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试验 被引量:53
1
作者 宝音陶格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研究无芒雀麦与草原二号苜蓿的混播比例、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 ,无芒雀麦和苜蓿的生长高度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 ,其增长曲线为 H=a+bt+ct2 。苜蓿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 ,其增长曲线为 W=atb。无... 研究无芒雀麦与草原二号苜蓿的混播比例、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 ,无芒雀麦和苜蓿的生长高度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 ,其增长曲线为 H=a+bt+ct2 。苜蓿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 ,其增长曲线为 W=atb。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在单、混播中分别为 W=aebt和 W=atb。单播及不同比例的混播组合 ,其地上生物量结构各异。生物量和叶片集中分布的空间不同。茎 /叶、叶面积指在不同数混播小区的数值各异。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无芒雀麦。混播较天然草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作用。且混播较单播增产显著。混播区的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总能和可消化能含量均高于单播 ,而粗蛋白质、可消化蛋白质则低于单播苜蓿 ,但高于单播无芒雀麦。无芒雀麦与苜蓿越冬苗的比例为 1∶ 1,生物量比 1∶ 1(播种量 30 kg和 10 kg/hm2 )为优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苜蓿 混播组合 地上生物量积累 生长特点 产草量 牧草
下载PDF
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美玲 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1期22-27,共6页
研究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茎/叶、叶面积指数及产草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老芒麦和草原2号苜蓿高度的生长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t2+bt+c;生物量积累动态模式符合幂函数W=cta。老... 研究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茎/叶、叶面积指数及产草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老芒麦和草原2号苜蓿高度的生长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t2+bt+c;生物量积累动态模式符合幂函数W=cta。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组合以3∶1混播,种群的茎/叶较之其他几种播种方式下的种群茎/叶要小。单播草原2号苜蓿的叶面积指数最大,混播组合居中;单播老芒麦的叶面积指数最小。人工草地较天然群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混播人工草地比单播人工草地又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其中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以3∶1的混播组合又比其他混播组合有很明显的增产现象。营养成分里的粗蛋白在单播草原2号苜蓿中的含量最高,在单播老芒麦中的含量最低。混播组合的粗蛋白质含量介于这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草原2号 苜蓿 混播方式 种群 生长高度 产草量 生长模式 生物量 人工草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