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热带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与酶活性动态 被引量:60
1
作者 宋影 辜夕容 +3 位作者 严海元 毛文韬 吴雪莲 万宇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158,共8页
采用凋落物原位分解法,研究了中亚热带马尾松林中马尾松、槲栎凋落叶单独及混合(自然质量比8∶2)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①3类凋落物的年分解常数K的大小为:混合凋落物(0.94)>槲栎凋落物(0.86)>马尾松凋落... 采用凋落物原位分解法,研究了中亚热带马尾松林中马尾松、槲栎凋落叶单独及混合(自然质量比8∶2)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①3类凋落物的年分解常数K的大小为:混合凋落物(0.94)>槲栎凋落物(0.86)>马尾松凋落物(0.67);②3类凋落物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数量均在夏季(135 d时)达到最大值,而此时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低;③3类凋落物纤维素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马尾松与混合型凋落物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同凋落物干重剩余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④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总体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混合凋落物>马尾松凋落物,酸性磷酸酶活性多表现为槲栎凋落物最低,与分解常数K排列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凋落物分解是微生物和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研究表明,凋落物质量和季节气候的差异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及其调控的生态过程,与纯马尾松凋落叶相比,针阔混合使微生物数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导致分解加快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马尾松林 中亚热带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2
作者 黄清麟 李元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本文对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生态功能和经营技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生态功能明显优于人工林,但破坏严重、经营粗放.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生态功能 经营技术 资源调查技术 更新技术 政策保障
下载PDF
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凋落物分解试验 被引量:37
3
作者 宋新章 江洪 +4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周国模 窦荣鹏 郭培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2,共6页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得最慢,年分解速率为0.51;木荷和香樟居中,分别为0.55和0.61;小叶青冈栎和乐昌含笑分解得最快,分别为0.89和1.12.沿着植被顺向演替的梯度,凋落物分解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分解速率同凋落物的初始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同C/N比值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凋落物的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演替 常绿阔叶林 中亚热带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气候带凋落物分解特征——气候和基质质量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宋新章 江洪 +5 位作者 马元丹 余树全 周国模 彭少麟 窦荣鹏 郭培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19-5226,共8页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和气候因素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凋落物分解同气候因子和基质质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和综合分析。应用分解袋法,对亚热带8个主要树种的...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和气候因素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凋落物分解同气候因子和基质质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和综合分析。应用分解袋法,对亚热带8个主要树种的凋落叶沿中国东部气候带5个地点历时2a的分解试验研究表明,年均降水量是影响中国东部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首要气候因子,其次是实际蒸散和年均温度。凋落叶的初始N含量是决定分解快慢的首要基质因子,其次是P含量和Lignin∶N比和C∶N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气候因子 基质质量 中亚热带
下载PDF
我国中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彭新华 李元沅 赵其国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489-496,共8页
本文研究中亚热带地区湖南连云山、万洋山各垂直地带的A层土壤的有机质某些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TC、TN、Kos、HA FA、总酸度、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均表现为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E4 E6的结果则相反。Ca键腐殖质变化不明显 ,Fe .Al键... 本文研究中亚热带地区湖南连云山、万洋山各垂直地带的A层土壤的有机质某些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TC、TN、Kos、HA FA、总酸度、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均表现为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E4 E6的结果则相反。Ca键腐殖质变化不明显 ,Fe .Al键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G0 %和G1 %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G2 %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G1 G2 比值表现为基带土壤 >0 .5 ,而山地土壤 <0 .5。基带土壤中G2 组有机碳在复合体有机碳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山地土壤中G2 组有机碳占的比例却最大 ,都超过 5 0 %。聚类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对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带土壤的有机质性质的影响小于中间过渡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山地土壤 有机质 有机矿质复合体 中国 腐殖酸 有机碳
下载PDF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清麟 李元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林分面积的1/3、蓄积的1/2);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在景观和林分水平上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急需实施可持续经营...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林分面积的1/3、蓄积的1/2);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在景观和林分水平上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急需实施可持续经营.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景观水平可持续经营的重点是严格控制天然阔叶林的转型(即转成人工林),以保持现有天然阔叶林面积及分布格局;林分水平可持续经营需在景观水平可持续经营要求下进行,要求长期保持林分健康、活力、更新能力及生产力,保持生物多样性,重点是提高现有天然阔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其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
下载PDF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庄崇洋 黄清麟 +2 位作者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依据林木树冠是否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林木树冠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提出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为揭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垂直结构的自然分异规律提供新方法。【方法】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将林... 【目的】依据林木树冠是否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林木树冠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提出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为揭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垂直结构的自然分异规律提供新方法。【方法】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将林分划分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在受光层中,以林木树高为聚类因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对受光层进一步分层。【结果】通过最大受光面法将5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标准地划分为受光层Ⅰ和非受光层Ⅱ,其中受光层包括Ⅰ_1和Ⅰ_2亚层;最大受光面法林层划分结果显示,5块标准地的受光层和非受光层的分界面高度(即第Ⅰ,Ⅱ层分界面高度)分别为17.0,16.5,17.0,17.0和16.0 m;Ⅰ_1和Ⅰ_2亚层的分界面高度分别为25.0,27.0,25.0,22.9和25.0 m;划分林层后,Ⅰ_1,Ⅰ_2和Ⅱ层的每公顷蓄积量,相邻的Ⅰ_1,Ⅰ_2和Ⅱ层间的高差和Ⅰ_1,Ⅰ_2,Ⅱ层平均胸径均符足林层划分国家标准(GBT 26424—2010)。【结论】CVPA-H曲线的变化规律证实了最大受光面的存在,在野外只需判断林木树冠是否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林木树冠是否明显突出(即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即可实现林层划分,无需测量每株林木树高,野外操作简单易行;林层划分结果与剖面图判断结果的对比和各层测树因子都符合林层划分国家标准(GBT 26424—2010)等,验证了最大受光面法划分林层的科学性;最大受光面法能较好地反映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垂直结构的自然分异规律,该方法依据林木树冠是否能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进行林层划分,体现了林木对垂直光照和空间资源竞争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林层划分 最大受光面 ward法聚类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理想结构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清麟 李志明 郑群瑞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根据典型林分结构的分析,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提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理想结构的指标与标准,包括林层结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灌木层中乔木幼树、林分基本蓄积量、材积按径阶分布、林分密度、株数按径阶分布、商... 根据典型林分结构的分析,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提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理想结构的指标与标准,包括林层结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灌木层中乔木幼树、林分基本蓄积量、材积按径阶分布、林分密度、株数按径阶分布、商品材树种结构等8个指标和各指标的具体标准,旨在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为异龄林理想结构的研究提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群落学 测树学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不同气候条件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云 孙波 +1 位作者 李忠佩 车玉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利用1988年设置的暖温带和中亚热带两种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置换试验,采用BIOLOG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处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改变了红壤的pH和养分状况,从而影响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与中亚... 利用1988年设置的暖温带和中亚热带两种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置换试验,采用BIOLOG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处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改变了红壤的pH和养分状况,从而影响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相比,暖温带气候条件下,红壤的pH和全磷含量显著升高,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红壤微生物群落活性(以AWCD值表示)也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显著不同,与暖温带气候相比,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胺类和酚类化合物等含氮化合物的利用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代谢特征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降雨量气候因子,土壤pH、速效钾和全氮含量等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微生物群落 中亚热带 暖温带 BIOLOG 土壤置换试验
下载PDF
不同时空尺度下武夷山甜槠林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引 彭丹 +2 位作者 潘俊忠 洪志猛 叶功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3-38,共6页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004—2007年,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物种多样性各指标与活立木生物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中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甜槠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海拔与岩性变异对石灰岩发育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治伟 许娟娟 +2 位作者 严焕德 程永毅 龙晓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542,共8页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中亚热带区海拔、岩性变异对石灰岩发育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约2 000 m的重庆金佛山山顶区,灰黑色钙质页岩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矿物组成复杂,除伊利石为主外,还有少量蛭石、绿泥石、高岭石...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中亚热带区海拔、岩性变异对石灰岩发育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约2 000 m的重庆金佛山山顶区,灰黑色钙质页岩石灰岩发育的黑色石灰土,矿物组成复杂,除伊利石为主外,还有少量蛭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有一定量的母质残留矿物(滑石和滑间皂石);由砂页岩和灰岩互层母质发育的山地黄棕壤,以蛭石为主,伊利石和高岭石其次,有三水铝石和弱结晶针铁矿。在金佛山中下部(600~1 200 m),石灰岩发育的黄色石灰土以蛭石或伊利石为主,有一定量的高岭石,普遍出现针铁矿。湖南怀化盆地海拔200多米,纯灰岩发育的红色石灰土为伊利石、蛭石和高岭石(含埃洛石)组合型,有结晶好的针铁矿和少量赤铁矿。海拔显著影响高岭石含量、针铁矿结晶度,海拔降低时高岭石含量增加,针铁矿结晶度提高。在金佛山山顶区,石灰岩母质岩性和微地形变异对土壤成土过程和黏土矿物组成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区 海拔 岩性 石灰岩发育土壤 黏土矿物 铁氧化物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成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梅花山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基带土壤为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红壤,黄红壤和黄壤。此外,在一些千米以上的山间谷地,尚有零星的山地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各类土壤的性质均表现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随着土壤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变化,其性质也... 梅花山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基带土壤为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红壤,黄红壤和黄壤。此外,在一些千米以上的山间谷地,尚有零星的山地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各类土壤的性质均表现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随着土壤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变化,其性质也表现较明显的地理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垂直分布 福建 地理分异规律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择伐技术Ⅰ.基于树种特征的目标树种清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2 位作者 戎建涛 卓鸣秀 官晓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依据树种的最大直径、干形、枝下高、生长快慢、木材价值、保护等级等6个重要特征指标,参照各指标的标准,筛选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目标树种,共计26科62属79种,其中针叶树种15种、阔叶树种64种,优质目标树种39种、良好目标树种2... 依据树种的最大直径、干形、枝下高、生长快慢、木材价值、保护等级等6个重要特征指标,参照各指标的标准,筛选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目标树种,共计26科62属79种,其中针叶树种15种、阔叶树种64种,优质目标树种39种、良好目标树种29种、特殊目标树种1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种 树种特征 择伐 天然阔叶林 中亚热带
下载PDF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雨截留过程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光秀 赵洋毅 +1 位作者 段旭 薛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371,共8页
于2016年和2017年的5—9月期间收集研究区磨盘山国家森林常绿阔叶林的26场降雨数据,并对其林冠截留和降雨分配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研究期间的气象数据和林地调查资料,运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其降雨截留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大部... 于2016年和2017年的5—9月期间收集研究区磨盘山国家森林常绿阔叶林的26场降雨数据,并对其林冠截留和降雨分配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研究期间的气象数据和林地调查资料,运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其降雨截留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大部分为低雨强、低历时、中雨级的降雨;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994.07,562.90,16.90,406.40mm。根据修正的Gash模型得出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相对应的模拟值为548.63,21.75,403.28mm,与实测值相比,三者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60%,22.29%,3.34%。总体来说,修正的Gash模型适用于拟合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降雨截留过程。对模型中出现的相关参数(c、P_t、S、S_t、、)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6个参数对林冠截留量模拟结果的影响顺序为c>>S>>S_t>P_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Gash模型 常绿阔叶林 降雨截留 敏感性分析 中亚热带
下载PDF
中亚热带择伐阔叶林与人促阔叶林对比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清麟 董乃钧 李元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2-346,共5页
中亚热带现有强度择伐阔叶林在林分生长、直接经济效益上不如人促阔叶林;在群落结构、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直径结构等方面与人促阔叶林相近.
关键词 择伐阔叶林 人促阔叶林 中亚热带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林分不同层次降水的水质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淑芬 马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2期47-52,共6页
为全面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降水水质状况,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林内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1年的水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全年大气降雨明显偏酸性(pH 4.75);土壤层... 为全面调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降水水质状况,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林内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1年的水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全年大气降雨明显偏酸性(pH 4.75);土壤层和林冠层均能调升降雨的pH值,其中土壤层对pH值的调升幅度最大,其次为森林冠层;森林林冠层对NO_3^-、NO_2^-、Na^+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降雨能够淋溶森林林冠层的NH_4^+、SO_4^(2-)、PO_4^(3-)、Mg^(2+)、Ca^(2+)、K^+;另外,枯枝落叶的降解导致构成植物组织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进而促使各离子浓度在地表径流中增加;森林土壤中的官能团以及胶体能够吸附中和渗滤液中的NO_3^-、SO_4^(2-)、NH_4^+、PO_4^(3-)、K^+、Mg^(2+),同时长期处于酸性条件下的土壤层也释放出了部分Na^+、NO_2^-、PO_4^(3-)、Ca^(2+);重金属铅(Pb)、镉(Cd)在该区域大气降雨中的含量较高,经过森林冠层后表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说明森林冠层对有害重金属Pb、Cd有较强的拦截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 水质 层次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中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25 ha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17
作者 魏嘉欣 姜治国 +12 位作者 杨林森 熊欢欢 金胶胶 罗方林 李杰华 吴浩 徐耀粘 乔秀娟 魏新增 姚辉 余辉亮 杨敬元 江明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神农架落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北缘山地保存较好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探究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和森林动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照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 Global Earth Observatory,ForestGEO)和中国... 神农架落叶阔叶林是中亚热带北缘山地保存较好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探究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和森林动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按照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 Global Earth Observatory,ForestGEO)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hinese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CForBio)的建设标准,于2022年在神农架南坡建设了一个25 ha的落叶阔叶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本文基于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不含竹、藤)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该样地海拔落差334 m,含木本植物149种(包含变种),61,054个独立个体(包括分枝共有97,664个体),隶属于44科79属,其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为28种和121种;稀有种(<1株/ha)有44种(29.5%);有萌枝的个体占总个体数的26.8%,其物种数占样地物种总数的93.3%。样地科的分布以热带分布(19科,43.2%)占优势,属的分布以北温带分布(35属,44.3%)占优势。该群落乔木层以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和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分别占7.5%和6.6%。样地树种的平均胸径为7.71 cm,胸径≤10 cm的个体占优势(76.7%)。群落径级结构整体上呈倒“J”型,优势物种的径级结构主要呈现类倒“J”型和正态分布型。神农架中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相较于纬度相近的样地,其物种多样性更高;植物区系多样;群落结构稳定,根萌比例高,物种更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动态监测样地 生物多样性 植物区系 重要值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米槠阔叶林单木质量分类评价
18
作者 张伍精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8-24,88,共8页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中部尤溪县国有林场,以中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胸径、树高、冠幅、活冠层比重、树冠枯梢比重、树冠密度等11项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单木质量分类,分类结果选择线性判别...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中部尤溪县国有林场,以中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胸径、树高、冠幅、活冠层比重、树冠枯梢比重、树冠密度等11项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单木质量分类,分类结果选择线性判别分析和K近邻算法建立预测模型,10折交叉验证并做精度评估,建立一种快速评价单木质量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单木质量分类结果中,4种评价等级差、中、良、优的林木占比分别为22.20%、30.19%、30.45%、17.16%,总体质量等级以良和中为主。交叉验证分析线性判别预测模型误判率、准确率分别为14.18%、85.82%,K近邻算法误判率、准确率分别为11.84%、88.16%。混淆矩阵分析线性判别误差主要出现在中和优之间,K近邻算法误差主要出现在中和良之间。综合结果表明,K近邻算法的准确率、平均精确率和召回率均优于线性判别分析,所建立的单木质量预测模型,可以在保证一定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快速评判研究区内米槠阔叶林单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米槠群落 单木质量 模糊评价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县城中小学教学楼低碳规划布局优化策略——以桂林市全州县城为例
19
作者 张旭东 高洋洋 张鑫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187-192,共6页
县城中小学教学楼的低碳规划布局方式是建设低碳校园、推动小城镇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全州县城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形式主要为外廊式,规划布局方式主要分为单列式、半围合式、混合式三类。通过... 县城中小学教学楼的低碳规划布局方式是建设低碳校园、推动小城镇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全州县城中小学教学楼的建筑形式主要为外廊式,规划布局方式主要分为单列式、半围合式、混合式三类。通过对不同规划布局方式的教学楼进行实地温度的观测与分析,探讨不同规划布局方式对教学楼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得出在夏季混合式规划布局方式节能效果优于半围合式,半围合式规划布局方式节能效果总体优于单体列规划布局方式。最后,根据夏季太阳高度角的特征,针对单列式、半围合式、混合式规划布局方式的教学楼,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对于同地区今后的中小学教学楼低碳规划布局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县城 中小学教学楼 低碳校园 教学楼室内温度 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下载PDF
2008-2018年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凋落物月和年回收量数据集
20
作者 郑泽梅 杨海波 +5 位作者 董舒 姚芳芳 杨庆松 王希华 阎恩荣 江山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凋落物生产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凋落物生产量也是衡量森林生产力等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平衡的重要指标。本数据集采自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凋落物生产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凋落物生产量也是衡量森林生产力等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平衡的重要指标。本数据集采自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木荷林辅助观测场和栲树林综合观测场。上述两样地群落演替类型分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中后期和顶级阶段。每个观测样地投影面积50 m×50 m,样地内各设27个0.5 m2凋落物框,分凋落物组分(枯枝、枯叶、花(果实)、树皮和杂物)进行收集和统计。数据集包含了两个样地2008–2018年凋落物各组分及总量的月和年回收量,已经过原始纸质记录比对、同期数据动态趋势比较等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本数据集可以为理解常绿阔叶林演替进程中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提供基础信息,也能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碳平衡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森林演替 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