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前期边疆地区“汉奸”身份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4,215,共8页
"汉奸"一词自清雍正朝起被大量使用,并成为官方语言,其中的"汉"也延续了明代指称"汉人"的含义。自乾隆朝起,随着"汉奸"一词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民人"范围的扩展,"内地民人"...
"汉奸"一词自清雍正朝起被大量使用,并成为官方语言,其中的"汉"也延续了明代指称"汉人"的含义。自乾隆朝起,随着"汉奸"一词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民人"范围的扩展,"内地民人"逐渐成为官方认定"汉奸"的身份条件。作者通过对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四朝"汉奸"身份的考证,认为"汉奸"一词中的"汉"在清前期并非专指汉人,而是指包括了汉民、"熟苗"、"熟夷"以及回民等在内的编户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边疆
汉奸身份
民人
原文传递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2
作者
刘小萌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0,M0005,M0006,共18页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人入旗的途径,包括编入汉军、投充官庄王庄、安置衙衡署、调拔边台驿站。其次,从多角度阐述民人入旗的影响,即巩固疆舆、发展农业、传播文化、陶融诸族。最后,指出清前期东北民人入旗,是八旗制度在清朝统治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形势需要的典型体现,对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东北移民
八旗制度
出民入旗
旗民关系
原文传递
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身份制度与旗界、民界(1815-1911年)——兼论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
被引量:
6
3
作者
任玉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旗人与民人的身份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亦有地理边界,即旗界与民界。本文通过对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旗界、民界及身份制度的考察,发现即使是清朝皇帝密切关注的双城堡旗界,也无法长期保持封闭性。随着携眷民人跨越封堆进入旗界,界内很...
旗人与民人的身份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亦有地理边界,即旗界与民界。本文通过对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旗界、民界及身份制度的考察,发现即使是清朝皇帝密切关注的双城堡旗界,也无法长期保持封闭性。随着携眷民人跨越封堆进入旗界,界内很快出现民界,并不断扩展,标志旗人身份制度的地理边界被迫不断内移。实际上,清廷很难通过政策法规将民人拒之界外,其他的地理空间边界,如山海关、柳条边等也是如此。但旗、民身份的不平等会对民人产生持久、广泛的制约。民人虽然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进入旗界,却要接受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一种不平等移民之事实",这也是清代东北地区封禁政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
旗界
民界
封禁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前期边疆地区“汉奸”身份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梅
机构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4,21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土司制度资料编纂整理与研究"(12&ZD13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汉奸"一词自清雍正朝起被大量使用,并成为官方语言,其中的"汉"也延续了明代指称"汉人"的含义。自乾隆朝起,随着"汉奸"一词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民人"范围的扩展,"内地民人"逐渐成为官方认定"汉奸"的身份条件。作者通过对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四朝"汉奸"身份的考证,认为"汉奸"一词中的"汉"在清前期并非专指汉人,而是指包括了汉民、"熟苗"、"熟夷"以及回民等在内的编户民人。
关键词
清前期
边疆
汉奸身份
民人
Keywords
the Early Qing Dynasty
Borderland
"Hanjian"Identity
minren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2
作者
刘小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0,M0005,M0006,共18页
文摘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人入旗的途径,包括编入汉军、投充官庄王庄、安置衙衡署、调拔边台驿站。其次,从多角度阐述民人入旗的影响,即巩固疆舆、发展农业、传播文化、陶融诸族。最后,指出清前期东北民人入旗,是八旗制度在清朝统治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形势需要的典型体现,对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清代
东北移民
八旗制度
出民入旗
旗民关系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immigrants of Northeast China
the Eight Banner System
status conversion from
minren
to bannermen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nermen and
minren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身份制度与旗界、民界(1815-1911年)——兼论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
被引量:
6
3
作者
任玉雪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C770045)基金资助成果
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12JJD770023)基金资助成果
文摘
旗人与民人的身份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亦有地理边界,即旗界与民界。本文通过对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旗界、民界及身份制度的考察,发现即使是清朝皇帝密切关注的双城堡旗界,也无法长期保持封闭性。随着携眷民人跨越封堆进入旗界,界内很快出现民界,并不断扩展,标志旗人身份制度的地理边界被迫不断内移。实际上,清廷很难通过政策法规将民人拒之界外,其他的地理空间边界,如山海关、柳条边等也是如此。但旗、民身份的不平等会对民人产生持久、广泛的制约。民人虽然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进入旗界,却要接受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形成"一种不平等移民之事实",这也是清代东北地区封禁政策的实质。
关键词
双城
旗界
民界
封禁政策
Keywords
Shuangcheng, Qijie(banner territory), Minjie(civilian territory), Ban on
minren
to the Northeast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K928.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前期边疆地区“汉奸”身份考
黄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2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刘小萌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身份制度与旗界、民界(1815-1911年)——兼论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
任玉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