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扬子地区涪陵区块海相页岩气层特征 被引量:41
1
作者 冯爱国 张建平 +2 位作者 石元会 赵红燕 黄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9,141,共5页
涪陵区块地处中扬子板块西部,综合测录井及岩屑、岩心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区块龙马溪组—五峰组海相页岩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储层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镜质体反射率与脆性矿物含量适中;储层低孔特低渗,纳米级... 涪陵区块地处中扬子板块西部,综合测录井及岩屑、岩心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区块龙马溪组—五峰组海相页岩层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储层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镜质体反射率与脆性矿物含量适中;储层低孔特低渗,纳米级孔隙发育,微裂缝较发育;天然气以甲烷为主,不含硫化氢;深水陆棚沉积环境优越,页岩气层存在明显异常高压。研究结论对于涪陵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产能建设,以及国内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涪陵区块 海相页岩气 特征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陡山沱组页岩储层中黄铁矿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36
2
作者 徐祖新 韩淑敏 王启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7,共7页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是恢复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也可以指示页岩的含油气性。基于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Ar-SEM)技术获得陡山沱组页岩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图像,利用Image J软件统计和分析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探讨黄铁矿含量和...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是恢复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也可以指示页岩的含油气性。基于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Ar-SEM)技术获得陡山沱组页岩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图像,利用Image J软件统计和分析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探讨黄铁矿含量和吸附气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陡山沱组页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小,代表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静水缺氧沉积环境,对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均有利,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2陡山沱组页岩储层中黄铁矿含量与吸附气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黄铁矿的含量可以预测页岩吸附气;3铁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有机质富集,而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页岩气的生成能力和赋存能力,根据平面上黄铁矿的富集程度可以预测页岩含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沉积环境 草莓状黄铁矿 陡山沱组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方向、关键问题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28
3
作者 焦方正 冯建辉 +2 位作者 易积正 蔡勋育 何发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层系与上扬子地区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基本条件,但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勘探历程,久攻未克。研究分析中扬子地区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沉积相带、成藏组合,认为中扬子地区发育以震旦系、寒武系为勘探主要目的层的下组合和以二叠系、三叠系为主的上组合两个含油气组合,具备发现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的良好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大,是寻找规模天然气的重点勘探潜力区。提出上组合有效勘探区域主要为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江汉平原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当阳复向斜和湘鄂西区的利川复向斜南部地区;下组合勘探以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及湘鄂西区为有利分布区;湘鄂西区是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枝江—当阳区块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在勘探思路上,应坚持以构造演化及成藏演化为主线,以储层和保存评价为重点,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实现中扬子海相勘探的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海相 天然气 台缘礁滩 岩溶 勘探方向 勘探对策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及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小松 胡明毅 胡忠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74-3185,共12页
以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石学微观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等温吸附模拟为手段,对研究区早寒武世水井沱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泥页岩的分布特征、生气能力、储层特征等进行论述。... 以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石学微观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等温吸附模拟为手段,对研究区早寒武世水井沱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泥页岩的分布特征、生气能力、储层特征等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井沱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沉积,其中泥页岩主要分布于深水陆棚沉积环境中,沉积厚度主体为100-250 m;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23%,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质成熟度普遍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具一定量的微孔隙和微裂缝为游离气提供储集空间,有机质质量分数高可以提高吸附气的含量。根据页岩厚度、埋深、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质成熟度、含气量及保存条件等信息,预测出五峰—酉阳和崇阳—通山2个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下寒武统 岩相古地理 生气能力 储层特征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和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明毅 朱忠德 郭成贤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6000~10000m。本文在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面和井下资料,论述了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和储... 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至中三叠统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6000~10000m。本文在沉积学和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地面和井下资料,论述了中扬子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和储层类型,探讨了控制本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如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解作用和充填作用等,最后对区内各储集层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沉积 油气田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及两侧的大地构造旋回与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治亮 程喆 +2 位作者 徐旭辉 何明喜 郭占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中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的盆地群经历了5大构造旋回。中条(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形成了冀辽、豫陕、徐淮坳拉槽。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 中元古代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的盆地群经历了5大构造旋回。中条(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形成了冀辽、豫陕、徐淮坳拉槽。晋宁运动后,随着Rodinia古大陆解体,隶属于原特提斯洋系的秦岭—大别洋逐渐形成,扬子和华北克拉通边缘经历了从大陆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过程,加里东中期运动(中奥陶世中期)后从伸展体制转为聚敛体制,俯冲—碰撞山系与聚敛型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加里东晚期或海西早期,早期分离的陆块重新拼合,泥盆纪总体为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晚二叠世,南部部分地区形成了小规模裂谷群,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后转为挤压体制,它们经历了拼贴—碰撞—压榨的过程,并于侏罗纪末燕山主幕达到极致。白垩纪以来,形成了陆内伸展—走滑—弱挤压为主的盆地群,盆地再次被以伸展、走滑方式肢解。5大盆地旋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盆地原型及组合,形成了条件迥异的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纵向上构成了8套成藏组合。受构造演化和热体制控制的有效烃灶和有效保存是研究区成藏富集的主控因素。南北两侧盆地形成了众多勘探领域,除已建成油气工业生产基地的南襄、江汉新生代盆地外,北侧地区包括洛—伊晚古—早中生代残留盆地、太康残留盆地、周口叠加复合盆地、信阳复合盆地等,造山带内部的有南襄盆地深层的古生界,南侧地区包括江汉平原区前第三纪复合盆地、宜昌—当阳古生代的改造型残留盆地、鄂东南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大洪山冲断带下的影子盆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领域 盆地原型 大地构造旋回 南华北 中扬子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下载PDF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明毅 朱忠德 +3 位作者 杨威 肖传桃 李相明 刘秉理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骨架孔、生物体腔孔、溶蚀孔和微孔隙等8种类型。物性分析表明,礁体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特点,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 湖北宜昌早奥陶世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骨架孔、生物体腔孔、溶蚀孔和微孔隙等8种类型。物性分析表明,礁体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特点,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关。探讨了礁体储层成因与构造埋藏史、有机质演化史和孔隙演化史的关系及成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岩 储集层 孔隙类型 早奥陶世 油气藏
下载PDF
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含礁层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传桃 朱忠德 李相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4-280,共7页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将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含礁地层划分为4个II型层序,并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域特征和形成的沉积动力学机制以及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生物迁移、生物礁及环境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含礁层序形成过程中,存在着4个海...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将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含礁地层划分为4个II型层序,并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域特征和形成的沉积动力学机制以及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生物迁移、生物礁及环境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含礁层序形成过程中,存在着4个海平面变化旋回,第一旋回为两河口期早至中期,第二旋回为两河口期晚期至道保湾期早期,第三旋回为道保湾期早至晚期,第四旋回为大湾期早至中期,其中两河口期存在着3个次一级的旋回,第一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二段(鲕粒段);第二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三段(互层段);第三旋回发生于分乡组四段(夹层段);识别出3个平衡型碳酸盐体系和一个滞后型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分乡组与红花园组生物礁均形成于高海平面时期。由于海平面变化过程中存在多个次一级的旋回,致使本区生物礁具有厚度和规模小、数量多和分布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奥陶纪 海平面变化 体系域 生物礁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运用方解石脉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评价页岩气保存条件——以中扬子地区寒武系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安 周鹏 +5 位作者 陈孝红 蔡全升 李海 苗凤彬 彭中勤 黄惠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5,共9页
裂缝脉体的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对于研究油气保存条件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为了揭示中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差异性,选取该区3口代表不同构造条件和含气性的井(YY1井、YD4井、ZD1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基于裂缝脉体包裹体和... 裂缝脉体的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对于研究油气保存条件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为了揭示中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差异性,选取该区3口代表不同构造条件和含气性的井(YY1井、YD4井、ZD1井)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基于裂缝脉体包裹体和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资料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寒武系裂缝脉体包裹体主要有液烃包裹体、甲烷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盐水包裹体4种类型,(液烃+甲烷)包裹体/(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比值与油包裹体丰度一样对油气成藏与保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YY1井以高演化液烃和甲烷包裹体为主,ZD1井以气液两相和盐水包裹体为主,YD4井介于二者之间,构造条件越复杂古流体中烃类的占比越低,水的比例越高;②Δ13C (δ13C围岩-δ13C方解石)值、Δ18O(δ18O围岩-δ18O方解石)值的变化范围与保存条件具有相关性,ZD1井的变化范围明显大于YY1井,高度封闭的页岩段Δ13C值、Δ18O值趋近于0,页岩内部跨层流体、外部流体侵入都会导致Δ13C值、Δ18O值变化;③包裹体及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指示YY1井裂缝导致页岩气向上散失,YD4井、ZD1井裂缝导致页岩气向下散失两种不同逸散类型;④初步建立了中扬子地区基于包裹体和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的寒武系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结论认为,中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保存条件由黄陵隆起向江南-雪峰隆起整体逐渐变差,黄陵隆起周缘的寒武系页岩是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保存条件 碳/氧同位素 古流体 包裹体 中扬子地区 寒武系
下载PDF
中扬子区寒武纪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雁 陈洪德 +4 位作者 王成善 金之钧 汤良杰 王正元 梁西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5-72,共8页
笔者建立了中扬子区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中扬子区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特点,分析了中扬子区层序样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共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14个三级层序。寒武系下统划分了1个二级层序(SS3)、6个三级层序(SQ1—SQ6),平均延时约5.... 笔者建立了中扬子区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中扬子区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特点,分析了中扬子区层序样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共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14个三级层序。寒武系下统划分了1个二级层序(SS3)、6个三级层序(SQ1—SQ6),平均延时约5.0Ma;体系域颜色普遍较深,泥质含量较高,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寒武系中上统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SS4)、8个三级层序(SQ7—SQ14),平均延时约2.9Ma;体系域颜色普遍较浅,云质含量较高,是一套良好的储集层。总体上H型样式为主,T型样式和TH型样式数量相当,反映寒武纪水体中等。二级层序体系域和三级层序体系域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向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层序样式 寒武纪 海相沉积 中扬子区
下载PDF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结构构造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孔全 张斗中 庹秀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共11页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下古生界暗色页岩发育,为海相页岩气的富集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了查明构造对页岩气差异保存的控制作用、揭示页岩气保存的关键因素,首先精细解析该区的结构构造特征,开展构造结构模式识别与构造区带划分,研究构造... 中扬子地块西部地区下古生界暗色页岩发育,为海相页岩气的富集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了查明构造对页岩气差异保存的控制作用、揭示页岩气保存的关键因素,首先精细解析该区的结构构造特征,开展构造结构模式识别与构造区带划分,研究构造的变形方式及变形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不同构造样式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进而结合构造变形与海相页岩岩相古地理特征,指出该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可分为4个构造形变带,识别出限制型、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3类前展式结构模式;②限制型位于湘鄂西北段,前展式构造不完整,发育冲断带和挤压断褶带;③弱改造型和强改造型分别位于湘鄂西和武陵山地区,具有完整的前展式构造,但前者的变形强度较弱,未经历晚期的构造叠加改造作用;④该区存在着3个构造转换带--川东断褶带与湘鄂西断褶带构造转换带、湘鄂西断褶带与武陵山断褶带构造转换带、中扬子地块露头区与盆腹区构造转换带,其中前者以齐岳山断层发生构造转换,西侧川东断褶带为隔档式褶皱,断层密度小、地层剥蚀强度小、页岩气富集于背斜和斜坡中,东侧湘鄂西断褶带为隔槽式褶皱,断层作用强、地层剥蚀强度大、页岩气富集于残留向斜中。结论认为,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在秭归向斜、冲断-滑脱带和齐岳山断层西缘保存条件为最好;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分布于开县对冲带、挤压褶皱带、冲断-滑脱带和宜昌斜坡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块 西部地区 早古生代 结构构造 构造变形 岩相古地理 页岩气 保存条件 勘探区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传桃 李维锋 +1 位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3,共6页
通过对中扬子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生物礁的古生态研究,建立了Batostoma群落、Calathium-蓝绿藻群落、Archaeoscyphia群落及Tritoechia群落。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及生态环境,研究了群落的演化。
关键词 化石礁 古生态学 群落 早奥陶世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中二叠统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秋 李双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3-1007,共15页
中扬子地区中二叠世为广海盆地,地层总体南厚北薄,岩相呈渐变关系,从南到北由浅海相的灰岩向半深海及深海相的硅质灰岩、硅质岩转变,沉积水体南浅北深。从微相分析的角度证明了在研究区中二叠统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为异地沉积成因,而非... 中扬子地区中二叠世为广海盆地,地层总体南厚北薄,岩相呈渐变关系,从南到北由浅海相的灰岩向半深海及深海相的硅质灰岩、硅质岩转变,沉积水体南浅北深。从微相分析的角度证明了在研究区中二叠统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为异地沉积成因,而非差异压实成因。栖霞期研究区遭受广泛海侵,中扬子北缘为外缓坡—盆地沉积,中扬子克拉通主体为缓坡沉积,局部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鄂西海槽为外缓坡沉积;茅口期海侵进一步加剧,北缘为欠补偿深水盆地沉积且范围进一步扩大,中扬子主体依然为缓坡沉积,鄂西地区发育盆地相沉积。研究区中二叠世从南到北的台地—缓坡—盆地沉积构成一个碳酸盐岩斜坡沉积体系,并与区域构造格局相吻合,同沉积断裂的活动,对研究区的沉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中扬子北缘深水盆地的发育受南秦岭海活动的制约,沉积受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缓坡沉积 沉积演化 古地理
下载PDF
中扬子区海相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战峰 盛贤才 +2 位作者 胡晓凤 刘莉 文可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中扬子地区一些新的勘探投入以及进展使得对其勘探领域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基于盆地形成与沉积充填、分析测试、钻井等最新资料,进一步证实了中扬子地区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5套储层以及4套重要盖层,但区域差异性极强;加里东-印支期研... 中扬子地区一些新的勘探投入以及进展使得对其勘探领域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基于盆地形成与沉积充填、分析测试、钻井等最新资料,进一步证实了中扬子地区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5套储层以及4套重要盖层,但区域差异性极强;加里东-印支期研究区构造改造微弱,生成的油气聚集于中扬子北缘隆起带以及斜坡部位形成岩性或地层-岩性油气藏;早燕山期构造改造强烈,弱构造改造区油气藏调整运移后保存几率较大,南北推覆体下盘原地体亦具有较好的成藏地质条件;晚燕山期深埋作用有利于演化程度较低的烃源岩二次生烃以及残存古油藏热解生气与晚期成藏。现今弱构造改造区的调整型油气藏、白垩纪-古近纪深埋区二次生烃型(残存古油藏热解)油气藏、上古生界地层-岩性油气藏、造山带周缘推覆型油气藏以及寒武系、志留系等层系的页岩气是值得探索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层系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方向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依据海相碳酸盐岩成烃特征探讨中扬子地区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友军 文志刚 别旭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90-592,共3页
从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评价标准入手,探讨了碳酸盐岩作为烃源岩的评价问题,并结合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的发育特点,从烃源岩的角度分析了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有效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下限 中扬子地区
下载PDF
中扬子强烈叠加改造区断裂系统与成因机制:当阳复向斜断裂特征及其与页岩气保存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勇 张东涛 +5 位作者 栗维民 张介辉 姚秋昌 张文萍 牛卫涛 梅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前对于中扬子地区强烈叠加改造区当阳复向斜断裂系统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了厘清该区断裂系统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揭示不同成因断裂对页岩气保存条件... 目前对于中扬子地区强烈叠加改造区当阳复向斜断裂系统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了厘清该区断裂系统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揭示不同成因断裂对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作用的差异,以该地区巡检斜坡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前陆逆冲理论和里德尔剪切模式,系统解析了巡检斜坡区块断裂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而探讨了当阳复向斜断裂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巡检斜坡区块断裂系统纵向上划分为深层、中层、浅层3套系统,平面上分为3个区块,其中主控断裂FA、FB断裂带处于走滑断层发育初期—早期阶段;②中燕山期北东东向挤压、南东向右旋压扭和晚燕山期近东西向左旋张扭应力场形成了区内逆冲构造体系、压扭构造体系、张扭构造体系等3个断裂体系;③燕山期以来强烈走滑变形改造对龙马溪组页岩气后期保存条件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其中逆冲断层、R'面断层及FB断裂东段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破坏相对较弱,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强烈改造 当阳复向斜 断裂体系 里德尔剪切 页岩气保存
下载PDF
中扬子晚二叠世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秋 李双应 +1 位作者 孔为伦 王松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6-349,共14页
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及沉积相分析,中扬子区晚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陆棚沉积及盆地沉积,吴家坪期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深水盆地范围较小,长兴期发育台地相及盆地相,深水盆地范围变大,研究区晚二叠世的沉积主要受南秦岭海活... 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及沉积相分析,中扬子区晚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陆棚沉积及盆地沉积,吴家坪期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深水盆地范围较小,长兴期发育台地相及盆地相,深水盆地范围变大,研究区晚二叠世的沉积主要受南秦岭海活动控制和盆地演化影响,沉积分异在晚二叠世较发育。古地理演化表明,吴家坪期中扬子北缘为深水盆地沉积,中扬子克拉通主体开阔台地沉积与陆棚沉积并存,鄂西海槽范围缩小,变为孤立海盆;长兴期海侵加剧,中扬子南部为浅海台地沉积,北缘为欠补偿深水盆地沉积且范围进一步扩大,长兴晚期达到高潮,中扬子变为克拉通边缘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 沉积分异 古地理演化 克拉通边缘盆地
下载PDF
中扬子地区志留系“满坳含烃”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学辉 杨振武 林娟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3-7,共5页
志留系在中扬子地区广泛分布,多期海平面升降形成的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控制砂泥岩纵横向展布,为各类地层岩性圈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有"满坳含烃"的地质特征。多期油气充注、运移和聚集形成志留系普遍含烃,但丰度不均衡... 志留系在中扬子地区广泛分布,多期海平面升降形成的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控制砂泥岩纵横向展布,为各类地层岩性圈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有"满坳含烃"的地质特征。多期油气充注、运移和聚集形成志留系普遍含烃,但丰度不均衡。所以,要突破构造控烃的局限性,把扬子地区的鄂西渝东区和江汉平原区作为今后志留系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地区 志留系 坳陷盆地 满坳含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颖 马昌前 王世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83-3196,共14页
中扬子宜昌黄花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内出露多层钾质斑脱岩,斑脱岩以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为主,同时含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磷灰石及铁质微球粒等,地球化学成分具有高钾、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五峰组底部第一层斑脱岩εNd(t)为-3.83,锆石U-Pb... 中扬子宜昌黄花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内出露多层钾质斑脱岩,斑脱岩以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为主,同时含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磷灰石及铁质微球粒等,地球化学成分具有高钾、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五峰组底部第一层斑脱岩εNd(t)为-3.83,锆石U-Pb年龄445.4±2.0Ma,锆石εHf(t)介于2.7~7.3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67±0.89,tDM2值965~1249Ma,加权平均为1127±55Ma。五峰组中第八层斑脱岩εNd(t)为-7.92,锆石U-Pb年龄444.1±2.2Ma,锆石εHf(t)介于-6.6^-11.2之间,加权平均值为-8.74±0.88,tDM2值1840~2130Ma,加权平均为1973±55Ma。斑脱岩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来自于早古生代扬子北缘秦岭地区的火山爆发,同时也限定了临湘组和五峰组界限年龄为(445.4±2.0)Ma,这些斑脱岩的频繁出现预示着晚奥陶世生物灭绝更替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区 上奥陶统 钾质斑脱岩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下载PDF
鄂东通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矿物组成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松 胡忠贵 +3 位作者 邱小松 李世临 李胡蝶 刘淑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1867-11874,共8页
中扬子地区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接替区,正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但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不一。鄂东通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及矿物特征,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为进一步勘查研究与... 中扬子地区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接替区,正逐渐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但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研究和认识程度不一。鄂东通山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及矿物特征,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为进一步勘查研究与评价该区页岩气资源,野外实测了界水岭和珍珠口剖面并选取露头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牛蹄塘组矿物成分较为复杂,类型多样。石英含量最高,含量为31.9%~47.2%,平均42.1%。黏土矿物含量为18.3%~21.9%,平均20.6%。碳酸盐矿物中以方解石含量变化最大,含量为1.3%~27.5%,平均值为15.1%。长石平均含量为12.0%,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微晶矿物石膏在样品中普遍存在。黏土矿物主要成分为伊利石,平均含量达63.9%,其次为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含极少量高岭石,不含蒙脱石。沉积过程及埋藏成岩过程中水介质总体处于缺氧的还原环境,并已进入晚成岩阶段。脆性矿物含量为62.3%~76.3%,平均69.73%,脆性指数为0.74~0.81,平均0.77,脆性指数与脆性矿物含量有着很好的对应性;矿物组成及含量与周边地区、威远、涪陵以及北美页岩气田有着很好的对比性。参考北美及焦页1井储层优选条件,认为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具备页岩气藏的形成和保存的基础地质条件,有着很好的可压裂性,具备一定的开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中扬子地区 鄂东地区 牛蹄塘组 矿物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