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8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宝山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0
1
作者 周建民 党志 +1 位作者 司徒粤 刘丛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对广东大宝山矿矿区周围尾矿、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和化学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是以Cu、Zn、As、Cd和Pb为主的多金属复合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0.89~32.34。污灌稻田土中重金属Cu、Zn、As和Cd的平均浓... 对广东大宝山矿矿区周围尾矿、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和化学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是以Cu、Zn、As、Cd和Pb为主的多金属复合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0.89~32.34。污灌稻田土中重金属Cu、Zn、As和Cd的平均浓度分别达560.91、1135.08、218.07和2.453mg·kg-1,远远超出了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0.09、10.37、18.36和10.23。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研究发现:Cu、Zn和Cd的水提取态和EDTA提取态含量较高,其生物可利用性高,对周围生态系统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而As的2种提取态和Pb的水提取态含量均很低,其潜在危害相对较小。同时还发现,土壤水溶态和EDTA提取态重金属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重金属污染 化学形态 分布特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湖南采矿区和冶炼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137
2
作者 雷鸣 曾敏 +2 位作者 郑袁明 廖柏寒 朱永官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2-1220,共9页
对湖南省9个县市采矿区和冶炼区附近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d、As、Cu、Zn和Pb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冶炼区周围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d、As、Cu、Zn和Pb的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在所调查的区域中,有6个县... 对湖南省9个县市采矿区和冶炼区附近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d、As、Cu、Zn和Pb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冶炼区周围的水稻土中重金属Cd、As、Cu、Zn和Pb的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在所调查的区域中,有6个县市矿区和冶炼区附近的水稻土受到Cd的严重污染,其它地区的水稻土分别受到Cd、As、Cu、Zn和Pb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衡阳常宁市水口山铅锌矿区和株洲清水塘冶炼区附近的水稻土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潜在风险评价表明,采矿区和冶炼区周围的水稻土中Cd潜在风险参数最高,其次是Pb和As.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株洲清水塘冶炼区、娄底冷水江锡矿和湘潭锰矿附近的水稻土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很高,具有很高潜在风险程度;永州道县冶炼区水稻土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较高程度;郴州柿竹园铅锌矿、常德石门雄磺矿、益阳赫山区金矿区和岳阳临湘铅锌矿区附近的水稻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稻土 采矿区 冶炼区 风险评价 湖南省
下载PDF
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 被引量:47
3
作者 魏忠义 白中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16a水土保持实践为基础,通过调查观测,对半干旱黄土区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将排土场以适当方式分割成若干径流分散单元,使暴雨径流在各单元...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16a水土保持实践为基础,通过调查观测,对半干旱黄土区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将排土场以适当方式分割成若干径流分散单元,使暴雨径流在各单元间均匀分散,入渗转化为土壤贮水,并在分散单元内实施径流调节,从而避免了暴雨径流大量汇集造成的冲蚀和灌缝.系统的径流分散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排土场水蚀,并有利于植被的快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水蚀控制 径流分散 生态恢复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大型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方式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才庆祥 姬长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49,共5页
依据安家岭露天煤矿实际,提出了可行的采区转向方案,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确定最佳采区转向方式,保证露天矿从一个采区向另一个采区过渡时期矿山生产的正常接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对类似矿山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露天矿 采区 剥采比 露天煤矿 采矿
下载PDF
Pb、Zn、Cu、Cd的超富集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何兰兰 角媛梅 +1 位作者 王李鸿 周鸿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Pb、Zn、Cu、Cd四种重金属的污染在我国极其严重。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较传统方法而言是一种可靠经济安全的技术。综述了Pb、Zn、Cu、Cd四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分析了可用于...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Pb、Zn、Cu、Cd四种重金属的污染在我国极其严重。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较传统方法而言是一种可靠经济安全的技术。综述了Pb、Zn、Cu、Cd四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分析了可用于的我国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环境,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重金属污染 超富集植物
下载PDF
矿区水土流失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卞正富 张国良 胡喜宽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6,共6页
讨论了矿区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控制矿区,尤其是复垦区水土流失的设计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矿区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指标 土地复垦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矿区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陶家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5-362,共8页
有色金属矿山具有金属元素排放量大、浓度高、流失多,成分复杂多样,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特点,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有色金属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强化环保工作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有色金属矿山具有金属元素排放量大、浓度高、流失多,成分复杂多样,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特点,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有色金属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强化环保工作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切实增加环境保护费用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下载PDF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广成 闫旭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38,共5页
论述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构建了以生态环境保障度、自然资源支持度、社会经济发展度和健康可持续度为准则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计量模型,探讨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熵技术修正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 论述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构建了以生态环境保障度、自然资源支持度、社会经济发展度和健康可持续度为准则层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计量模型,探讨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并通过熵技术修正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新方法,建立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某矿区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矿区生态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 被引量:35
9
作者 付梅臣 陈秋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65,共3页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途径是土地复垦。而土地复垦中表土的来源与性质将决定复垦土地的生产力和复垦的经济效益。对此 ,通过对土地复垦工艺效果分析 ,表明泥浆泵挖深垫浅复垦工艺不适宜在耕地恢复中应用 ,目前拖式铲运机挖深垫浅工艺...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途径是土地复垦。而土地复垦中表土的来源与性质将决定复垦土地的生产力和复垦的经济效益。对此 ,通过对土地复垦工艺效果分析 ,表明泥浆泵挖深垫浅复垦工艺不适宜在耕地恢复中应用 ,目前拖式铲运机挖深垫浅工艺比较理想。同时 ,提出“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生态复垦表土剥离工艺 ,以及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生态环境恢复 表土剥离 工艺
下载PDF
安家岭露天煤矿端帮采煤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刘泽民 王社林 才庆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将井工开采的放顶煤采煤技术应用于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端帮煤开采 ,提出了“煤墙支撑简易放顶煤”采煤法 .该法将煤层全厚分为上下两个采掘层 ,每个采掘层又分为上下两个分层 .采掘下分层时用单体液压支架支护 ,采掘上分层时采用顶板放... 将井工开采的放顶煤采煤技术应用于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端帮煤开采 ,提出了“煤墙支撑简易放顶煤”采煤法 .该法将煤层全厚分为上下两个采掘层 ,每个采掘层又分为上下两个分层 .采掘下分层时用单体液压支架支护 ,采掘上分层时采用顶板放炮落煤 ,采掘的煤层厚度可达 1 0 m以上 .此种采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资源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端帮采煤 采区
下载PDF
黄土区大型排土场植被根系的抗蚀抗冲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吕春娟 白中科 +4 位作者 陈卫国 秦俊梅 贺斌 李俊杰 崔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143,共5页
选取黄土区大型排土场不同复垦年限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陡坡地(36°~42°)3种典型乔灌草植被根系的剖面分布特征及不同复垦年限(1~14年)不同复垦模式植被根系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地貌土壤剖面根... 选取黄土区大型排土场不同复垦年限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陡坡地(36°~42°)3种典型乔灌草植被根系的剖面分布特征及不同复垦年限(1~14年)不同复垦模式植被根系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地貌土壤剖面根系分布不同的是,排土场乔灌草的根系分布(审≤1mm)从10cm土层开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减少的趋势;干土层出现的深度依次为刺槐林地〉草地〉柠条林地;不同复垦年限不同复垦模式(1~14年)55个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土壤的抗蚀性指标和抗冲性指标都与根系密度在极显著水平上呈直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大型排土场 植被根系 抗蚀抗冲性
下载PDF
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白中科 王文英 +1 位作者 李晋川 卢宗恩 《煤矿环境保护》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于10年的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实践,分析了由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现念的转变、矿区生态重建的理论基础,对矿区生态重建的概念、特点、范围及研究内容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的认识、方法及其方案应具备的... 基于10年的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实践,分析了由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现念的转变、矿区生态重建的理论基础,对矿区生态重建的概念、特点、范围及研究内容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的认识、方法及其方案应具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重建 土地复垦 环境管理
下载PDF
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德群 冯本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作出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可持续发展 矿区类型 中国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矿区土地利用演化模拟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行风 汪云甲 李永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9-390,共12页
准确、可靠地模拟和预测煤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矿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措施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元胞自动机模型(CA)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拟和预测方面的优越性能,将CA模型引入了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模拟和预测。但矿区... 准确、可靠地模拟和预测煤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矿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措施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元胞自动机模型(CA)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拟和预测方面的优越性能,将CA模型引入了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模拟和预测。但矿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具有不同方式,使得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化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因而利用CA模型对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就要求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转换规则,而传统CA模型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本文基于矿区生命周期理论,改进了传统CA模型,通过控制变量的引入,实现了元胞转换规则的动态获取和应用。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潞安矿区为研究区域,常村矿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模型对常村矿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预测。通过和传统CA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矿区的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演化特点比较吻合。因此该模型能够提高矿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模拟和预测的精度,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生命周期 矿区 神经网络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多物探方法在胶东某金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扬 王璐 +5 位作者 刘智慧 刘升台 梅贞华 杜利明 林晓晖 张建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9-817,共9页
近年来,采空区塌陷事故频发,采空区勘查重要性越来越高,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采空区勘查工作,在胶东某金矿开展了采空区勘查试验,探索多物探方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在严重干扰条件下的矿区内开展了瞬变电磁法的多种装置类型、直流... 近年来,采空区塌陷事故频发,采空区勘查重要性越来越高,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采空区勘查工作,在胶东某金矿开展了采空区勘查试验,探索多物探方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在严重干扰条件下的矿区内开展了瞬变电磁法的多种装置类型、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及浅层地震等多种物探方法选择试验。最终选择了高密度电法及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进行了试验剖面。根据钻孔工程验证,证明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采空区充水条件的分析,使得推断结果更合理准确,对采空区勘查总结了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采空区 高密度电阻率法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下载PDF
护顶层对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必根 黄英华 刘小林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大多数石膏矿山采用房柱法开采,通过在采场中保留一定厚度的石膏层来维护顶板的稳定性,护顶层是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石膏矿采场护顶层破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常德某矿山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护... 大多数石膏矿山采用房柱法开采,通过在采场中保留一定厚度的石膏层来维护顶板的稳定性,护顶层是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石膏矿采场护顶层破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常德某矿山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护顶矿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根据该石膏矿开采结构参数,提出了合理的护顶层厚度,为石膏矿山采场护顶层厚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采空区 护顶层 顶板稳定性
下载PDF
新型气囊式自动封闭装备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周福宝 刘应科 张仁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4-607,共4页
针对传统封闭技术及设施、装置的不足和煤矿火区安全封闭的需求,基于压力自动控制原理,研制出一种能自动充气进行封闭火区的装备,并进行了煤矿井下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断面为5.66 m^2的非规则粗糙壁面巷道,气囊自动充气封闭的时... 针对传统封闭技术及设施、装置的不足和煤矿火区安全封闭的需求,基于压力自动控制原理,研制出一种能自动充气进行封闭火区的装备,并进行了煤矿井下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断面为5.66 m^2的非规则粗糙壁面巷道,气囊自动充气封闭的时间仅为12-13 min,比常规密闭的施工时间短;采用褶皱和裙边结构,气囊漏风率仅为5%左右,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气囊的充气封闭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对具有爆炸危险的井下水水区进行封闭时,可防止密闭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火区 密闭 气囊
下载PDF
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廖文景 徐必根 唐绍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7,25,共5页
采用房柱法开采的石膏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矿柱和护顶层。基于Bieniawski矿柱强度公式和"伏萨尔梁"概念对矿柱的安全系数和护顶层抗压缩破坏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矿柱及护顶层稳定性... 采用房柱法开采的石膏矿山,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矿柱和护顶层。基于Bieniawski矿柱强度公式和"伏萨尔梁"概念对矿柱的安全系数和护顶层抗压缩破坏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矿柱及护顶层稳定性的各因子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矿柱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矿柱尺寸,其次为上覆岩层厚度;石膏护顶层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顶层厚度,其次为采场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采空区 稳定性 矿柱 护顶层 正交试验 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综合物探方法在采空塌陷区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董杰 孟庆生 +1 位作者 尹明泉 张心彬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57-560,共4页
在山东某金矿区浅层采空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为准确圈定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根据对探测场地地质条件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采用探地雷达法和瞬变电磁法开展了野外探测工作。通过对典型断面图上采空区异常特征的分析,推测了采空区的规... 在山东某金矿区浅层采空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中,为准确圈定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根据对探测场地地质条件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采用探地雷达法和瞬变电磁法开展了野外探测工作。通过对典型断面图上采空区异常特征的分析,推测了采空区的规模和埋深,并结合钻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应用于浅层金矿采空区调查是快速、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瞬变电磁 采空区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采空区边坡变形破裂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崔杰 王兰生 +1 位作者 王卫 王小群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9-414,共6页
针对川东华蓥山地区赵子秀山出现大范围的斜坡变形迹象,运用地质雷达方法,查明了地裂缝的延伸深度及影响范围.通过物理模拟方法,对该斜坡演化模式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地裂缝等岩体变形破坏现象的出现是中陡反倾层状体边坡的典型演化... 针对川东华蓥山地区赵子秀山出现大范围的斜坡变形迹象,运用地质雷达方法,查明了地裂缝的延伸深度及影响范围.通过物理模拟方法,对该斜坡演化模式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地裂缝等岩体变形破坏现象的出现是中陡反倾层状体边坡的典型演化模式,即地裂缝的产生是与层状岩体倾倒变形阶段及向滑移破坏阶段过渡过程中相伴生的,滑坡的产生是一个倾倒变形阶段的中止,并且有利于其上部的斜坡岩体继续变形至下一次滑坡或崩塌破坏.可见近期的山体开采对斜坡变形演化的进程具有明显的影响,将促进变形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 采空区 地裂缝 倾倒拉裂变形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