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iderations of rock dilation on modeling failure and deformation of hard rocks-a case study of the mine-by test tunnel in Canada 被引量:9
1
作者 Xingguang Zhao Meifeng Cai MCa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0年第4期338-349,共12页
For the compressive stress-induced failure of tunnels at depth, rock fracturing process is oft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surface parallel fracture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shear failure is likely t... For the compressive stress-induced failure of tunnels at depth, rock fracturing process is oft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surface parallel fractures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shear failure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final proces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hear bands, breakouts or V-shaped notches close to the excavation boundaries. However, the perfectly elastoplastic, strain-softening and elasto-brittle-plastic models cannot reasonably describe the brittle failure of hard rock tunnels under high in-situ stress conditions. These approaches often underestimate the depth of failure and overestimate the lateral extent of failure near the excavation. Based on a practical case of the mine-by test tunnel at an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URL) in Canada, the influence of rock mass dilation on the depth and extent of failure and deformation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calibrated cohesion weakening and frictional strengthening (CWFS) model. It can be found that, when modeling brittle failure of rock masses, the calibrated CWFS model with a constant dilation angle can capture the depth and extent of stress-induced brittle failure in hard rocks at a low confinement if the stress path is correctly represented, as demonstrated by the failure shape observed in the tunnel. However, using a constant dilation angle cannot simulate the nonlinear deformation behavior near the excavation boundary accurately because the dependence of rock mass dilation on confinement and plastic shear strain is not considered. It is illustrat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the proposed plastic shear strain and confinement-dependent dilation angle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alibrated CWFS model implemented in FLAC can reasonably reveal both rock mass failure and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in vicinity of the excavation simultaneous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observations an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d rocks brittle failure deformation dilation angle model confinement plastic shear strain mine-by test tunnel
下载PDF
A discrete element exploration of V-shaped breakout failure mechanisms in underground opening
2
作者 Huaizhong Liu Jeen-Shang Lin +1 位作者 Jiangda He Hongqiang Xie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2020年第4期281-291,共11页
V-shaped breakouts,which may appear in underground opening during excavation,are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failure mechanisms:tensile spalling and shear fracturing.This study uses discrete elements in exploring the... V-shaped breakouts,which may appear in underground opening during excavation,are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failure mechanisms:tensile spalling and shear fracturing.This study uses discrete elements in exploring the conditions that would lead to different breakout mechanisms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s.The test tunnel of the Mine-by Experiment in Lac du Bonnet granite batholith is adopted as the base problem.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tudy,some fundamental issues need to be addressed.First,an exponential softening bond that enables the incorporation of fracture energy is adopted.In order to obtain a reasonable ratio betwee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rc,and the uniaxial tensile strength,rt,discrete disc particles are tied together to form an irregular shape clump as the basic discrete element.This effort is supported by a successful reproducing of test results from Lac du Bonnet granite in DEM modeling.The issue of sensitivity of discrete particle size on results is examined.The reduction of strength with increase in specimen size is also modeled.After the calibration work is completed,the Mine-by tunnel behavior is studied.Finally,this study shows that a reduction in rc/rt ratio,under the same setup,would cause the failure mechanism to transit from tensile spalling to shear fracturing in V-shaped breakou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le spalling Shear fracturing V-shaped breakouts mine-by tunne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原文传递
Mont Terri试验场Mine-by巷道开挖近场响应模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连崇 Liu Huihai +1 位作者 Birkholzer Jens Vietor Tim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6-1634,共9页
瑞士Mont Terri地下实验室于2008年构建Mine-by(MB)Niche巷道,并围绕其中的MB Niche 2进行开挖诱发Opalinus Clay黏土岩围岩变形及流固耦合特征的现场实测分析。以MB Niche 2巷道为背景工程,利用基于双应变胡克模型(TPHM)的数值模拟方法... 瑞士Mont Terri地下实验室于2008年构建Mine-by(MB)Niche巷道,并围绕其中的MB Niche 2进行开挖诱发Opalinus Clay黏土岩围岩变形及流固耦合特征的现场实测分析。以MB Niche 2巷道为背景工程,利用基于双应变胡克模型(TPHM)的数值模拟方法,对MB Niche 2巷道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开挖卸载诱发的近场围岩变形行为、损伤区及孔隙水压力演化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巷道拱顶径向位移可达甚至超过10 mm,两帮破坏深度可达1.4 m,孔隙压力的扰动区最远可出现在掌子面前方11 m左右,最大孔隙压力可抬升至3.3 MPa,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基于双应变胡克模型TPHM的计算结果较基于传统胡克模型SPHM的计算结果更趋于符合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TPHM较好地捕捉到岩石中孔隙、裂隙等的自然应变(真应变)的物理本质,强调合适的本构模型在卸荷开挖工程问题模拟分析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Mont Terri试验场 mine-by巷道 开挖 胡克定律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破坏区数值模拟方法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莹 张昌锁 +1 位作者 郑晨 金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3-757,共5页
选择有效并实用的岩体本构模型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准确获得开挖破坏区范围的关键。简要论述了常用的描述岩体脆性破坏的本构模型,然后借助有限元软件Phase2,分别采用弹-脆-塑性(EBP)模型、粘聚力-脆性-摩擦强度(CBF)模型和裂隙初始-劈... 选择有效并实用的岩体本构模型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准确获得开挖破坏区范围的关键。简要论述了常用的描述岩体脆性破坏的本构模型,然后借助有限元软件Phase2,分别采用弹-脆-塑性(EBP)模型、粘聚力-脆性-摩擦强度(CBF)模型和裂隙初始-劈裂界限(DISL)模型计算Mine-by试验隧道在开挖诱导下形成的破坏区深度和范围角。考虑到Mine-by隧道开挖面轮廓的几何非规则性,在进行上述计算时分别以光滑圆形和一系列连续的半圆形为开挖边界。将上述的6种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以隧道实际断面为开挖边界,选择DISL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开挖后围岩的力学响应,准确预测开挖破坏区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破坏 本构模型 数值模拟 深埋隧道 Phase2 隧道开挖面 mine-by试验隧道 开挖破坏区
下载PDF
反井钻机成井联合下向大直径深孔分次爆破扩槽技术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正祥 曾庆田 《云南冶金》 2021年第6期15-19,共5页
通过应用反井钻机成井方法和下向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改进采矿工艺,将新生装备和技术融合,发挥“1+1+1>3”的综合效应,诞生了反井钻机成井联合下向大直径深孔分次爆破扩槽技术,并成功、成熟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分段、阶段空场采矿法... 通过应用反井钻机成井方法和下向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改进采矿工艺,将新生装备和技术融合,发挥“1+1+1>3”的综合效应,诞生了反井钻机成井联合下向大直径深孔分次爆破扩槽技术,并成功、成熟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分段、阶段空场采矿法中切割槽回采难题,彻底推进该类采矿方法迈入全机械化时代,实现高机械装备化、高生产效率和本质安全化。对反井钻机成井联合下向大直径深孔分次爆破扩槽技术在分段、阶段空场采矿法中的技术升级演变和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和丰富采矿工艺技术,促进我国井下采矿技术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井钻机成井 下向大直径深孔分次爆破技术 切割槽 分段空场采矿法 阶段空场采矿法
下载PDF
浅谈山西省煤矿开采区的环境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 王正华 穆仲萍 《山西水利科技》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采煤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资源量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地面变形和破坏等。
关键词 煤矿开采区 矿坑疏干排水 环境问题
下载PDF
船采砂金矿实际开采储量计算内容与方法
7
作者 温荣凯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5,共4页
船采砂金矿实际开采储量计算是砂金矿山储量计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采金船实际开采特点,具体提出了实际开采储量计算必需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并扼要地论述了实际开采储量的计算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 船采砂金矿 储量计算
下载PDF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29
8
作者 梁运涛 侯贤军 +2 位作者 罗海珠 田富超 于贵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3,共7页
调研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及近5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从自燃倾向性鉴定、自然发火期判定、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及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充填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 调研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及近5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从自燃倾向性鉴定、自然发火期判定、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及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充填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三相泡沫、燃油惰气及高倍泡沫等防灭火技术装备的应用现状及适用性。指出煤矿火灾防治应坚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重点,以推广应用为目的,不断创新提高防火技术的有效性、适应性和经济性,以指导煤层自燃与外因火灾防治,最终实现一体化火灾防控体系的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 煤自燃 火灾防治 外因火灾
下载PDF
深部采煤上覆关键层破断诱发矿震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全 邹俊鹏 +3 位作者 吴坤波 焦玉勇 王超 闫宪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0-1161,共12页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强矿震频发,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和地面居民的安全,影响矿山生产力和开采效益。基于岩层运动关键层理论和矿震监测技术,研究东滩煤矿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强矿震分布及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开采导致上覆多关键层协同...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强矿震频发,严重威胁着井下矿工和地面居民的安全,影响矿山生产力和开采效益。基于岩层运动关键层理论和矿震监测技术,研究东滩煤矿深部煤层开采过程中强矿震分布及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开采导致上覆多关键层协同运移破断特征和诱发矿震的能量传播规律。结果表明,深部煤矿开采初期矿震大多集中在低位岩层,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矿震逐渐向高位岩层转移,高位厚硬岩层是强矿震的主要孕育、发生基地。深部煤层上覆往往孕育多层关键层,煤层采动易造成上覆多关键层协同断裂运动。随着破断岩层总厚度逐渐变大,岩层中积聚的弹性应变能被瞬间释放而诱发矿震。工作面回采后,关键层断裂一般会以“O-X”形式呈现,形成“O-X”型破断的范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形成的破断结构亦有主亚之分。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深部煤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关键层 协同破断 深部采煤诱发矿震 矿震监测 覆岩运动规律
原文传递
火风压计算的新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树刚 王如竹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在进行矿井火灾紧急计划设计时 ,要求预先计算火灾与通风的相互作用 ,因而涉及到火风压的计算及其特性问题。本文将风网中的空气流动作为一维可压缩流体的非定常流动 ,提出计算火风压的新模型 ,可实现火风压被自动地加入到网络解算模型中。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火风压 自然风压
下载PDF
河北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生态修复现状、存在问题及修复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冬 邵国梁 +3 位作者 李小光 姚纪明 李富平 杨天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河北省为北京市、天津市的生态屏障,生态敏感性强。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等导致大量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遍布全省,这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矿产资源的赋... 河北省为北京市、天津市的生态屏障,生态敏感性强。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等导致大量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遍布全省,这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及生态修复现状,揭示了河北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河北省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提出构建“环境地质致灾机理模式—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与消除—优化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地质灾害、修复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价”4个环节的生态修复理论框架,依据各生态功能定位区的作用、区位特征、气候、土壤等要素,分析总结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技术与实施方案,并以具体的案例开展了修复工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 生态修复 生态功能定位 河北省
下载PDF
法规范视角下矿业用地盘活模式的归纳与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慧丽 付梅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现行法规范框架下,分析我国矿地盘活的模式及相关法规范,以差异化的盘活模式为逻辑起点,总结、整合与完善法规范依据,同时以法规范为参照,辨析具体盘活模式的可行性。运用规范分析、图表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矿地生命周... 在现行法规范框架下,分析我国矿地盘活的模式及相关法规范,以差异化的盘活模式为逻辑起点,总结、整合与完善法规范依据,同时以法规范为参照,辨析具体盘活模式的可行性。运用规范分析、图表及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矿地生命周期对待盘活矿地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法规范对有权利主体矿地与历史遗留废弃矿地的区别规范,归纳与设计矿地盘活模式,探讨相关法律措施的适用性缺陷并提出完善方向与对策。政府回收矿地、矿地流转、矿企兼并重组及转产等为有主矿地的盘活提供了路径,历史遗留废弃矿地的盘活则须动员社会资本的参与,相关法律措施应从创新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之间的衔接性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助于盘活模式的广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用地 盘活模式 法规范 有权利主体矿地 历史遗留废弃矿地
下载PDF
不同植物对铅锌尾矿土壤重金属耐受性细菌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超 李钧敏 +2 位作者 赵兴江 童杭海 顾奇萍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4-188,共5页
分析了铅锌尾矿上珍珠菜、白茅、葛藤、一年蓬4种植物周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细菌数量、耐性细菌数量及比例、细菌重金属抗性和抗生素抗性特征。结果表明铅锌尾矿上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改变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改变将为... 分析了铅锌尾矿上珍珠菜、白茅、葛藤、一年蓬4种植物周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细菌数量、耐性细菌数量及比例、细菌重金属抗性和抗生素抗性特征。结果表明铅锌尾矿上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改变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改变将为细菌提供不同的生长环境。珍珠菜周围土壤中细菌总数最多,一年蓬次之,葛藤第三,而白茅周围土壤中细菌总数最少。4种植物周围土壤细菌的耐锌与耐铅能力差异较大,存在铅依赖细菌,锌污染可能是尾矿区细菌生长受限制的主要原因。铅锌尾矿不同植物周围土壤细菌具有较广泛的抗重金属特性,但抗生素抗性较弱,且不同植物周围土壤细菌的抗性能力差异较大,显示不同植物周围土壤的细菌种类可能已具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植物 重金属 细菌
原文传递
高地应力下硬岩Ⅴ型破坏坑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王媛 李宏璧 +1 位作者 张东明 张超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27,共4页
为确定可准确模拟高地应力下硬脆性岩体破坏的本构模型,以Mine-by试验隧道为例,采用线弹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m-0准则、CWFS模型等4种常用的本构模型对高地应力下硬岩脆性破坏的一种典型破坏模式——V型破坏坑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 为确定可准确模拟高地应力下硬脆性岩体破坏的本构模型,以Mine-by试验隧道为例,采用线弹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m-0准则、CWFS模型等4种常用的本构模型对高地应力下硬岩脆性破坏的一种典型破坏模式——V型破坏坑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线弹性模型无法模拟硬岩的脆性破坏问题,仅可通过分析洞周围岩的二次应力场及强度系数分布特征粗略估计围岩张拉破坏范围;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中不包含中间主应力σ2,无法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及岩体塑性屈服后的性能劣化,计算结果误差很大;可考虑围岩破坏过程中材料力学性能劣化的CWFS模型和m-0准则在模拟硬岩脆性破坏方面效果较好,数值结果与实际情形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开展岩爆破坏数值模拟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by试验隧道 硬脆性岩体 V型破坏坑 摩尔库伦模型 应变软化模型 m-0准则
下载PDF
大红山铁矿400万t/a项目建设的经济评价
15
作者 余南中 张岚 《有色金属设计》 2008年第3期44-50,60,共8页
阐述了现代化大型铁矿山开采建设的意义,在设计中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新模式建矿的措施,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度。通过对项目的劳动生产率、投资、成本等参数与国内类似矿山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说明了项目建成后生产的初步效果... 阐述了现代化大型铁矿山开采建设的意义,在设计中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新模式建矿的措施,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度。通过对项目的劳动生产率、投资、成本等参数与国内类似矿山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说明了项目建成后生产的初步效果,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设备 新模式建矿 劳动生产率 成本 建设投资
下载PDF
合理开采与加工 为社会提供清洁煤炭
16
作者 张旺 丁新启 《煤矿环境保护》 1999年第2期30-32,共3页
介绍安太堡露天煤矿各煤层煤质特征及可选性,确定各煤层配采加工途径及预测混煤产品硫分的方法,阐述不同生产阶段地质勘探的必要性及混配洗选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洁净煤 洗选 煤质特征 配采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