的城区土地是以工业用地为主,工业用地面积远大于其他用地,进而推得深圳市的经济发展也以第二产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测度 深圳市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土地混合使用管控体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浩波 唐浩文 蔡靓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3,共7页
土地混合使用是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方式。我国现行用地分类标准以单一使用功能为基础,在应对多元化、复合化的城市用地功能需求时存在管理上的困难。近年来部分城市针对土地混合使用进行了一些探索,文章通过对上... 土地混合使用是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方式。我国现行用地分类标准以单一使用功能为基础,在应对多元化、复合化的城市用地功能需求时存在管理上的困难。近年来部分城市针对土地混合使用进行了一些探索,文章通过对上海、武汉、深圳、厦门等城市现行土地混合使用法规政策与技术准则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土地混合使用管控体系主要由管控框架、管控指标和管理环节3个核心要素组成,各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满足地方土地混合使用导向的相关概念定义、管控指标体系和配套管理环节。为此,文章建议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各地在完善土地混合使用管控体系方面需要着重明确用地兼容和混合用地的统一概念,结合多元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控指标体系,制定满足地方发展要求的土地混合使用技术标准,形成贯穿全管理流程的土地混合使用管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使用 用地兼容 混合用地 管控体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土地混合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德 钟文钰 +1 位作者 周婷 戚佳玲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106,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POI数据开展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路径。研究方法:空间格局分析、半方差函数、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偏低;(2)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总体上低于土... 研究目的:基于POI数据开展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路径。研究方法:空间格局分析、半方差函数、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偏低;(2)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总体上低于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3)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呈辐射状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4)土地利用混合度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带状异向性;(5)土地利用混合度与人口密度、公交站点数量、到铁路和到钱塘江的距离以及规划用地管制分区级别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比重、到地铁的距离、到公路的距离以及到西湖的距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规划层面,应加强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治理层面,应建立土地混合利用空间差异化管理和空间联动管理等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土地混合利用 土地多功能利用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昆明市土地混合度预测与土地混合利用演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青宙 林伊琳 +1 位作者 赵俊三 覃彬桂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8-559,共12页
基于昆明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Mixed-Cell-CA模型对昆明市2030年的土地混合利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的Kappa指数达0.87,可靠性高;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昆明市土地混合利用的动态演变程度与土地混合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混合程... 基于昆明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Mixed-Cell-CA模型对昆明市2030年的土地混合利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的Kappa指数达0.87,可靠性高;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昆明市土地混合利用的动态演变程度与土地混合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混合程度与土地利用演变程度之间相互影响, 2000-2030年昆明市土地混合程度不断提升,土地混合利用演变程度逐年减缓,受土地混合利用演变程度减缓的影响,土地混合度增速逐渐放缓;低混合度土地单元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结构不稳定,在演化中容易发生极端变化,高混合度土地单元由于其功能多样、结构复杂,在演化中土地利用类型更易变化,演化过程更加合理;土地混合利用演变程度与土地混合程度呈显著的正向弱相关性, 2000-2010、2010-2020、2020-2030年3期的相关性指数分别为0.121、0.255、0.316,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动态演变 土地利用预测 mixed-Cell-CA模型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