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明德”与“思辨”——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秀英 寇金南 +1 位作者 关晓薇 刘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6,共8页
面向新时代,做好教材研发与任务点设计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依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明德"为目标,基于主题"元素大纲&quo... 面向新时代,做好教材研发与任务点设计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依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明德"为目标,基于主题"元素大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主线,融入爱国、友善、平等、公正等主题,研发教学材料;以"思辨"为牵引,基于Webb的知识深度理论框架、Bloom的认知过程维度模型以及Hess et al.的认知能力矩阵模型,通过"问题导入""思辨拓展"等路径研发深度学习任务,探索如何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培养跨文化和谐共处和全球治理能力有效融合,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育才相统一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 思辨 知识深度框架 认知能力矩阵
原文传递
王阳明“龙场三卦”诠解
2
作者 段剑洪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龙场时期,王阳明居夷处困,精研易道,加上独特的“悟”,其以《恒》《遁》《晋》义理为基础,然后借卦辞、彖辞与象辞呈现出对儒家价值的坚守,现实遭际的自省。具体来说,就是从占卜出发,容纳了义理解释,以占卜预视的吉凶为警醒,将所知的变... 龙场时期,王阳明居夷处困,精研易道,加上独特的“悟”,其以《恒》《遁》《晋》义理为基础,然后借卦辞、彖辞与象辞呈现出对儒家价值的坚守,现实遭际的自省。具体来说,就是从占卜出发,容纳了义理解释,以占卜预视的吉凶为警醒,将所知的变化之道引入到自身的德性修养中来。以《恒》《遁》《晋》三卦中包含的道德价值激发自己的理性和生存意志,进而自昭明德和挺立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场 立恒 隐遁 明德
下载PDF
《尚书》“民主”学说新探 被引量:3
3
作者 祁志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作为一部由夏商周君主的典诰誓命构成的王道之书,"民主"学说实际上是《尚书》王道思想的典型学说。不仅"民主"概念在《尚书》中出现过四次,而且《尚书》中其他思想也直接聚焦"民主"概念。敬天贵人是"... 作为一部由夏商周君主的典诰誓命构成的王道之书,"民主"学说实际上是《尚书》王道思想的典型学说。不仅"民主"概念在《尚书》中出现过四次,而且《尚书》中其他思想也直接聚焦"民主"概念。敬天贵人是"民主"概念的思想基础,对人心二重性的认识尤其是对民众劣根性和君主高明性的认识是"民主"产生的现实依据,为民做出正确决定是"民主"的权利与责任,敬德内省、保民慎罚是"民主"的德治要求,也是充当"民主"的资格与条件,而反道失德、虐民害民的暴君则不配"民主"的称号,理当被臣民的"革命"推翻。本文从"民主"学说的角度对《尚书》作了全新解读,对重新认识《尚书》的思想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敬天 明德 保民 慎罚 革命
下载PDF
朱熹对《大学》的改造
4
作者 周后燕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2期11-15,44,共6页
政治秩序的重建是南宋社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中所提供的"内圣外王"之道为朱熹对政治秩序的思考提供了原始材料。朱熹通过对《大学》的分经分传,移文补传、重新注解等处理,成功将《大学》理学化。重建了以"格... 政治秩序的重建是南宋社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中所提供的"内圣外王"之道为朱熹对政治秩序的思考提供了原始材料。朱熹通过对《大学》的分经分传,移文补传、重新注解等处理,成功将《大学》理学化。重建了以"格物致知"为枢纽向内开出囊括诚意、正心、修身在内的"内圣"之学,向外推展开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学的政治哲学;同时在《大学》的理学化过程中完成了理学的权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秩序 格物 明德
下载PDF
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 被引量:123
5
作者 张敬源 王娜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8,共6页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并将价值塑造置于首要位置。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使价值塑造寓于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之中,是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亟须...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并将价值塑造置于首要位置。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使价值塑造寓于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之中,是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亟须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的编写为例,聚焦教学任务设计的理念、原则与实施,探讨基于价值塑造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旨在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塑造 外语课程思政 教学任务设计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原文传递
外语教材编写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肖琼 黄国文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4期400-412,447,共14页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元素,这是目前学界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重点讨论教材所采用的多元大纲;该大纲由作为核心成分的元素大纲和基于技能大纲、基于任务大纲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大纲共同构成。...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元素,这是目前学界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重点讨论教材所采用的多元大纲;该大纲由作为核心成分的元素大纲和基于技能大纲、基于任务大纲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大纲共同构成。本文通过对该教程第一册第1单元的分析,阐述多元大纲是怎样在教材中得到体现的。本文潜在的研究问题是"教材编写如何体现其采用的多元大纲"和"教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本文的研究试图表明这样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和低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是成功教学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多元大纲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原文传递
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中写就学术人生——龚明德先生的学术志向与学术情怀
7
作者 张鑫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98-104,共7页
龚明德以四十余年的辛勤劳作对现代文学的史料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清厘,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方面取得了扎实而可喜的成就。在经典作品的版本校勘研究中,他精细地考证了巴金、丁玲、艾芜等现代文学名家重要作品中的诸多问题... 龚明德以四十余年的辛勤劳作对现代文学的史料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清厘,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方面取得了扎实而可喜的成就。在经典作品的版本校勘研究中,他精细地考证了巴金、丁玲、艾芜等现代文学名家重要作品中的诸多问题,推动了现代文学版本学研究的学术进展;在重要作家人事问题与史实真相的钩沉考证上,他以书信材料为考索重点,明断时间、订正释文,填补了中国现代作家文献的诸多空白。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他穷根究底,不计功利,始终坚守着实证治史的学术志向与坦诚为公的学术情怀,这种热爱和执着写就了其鲜明而浓重的学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校勘 史实考证 龚明德
下载PDF
广东研学旅游产品满意度研究——世纪明德案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水田 王思华 黎倩铃 《江苏商论》 2020年第7期63-67,共5页
随着研学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研学旅游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论文以参加研学旅游活动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世纪明德为案例,探讨广东研学旅游产品的满意度情况。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目前广东研学旅游产品的... 随着研学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研学旅游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论文以参加研学旅游活动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世纪明德为案例,探讨广东研学旅游产品的满意度情况。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目前广东研学旅游产品的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但仍存在研学课程配套服务不完善、产品线路设计不够合理、旅游服务质量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提升研学导师队伍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游产品 满意度 中小学生 世纪明德
下载PDF
安徽宣城明德折扇工艺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
9
作者 郭凤 陈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冠上了儒家传统文化的隐喻符号,这种符号使折扇去除实用功能后仍然具有社会象征性。明德折扇产于安徽省广德市,是中国扇的一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挖掘宣城明德折扇文化内...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冠上了儒家传统文化的隐喻符号,这种符号使折扇去除实用功能后仍然具有社会象征性。明德折扇产于安徽省广德市,是中国扇的一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挖掘宣城明德折扇文化内涵,提取出明德折扇的文人符号,对明德折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明德折扇的发展策略。宣城明德折扇工艺传承与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当代审美、系统构建品牌、运用新媒体等渠道实现加深与年轻人的联系,以达到加强非遗文化与大众的联系,增强优秀文化传播,丰富宣城文化名片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明德折扇 文人符号 工艺传承 非遗文化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10
作者 田柳 莫再树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讨论与讲述中国故事有关的三个问题:该套教材讲述了哪些中国故事?其讲述有何特点?讲述主体有哪些?研究表明,该套教材全面覆盖了五... 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讨论与讲述中国故事有关的三个问题:该套教材讲述了哪些中国故事?其讲述有何特点?讲述主体有哪些?研究表明,该套教材全面覆盖了五大中国故事类型,采用显隐结合的讲述方式,利用多元主体从不同视角进行讲述且重视学生参与。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讲好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构建策略
11
作者 郑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2-56,共5页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明德强化价值塑造,以思辨拓展知识传授,优化教学内容,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并举,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主动性...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在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明德强化价值塑造,以思辨拓展知识传授,优化教学内容,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并举,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他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启智润心,明德育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明德”指标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铜仁明德中学历史略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丹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风雨两板桥,云烟松林坡。随着历史的推移,许多故事湮没在厚厚的岁月尘埃中,物异人非。在人们的评述里,铜仁明德中学被确认为是铜仁学院的前身,在文化范畴里一脉相承。如何打捞历史的记忆,如何还原过去的真实,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构感性... 风雨两板桥,云烟松林坡。随着历史的推移,许多故事湮没在厚厚的岁月尘埃中,物异人非。在人们的评述里,铜仁明德中学被确认为是铜仁学院的前身,在文化范畴里一脉相承。如何打捞历史的记忆,如何还原过去的真实,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构感性认知的虹桥,对逝去者做出负责任的交待,是每一个学院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良知。本文即是翻阅历史典籍,对过去的人和事作出的回应和交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中学 历史 教会
下载PDF
面向乡村振兴的江西明德书院:农村社区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13
作者 王小素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3-28,共6页
明德书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上饶市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是运用自身力量并结合社会力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一次积极践履。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院服务内容、运营方式... 明德书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上饶市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是运用自身力量并结合社会力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一次积极践履。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院服务内容、运营方式和保障措施,积累了组织领导实职化、开展活动实效化、师资队伍实体化以及活动场所实地化等丰富经验,但也存在书院单一化倾向明显、书院(活动)课程规划意识不强、缺乏过程评价及反馈机制等问题。从社区教育视野出发提出明晰发展定位,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协同开放大学,创新社区书院教育内涵;扩大资源供给,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等举措对明德书院进行提质升级,进而打造“江西省书院文化+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书院 江西省 农村社区教育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柳宗元“明德”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14
作者 刘绍卫 徐家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中国的“明德”思想源远流长,从周公首次提出,到儒家系统化发展与完善,“明德”经历了由贵族性政治道德转化为个体普遍性人伦品德的过程,成为安邦定国、安身立命之道,人人都要“明德”。受儒家“明德”思想、家世传统和唐朝由盛转衰社... 中国的“明德”思想源远流长,从周公首次提出,到儒家系统化发展与完善,“明德”经历了由贵族性政治道德转化为个体普遍性人伦品德的过程,成为安邦定国、安身立命之道,人人都要“明德”。受儒家“明德”思想、家世传统和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现实的影响,柳宗元提出“明德”思想,怀“明德”之心以治世,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充分挖掘和弘扬以柳宗元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的“明德”思想,并进行时代转换,将有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明德”思想 儒家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英 汪明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42-543,共2页
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用药。主张崩、漏分治:暴崩者止血截流为急务;漏下者虚实分治。
关键词 崩漏 汪明德 经验
下载PDF
汪明德辨治排卵障碍不孕症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芳建 汪明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1期90-91,共2页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汪明德诊治排卵障碍不孕症的经验。方法对汪师诊治排卵障碍不孕症的思路及中医辨病辨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出汪师诊治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流程及中医辨证施治思路。结论汪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注重整体观...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汪明德诊治排卵障碍不孕症的经验。方法对汪师诊治排卵障碍不孕症的思路及中医辨病辨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出汪师诊治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流程及中医辨证施治思路。结论汪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注重整体观念,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并结合西药促排卵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排卵障碍 名老中医 汪明德
下载PDF
《皇朝经世文编》中的法学名家——清初刑部尚书姚文然的律学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群 杨子月 《社会科学论坛》 2020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清代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姚文然是《皇朝经世文编》中法律文章最多的作者。他主张轻刑慎刑,反对严刑酷法;注重法理,强调依律定罪量刑;重视律学,学法态度务实、诚恳,与著名法学家王明德有较深入的学术交流。纵观姚文然律学著作和司法实践,... 清代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姚文然是《皇朝经世文编》中法律文章最多的作者。他主张轻刑慎刑,反对严刑酷法;注重法理,强调依律定罪量刑;重视律学,学法态度务实、诚恳,与著名法学家王明德有较深入的学术交流。纵观姚文然律学著作和司法实践,称得上是一位法学名家。这和清初司法风气较好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文然 慎刑 讲究法理 重视律学 王明德
下载PDF
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史家——明德马皇后
18
作者 卢东兵 《黄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女史家班昭补作《汉书》是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即公元93年其兄班固去世以后;而东汉明德马 皇后撰《明帝起居注》则是在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即公元75年左右。据此明德马皇后的著述比班昭提前约20 年之久,应为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史家无疑。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史学家 女性 明德马皇后 班昭 《明帝起居注》
下载PDF
小学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以明德品牌建设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冬梅 姬鹏桦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前国外对于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认为在初等教育阶段学校规模与学业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提高。而国内对学校规模的看法却并不统一,本研究将运用调查问卷法,以全国11省507所明德小学的校长... 目前国外对于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认为在初等教育阶段学校规模与学业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小规模学校更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提高。而国内对学校规模的看法却并不统一,本研究将运用调查问卷法,以全国11省507所明德小学的校长、教师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式。发现学校规模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并且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规模 学业成绩 明德小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行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红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5,17,共5页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知识化现象,过于抽象、狭陲、静止,是一种知识思维方式,因而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学生与社会交往的生命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模拟,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活动;通过...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知识化现象,过于抽象、狭陲、静止,是一种知识思维方式,因而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学生与社会交往的生命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模拟,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的德育元素引进学校,开展一系列与社会有关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社会化 社会模拟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