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针对南海问题的联盟新样式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联合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30,共25页
随着"印太战略"的出台和实施,美国加大了在南海地区进行战略经营的力度。美国针对南海问题着力构建联盟新样式即小多边合作,采取"美国+关键国家""美国+南海争议国家""开放型小多边"三种小多边... 随着"印太战略"的出台和实施,美国加大了在南海地区进行战略经营的力度。美国针对南海问题着力构建联盟新样式即小多边合作,采取"美国+关键国家""美国+南海争议国家""开放型小多边"三种小多边安全合作形式,全面干预南海事务,导致南海争端中物质性利益与非物质性诉求相交织,南海问题更趋复杂和严峻。虽然囿于地区国家的务实外交、大国平衡手段以及对主导国的不信任等内生性局限,南海小多边安全行动实质性进展不大,却也带来了地区热点复杂化、中美竞争加剧等安全挑战。惟其如此,中国需慎重研判应对,支持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性,倡导多边主义,以更加长远和战略性的思维和行为塑造南海地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样式 小多边 南海问题 美国“印太战略” 中国南海战略
原文传递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被引量:15
2
作者 薛亮 郑先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8,159,160,共24页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显的规范竞争。这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基于同族身份的封闭性“小多边”军事安全合作及其依托的竞争性区域架构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多边合作“东盟方式”和“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愿景”及其包容性区域架构之间的张力。作为“安全小多边”,AUKUS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指向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解构,而并非其所宣称的有利于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及其成员国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为上述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种张力对AUKUS的区域合法性及区域安全造成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区域多边合作 AUKUS 规范竞争
下载PDF
美国塑造印太秩序的小多边主义路径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广将 饶金山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11-132,157,共23页
近年来,印太地区的小多边合作蔚为壮观,其中美式小多边合作占据较大比例。尽管探讨小多边主义的文献日益丰富,但大多囿于小多边主义的固有共性,对其差异性研究较为薄弱。事实上,小多边主义在理论阐释上仍存在模糊性,它可以兼具区域性与... 近年来,印太地区的小多边合作蔚为壮观,其中美式小多边合作占据较大比例。尽管探讨小多边主义的文献日益丰富,但大多囿于小多边主义的固有共性,对其差异性研究较为薄弱。事实上,小多边主义在理论阐释上仍存在模糊性,它可以兼具区域性与跨区域性、排外性与融合性、针对性与综合性等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特征。在实践中,不同国家主导的小多边合作更是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作为全球性霸权国,美国构建的小多边合作受自身护持霸权和塑造印太秩序的战略目的牵引而具有明显的跨区域性、针对性、融合性及安全偏好四个特征,并在美国塑造印太地区秩序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在全球层面充当“北约印太化”与“印太北约化”的“连接器”;二是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遏制中国崛起的有力工具;三是承接美国盟伴体系的融合与发展;四是推动美国安全合作从传统军事领域向经济、社会、价值观等领域拓展。其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和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是美国小多边主义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主义 美国 印太 四方安全对话 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下载PDF
从“印太经济框架”看美国小多边主义的滥觞与因应 被引量:9
4
作者 苏可桢 沈伟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印太经济框架”是在去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主导的小多边主义实践,旨在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是小多边主义制度的重要尝试,而“印太经济框架”是其在经贸维度的具体展开,该框架符合小多边主义制度的特征,具有... “印太经济框架”是在去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主导的小多边主义实践,旨在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是小多边主义制度的重要尝试,而“印太经济框架”是其在经贸维度的具体展开,该框架符合小多边主义制度的特征,具有显著竞争性。美国推行“印太经济框架”具有多边体系自身困境、国家利益与多边体系冲突以及小多边主义可实现国家利益等成因。“印太经济框架”等小多边主义制度能解决现有多边体系的特定问题,但会对全球化和多边主义造成冲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正视多边主义面临的潮落,谨慎调整国际经贸战略,探索相关合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经济框架” 小多边主义 去全球化 多边主义
原文传递
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的生成机制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晓迪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26,158,159,共35页
在“印太”地区通过小多边主义实施对华遏制战略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轴。根据美国与盟伴在秩序愿景和威胁认知感的匹配组合,可以将小多边主义划分为全域型、制度型、安全型和现状型四种类型。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时,如果美国... 在“印太”地区通过小多边主义实施对华遏制战略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轴。根据美国与盟伴在秩序愿景和威胁认知感的匹配组合,可以将小多边主义划分为全域型、制度型、安全型和现状型四种类型。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全域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也最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一致性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制度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较高。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强,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安全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属于中等水平。当美国与盟伴的秩序愿景存在差异时,如果美国对华产生的“威胁认知”较弱,这种情景会导致生成现状型小多边主义,其对华“脱钩”强度最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以及拜登政府采取的对华战略和相关案例可以检验美国“印太”小多边主义生成的因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主义 秩序愿景 威胁认知 “印太战略” 制度形态
原文传递
少边主义、美式联盟及对多边经济治理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中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在多边进程受挫和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少边主义开始盛行,并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大国利用。在国际经贸领域,关键产业中的重要环节被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垄断,使得少边主义也能影响相关供应链布局的改变和规则的制定。少边主义的路径可分为... 在多边进程受挫和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少边主义开始盛行,并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大国利用。在国际经贸领域,关键产业中的重要环节被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垄断,使得少边主义也能影响相关供应链布局的改变和规则的制定。少边主义的路径可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近年来,诸多美式联盟体现为典型的封闭式,具有针对个别国家的战略工具定位,背离非歧视与全球化的原则,因此不仅不会成为多边主义的补充,反而会损及多边治理机制。即使作为被美式联盟针对的主要对象,中国仍然践行开放的少边主义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未来也应当充分利用好经贸大国的影响力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边主义 美式联盟 多边经济治理机制
下载PDF
重塑地区秩序: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菲 简斌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71-91,155-156,共23页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以重塑地区秩序为导向,一改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外关系中相对边缘的地位,做出了显著的调整。拜登政府并未回归传统的多边主义,而是表现出偏好小多边安排和削弱“东盟中心”的特征;进一步强化在南海的军...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以重塑地区秩序为导向,一改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外关系中相对边缘的地位,做出了显著的调整。拜登政府并未回归传统的多边主义,而是表现出偏好小多边安排和削弱“东盟中心”的特征;进一步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引入核威胁因素,导致地区安全风险增加,同时,提出新的经济倡议,增强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旨在防止地区规则和秩序出现更多不利于美国的新变化,总体以遏制中国发展和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为目标。拜登政府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或将削弱东盟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加大中国的地区安全压力,给中国周边外交带来更大挑战,正在成为影响地区秩序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不过,受制于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拜登政府此番政策调整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东南亚政策 东盟中心主义 小多边主义 周边外交
下载PDF
重铸“岛链”:美日菲三边安全机制的形成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全 《思想理论战线》 CSSCI 2023年第4期76-87,141,共13页
汇聚日菲军事资源,打造三边安全框架,是美国在亚太广泛组织“小多边”阵营、落实对华“一体化威慑”的最新举措,也是美国实现霸权护持、布局大国竞争、干预区域秩序的关键工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三国构建制度化安全合作的意向逐渐萌... 汇聚日菲军事资源,打造三边安全框架,是美国在亚太广泛组织“小多边”阵营、落实对华“一体化威慑”的最新举措,也是美国实现霸权护持、布局大国竞争、干预区域秩序的关键工具。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三国构建制度化安全合作的意向逐渐萌发,至2023年上半年已获相关政府层面的明确肯定与积极支持。三国正从海上联合执法演训起步,逐步积累合作业绩。美国重塑“岛链遏制”的地缘战略冲动是美日菲三边安全机制形成的最主要动能。日本的政治与军事野心、三国历史上紧密而成熟的防务纽带、台海局势、菲方政府换届与政策调整等因素则提供了相应的助推力、凝聚力与行动机会。由于该机制尚处发展初期,故其前景亦存在多种可能性。为防范应对该机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方需继续密切观察,组织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主义 三边安全机制 岛链遏制战略 美日菲
原文传递
冷战后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观念与政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 孟繁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冷战后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问题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地区秩序与国际秩序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地区范围、地区制度框架及地区统合原则是地区秩序的构成要素。在东南亚秩序构建进程中,日本形成相互并存的、多层次地区概... 冷战后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问题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地区秩序与国际秩序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地区范围、地区制度框架及地区统合原则是地区秩序的构成要素。在东南亚秩序构建进程中,日本形成相互并存的、多层次地区概念。从亚太到扩大的东亚、“自由与繁荣之弧”和“两洋交会”再到“印太构想”,日本的地区秩序观经历经济导向、价值观导向及印太框架3个时期的演变。日本从强调包容性转变为强调同质性,价值观外交愈发突出。日本通过双边与小多边主义强化安全合作,安全议题的分量不断上升。以新版“安保三文件”为指导,日本在2023年推进名为“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的安全合作新框架,使援助外交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援助走向“经济+安全”双轨并行的新态势。日本从均势与陆海对立的思维定势出发,地区概念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试图借此阻滞与稀释中国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秩序 日本的东南亚外交 印太构想 价值观外交 小多边主义
下载PDF
印度加入中东“四方机制”的动因、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猛 郑先武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57,160,共31页
2021年10月18日以来,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四国开始尝试构建所谓的中东“四方机制”。该机制具有国家类型多样化、采用小多边模式、无明确敌对目标、非军事合作为主等鲜明特征。基于《亚伯拉罕协议》的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2021年10月18日以来,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四国开始尝试构建所谓的中东“四方机制”。该机制具有国家类型多样化、采用小多边模式、无明确敌对目标、非军事合作为主等鲜明特征。基于《亚伯拉罕协议》的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中东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及印度与中东地理上的邻近、美国日益从中东地区战略收缩等因素,构成了印度加入中东“四方机制”的基础性条件。印度作为中东域外大国,加强与阿联酋、以色列的合作关系、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对冲未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的损失等多重因素,推动其加入该机制。印度加入中东“四方机制”给印度本国、中东地区以及全球政经格局均带来一定影响。今后,该机制能否进一步发展以及印度能否借助该机制达成其预期目标仍面临效力存疑、目标趋异、安全风险、理念落后、自主关切、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中东“四方机制” 小多边主义 《亚伯拉罕协议》
下载PDF
地区强国缘何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以印度、日本为例
11
作者 唐小松 张豪杰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27,共33页
本文将地区强国分为地区最强国、地区次强国和非典型地区强国三种,尝试从战略配合方的地区强国和战略发起方的美国寻找自变量,搭建一个地区强国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的分析框架。本文发现,地区强国的地区主导地位焦虑和美国对待小多边... 本文将地区强国分为地区最强国、地区次强国和非典型地区强国三种,尝试从战略配合方的地区强国和战略发起方的美国寻找自变量,搭建一个地区强国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的分析框架。本文发现,地区强国的地区主导地位焦虑和美国对待小多边主义的态度,对地区强国配合美国地缘战略构想造成影响。地区力量对比变化在国内认知的作用下,刺激地区强国产生地区主导地位焦虑,促使地区强国产生配合美国遏制共同“挑战国”的地缘战略构想的冲动;小多边主义作为美国拉拢地区强国的重要合作方式,对地区强国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构想具有吸引力。当这两个因素兼具时,地区强国便会积极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构想。本文选取地区最强国印度加入四国安全对话机制(QUAD)的进程,以及由非典型地区强国变为地区次强国的日本推进和参与QUAD的过程为检验案例,验证了本文解释框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地缘战略 四国安全对话机制 小多边主义 中印关系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中日韩合作的结构性解读与战略再定位
12
作者 张暮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4,I0004,共18页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性弊端。具体来说,中日韩合作的脆弱性来自双边性的过剩与多边性的不足:三国往往倾向于通过双边外交进行协调和谈判,导致中日韩合作的收益被双边模式稀释和抵消;同时,双边冲突往往“溢出”至三边关系,导致中日韩高层会晤屡屡中断。未来中日韩合作需要进行战略上的重新定位,应聚焦于中日韩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弱政治领域”,坚持其“多边性”,特别是在双边关系发生摩擦时,通过三边外交协调实现对双边关系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合作 三边框架 双边外交 区域合作 小多边主义 战略再定位
下载PDF
国际经贸规则的边数选择现象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英通 《国际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00-113,共14页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国家或地区政府在有关国际法规则的制定与适用过程中对合作方数量的选择可被称为边数选择。国际经贸规则的边数选择是规则变迁的关键切入点。实践中边数...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国家或地区政府在有关国际法规则的制定与适用过程中对合作方数量的选择可被称为边数选择。国际经贸规则的边数选择是规则变迁的关键切入点。实践中边数选择已发展出超越合作方数量的内涵。边数选择可分为多边与少边两类,多边选项以多边国际制度为代表,少边选项则囊括了各类区域与双边经贸合作。两类选项的特定内涵及其融合共存的特点为国家的边数选择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欲打破个别国家"规则制华"的不良企图,促进国际经贸秩序健康发展,中国应推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双向互动,畅通"国内规则—少边规则—多边规则"的规则沟通路径,审慎利用多边选项、重视少边选项,形塑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边数选择 规则变迁 多边主义 少边主义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小多边主义”法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玉意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22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国际社会向来以多边主义作为气候变化治理的起点。然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波折、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黯然落幕,以及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态度反差,相继昭示多边主义的曲折与集体行动逻辑的乏力。小多边主义在决策、激励、惩罚等... 国际社会向来以多边主义作为气候变化治理的起点。然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波折、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黯然落幕,以及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态度反差,相继昭示多边主义的曲折与集体行动逻辑的乏力。小多边主义在决策、激励、惩罚等机制上的比较优势有助于缓解当前气候变化治理的困难。气候变化小多边主义欲对多边主义发挥巨大的正向效应,应当以中国、欧盟、美国、印度等关键碳排放国为主导而形成轴心,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进行关联、挂钩,形成交互的利益置换机制,并以FTA等经贸协定作为可行载体进而实现硬法化。“欧盟版”FTA将气候变化议题融入堪称现代气候变化小多边主义典范,其在关键碳排放国间的推演必然会发挥良性示范效应,进而推进下一轮多边主义的高阶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小多边主义 关键碳排放国 FTA 法治
原文传递
中东欧次区域合作:概念、进程、功效与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晓中 《俄罗斯学刊》 2023年第5期44-62,共19页
冷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次区域合作组织,它们是欧洲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新特征,同时催生了国际关系中的小多边主义理论。中东欧地区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并展现出四项基本功能。中东欧若干次区域合作组织... 冷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地区涌现出大量的次区域合作组织,它们是欧洲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新特征,同时催生了国际关系中的小多边主义理论。中东欧地区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并展现出四项基本功能。中东欧若干次区域合作组织具有合作内容广泛且开放性等特征,次区域合作成员国可以是不同政权性质的国家,次区域合作组织是否具有制度化机构并非评价次区域合作深度或效率的硬性指标。人们在评价中东欧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功效方面存在争议,但绝大多数这类型组织在促进中东欧国家加盟入约、推动转轨/转型顺利进行、协助解决“地方性”跨国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中东欧次区域合作(小多边)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更多的是动力,其功能是“拾遗补缺”,与欧洲一体化相向而行,因而欧盟对中东欧的次区域合作基本持支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中东欧 次区域合作 小多边主义
下载PDF
美式小多边主义与美国重塑全球经贸体系 被引量:33
16
作者 沈伟 胡耀辉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155,共23页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美国在国际舞台的一系列举措被描述为"退群""针对多边主义的逆流而动"。拜登执政之后,不仅没有致力于恢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全面运行,而且积极推进所谓的"民主同盟&qu...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美国在国际舞台的一系列举措被描述为"退群""针对多边主义的逆流而动"。拜登执政之后,不仅没有致力于恢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全面运行,而且积极推进所谓的"民主同盟"和"价值观同盟"。美国的表现并不能笼统地概括成"逆全球化",而更宜理解为边缘化现有多边主义机制,转向积极推进多个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依照自身意志重塑全球规则体系,再造对美国有利的全球化,形成一种全新的"小多边主义"安排。美式小多边主义的动因在于多边主义的内在症结及其对美国产生的贸易劣势;美式小多边主义具有迅速、灵活、俱乐部形态和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的主要特征;美式小多边主义的主要诉求在于把握新型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动权,人为消除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以及围堵中国。拜登政府执政并没有办法改变包括WTO机制低效笨拙等在内的多边主义的内在缺陷,以小多边策略实现遏制中国的首要战略目的仍是重要的政策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式小多边主义 自由贸易协定 多边主义 WTO
下载PDF
美国“印太”小多边合作的布局与前景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飞 方长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61,共10页
小多边合作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当前主导的“印太”小多边合作在地区经济与地区安全两个领域同步推进,成员构成以地区大国与中等强国为核心。美国利用“印太”小多边合作的灵活性与排他性的特征,从地区经济与安全... 小多边合作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当前主导的“印太”小多边合作在地区经济与地区安全两个领域同步推进,成员构成以地区大国与中等强国为核心。美国利用“印太”小多边合作的灵活性与排他性的特征,从地区经济与安全两方面加强对华地缘竞争,并最终构建排除中国的地区框架。在中国已深度融入现有的亚太多边框架并与周边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的情况下,小多边合作更有利于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受其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正常关系受到一定的损害,在周边地区面临更大的安全与经济外部压力。由于受内部矛盾与议程碎片化趋势的制约,美国“印太”小多边合作短期内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小多边 美日印澳 美国外交
原文传递
当前亚太小多边合作及其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庆鸿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2,64,共8页
近十年来,亚太地区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小多边合作,成为地区多边主义合作进程中的一大新现象。与冷战结束后的地区多边主义进程相比,此轮小多边合作呈现出"去东盟化"、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和偏重安全议题等新特点。此轮小多边合作... 近十年来,亚太地区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小多边合作,成为地区多边主义合作进程中的一大新现象。与冷战结束后的地区多边主义进程相比,此轮小多边合作呈现出"去东盟化"、意识形态色彩较浓和偏重安全议题等新特点。此轮小多边合作的兴起与地区国家对现有多边机制的不满和相关国家为应对地区变局而采取的战略有关,但对亚太地区的国家间关系、地区秩序产生较大负面作用,已日益引发各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 亚太地区 四边机制 多边合作
原文传递
ASEAN Countries' Perceptions and Responses to US Construction of “Indo–Pacific” Minilateral Framework
19
作者 Liu Yanfeng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5期66-85,共20页
ASEAN countries 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mote the “Indo–Pacific” minilateral framework. Their official, think tank, and media opinions regard this a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enhance the... ASEAN countries are important targe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promote the “Indo–Pacific” minilateral framework. Their official, think tank, and media opinions regard this a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enhance their national status and promote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However, they are worried that it will damage the “ASEAN centrality.” ASEAN has responded positively and is committed to reshaping its “central position” and regional leadership and improving regional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ASEAN countries will seek to achieve direct and practical interests through the US “Indo–Pacific” minilateral framework, but they are more wor ried th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ASEAN” will be replaced and its “neutral and balanced” position will be threat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EAN centrality ASEAN countries “Indo–Pacific” minilateral framework
下载PDF
Asia-Pacific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Its Impact
20
作者 Chen Qinghong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1年第3期123-139,共17页
Over the past decade,a series of minilateral cooperative endeavors have emerge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which have become a new phenomenon in this region.Unlike the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that followed the Cold W... Over the past decade,a series of minilateral cooperative endeavors have emerge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which have become a new phenomenon in this region.Unlike the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that followed the Cold War,this round of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has taken on new features,including de-ASEANization,strong ideological color,and an emphasis on security issues.The rise of this pattern of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is related to regional countries’dissatisfaction with existing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and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relevant countries to deal with the regional changes.However,this has had a relatively negative effect on inter-state relations and the regional ord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which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cor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lateral ASIA-PACIFIC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