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钟凡 关崧华 +4 位作者 邓书海 郭毅 赵继刚 陈玉婷 雷欣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复杂性骨折 穿颊器 内镜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复杂面中部骨折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晓峰 杨成帅 +6 位作者 回文宇 张楚茜 陈东 施沃栋 樊宝华 张诗雷 张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年第2期97-101,107,共6页
目的总结归纳复杂面中部骨折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流程,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共收治复杂面中部骨折患者3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多学科联合讨论以及个性化的虚拟手术... 目的总结归纳复杂面中部骨折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流程,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共收治复杂面中部骨折患者3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多学科联合讨论以及个性化的虚拟手术设计,并在导航系统辅助下接受切开复位手术。术后进行颌面部CT检查,并将其与术前设计进行拟合对比,从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由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诊疗团队治疗,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都取得了较好的恢复,且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数字化辅助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在复杂面中部骨折后的功能及外形修复重建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辅助 多学科联合治疗团队 面中部骨折
下载PDF
面中部复杂骨折142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崔践英 韩思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42例面中部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伤口全部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部分患者配合1~2周的...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42例面中部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伤口全部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部分患者配合1~2周的颌间牵引,咬合关系、张口度恢复正常。结论三维重建CT在诊断鼻、眶、颧、上颌骨骨折中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正确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常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三维重建CT 坚固内固定
原文传递
145例面中部骨折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平 杨震 +1 位作者 曹罡 寿柏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通过对145例面中部骨折病例的分析,探讨面中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45例面中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面中部骨折好发于男性,占84.8%,20~50岁年龄组123例,占84.8%;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67.6%,手术治... 目的:通过对145例面中部骨折病例的分析,探讨面中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45例面中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面中部骨折好发于男性,占84.8%,20~50岁年龄组123例,占84.8%;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67.6%,手术治疗占78.6%,术后绝大多数病例可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功能疗效。结论:对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应树立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系列治疗观念,在正确复位的前提下,采用可靠的固定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或颌间牵引复位加钛板坚强内固定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面中部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面中部骨折虚拟手术设计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妙轩 周佳 +5 位作者 董又诚 丁家成 高沁航 林思远 杨成帅 张诗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索面中部骨折虚拟手术设计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的面中部骨折患者66例(单侧Zingg B型颧上颌复合体骨折61例和复杂面中部骨折5例),应用虚... 目的探索面中部骨折虚拟手术设计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的面中部骨折患者66例(单侧Zingg B型颧上颌复合体骨折61例和复杂面中部骨折5例),应用虚拟手术规划软件Simplant对4名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完成15例简单面中部骨折与5例复杂面中部骨折虚拟手术设计训练,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将学生的复位结果与具有丰富虚拟设计经验医师的手术设计方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在面中部骨折虚拟手术设计训练中,医学生与医师的设计方案之间的偏差均小于0.5 mm,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虚拟手术设计训练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面中部骨折理论知识的效率及临床诊治的策略,且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虚拟手术规划能力,但使用现有虚拟手术规划软件进行复杂面中部骨折手术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设计 面中部骨折 颌面外科 精准医学
下载PDF
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犹白 张海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因面中部骨折入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9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0例,女73例,平均年龄47岁(13~88岁)。骨折部位包括上颌骨骨... 目的评估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因面中部骨折入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9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0例,女73例,平均年龄47岁(13~88岁)。骨折部位包括上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眼眶骨折,鼻眶筛区骨折及其他承力较弱的骨折区域。分为超声辅助内固定组(使用超声辅助内固定系统SonicWeld Rx治疗)的患者93例及传统内固定组(使用FIXSORB MX传统旋入式可吸收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获取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资料及平均18个月的术后随访资料,以评估其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稳固固定,未发现断端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超声辅助内固定组共使用1333枚可吸收销钉,实用1320枚,销钉使用成功率为99%。3例患者植入物可在皮肤表面触及,随时间吸收后缓解;3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炎症,经治疗后痊愈;3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术区肿胀;1例术后15个月时发生了无菌性肿胀,经治疗后痊愈。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辅助内固定术治疗面中部骨折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无需二次取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内固定器 可吸收性植入物 面中部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面中部骨折伴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同期治疗163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东柱 王翠 房俊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面中部骨折伴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以及同期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外伤病例中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等脑外伤病情趋于稳定后仍存在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63例,对其发病年... 目的:回顾分析面中部骨折伴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以及同期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外伤病例中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等脑外伤病情趋于稳定后仍存在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63例,对其发病年龄、致伤原因、住院天数、骨折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163例行同期手术的患者中,术后1周脑脊液鼻漏消失者占全部病例的88.96%,2~3周后脑脊液鼻漏消失者占10.43%,仅有1例术后2周因颅内感染死亡;4例面神经颞支损伤,2例出现头皮麻木和感觉异常者,术后半年至1年症状消失;13例出现颞窝凹陷;所有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正常,面部外形基本对称。结论:同期处理面中部骨折与脑脊液鼻漏符合保守治疗超过1周即可行脑脊液鼻漏修补的原则,且可利用同一软组织切口进行手术,避免了分次手术的二次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期治疗可使两者相得益彰,部分面中部骨折的复位固定可在一定意义上促进脑脊液鼻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脑脊液鼻漏 同期治疗
下载PDF
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治疗面中份骨折
8
作者 罗新象 曾达红 黄源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在面中份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外伤致面中份骨折患者18例,运用CAD/CAM技术联合快速成型技术辅助下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前进行颌面部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和镜像技术进行骨折和修复三... 目的探讨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在面中份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外伤致面中份骨折患者18例,运用CAD/CAM技术联合快速成型技术辅助下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前进行颌面部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和镜像技术进行骨折和修复三维模型,并制造实物模型,术前在模型上进行钛板预成形,指导术中骨折段的精确复位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8例患者伤口均达到一期愈合,骨折段解剖复位,术后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CAD/CAM联合快速成型技术治疗面中份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的精确性,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提高疗效,并且有利于医患沟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份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王妍 房进 +2 位作者 卓其保 戴常明 刘家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目的探讨计算机技术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通过Simplant软件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情况,比较术前、术后患侧眼眶容积,比较术前、术后眼球下陷情况,比较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前、术后健侧与患侧眼眶容积,分析眼球下陷与眼眶容积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侧眼眶容积低于术前(P<0.05)。术后眼球下陷率(6.41%)低于术前(62.83%)(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前、术后健侧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术前、术后患侧眼眶容积均高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P<0.05),术前眼球下陷患者与术前眼球未下陷患者术后患侧眼眶容积均低于术前患侧眼眶容积(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眼球下陷与眼眶容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面中部复杂骨折中用计算机技术测量眼眶容积和眼球下陷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术者拟定治疗方案,降低眼球下陷率,恢复眼眶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面中部复杂骨折 眼眶容积 眼球下陷
原文传递
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斌 徐志英 +1 位作者 杨宏宇 杨辉俊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7例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提示骨折复位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及张口亦恢复至正常状态,凹陷的颧骨及颧弓也完全复位。仅有1例患者因伤口感染较重,经多次换药后延期愈合。结论: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具有切口隐蔽、视野暴露充分、恢复快的优势,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面中份复杂性骨折 临床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