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煤焦油转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邱泽刚 李壮壮 李志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64,共12页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随着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中低温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中低温煤焦油利用的研究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加氢改质利用,制燃料油、特种油品和高值化学品,煤焦油掺混加氢以及煤沥青利用的研发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基于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的构成特性,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分质分级转化利用”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其分子特征结构,研究高效催化剂使煤焦油定向转化为目标产品。这为煤焦油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多元化、高值化和精细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分离 加氢改质 燃料油 特种油品 化学品
下载PDF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的分离与GC/MS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白妮 王爱民 +3 位作者 王金玺 亢玉红 郭丹丹 尹佳惠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利用甲苯和去离子水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多次萃取,利用GC/MS测定甲苯萃取组分中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甲苯萃取组分中共检测出113种组分,主要成分是烷烃、芳烃、芳酚和其他含氧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0.5%、3... 采用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利用甲苯和去离子水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多次萃取,利用GC/MS测定甲苯萃取组分中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甲苯萃取组分中共检测出113种组分,主要成分是烷烃、芳烃、芳酚和其他含氧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0.5%、35.5%、21.2%和28.8%。芳烃种类高达59种,主要是1~2环芳烃,芳酚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是苯酚、邻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和2,4’-亚甲基二苯酚,相对质量分数之和约为13.6%。芳烃和芳酚总相对质量分数高达56.7%。另外,其他含氧化合物中异丁醚单个组分相对质量分数高达23.2%,说明通过双溶剂萃取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煤焦油中族组分进行粗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双溶剂萃取 甲苯萃取组分 GC/MS
下载PDF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宪厚 魏贤勇 +3 位作者 柳方景 宗志敏 樊星 郁章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5-1762,共8页
中低温煤焦油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其中诸多含氧有机化合物是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负离子模式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NIESIFTICRMS)分析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的含氧有机... 中低温煤焦油中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其中诸多含氧有机化合物是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负离子模式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NIESIFTICRMS)分析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的含氧有机化合物(OCOCs),旨在了解OCOCs的组成结构,为有效分离OCOCs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用GC-MS检测到的OCOCs中,含1个氧原子(O_1,主要为芳酚)和2个氧原子(O_2)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9.4%和0.6%;用NIESIFTICRMS检测到的OCOCs中碳原子数、氧原子数和芳环数范围分别为8~35、1~5和1~4,其中O_1和O_2占绝大多数;检测到的主要酸性OCOCs是苯酚、苯二酚和苯甲酸及其烷基取代物以及环烷和链烷酸,其中O_1的主要成分是1~4环的一元芳酚。GCMS与NIESIFTICRMS优势互补,是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中低温煤焦油中OCOCs组成结构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含氧有机化合物 质谱分析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任洪凯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崔文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油;通过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五个窄馏分分别检测出23,23,15,18和10种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其所在馏分酚油的比率分别为96.89%,60.01%,50.90%,36.51%和36.37%.焦油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占焦油总量的12.91%,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低级酚、C3~C4烷基苯酚和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煤焦油 GC—MS 酚类化合物 馏分切割
下载PDF
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加氢处理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闫飞飞 涂椿滟 +2 位作者 魏珺谊 毋肖卓 黄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1,共7页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以AlOOH-TiO_2为载体、Ni和W为活性组分的浆状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作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的浆态床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法、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FTIR)法及气相色...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以AlOOH-TiO_2为载体、Ni和W为活性组分的浆状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全馏分中低温煤焦油作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浆状NiW催化剂的浆态床加氢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TG)法、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FTIR)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原料和反应产物的馏分分布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80℃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性能,液体收率高达94.40%,氢碳物质的量比为1.56.本研究中萘的主要加氢路径可能为萘→苯基环烷烃(PCA)→苯基烯烃(PO),酚的主要加氢路径可能为酚(P)→苯(AB)→单环烷烃(MCA).在360℃~420℃温度范围内,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煤焦油中杂原子的去除及大分子的裂解,但不利于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液相法 中低温煤焦油 NiW催化剂 反应温度 反应路径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宏寅 余业超 +1 位作者 张敏娜 乔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184-184,186,共2页
中国作为人口多,能源消耗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高效利用显的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利用煤干馏副产的煤焦油,中低温煤焦油的加氢改质工艺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就简单以煤焦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研究,简要的对中低温的煤焦油加氢改质技术进行了分... 中国作为人口多,能源消耗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高效利用显的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利用煤干馏副产的煤焦油,中低温煤焦油的加氢改质工艺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就简单以煤焦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研究,简要的对中低温的煤焦油加氢改质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发展现状、产业研究以及应用前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加氢 改质工艺
下载PDF
微波辅助制备Ni-W-P/γ-Al_2O_3煤焦油加氢催化剂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秋成 《工业催化》 CAS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采用微波辅助浸渍法、微波管式焙烧制备了Ni-W-P/γ-Al_2O_3催化剂,并以中低温煤焦油轻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通过N_2吸附-脱附、GC-M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及加氢产物油进行表征,并根据FHH模型,... 采用微波辅助浸渍法、微波管式焙烧制备了Ni-W-P/γ-Al_2O_3催化剂,并以中低温煤焦油轻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通过N_2吸附-脱附、GC-M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及加氢产物油进行表征,并根据FHH模型,计算出催化剂的表面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添加助剂P可调节催化剂的微观孔结构,改变催化剂的酸性分布与强度,并有助于加氢饱和反应的进行;当助剂P含量为0.9%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最高,加氢饱和性能最好;焙烧温度直接影响催化剂物性参数,当温度为500℃时,加氢活性最高、加氢产物品质最佳;微波焙烧相比常规制备方法,可增加晶粒烧结程度,形成更多三维孔隙结构,为加氢反应提供更大的表面和空间,且增加中等强度酸的酸量,更有助于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及硫化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加氢催化剂 微波 Ni-W/γ-Al2O3 中低温煤焦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