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本近世小说怪异性溯源——以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为中心 |
勾艳军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2
|
1900—1930年明清小说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
王嘉
|
《国际汉学》
CSSCI
|
2017 |
3
|
|
3
|
明清时代的进步思潮与小说创作 |
皋于厚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综述 |
吴金梅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5
|
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美学意蕴简论 |
许中荣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6
|
论佛教文化对明清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
杨明贵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0 |
0 |
|
7
|
明清小说繁盛的儒学文化基础——论阳明心学对明清小说的影响 |
赵瓅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8
|
画心品稗: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品第批评概观 |
高红豪
|
《理论界》
|
2019 |
0 |
|
9
|
皈依红尘:尼姑的世俗人生——从“三言”、“二拍”中的尼姑犯禁说起 |
汪注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0
|
论明清小说的历史转型 |
朱根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1
|
从儒家“王道”到禅宗“空境”:明清小说中的心学线索 |
朱路昕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2
|
明清白话小说“墙上题诗”叙述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 |
许中荣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3
|
鲁迅小说史学中的社会学意识——以《中国小说史略》中明清小说研究为例 |
吴金梅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4
|
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友谊观、爱情观 |
薛亚玲
|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角门”在明清小说中的文化意义 |
刘霜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6
|
明清白话小说主谓谓语型存在句分析 |
丁韵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明清家族小说中阴盛阳衰现象研究 |
彭娟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8
|
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以上海(1874—1911)为考察中心 |
潘建国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