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50~1900年代华东、日本入境台风路径变化及社会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威 王一帆 +1 位作者 白江涛 小林雄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9-599,共11页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的台风活跃地区,将台风活动序列延长至器测时代之前,有助于揭示本区域台风的长时段活动特征;对历史时期台风现象的研究也有助于总结出台风-社会关系的历史相似型。本研究利用中日两国的多种历史文献材料,在Ar...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范围内的台风活跃地区,将台风活动序列延长至器测时代之前,有助于揭示本区域台风的长时段活动特征;对历史时期台风现象的研究也有助于总结出台风-社会关系的历史相似型。本研究利用中日两国的多种历史文献材料,在Arc GIS环境下重建了1650~1900年代今中国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华东地区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地区的台风频率和运动路径等信息。基于本文重建的入境台风频率和运动路径,得到如下认识:1820~1850年代,中日两国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涝灾,在中国表现为华东地区雨涝频繁,在日本则表现为关东、关西普遍的"风水害"。这一现象与此阶段台风运动路径的转变密切相关,经M-K检验,1820年代,中国华东地区台风存在着突发性的转向,西向台风数量明显增多,西向台风由于深入内陆,台风灾害范围扩大,在长江下游地区造成大范围的严重雨涝灾害,由此对清王朝的赋税收入造成了重大损失,极大动摇了清朝的传统财政基础。在日本,自1820年之后,台风活动范围由关西向关东延伸,由此引发了严重的"风水害",这一现象持续至1850年代,造成了日本全国性的饥荒,导致幕府将军与各藩大名、中下层武士的对立,成为瓦解德川幕府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前中期东亚地区异常的台风活动参与了当时中、日社会经济的衰退,气候因素加速了东亚传统社会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国华东 日本 19世纪中期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纵横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栗原小荻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从民族生存学、文化历史学、文艺本体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比较文学和文艺传播学的思维方式 ,对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全面地审视和评估。 2 0世纪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最优异的表现和最重大的业绩只在两个时期 ,即 :2 0世纪的... 从民族生存学、文化历史学、文艺本体学的角度出发 ,运用比较文学和文艺传播学的思维方式 ,对 2 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全面地审视和评估。 2 0世纪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最优异的表现和最重大的业绩只在两个时期 ,即 :2 0世纪的前叶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叶 20世纪后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英美茶税政策与华茶出口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晓汾 韩笑 石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61,共12页
19世纪是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经济史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而这一时期也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时期,全球贸易联动性不断加强,英美等国作为国际市场上主要的茶叶销售国,其政府对茶叶... 19世纪是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经济史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而这一时期也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时期,全球贸易联动性不断加强,英美等国作为国际市场上主要的茶叶销售国,其政府对茶叶贸易的策略同样会影响世界茶叶贸易供给国--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量和贸易额等的变化。该文基于19世纪中期常年在广东从事茶叶贸易的美国商人Gideon Nye, JR的著作Tea:And the Tea Trade中的相关史料,针对英美国内茶税政策对华茶出口的影响进行探讨,发现正是由于英美两国对茶叶贸易采取的不同措施,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际市场茶叶销售格局的变化,进而加剧了华茶衰落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叶 英美茶税政策 华茶出口
原文传递
19世纪中期俄国发展道路选择问题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2,共8页
19世纪中期在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斗争并非是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之争,因为当时俄国并不存在走美国式道路的选项。人数极少的激进革命派鼓动农民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具有空想性质的村社社会主义。农民运动在本质上是自发的、无组... 19世纪中期在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斗争并非是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之争,因为当时俄国并不存在走美国式道路的选项。人数极少的激进革命派鼓动农民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具有空想性质的村社社会主义。农民运动在本质上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力量,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新兴的俄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不能左右发展道路的选择,因而力促政权进行改革。沙皇政权在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它采取了相对独立的政策,既没有听命于保守贵族,也没有容忍革命运动和农民运动,而是坚持进行由政权主导的自由主义性质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期 俄国 发展道路 选择
下载PDF
论19世纪中期拉丁美洲的契约华工——以古巴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珊珊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9-81,共3页
19世纪中叶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西方殖民者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拐骗贩卖到拉丁美洲殖民地,开发当地经济。在那里,他们受到非人的虐待,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少数的华工获得自由后,在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帮助下,生存发... 19世纪中叶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西方殖民者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拐骗贩卖到拉丁美洲殖民地,开发当地经济。在那里,他们受到非人的虐待,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少数的华工获得自由后,在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帮助下,生存发展,自立创业,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期 拉丁美洲 契约
下载PDF
神意与人民大众的力量:乔治·班克罗夫特的双重历史观评析——兼论19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思潮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7,111,共8页
乔治·班克罗夫特在美国历史和史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史学界对其历史观的评析则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其著作和文集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当时美国社会的时代思潮,归纳出班氏历史观的双重性和二元特点,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历史观... 乔治·班克罗夫特在美国历史和史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史学界对其历史观的评析则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其著作和文集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当时美国社会的时代思潮,归纳出班氏历史观的双重性和二元特点,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历史观的社会根源。班克罗夫特以人具有"直觉理性"为前提,阐发了美国历史是由人民大众的力量推动不断前进的过程这一观点。同时,班氏运用启蒙运动中的自然神论和浪漫主义的道德法则为美国革命提供了终极解释。浪漫主义强调人生来具有源于直觉的正确行动力,从而为人人平等提供了先验的根源,这一观念在19世纪中期美国的各种社会运动中皆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通过分析班氏历史观的社会根源,透视出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复杂而活跃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班克罗夫特 神意 人民大众 19世纪中期 美国社会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宁波话的句法类型特征--基于《路加传福音书》(1853)的考察
7
作者 林素娥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7-27,共11页
当代宁波话具有较苏沪吴语更典型的话题优先性,不过,目前对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仍缺乏历时观察。《路加传福音书》(1853)为观察19世纪中叶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该译本语料表明19世纪中叶宁波话词序具有混合性,即TV、VO和O... 当代宁波话具有较苏沪吴语更典型的话题优先性,不过,目前对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仍缺乏历时观察。《路加传福音书》(1853)为观察19世纪中叶宁波话句法类型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该译本语料表明19世纪中叶宁波话词序具有混合性,即TV、VO和OV皆有,但在复杂谓词和部分光杆动词句中受事前置倾向显著;介词类型也具有混合性,但后置介词较前置介词语法化程度高,且功能更活跃。可见,一百七十多年前宁波话句法具有话题优先典型且有微弱的OV语序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叶 宁波话 句法类型 《路加传福音书》(1853)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美学学科一般知识状况的考察——从马克思与《新美国百科全书·美》谈起
8
作者 栗永清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181-194,258-259,共16页
从1857年出现在《新美国百科全书》中的"美学"辞条可以看出1750年美学学科出现之后,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美学界逐渐偏离了鲍姆加登对美学学科的预设,"美"的问题逐渐取代"感性"成为美学的研究核心,并由此... 从1857年出现在《新美国百科全书》中的"美学"辞条可以看出1750年美学学科出现之后,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美学界逐渐偏离了鲍姆加登对美学学科的预设,"美"的问题逐渐取代"感性"成为美学的研究核心,并由此将英法哲学中对"美"的定义等相关议题的思考纳入了美学的学科谱系之中,Aesthetic被译作"美学"并非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新美国百科全书·美学》 一般知识状况 19世纪中叶
下载PDF
美国19世纪中期传奇小说叙事特征探析——以霍桑、爱伦·坡和梅尔维尔为例
9
作者 蒋秀凤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
19世纪中期在美国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以霍桑、爱伦·坡和梅尔维尔为代表的传奇小说。这三位小说家作为其时美国浪漫主义小说高峰的代表,具有各自的叙事特点:如重视在较短的篇幅内产生的情感冲击尤其是恐怖情感、强调作品的诗意特... 19世纪中期在美国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以霍桑、爱伦·坡和梅尔维尔为代表的传奇小说。这三位小说家作为其时美国浪漫主义小说高峰的代表,具有各自的叙事特点:如重视在较短的篇幅内产生的情感冲击尤其是恐怖情感、强调作品的诗意特征和象征寓意、关注挖掘人物的心理感受、倾向于表现复杂模糊的意识形象从而超越现实要求的常规等等。这些特征对此后美国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期 美国传奇小说 叙事理论 叙事特征
下载PDF
烟草与茶叶: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澳门与巴西的商业贸易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开建 郭姝伶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4,共17页
澳门与巴西的直接通商,是澳门葡萄牙人从18世纪初就开始编织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得以实现。本文利用大量中西文档案文献对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澳门与巴西的贸易交往过程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澳门与巴西关系... 澳门与巴西的直接通商,是澳门葡萄牙人从18世纪初就开始编织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得以实现。本文利用大量中西文档案文献对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澳门与巴西的贸易交往过程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澳门与巴西关系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无论是澳门进口巴西的烟草,还是巴西引进中国的茶叶及茶叶种植技术,在清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中国与巴西交往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澳门 巴西 烟草 茶叶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自然科学活动的形成及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1
作者 乔兆红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五四时期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代 自然科学活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德国移民对美国社会发展的推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艳文 任家慧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816-818,822,共4页
美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大量来自各国的移民进入。德国的移民群体并没有迅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是较长期地相对聚居,保持着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俗,从而使得本民族意识形态的一些基本要素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 美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大量来自各国的移民进入。德国的移民群体并没有迅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是较长期地相对聚居,保持着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俗,从而使得本民族意识形态的一些基本要素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19世纪中叶德国移民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对相关领域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叶 德意志 移民美国 社会推进
下载PDF
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华工探析
13
作者 吴铁稳 梁彩玲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19世纪中后期华工因本国的生存环境恶化需向外寻求养家途径,而美国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因此部分华工到美国谋生。这些华工来源以广东为主,与在美国的华人会馆关系密切。虽然华工的规模相对不是很大,但他们却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19世纪中后期 美国 华工
下载PDF
19世纪中后叶的潮汕方言音系——以三种美国传教士的著作为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重奇 马睿颖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469,共16页
本文根据19世纪中后叶的三种美国传教士编撰的潮汕方言著作讨论当时的潮汕方言音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三种著作简介;二、声母系统比较;三、韵母系统比较;四、这些著作的音系性质;五、声调系统比较。笔者认为,这些著作均非汕头或潮... 本文根据19世纪中后叶的三种美国传教士编撰的潮汕方言著作讨论当时的潮汕方言音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三种著作简介;二、声母系统比较;三、韵母系统比较;四、这些著作的音系性质;五、声调系统比较。笔者认为,这些著作均非汕头或潮州单一的方言音系,而是以潮汕地区方言为基础,吸收潮州、海丰、揭阳、潮阳、汕头、澄海等方言韵类的综合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后叶 美国传教士 潮汕方言著作 音系性质研究
原文传递
18—19世纪中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农业市场的扩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明勇 《古今农业》 2009年第3期19-28,共10页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接连掀起公路、运河和铁路建设的高潮,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这对于沟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能迅速便利地交流,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接连掀起公路、运河和铁路建设的高潮,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这对于沟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能迅速便利地交流,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英国农民对市场反应的灵敏也有赖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刺激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又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与完善,这对于英国农业,对于英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19世纪中期英国 交通运输建设 农业市场
下载PDF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租界史学”探析
16
作者 杨宏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0-73,共4页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中国以往的封建社会形态不同,中国社会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具有自身的封建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殖民主义的特点。"租界"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在破坏中...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中国以往的封建社会形态不同,中国社会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具有自身的封建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殖民主义的特点。"租界"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在破坏中国原有农业社会基础和形态的同时,还带来或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以及思想。其中,"租界史学"可以被认为是这种新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体现。把握"租界史学"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和特点,对史学理论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租界史学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主流学问观的嬗变
17
作者 廖建林 卢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一个由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问观向以“文理之分”为特征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难,但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学问观的嬗变也引发了“重理轻文”等新的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一个由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问观向以“文理之分”为特征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难,但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学问观的嬗变也引发了“重理轻文”等新的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要树立科学学问观,必须摒弃源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心态,一方面坚持既重视科学素质的养成,又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一方面注重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和科学传统的培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体西用 学问观
下载PDF
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与西医在琉球传播初探
18
作者 吴妍 计思宇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19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开始在东亚国家之间进行传教活动。琉球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西方传教士的身影。与东亚各国家和地区的开教情形相似,传教士在琉球的活动一开始也是采取医疗传教的方式推进,并取得不俗成效。以伯德令为代表的传教士在... 19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开始在东亚国家之间进行传教活动。琉球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西方传教士的身影。与东亚各国家和地区的开教情形相似,传教士在琉球的活动一开始也是采取医疗传教的方式推进,并取得不俗成效。以伯德令为代表的传教士在琉球推广西医,以此引人亲近和接受基督教。在这一过程中,西医技术也被引介至琉球社会,并对琉球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传教士及其带来的西医在琉球社会的传播和推行,不仅是考察西医东渐及基督教东传在东亚地区中的一个重要案例,也是审视近代东亚地缘政治变迁的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中叶 西方传教士 西医 琉球 伯德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