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永冰川融水中一株裂解性低温噬菌体的分离及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明源 季秀玲 +4 位作者 王宝强 张琦 林连兵 张兵 魏云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高山冰川是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本研究探索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和培养低温菌噬菌体,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已分离的低温菌为宿主,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明永冰川融水中分离纯化低温菌噬菌体;对噬菌体及其宿主... 【目的】高山冰川是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本研究探索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和培养低温菌噬菌体,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已分离的低温菌为宿主,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明永冰川融水中分离纯化低温菌噬菌体;对噬菌体及其宿主进行电镜形态观察,并进行噬菌体基因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衣壳蛋白组成分析及噬菌体生理特征研究。【结果】从明永冰川融水中分离获得一株裂解性低温噬菌体,命名为MYSP03(Mingyong Flavobacterium Siphoviridae Bacteriophage),其宿主菌MYB03鉴定为Flavobacterium菌株。噬菌体MYSP03为长尾型,无囊膜,头部具典型的正多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72 nm;尾管长约240 nm,直径约10 nm;4℃时具侵染活性,在4℃-20℃范围内均可产生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最适感染温度约10℃,pH耐受范围较广,最适感染pH约9.4,对氯仿不敏感,基因组为双链DNA,大小约66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永冰川 低温噬菌体 分离 鉴定 FLAVOBACTERIUM
原文传递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铁松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总结了云南省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十大综合优势,提出了近期旅游开发的重点,建议当地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保持并提升明永冰川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冰川 云南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延时摄影监测冰川表面运动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彩霞 刘时银 +5 位作者 吴坤鹏 高永鹏 潘兮然 段仕美 张晨扬 张子凡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3-845,共13页
延时摄影因可靠、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冰川监测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获取冰川表面连续变化信息而言。本文基于2020年3月—2021年9月物候相机拍摄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末端照片及多期无人机影像,利用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和互相关算法,提取... 延时摄影因可靠、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冰川监测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获取冰川表面连续变化信息而言。本文基于2020年3月—2021年9月物候相机拍摄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末端照片及多期无人机影像,利用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和互相关算法,提取了日尺度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结果表明:通过物候图像获取的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分辨率高,从海拔2 880~3 150 m a. s. l.,冰川总位移介于(129.38±7.76)~(669.95±247.88) m,年均表面运动速度达(79.14±4.74)~(412.86±152.75) m·a-1,呈从中间向两侧减缓的空间分布特征。冰川表面运动速度随季节变化,夏季流速[(0.13±0.06)~(1.99±0.37) m·d-1]快于冬季流速[(0.07±0.06)~(1.35±0.37) m·d-1]。与冬季流速相比,夏季流速受降水和气温升高的影响不稳定。根据流速分离结果,明永冰川末端底部全年处于融化或压融状态,底部滑动对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的贡献介于76%~93%。冬季底部滑动占表面流速高达82%,夏季底部滑动对冰川运动起绝对主导作用。本文采用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季风海洋型冰川的运动机制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相机 无人机 冰川运动速度 底部滑动 明永冰川
下载PDF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低温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媛 季秀玲 +2 位作者 张琦 林连兵 魏云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索从冰川地区分离和培养低温菌噬菌体,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得到一株蜡样芽孢杆菌烈性低温噬菌体(命名为MYPB41-22),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宿主菌MYB41-22鉴定为Bacill... 目的探索从冰川地区分离和培养低温菌噬菌体,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得到一株蜡样芽孢杆菌烈性低温噬菌体(命名为MYPB41-22),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宿主菌MYB41-22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菌株。噬菌体MYPB41-22在电镜下呈长六棱柱状,具一短直尾和一"衣领"状结构,无鞘。"衣领"状结构由对称的2~4个短棒状结构组成,头部具多面体立体对称结构,长55 nm,宽40 nm;尾管长约40 nm;4℃时具侵染活性,在4~37℃均可产生边缘清晰透明的噬菌斑,最佳感染温度为15℃,最适感染pH为8,最适感染复数0.1,对氯仿不敏感,基因组为双链DNA,大小约20kb。结论衣壳蛋白分析表明MYPB41-22在52 kDa处主条带含量较高,推测可能为其重要的结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永冰川 低温噬菌体 蜡样芽胞杆菌 分离 特征
原文传递
明永冰川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玉 李浩宇 +2 位作者 孙万万 季秀玲 魏云林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70-2077,共8页
本研究对位于云南滇西北的明永冰川地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不同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四种不同培养基对该地区可培养低温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细菌37 513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为了391种,其... 本研究对位于云南滇西北的明永冰川地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不同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四种不同培养基对该地区可培养低温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细菌37 513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为了391种,其中LB培养基分离到99种,Organic培养基分离到78种,PSG培养基分离到96种,PYGV培养基分离得到118种,可以看出寡营养培养基PYGV分离得到的细菌种类多于LB和Organnic等富营养培养基,表明PYGV针对冰川地区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更为合适;通过革兰氏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大部分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已分离得到的优势菌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耶尔森氏菌属(Yersinia)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明永冰川不同垂直气候带上均有分布,其中假单胞菌属最多占据35%;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是寒温带上特有的菌属。本研究证明明永冰川地区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多样性非常丰富,也为下一步了解这一特殊地理生态环境下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研究冰川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永冰川 垂直气候带 细菌多样性
原文传递
明永冰川地区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云林 周长涛 +2 位作者 季秀玲 林连兵 井申荣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3期408-412,共5页
从云南省低纬度、高海拔的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出8株假单胞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所有菌株均为杆状,均可在4~28℃生长,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从明永冰川地区得到的假单胞菌16S rRNA基因序列在系统... 从云南省低纬度、高海拔的明永冰川地区分离出8株假单胞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所有菌株均为杆状,均可在4~28℃生长,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从明永冰川地区得到的假单胞菌16S rRNA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了4个簇.研究结果表明,明永冰川地区假单胞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世界上其它冰川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多样性 系统发育分析 明永冰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