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马尾松人工中龄林生物归还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周运超 张运吉 +1 位作者 谌红辉 梁瑞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生物归还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过程中的一环 ,对于快速育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尾松Ⅰ类主产区枯枝落叶量 1年可达约 50 0 0kg/hm2 ,枯落物中以落叶所占比例最大 ,达75%~ 89% ,枯枝最少。不同时期枯落物多少差异较大 ,但枯枝... 生物归还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过程中的一环 ,对于快速育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尾松Ⅰ类主产区枯枝落叶量 1年可达约 50 0 0kg/hm2 ,枯落物中以落叶所占比例最大 ,达75%~ 89% ,枯枝最少。不同时期枯落物多少差异较大 ,但枯枝差别较小 ;落叶每年 1 0月至次年2月间占总落叶量的 60 %多 ,花杂在 4~ 6月最多 ,均极显著差别于其它各个时期。施肥具有显著增加或减少枯落物量的作用 ,其中施N2 P2 K可显著减少落叶量 ,施P3 、N1 P1 、N2 可显著增加花杂量。然而施肥并未显著改变归还的营养元素量。 1年内归还的养分中 (平均值 )N为3 5.0 7kg/hm2 、P为 1 .77kg/hm2 、K为 6.3 6kg/hm2 、Ca为 1 8.3 0kg/hm2 、Mg为 6.99kg/hm2 。各类枯落物中枯枝归还的营养元素量最少 ,落叶最多 ,占归还元素总量的 80 .8%~ 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中龄林 施肥 生物归还
下载PDF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显军 卫月华 +5 位作者 梁凤和 钟兆华 韩宛池 刘力铭 王子瑄 孙志虎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第3期4-6,共3页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冠幅和冠长变化,分析落叶松树冠圆满度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长冠幅与短冠幅之比分别为1.3352~1.3684(平均为1.3465)、1.3279~1.3574(平均为1.3417)、1.1898~1.2270(平均为1.2104),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长冠幅与短冠幅之比(3年后:1.3786;5年后:1.2516);施肥4年后、5年后的冠幅与冠长之比分别为0.6417~0.7416(平均为0.7068)、0.3867~0.4153(平均为0.4044),低于对照林分的冠幅与冠长之比(5年后:0.4235)。间伐后施肥能够明显提高落叶松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中龄林 树冠圆满度
下载PDF
桂西南不同更新方式尾巨桉中龄林地上部分养分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1
3
作者 庞赞松 陈振华 +2 位作者 梁加荣 李海星 何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4期231-235,共5页
对广西宁明县不同更新方式(植苗林和萌芽林)尾巨桉中林龄(4年生)地上部分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含量、积累量和年净积累量及其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植苗林和萌芽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均为:树叶>干皮>树枝... 对广西宁明县不同更新方式(植苗林和萌芽林)尾巨桉中林龄(4年生)地上部分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含量、积累量和年净积累量及其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植苗林和萌芽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均为:树叶>干皮>树枝>干材;林木各器官不同养分元素含量以N、K或Ca最高,Mg或P最低;4年生尾巨桉植苗林和萌芽林地上部分养分积累量分别为688.23、658.70 kg·hm^(-2),不同器官养分积累量均以干材最多,其次是树皮和树叶,树枝最少;尾巨桉植苗林和萌芽林地上部分养分年净积累量分别为172.08、164.69 kg·hm^(-2)·a^(-1),2种林分每积累1 t干物质分别需要5种养分元素7.76、6.85 kg,表明萌芽林的养分元素利用率高于植苗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更新方式 中龄林 养分元素 积累与分配 桂西南
下载PDF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特征影响
4
作者 王显军 卫月华 +5 位作者 梁凤和 钟兆华 韩宛池 刘力铭 王子瑄 孙志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中龄林 冠幅 冠长 冠长率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中龄林施肥肥效与增益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谌红辉 温恒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3-539,共7页
通过 13a的观测资料表明 ,在红壤地区施 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 ,施 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 ,且肥效持续时间长 ,最佳处理组合为 N1P3K2 ,即每公顷施 N、P、K分别为 0、2 4 0、65 kg。其中 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 12 a定期... 通过 13a的观测资料表明 ,在红壤地区施 N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不利 ,施 P、K肥有利于马尾松中龄林生长 ,且肥效持续时间长 ,最佳处理组合为 N1P3K2 ,即每公顷施 N、P、K分别为 0、2 4 0、65 kg。其中 P3水平树高、胸径、蓄积 12 a定期生长量比对照 P1水平分别高 6.1%、15 .0 %、12 .3%。施肥一定时间后林地质量仍是马尾松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尾松 中龄林 施肥 生长效应 肥效 人工林 增益持续性
下载PDF
油松中幼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平 马履一 +1 位作者 王玉涛 孙晓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基于大量油松中幼人工林固定复位样地数据,选用林木大小、立地条件和林分竞争因子为自变量构建油松中幼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2为0.699,影响油松单木胸径生长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竞争因素>立地条... 基于大量油松中幼人工林固定复位样地数据,选用林木大小、立地条件和林分竞争因子为自变量构建油松中幼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R2为0.699,影响油松单木胸径生长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竞争因素>立地条件>林木大小;油松单木胸径生长量随坡度增大、海拔升高、林分密度变大而减小;利用油松检验数据库对模型进行预估效果检验发现,油松平均胸径生长量预测值为1.3861略高于实测值1.3753cm,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中幼人工林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下载PDF
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江 邱琼 +6 位作者 朱宏涛 孟梦 陈宏伟 冯弦 刘永刚 郭永清 翟明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通过样地实测生物量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植物碳素含量,研究了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龄为3~5、6~10、11~20和21~30 a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20.15±3.09)... 通过样地实测生物量和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植物碳素含量,研究了思茅松中幼龄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龄为3~5、6~10、11~20和21~30 a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20.15±3.09)、(27.24±2.25)、(94.89±9.90)和147.58 t/hm2。随林龄增长,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分的碳密度显著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密度有所减少。林分、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碳密度随林龄的变化用逻辑斯蒂模型可实现良好拟合,而灌木层和草本层拟合效果差。2)林龄为3~5、6~10、11~20和26 a思茅松人工林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4.92±0.63)、(3.52±0.25)、(6.44±0.30)和5.68 t/(hm2.a)。乔木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存在显著正相关,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存在显著负相关,林分年均固碳量与林龄呈较弱的正相关。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关系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灌木层年均固碳量和林龄关系以Gauss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林分的年均固碳量与林龄的拟合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中幼龄人工林 生物量碳密度 动态
下载PDF
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贻铨 陈道东 +3 位作者 纪建书 李瑞成 区晋祥 黄罗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亚热带丘陵黄红壤区杉木中龄林间伐后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当年效应不明显,第2、第3年N肥效应极显著。在蓄积量和胸径增长上,P肥有效、K肥效应低。树高对施肥反应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低于N、NP和NPK肥。两次施肥,每次施尿素263kg/hm^... 亚热带丘陵黄红壤区杉木中龄林间伐后4年施肥试验表明,施肥当年效应不明显,第2、第3年N肥效应极显著。在蓄积量和胸径增长上,P肥有效、K肥效应低。树高对施肥反应不明显。P、K肥单施效应低于N、NP和NPK肥。两次施肥,每次施尿素263kg/hm^2或尿素263kg/hm^2+钙镁磷肥503kg/hm^2,胸径净生长量增加36%~48%,蓄积净生长量增加32%~48%,投入产出比为1:3.75~3.78。大、中径木肥效明显高于小径木。施肥前林分本底值对林木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干扰肥效,施肥前对林分进行下层疏伐,将本底值调整到同一水平进行分析检验,提高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施肥 效应
下载PDF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兴翠 张志兰 +1 位作者 李志辉 吴际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9,共8页
为了摸清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以湘北7年生833株·hm-2和6年生2 500株·hm-2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修枝后4 a的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修枝对2种密度6个干形指标的影响均随修枝强... 为了摸清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以湘北7年生833株·hm-2和6年生2 500株·hm-2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修枝后4 a的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修枝对2种密度6个干形指标的影响均随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修枝时间的推移而变小,对低密度干形的影响比高密度更大;不同强度修枝使湿地松中龄林自然整枝推迟,促进冠长的生长,总体使胸高形数生长量低于对照,使冠高比生长量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低密度中高强度修枝、高密度各强度修枝均使高径比生长量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修枝总体使湿地松中龄林的干形更为饱满;对7年生低密度采用1/2的中度修枝、6年生高密度采用1/3的低强度修枝对湿地松干形培养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中龄林 强度 修枝 干形
下载PDF
湿地松中龄林施肥经济效应与最优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家法 魏志恒 +7 位作者 吴际友 程勇 张珉 陈明皋 廖德志 张平 刘欲晓 刘炳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4,共7页
【目的】使用常用农用肥料,探讨不同肥料及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湿地松的生长效益差异,并且估算不同成本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讨论合理的湿地松中林龄施肥方案,以期为湿地松高效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在2个立地条件不同的湿地... 【目的】使用常用农用肥料,探讨不同肥料及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湿地松的生长效益差异,并且估算不同成本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讨论合理的湿地松中林龄施肥方案,以期为湿地松高效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分别在2个立地条件不同的湿地松林分中设置施肥试验样地,每个样地总共设计8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小区5株,重复3次。【结果】施肥对促进湿地松树高、胸径生长效果显著,其中P肥对促进湿地松树高生长效果显著,N肥对促进湿地松胸径生长效果显著,而K肥对湿地松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当硫酸钾复合肥用量达到300~400 g时对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但再进一步提高复合肥用量时湿地松生长量没有显著提升。与不施肥的对照组相比,四纪红壤的湿地松林分施肥后胸径、树高净增长量更高。而在板页岩红壤湿地松林分施用复合肥,达到相同的增长效果需要消耗更多的肥料。但板页岩红壤湿地松林分施肥效益率更高,说明在板页岩红壤林分中,湿地松施肥后相对不施肥对照组的增益百分比要相对更高。【结论】施肥能够为湿地松培育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考虑施肥成本和效益率,在四纪红壤湿地松林分经济效益最好的施肥处理方案为处理5,即每株湿地松施用300 g硫酸钾复合肥,每年能够提升大约13%的经济收益;而在板页岩红壤湿地松林分经济效益最好的施肥处理方案为处理6,即每株湿地松施用400 g硫酸钾复合肥,每年能够提升大约16%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施肥 施肥效益 中龄林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肖兴翠 索怀俊 +5 位作者 李成勇 杨勇智 彭建 刘屹 史亮 李金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7,共8页
【目的】研究出香椿中龄林适宜的间伐强度和保留密度,促进香椿中龄林的生长,培养良好的干形,为香椿中龄林的密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7年生香椿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4、1/3、1/2共3种间伐强度,不间伐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出香椿中龄林适宜的间伐强度和保留密度,促进香椿中龄林的生长,培养良好的干形,为香椿中龄林的密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7年生香椿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4、1/3、1/2共3种间伐强度,不间伐作为对照,对间伐1~3 a的胸径、树高、冠幅进行了测量,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结果】间伐对香椿中龄林的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和蓄积生长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对树高没有显著影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在间伐1~3 a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以1/2的高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生长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3的中度间伐对蓄积生长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强度间伐的枝下高生长量在间伐3 a时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1/4的低强度间伐对干形培养相对有利,1/2的高强度间伐不利于干形的培养,1/3的中强度间伐对干形有轻微的削弱作用。【结论】间伐1/3后1100株·hm-2的保留密度对香椿中龄林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林分蓄积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对干形削弱相对较小,可作为香椿中龄林密度调控的最佳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间伐 中龄林 生长 干形
下载PDF
中龄林修枝对杉木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宇 黄瑜成 +3 位作者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年生长量(P<0.05),对树高、林分蓄积量年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弱。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对杉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干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出材率(P<0.05),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大径无节柱材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杉木 生长 生物量 中龄林
下载PDF
辽宁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幼龄林间伐技术指标的制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耀先 谭学仁 +5 位作者 宋德利 吴江 卢柄仁 于景利 赵玉章 于洪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5,共6页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是我国北方三大用材树种。80年代初,针对三树种人工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技术的指标,开展了定位与半定位试验研究。结合林业生产,探讨了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林抚育间伐的开始期、间隔期、终止期、抚育采伐强度及...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是我国北方三大用材树种。80年代初,针对三树种人工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技术的指标,开展了定位与半定位试验研究。结合林业生产,探讨了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林抚育间伐的开始期、间隔期、终止期、抚育采伐强度及间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樟子松 落叶松 抚育间伐 技术指标
下载PDF
杜仲中龄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勇智 吴俊 +3 位作者 肖兴翠 陈林武 颜明 代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了给杜仲中龄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中龄林间伐试验以及合理经营密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杜仲林分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间伐后2 a,不同保留密度林分间胸径、树高、冠幅... 为了给杜仲中龄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中龄林间伐试验以及合理经营密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杜仲林分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间伐后2 a,不同保留密度林分间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生长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 <0.01),胸径、冠幅、单株皮质量及林分皮质量均以密度2 130株/hm^2生长量最大,与1 620株/hm^2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5400株/hm^2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 <0.01);3)以1 620~2 130株/hm^2种植密度最有利于促进杜仲中龄林的生长和杜仲皮产量的增加,但后续还需要继续进行间伐调整;4)根据调查的平均胸径和冠幅数据建立了杜仲人工林不同径阶林分密度表,利用该表,可以根据林分的胸径和冠幅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通过多次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促进杜仲林分的生长及皮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中龄林 间伐试验 合理经营密度 树皮产量
下载PDF
米老排12年生人工林养分积累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远航 舒凡 +2 位作者 何斌 廖倩苑 刘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为揭示米老排生长过程中养分元素积累特点和分配规律,采用Monsic分层切割法,对广西高峰林场12年生(中龄林)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测量,分析其林分的积累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器官养分... 为揭示米老排生长过程中养分元素积累特点和分配规律,采用Monsic分层切割法,对广西高峰林场12年生(中龄林)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测量,分析其林分的积累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米老排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依次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树干和树根N>K>Ca>Mg>P;树枝为K>Ca>N>Mg>P;树皮为K>N>Ca>Mg>P。(2)米老排人工林养分总储量为1 310.36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储量为1 177.74 kg/hm2,占总养分储量的89.88%;草本层、灌木层以及凋落物层的养分积累量分别为2.92 kg/hm2、3.93 kg/hm2和125.77 kg/hm2,分别占林分总积累量的0.20%、0.30%和9.60%。(3)乔木层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98.15 kg/(hm2·a),各器官的年净积累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树皮。(4)米老排人工林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7.63 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杉木,但明显高于马占相思、湿地松和灰木莲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中龄林 养分元素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目标树经营对香合欢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韩俊学 欧汉彪 +3 位作者 李兴富 韦铄星 黄康庭 李佳男 《桉树科技》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以香合欢天然次生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目标树经营模式对香合欢天然次生林林木生长的影响,以期促进香合欢天然次生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可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量,随着目标树保留密度增大,树高和胸径增长量呈现... 以香合欢天然次生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目标树经营模式对香合欢天然次生林林木生长的影响,以期促进香合欢天然次生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可显著提高林木生长量,随着目标树保留密度增大,树高和胸径增长量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树高和胸径增长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目标树保留株数相同时,不同施肥量处理间冠幅增长量无显著差异,但整体表现为东西和南北冠幅增长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随着目标树保留株数减少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实施1年后,目标树保留株数对单株材积增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胸径增长量、树高增长量的影响均极显著;施肥对香合欢中龄林单株材积增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胸径增长量、树高增长量的影响极显著。林分蓄积在目标树保留10株,施肥量1kg·株^(-1)时林分蓄积增长量最大,是该实验阶段表现出最佳的目标树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香合欢 中龄林 增长量
下载PDF
厚荚相思中龄林养分分布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斌 余春和 +3 位作者 何荣 刘莉 罗柳娟 刘红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7年生(中龄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各... 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7年生(中龄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或K,然后是Mg,P最低,微量元素含量则以Mn和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2)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贮存量为1 121.07 kg.hm-2,其中乔木层、林下植物层和凋落物层积累量依次为848.94、116.05和156.08 kg.hm-2,分别占总积累量的75.72%、10.35%和13.92%,林木中不同器官养分元素贮存量排序为:干材>树叶>树枝>干皮>树根;3)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261.87、140.59和121.28 kg.hm-2.年-1,循环系数为0.54,周转期为6.04年.因此,厚荚相思中龄林的营养元素利用率较低,归还速率较快,周转期较短,有利于林地地力的恢复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荚相思 中龄林 养分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中龄林修枝对杉木林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8
作者 江宇 孙麟钧 +6 位作者 朱嘉宁 吴小健 许迪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探讨中龄林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选择17年生杉木中龄林,设计修枝与不修枝对比试验,对修枝20 a的样地与不修枝样地进行林下植被发育和土壤肥力调查。【结... 【目的】探讨中龄林修枝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无节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选择17年生杉木中龄林,设计修枝与不修枝对比试验,对修枝20 a的样地与不修枝样地进行林下植被发育和土壤肥力调查。【结果】修枝(处理)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是不修枝(对照)的1.21倍,表明修枝可显著提高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修枝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修枝(处理)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不修枝(对照)的差异不显著;但修枝(处理)对林地土壤pH值及细菌、真菌的组成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修枝(处理)对林地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没有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龄林修枝可显著提高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对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肥力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杉木 林下植被 土壤肥力 中龄林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菊 《山西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7-10,共4页
以关帝山国有林场3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因子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树高有微... 以关帝山国有林场3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因子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树高有微弱增大的趋势,而冠幅、胸径均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为200株/hm2时,胸径与树高、冠幅显著相关,胸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为725株/hm2时,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各生长因子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为1 400株/hm2时,胸径与树高极显著相关,胸径与冠幅,胸径与枝下高,树高与冠幅、枝下高,枝下高与冠幅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林分生长 华北落叶松 中龄林 人工林
下载PDF
基于双侧t检验分析的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研究
20
作者 李梁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123-126,129,共5页
为有效维护人工林的生态,科学合理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并探析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的生长、修剪以及其他培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米老排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双侧t检验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数理统计法... 为有效维护人工林的生态,科学合理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并探析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的生长、修剪以及其他培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米老排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双侧t检验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数理统计法来探析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林的生长影响,采用优势木和平均木两种样本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对间伐密度在米老排的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和单株材积及其他方面进行了科学地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植米老排初期时,米老排的生长比较依赖于外界环境,需要大约3年的抚育时间;成熟的米老排林分天然更新,种源较为充足。采伐作业对于促进米老排人工林更新的密度和频度的影响都较为显著,林分密度;需要进行调控,从蓄积角度上来看,密度调控应当不小于500株/hm^(2),从胸径生长角度来看,最小密度不宜小于300株/hm^(2)。密度调节会影响生长过程、胸径和树的高度;林分管理强度越高,平均树高生长和最大年生长越低,树高成熟时间越快;林分管理强度直径越小,胸径平均增长越高,胸径成熟年龄越晚;林分管理强度高,树高总增长低,平均高增长低,平均高增长和年增长最大,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越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t检验 密度调控 人工林 中龄人工林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