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
被引量:
6
1
作者
操瑞青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43,共22页
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
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而注重阐述道理,格外强调报道真实与新闻伦理;后者以"传事"为宗旨,意在营业谋生、广传近事,早期并不重视新闻真实,主张事有可取皆能报道。19世纪后期,两种观念相互影响且渐趋融合,但"载道"与"传事"的重心仍有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此后国人自办报刊中理解"新闻"的观念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报刊
“益闻”
外商报刊
“风闻”
新闻观念
原文传递
传教士中文报刊办刊宗旨演变分析
2
作者
赵晓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70,共7页
传教士创办中文报刊的最初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中国第一个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即为典型的宗教报刊。19世纪30年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后偏离了这一宗旨,开始把重点从传教转至宣传西学,实现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
传教士创办中文报刊的最初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中国第一个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即为典型的宗教报刊。19世纪30年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后偏离了这一宗旨,开始把重点从传教转至宣传西学,实现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非宗教性报刊与宗教性报刊并存的局面,进入20世纪后又回到了宣传基督教的原点。传教士中文报刊经历了一个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最后又回到传播宗教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中文报刊
办刊宗旨
基督教
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墨海书馆里中国文人的影响
3
作者
曹荣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9-50,共2页
墨海书馆在上海开埠以后到1860年是最值得重视的西书翻译印刷及出版机构。墨海书馆中有一个中国文人群体,在译介西书和引进西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锁定这样一个群体,从三方面入手,以译介西书为线索,来分析中国文人这样一个群体...
墨海书馆在上海开埠以后到1860年是最值得重视的西书翻译印刷及出版机构。墨海书馆中有一个中国文人群体,在译介西书和引进西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锁定这样一个群体,从三方面入手,以译介西书为线索,来分析中国文人这样一个群体对其自身,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对西学的引进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海书馆
中国文人
译介西书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抉择中的身份认同: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
4
作者
赵维玺
许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文章充分利用增订版《王韬日记》,对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进行了一次详实梳理,进一步展现了其在墨海书馆工作期间,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背景与西方文化碰撞时产生的不适与矛盾。传统之名未立的口岸知识分子,希冀自己所译之书的传播,...
文章充分利用增订版《王韬日记》,对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进行了一次详实梳理,进一步展现了其在墨海书馆工作期间,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背景与西方文化碰撞时产生的不适与矛盾。传统之名未立的口岸知识分子,希冀自己所译之书的传播,提升自己的名望与地位。文章通过细描王韬对基督教和西学的态度,展现出在新与旧之间摇摆的王韬微妙的心理变化,体察其在迈向进一步西化过程中的徘徊与犹豫。王韬渐变的趋新历程,可视为口岸知识分子的典型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墨海书馆
口岸知识分子
抉择困境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清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活动——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福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7-90,共4页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传播教义,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和报业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西方教会出版机构
翻译出版
墨海书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
被引量:
6
1
作者
操瑞青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43,共22页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优秀博士论文选题计划"资助~~
文摘
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而注重阐述道理,格外强调报道真实与新闻伦理;后者以"传事"为宗旨,意在营业谋生、广传近事,早期并不重视新闻真实,主张事有可取皆能报道。19世纪后期,两种观念相互影响且渐趋融合,但"载道"与"传事"的重心仍有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此后国人自办报刊中理解"新闻"的观念源头。
关键词
传教士报刊
“益闻”
外商报刊
“风闻”
新闻观念
Keywords
missionaries
'
press
"Yiwen"
Foreign Commercial
press
"Fengwen"
Journalism Ideas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传教士中文报刊办刊宗旨演变分析
2
作者
赵晓兰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70,共7页
文摘
传教士创办中文报刊的最初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中国第一个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即为典型的宗教报刊。19世纪30年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后偏离了这一宗旨,开始把重点从传教转至宣传西学,实现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非宗教性报刊与宗教性报刊并存的局面,进入20世纪后又回到了宣传基督教的原点。传教士中文报刊经历了一个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最后又回到传播宗教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传教士中文报刊
办刊宗旨
基督教
西学
Keywords
missionaries
' Chinese
press
aim of magazine publication
Christianity
Western culture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墨海书馆里中国文人的影响
3
作者
曹荣荣
机构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49-50,共2页
文摘
墨海书馆在上海开埠以后到1860年是最值得重视的西书翻译印刷及出版机构。墨海书馆中有一个中国文人群体,在译介西书和引进西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锁定这样一个群体,从三方面入手,以译介西书为线索,来分析中国文人这样一个群体对其自身,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对西学的引进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墨海书馆
中国文人
译介西书
影响
Keywords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
Chinese scholars
translating foreign books
influence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抉择中的身份认同: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
4
作者
赵维玺
许飞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文摘
文章充分利用增订版《王韬日记》,对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进行了一次详实梳理,进一步展现了其在墨海书馆工作期间,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背景与西方文化碰撞时产生的不适与矛盾。传统之名未立的口岸知识分子,希冀自己所译之书的传播,提升自己的名望与地位。文章通过细描王韬对基督教和西学的态度,展现出在新与旧之间摇摆的王韬微妙的心理变化,体察其在迈向进一步西化过程中的徘徊与犹豫。王韬渐变的趋新历程,可视为口岸知识分子的典型缩影。
关键词
王韬
墨海书馆
口岸知识分子
抉择困境
身份认同
Keywords
Wang Tao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
treaty port intellectual
self-identity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活动——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福华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7-90,共4页
基金
淮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2xq13)
文摘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教会出版机构在中国翻译出版业中处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作为这一时期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典型代表,墨海书馆发起了大量的翻译出版活动,如翻译出版西学书籍、创办报纸杂志等。虽然其动因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传播教义,客观上却促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现代出版业和报业的兴起。
关键词
晚清
西方教会出版机构
翻译出版
墨海书馆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western church publishers
publishing of translations
Missionary
press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
操瑞青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2
传教士中文报刊办刊宗旨演变分析
赵晓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墨海书馆里中国文人的影响
曹荣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抉择中的身份认同:王韬赴沪后的心理历程
赵维玺
许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晚清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活动——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考察
马福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