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思政课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学“N+4+3”模式探究 |
王露
|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3
|
|
2
|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优化路径——基于具身认知视角 |
包小红
舒曼
白林千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4
|
|
3
|
“三全育人”视域下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王秀民
冯瑛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4
|
肩负新时代民族院校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重要讲话 |
李俊杰
罗如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5
|
逻辑、价值与实践:民族高校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 |
杜娟
蒋明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6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认及其教育深化路径 |
裴圣愚
王莹莹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7
|
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创新 |
王典
陈涛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8
|
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
张立辉
王宇佳
廖柯铭
|
《大理大学学报》
|
2021 |
7
|
|
9
|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
阿进录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新时代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原则和路径 |
刀波
杨小红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
左志南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2
|
民族院校章程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 |
符琼霖
陈立鹏
|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3
|
试论新时代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境域” |
王丽霞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4
|
民族高校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及实践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 |
李春华
陈蜀西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分层分类、融合开放:面向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探索 |
陈雅茜
张建华
谈文蓉
校景中
方诗虹
鲁小丫
陈建英
张代玮
|
《软件导刊》
|
2024 |
0 |
|
16
|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特点及路径探究——以“五个认同”为研究视域 |
李凯
亓光勇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3
|
|
17
|
我国民族院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现状与改进——基于2008—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分析 |
马利军
何晓清
谢舒琪
|
《大理大学学报》
CAS
|
2019 |
2
|
|
18
|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构建——以大连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
孙丽坤
祁洪玲
盖玉妍
叶苏平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2018 |
2
|
|
19
|
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课教学方法探析——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为例 |
唐卫青
|
《民族论坛》
|
2011 |
2
|
|
20
|
民族院校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实证探究——基于M民族大学本科生的现状调查 |
符琼霖
陈凤菊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