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中期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内膜功能恢复的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苗 李素春 +3 位作者 吴穗妹 阮静贤 李艳秋 李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目的:黄体中期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内膜功能恢复的评估。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宫腔镜中心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82例,术后于黄体中期(排卵后6~8天)行宫腔镜复查,宫腔形... 目的:黄体中期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内膜功能恢复的评估。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宫腔镜中心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82例,术后于黄体中期(排卵后6~8天)行宫腔镜复查,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根据宫腔镜下子宫内膜血管的形态和腺体开口分为内膜佳组与内膜差组。比较两组B超检查内膜厚度及分型,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查宫腔形态满意72例,其中,内膜佳组49例,内膜差组23例。2内膜佳组排卵日、黄体中期B超检查内膜厚度分别为8.2±1.0 mm、8.0±0.8mm,较内膜差组7.1±1.2mm、7.0±1.0mm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佳组排卵日A型内膜率为24.5%(12/49),较内模差组4.3%(1/23)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体中期血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佳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ER表达及间质PR表达均较内膜差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膜佳组临床妊娠率及足月分娩率分别为59.1%(29/49)、55.1%(27/49),内膜差组分别为13.0%(3/23)、4.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黄体中期宫腔镜内膜血管及腺体检查是一种较好的评估子宫内膜功能恢复的方法,对预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黄体中期 宫腔镜检查
下载PDF
黄体中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对IVF-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敏 邱耀芳 +2 位作者 孙波澜 叶丽霞 吴小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中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11月及2010年1月至11月共772个黄体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的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目的:探讨黄体中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11月及2010年1月至11月共772个黄体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的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标准长方案),其中2009年399个周期于黄体中期不补充戊酸雌二醇作为对照组,2010年373个周期于黄体中期均补充戊酸雌二醇3~6mg作为实验组,再分别根据ET第7日与HCG日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比值分为4亚组(A,B,C,D组),比较4亚组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各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第7日与HCG日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比值位于30%以下的组别(实验组的C,D亚组)于黄体中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其流产率较不补充戊酸雌二醇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体中期补充戊酸雌二醇对IVF-ET结局无提高妊娠率的作用,但可降低流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雌激素 黄体中期
下载PDF
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海梅 王培 李敏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的变化,在阴道超声下观察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血流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分型与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妊娠成功率和妊娠患者受孕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均增大,子宫内膜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分型与血流分型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mPI)、阻力指数(mRI)和平均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S/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能够显著减轻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形态,并提高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有利于改善ER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 黄体中期 子宫内膜容受性 葛根黑苏汤 通元针法 血流动力学 妊娠
下载PDF
黄体中期E2变化对IVF-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成龙 张昌军 +2 位作者 王华 胡玥玥 黄晓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黄体中期(ET后第3日)E2变化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放免法检测270例首次行IVF-ET助孕患者注射HCG日和黄体中期的外周血E2水平,根据黄体中期E2变化分为增高组(G roupⅠ)和降低组(G roupⅡ),G roupⅡ又根据E2降低百分比进一步分... 目的研究黄体中期(ET后第3日)E2变化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放免法检测270例首次行IVF-ET助孕患者注射HCG日和黄体中期的外周血E2水平,根据黄体中期E2变化分为增高组(G roupⅠ)和降低组(G roupⅡ),G roupⅡ又根据E2降低百分比进一步分为A、B、C、D四组,比较各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G roupⅠ和G roupⅡ之间以及A、B、C、D各组间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在HCG日和黄体中期E2水平、黄体中期E2升高比率和降低比率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评价黄体中期E2水平变化不能预测IV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中期 雌二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前动力蛋白-1和孕激素受体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泽荣 刘风华 +3 位作者 黄倩文 阮建兴 张丽霞 李玲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前动力蛋白-1(PROK1)和孕激素受体(PR)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从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到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患者中选取21例RIF患者为实验组,23例曾孕妇女为对... 目的探讨前动力蛋白-1(PROK1)和孕激素受体(PR)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从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到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患者中选取21例RIF患者为实验组,23例曾孕妇女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组人群黄体中期子宫内膜PROK1和PR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上均可见PROK1和PR蛋白表达,PROK1蛋白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定位于胞质,PR蛋白亦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但定位于胞核。实验组PROK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mRNA:0.21±0.20比0.36±0.18,蛋白:0.016±0.006比0.021±0.004,均P〈0.05);实验组PR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mRNA:2.49±0.87比4.28±1.22,蛋白:0.27±0.03比0.34±0.02,均P〈0.05)。结论 PROK1和PR在RIF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相对低表达可能是引起RIF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动力蛋白-1 孕激素受体 反复种植失败 黄体中期 子宫内膜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早孕蜕膜和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
6
作者 任平 武泽 +3 位作者 章晓梅 邓波 邵静宜 孟昱时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人早孕期子宫蜕膜和黄体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6例正常早孕子宫蜕膜和34例输卵管阻塞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进行LIF定量检测。结果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人早孕期子宫蜕膜和黄体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6例正常早孕子宫蜕膜和34例输卵管阻塞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进行LIF定量检测。结果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达量高于早孕期子宫蜕膜组织,表达中位数(M)分别为240.00和46.50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IF基因在黄体中期(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表达量较高,在早孕期子宫蜕膜表达量较低,提示黄体中期和早孕期LIF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与胚泡着床和妊娠维持的不同生理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白血病抑制因子 早孕期 黄体中期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IVF-ET中采用不同促排卵及促性腺激素用药方案的波塞冬标准组4POR患者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4
7
作者 祁玉娟 曹义娟 +2 位作者 孙擎擎 顾娟 严晓南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2-27,共6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分别采用长效长方案(EFLL)、短效长方案(MLSL)、拮抗剂方案(GnRH-ant)三种促排卵方案以及采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尿促性素(HMG)、rFSH+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三组促性腺激素(Gn)用药方案的...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分别采用长效长方案(EFLL)、短效长方案(MLSL)、拮抗剂方案(GnRH-ant)三种促排卵方案以及采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尿促性素(HMG)、rFSH+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三组促性腺激素(Gn)用药方案的波塞冬(POSEIDON)标准组4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选取POSEIDON标准组4 POR患者175例,共294个IVF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使用分为EFLL组(15个周期)、MLSL组(41个周期)、GnRH-ant组(238个周期),根据Gn的使用分为rFSH组(32个周期)、HMG组(203个周期)、rFSH+rLH组(59个周期)。各组分别采用相应的促排卵方案及Gn治疗,后续进行IVF-ET移植。观察并记录各组促排卵情况(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成熟MⅡ卵数)及妊娠结局(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全胚冷冻率、胚胎种植率、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周期活产率及流产率)。结果与MLSL、GnRH-ant组比较,EFLL组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成熟MⅡ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多,单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胚胎种植率高,全胚冷冻率低(P均<0.05)。与GnRH-ant组比较,EFLL组、MLSL组单周期活产率有升高趋势(P=0.059),且MLSL组单周期活产率最高。与HMG组、rFSH+rLH组比较,rFSH组获卵数、成熟MⅡ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流产率高;与rFSH组、rFSH+rLH组比较,HMG组获卵数少,全胚冷冻率高,种植率、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周期活产率低;与rFSH组、HMG组比较,rFSH+rLH组胚胎种植率、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周期活产率高,流产率低(P均<0.05)。结论POSEIDON标准组4 POR患者促排卵方案采用MLSL促排卵效果较好,IVF-ET妊娠结局较好,可作为该人群的优选方案。在促排卵过程中,采取rFSH+rLH联合用药可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塞冬标准组4 长效长方案 短效长方案 拮抗剂方案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重组人黄体生成素 尿促性素
下载PDF
黄体中晚期雌二醇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易艳红 黄睿 +4 位作者 吴敬之 黄翠玉 王艳芳 蔡倩方 李伟栋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第5期277-279,284,共4页
目的 探讨黄体中晚期(胚胎移植后7 d)雌二醇(E2)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2007年1~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478个长方案IVF-ET周期进行分析,黄体支持单用黄体酮,胚胎... 目的 探讨黄体中晚期(胚胎移植后7 d)雌二醇(E2)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2007年1~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478个长方案IVF-ET周期进行分析,黄体支持单用黄体酮,胚胎移植后7 d测定血E2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黄体中晚期E2值进行分析,以E2值820 pmol/L为预测妊娠的分界点,分为E2〈820 pmol/L组和E2≥820 pmol/L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 以820 pmol/L为预测妊娠的分界点时,灵敏度为72.9%(153/210),特异度为73.1%(196/268),约登指数为0.46.阳性预测值为68.0%(153/225),阴性预测值为77.5%(196/253).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E2 ≤820 pmol/L组分别为68.0%(153/225)、44.7%(219/490),E2〈820 pmoL/L组临床分别为22.5%(57/253)和11.3%(6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体中晚期E2值对IVF-ET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雌二醇 黄体中晚期 妊娠率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妇女与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俊磊 饶丽娟 +2 位作者 章雪莲 郑岚琳 何亚琼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3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方法:收治aPL-RM妇女91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91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妇女的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组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管指数、内膜...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aPL-RM)妇女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方法:收治aPL-RM妇女91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接受体检的91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妇女的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组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管指数、内膜血流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aPL-RM妇女处于非妊娠期时,对其行三维超声能量的多普勒血流图(3-DU-PDA)检查,可以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情况进行有效反映,从而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血流特点 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流图
下载PDF
三种促排卵方案单次取卵周期累积分娩率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英 土增荣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735-740,共6页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促排卵方案每取卵周期累积分娩率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正常反应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黄体中期促性腺激素...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促排卵方案每取卵周期累积分娩率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正常反应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黄体中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长方案(A组)、卵泡早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B组)和GnRH拮抗剂方案(C组)促排卵者共1589例,排除未完成完整周期者27例(包括新鲜周期和解冻周期),入选符合纳入标准者1562例,其中A组514例,B组531例,C组517例。研究结局为:无可移植胚胎或获得首次活产,随访时间为2年。比较三组的多项临床结局指标及累积分娩率。每组根据年龄划分为:20~30岁、31~35岁、36~40岁和>40岁四个亚组。对同组不同年龄段间、同年龄段不同组间的累积分娩率、流产率及双胎率进行比较。检验水准取α=0.05,采用R×C表χ^(2)检验分割法时,校正为α′=0.017。结果三组方案下基础激素水平、获卵数、卵成熟率、受精率、流产率、双胎率及累积分娩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质胚胎率分别明显高于A、C组、种植率明显高于A组(P<0.017);A、B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HCG日)的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均高于C组,HCG日的LH水平低于C组(P<0.05)。同组不同年龄段患者间比较,随着年龄递增,累积分娩率不同程度下降(P<0.01),流产率不同程度增高(P<0.01);同年龄段不同组患者间比较,36~40岁年龄段患者累积分娩率C组(71.31%)分别高于A组(53.23%)、B组(53.54%)(P<0.017),其余年龄段累积分娩率和所有年龄段双胎率、流产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6~40岁的不孕症患者,选择GnRH拮抗剂方案较黄体中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和卵泡早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有获得更好临床结局的可能,其余年龄段内区别并不明显,可行三种方案下的个体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累积分娩率 单次取卵周期 卵巢正常反应 GnRH拮抗剂方案 黄体中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 卵泡早期GnRH激动剂长方案
原文传递
IVF-ET中用EFLL、MLSL、GnRH-ant促排卵的不孕症波塞冬标准组3 POR患者排卵及妊娠结果对比观察
11
作者 祁玉娟 严晓南 +2 位作者 曹义娟 刘颖 谭小方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分别采用长效长方案(Early-follicular phase long-acting GnRH agonist long protocol,EFLL)、短效长方案(Mid-luteal phase short-acting,MLSL)及拮抗剂方案(GnRH agonist long protocol,GnRH-ant...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分别采用长效长方案(Early-follicular phase long-acting GnRH agonist long protocol,EFLL)、短效长方案(Mid-luteal phase short-acting,MLSL)及拮抗剂方案(GnRH agonist long protocol,GnRH-ant)促排卵的不孕症波塞冬(Patient-Oriented Strategies Encompassing Individualized Oocyte Num⁃ber,POSEIDON)标准组3的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ders,POR)患者的排卵及妊娠结果。方法不孕症波POSEIDON标准组3POR患者248例,共276个IVF周期,分为EFLL 34个周期(EFLL组)、MLSL 69个周期(MLSL组)及GnRH-ant 173个周期(GnRH-ant组)。EFLL组、MLSL组和GnRH-ant分别采用EFLL、MFLL、GnRH-ant促排卵方案治疗,后续进行IVF-ET移植。观察并记录三组促排卵情况(获卵数、成熟MII卵数)及妊娠结果(受精率、D3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全胚冷冻率、胚胎种植率、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周期活产率及流产率)。结果与MLSL、GnRH-ant组比较,促排治疗后EFLL组获卵数、成熟MII卵数多(P均<0.05)。与MLSL、GnRH-ant组比较,EFLL组D3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多,全胚冷冻率低(P均<0.05)。与MLSL、GnRH-ant组比较,EFLL组单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周期活产率高(P均<0.05)。结论采用EFLL治疗后POSEIDON标准组3患者促排卵效果好,IVF-ET妊娠结果较好。与MLSL、GnRH-ant比较,采用EFLL治疗的POSEIDON标准组3患者获卵数、成熟MII卵数均较高,IVF-ET妊娠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波塞冬标准 促排卵治疗 长效长方案 短效长方案 拮抗剂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