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9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小鼠肺癌血管生长和VEGF表达的抑制 被引量:91
1
作者 徐晓玉 严鹏科 +1 位作者 陈刚 廖端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实体肿瘤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 用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造模 ,川芎嗪注射液 5 0、10 0、2 0 0mg·kg-1·d-1腹腔注射2 1d后 ,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肺转移灶数及微血管密度 ,并用Wes...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实体肿瘤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 用C57BL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造模 ,川芎嗪注射液 5 0、10 0、2 0 0mg·kg-1·d-1腹腔注射2 1d后 ,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肺转移灶数及微血管密度 ,并用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 川芎嗪能减少小鼠Lewis肺癌肿瘤体积、重量和肺转移灶数 ,并能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 ,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与转移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 ,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LEWIS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胸苷磷酸化酶在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姜丽娜 于世英 +1 位作者 熊慧华 张孟贤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 (TP)在不同种类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TP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5 1例癌组织和相对应的 92例正常组织TP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癌组织包括 :胃癌 4 8例 ,大肠癌 5 3例 ,...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 (TP)在不同种类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TP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5 1例癌组织和相对应的 92例正常组织TP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癌组织包括 :胃癌 4 8例 ,大肠癌 5 3例 ,乳腺癌 4 7例 ,宫颈癌 5 6例 ,肺癌 4 7例 ;正常组织包括 :胃 2 5例 ,大肠 2 5例 ,宫颈 17例 ,肺 2 5例。分析癌组织和正常组织TP表达差异 ,及癌组织TP表达与癌组织MVD的关系。结果 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的T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 4 .6 %、6 7.9%、80 .9%、82 .1%和 6 3.8%。癌组织的TP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0 0 0 )。癌组织TP表达与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的MVD值关系密切 (P <0 .0 0 1)。结论 TP在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 ,并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血管生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TP 癌组织 肿瘤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
原文传递
超微血管成像、高级动态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剑 陈卉 +6 位作者 徐斌 高协 王冲 卢叶君 贺烨 俞胜男 张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7-793,共7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高级动态血流显像(advanced dynamic flow,ADF)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三者与术后病理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高级动态血流显像(advanced dynamic flow,ADF)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三者与术后病理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为4类、最大径≤1 cm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85例,共8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6个(良性组),恶性病灶41个(恶性组),分别行SMI、ADF、CDFI检查,对图像采用Adler半定量法进行血流分级,比较三者显示乳腺微小癌血流情况的差异;检测术后病理MVD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三种检测技术Adle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DFI、ADF、SMI在提示乳腺微小病灶血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705、0.776。CDFI评估血流情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8.0%、54.3%、60.4%、73.5%和65.5%,ADF分别为75.6%、60.9%、63.3%、73.7%和67.8%,SMI分别为78.0%、69.6%、69.6%、78.0%和73.6%。CDFI、ADF、SMI的Adler分级与肿瘤病理MVD呈正相关(P<0.05),其中SMI与病理MVD相关性最高(r=0.430,P<0.001)。结论SMI提示乳腺微小癌血流程度的能力优于ADF、CDFI,并且其与肿瘤病理MVD相关性较好,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乳腺微小癌,间接评价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高级动态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乳腺微小癌 Adler血流分级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宋之光 李邦国 +2 位作者 余洪 金开元 张玉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搜集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平扫发现肺部肿块并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后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58.01岁...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搜集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平扫发现肺部肿块并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后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58.01岁。将CT图像传至Siemens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计算靶层面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通过最大斜率法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及灌注图像。30例病理标本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比较周围型肺癌有无淋巴转移及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1)周围型肺癌的MVD、VEGF与CT灌注参数值BF、BV呈正相关;与MTT之间无相关性,与TTP之间呈负相关,MVD与PS无相关性,VEGF与PS呈正相关。与MVD及VEGF具有相关性的CT灌注参数中以BF的相关性最高。(2)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VEGF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助于在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MVD、VEGF可作为评价周围型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残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邵国良 王建华 +1 位作者 周康荣 颜志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残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 目的 研究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残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变化。方法 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MVD和肿瘤细胞VEGF、BFGF的表达。40例患者中20例术前接受l^7次不等的TACE治疗(TACE组),另20例为直接手术患者,术前未进行任何其它治疗(直接手术组)。结果TACE组平均MVD为130.51±75.5,直接手术组为152.35±58.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1.021.P=0.341)。VEGF平均染色强度TACE组为645.60±543.27,直接手术组为158.28±188.48,前者强于后者(t=281,P<0.001)。BFGF阳性率TACE组和直接手术组分别为35%和40%,差别无显著性(x^2=0.107,P=0.744)。结论TACE术后残癌组织只有丰富的肿瘤血供,残存肿瘤细胞VEGF表达增强,可能在TACE术后肿瘤血供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术后 残癌组织 表达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TACE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定量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窦瑞雪 杨丽 +1 位作者 黄宁 时高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92-598,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相关性。材料...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67例乳腺病变患者行T1-DCE-MRI扫描,总扫描时相70次,第1时相17.3 s,以后单时相扫描时间4.58 s,总时间约5 min 33 s。测量如下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检查后1周内均经手术取得病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两两比较正常组、良性组及恶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恶性组MVD、VEGF表达与定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12±0.003)min-1、(0.439±0.083)min-1、(0.045±0.013);良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049±0.007)min-1、(0.588±0.073)min-1、(0.107±0.022);恶性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7±0.045)min-1、(1.205±0.517)min-1、(0.133±0.049)。Kep、Ktrans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41);Kep、Ktrans在正常、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08)。以最大约登指数为最佳诊断切入点,Ktrans、Kep的敏感性分别为86.8%、67.9%。Ktrans、Kep特异性分别为89.5%、94.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19。30例乳腺癌患者的Ktrans、Kep、Ve值分别为(0.183±0.031)min-1、(1.192±0.063)min-1、(0.127±0.031),MVD计数为(34.96±9.86),VEGF积分为(5±1)分,均与Ktrans、Kep、Ve呈正相关(P<0.05)。Kep、Ktrans与VEGF相关性最强(r=0.759,r=0.771),与MVD相关性较强(r=0.613,r=0.607)。结论定量参数Ktrans、Kep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且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乳腺癌Kt r a ns、Ke p与VEGF、MVD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郭利君 张祥华 +1 位作者 李培军 那彦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单纯BPH和50例BPH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CD34抗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PH并发高...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单纯BPH和50例BPH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CD34抗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BPH并发高血压组MVD明显高于单纯BPH组(P<0.01)。BPH并发高血压组内,高血压病程≥15年组MVD明显大于高血压病程<15年组(P<0.05);高血压病程与前列腺容积有明显相关性。BPH并发高血压组VEGF在前列腺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BPH组(P<0.05)。BPH并发高血压组前列腺组织的MVD与间质中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1,P<0.05)。结论高血压与前列腺间质中VEGF的表达升高密切相关。VEGF的表达升高可以诱导血管新生,因此可以促进并发高血压患者BPH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 高血压 血管新生 MVD 间质 良性前列腺增生 VEGF 并发 高密 病程
原文传递
High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induces angiogenesis and basement membrane degradation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30
8
作者 Huilian Hou Guanjun Zhang +3 位作者 Hongyan Wang Huilin Gong Chunbao Wang Xuebin Z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154-1162,共9页
Basement membrane degradation and blood-brain barrier damage appear after cerebral infarc- tion, severely impacting neuronal and brain functioning; however, the underlying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 Basement membrane degradation and blood-brain barrier damage appear after cerebral infarc- tion, severely impacting neuronal and brain functioning; however, the underlying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in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stroke- 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high-sodium water (1.3% NaC1) for 7 consecutive week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n-infarcted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on normal sodium intake and Wistar-Kyoto rat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with discontinuous collagen IV expression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number of continuous collagen IV-positive blood vessels was lower in the infarct border zones of stroke-prone sponta- 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given high-sodium water.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discontinuously collagen IV-labeled blood vessels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in cerebral infarcts of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upregula- 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gional angiogenesis and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IV,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basal lamina,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with high-sodi- um water-induced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collagen IV microvessel density ANGIOGENESIS basement membrane degradation high sodium stroke-prone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China Medical Board Projec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与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马燕 李晶 +1 位作者 任卫东 邓力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4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 low imag ing,CDFI)检出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血流情况的差异,并分析二者与肿物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 low imag ing,CDFI)检出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血流情况的差异,并分析二者与肿物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对79名女性乳腺肿物患者共88个病灶(良性48个、恶性40个)进行SMI及CDFI检测,参照Adler分级标准,应用上述两种成像技术分别观察同一病灶的血流情况,Kappa分析以评估其一致性。对术后病理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MVD表达,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分析MVD表达与两种模式的Adle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技术方法对所有病灶血流丰富程度的一致性不佳(κ=0.67);对恶性病灶血流丰富程度的二者检测一致性差(κ=0.39);而SMI和CDFI对良性病灶血流丰富程度的检出一致性较好(κ=0.79)。相比较CDFI,SMI与MVD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2、P<0.01)。结论:SMI对乳腺恶性肿物的微血管检出效果更佳,与病理MVD相关性较好,可作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恶性肿瘤微血管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微血管密度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复方皂矾丸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MVD、VEGF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方方 王康玮 +1 位作者 向琪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7-480,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6例确诊的CA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组2在组1的基... 目的:本研究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6例确诊的CA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组2在组1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两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检测骨髓MVD和VEGF水平。20例正常骨髓蜡块作对照组。结果:CAA患者治疗前骨髓MVD、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2治愈率、缓解率(44.7%)较治疗组1(15.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骨髓MVD、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无差异,治疗组2治疗后骨髓MVD、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较治疗组1治疗后进一步升高。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CAA能进一步提高骨髓MVD、VEGF水平,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皂矾丸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皮下转移瘤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及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铁明慧 张颖 王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肿瘤新生血管结构及功能、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Hepa1-6小鼠肝癌皮下转移瘤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鳖甲煎丸组、贝伐单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鳖甲煎丸组按6 g/(kg·d)予鳖甲煎丸混悬液灌胃,贝伐单...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对肿瘤新生血管结构及功能、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Hepa1-6小鼠肝癌皮下转移瘤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鳖甲煎丸组、贝伐单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鳖甲煎丸组按6 g/(kg·d)予鳖甲煎丸混悬液灌胃,贝伐单抗组腹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 m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干预14天。14天后剥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计数、周细胞覆盖率和血管基底膜面积,Evans blue法检测血管通透性,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的乏氧区域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贝伐单抗组和鳖甲丸组微血管密度计数、Evans blue染料含量及乏氧区域面积均降低,周细胞覆盖及基底膜面积均升高(P<0.05或P<0.01)。鳖甲煎丸组Evans blue染料含量及乏氧区域面积较贝伐单抗组高(P<0.01)。贝伐单抗组和鳖甲丸组微血管密度计数、周细胞覆盖及基底膜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Hepa1-6小鼠肝癌皮下转移瘤具有促使血管结构和功能正常化作用,能够改善肿瘤组织的乏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转移瘤 鳖甲煎丸 微血管密度计数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TACE后肝癌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与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向昕 刘志伟 +1 位作者 顾万清 史宪杰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肝癌切除术后标本及肝癌 TACE术后手术切除杯本 VEGF表达和 MVD的测定 ,初步探讨TACE后 期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择 1 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和 2 6例 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测定 VEGF... 目的 通过对肝癌切除术后标本及肝癌 TACE术后手术切除杯本 VEGF表达和 MVD的测定 ,初步探讨TACE后 期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择 1 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和 2 6例 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测定 VEGF和 CD34的蛋白表达。结果  1 TACE后 期切除肝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率为 76 .92 % ,MVD值为 1 6 7.2 3± 6 7.39, 期切除肝癌组织中 VEGF阳性表达率为 4 3.75 % ,MVD值为 98.81± 4 7.31 ,二者比较差异均显著 (P<0 .0 5 ) ;2术前行 1次、2次、3次以上 TACE肝癌组织中 VEGF表达率和 MVD值分别为 6 1 .5 4 %、1 5 8.85± 6 9.2 1、75 %、1 74 .75± 83.5 4、1 0 0 %、1 5 5 .8± 5 4 .38,各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术前多次行 TACE并不能造成肝癌的进一步缺血、缺氧 ,并可能增加肿瘤的转移机会。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大肠癌微血管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8
13
作者 贾玲 陈天星 +2 位作者 孙建伟 纳智明 张会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手术后有无潜在性肿瘤转移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大肠癌进行术后5a的随访及石蜡标本的S-P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大肠癌MVD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临床病理分期(D... 目的探讨大肠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手术后有无潜在性肿瘤转移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大肠癌进行术后5a的随访及石蜡标本的S-P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大肠癌MVD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临床病理分期(Dukes')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有无淋巴结、肝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0.01)。增殖活性表达提示,分化愈差,有淋巴结或肝转移时,增殖活性增高,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之间,增殖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MVD及PCNA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及肝转移相关。手术时虽无明显转移,但MVD增高及PCNA活性增强,提示可能有潜在的转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肠癌
下载PDF
增强超声诊断小乳腺癌及评价血管生成活性的价值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泓 曹铁生 +3 位作者 乐桂容 段云友 袁丽君 杨一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研究声诺维(SonoVue)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对小乳腺癌鉴别诊断的意义及评价小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的价值。方法增强能量多普勒研究39例乳腺小病灶(恶性21例,良性18例),图像定量计算病灶内彩色像素密度。与术后免疫组化所测微血管密度(M... 目的研究声诺维(SonoVue)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对小乳腺癌鉴别诊断的意义及评价小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的价值。方法增强能量多普勒研究39例乳腺小病灶(恶性21例,良性18例),图像定量计算病灶内彩色像素密度。与术后免疫组化所测微血管密度(MVD)对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增强前彩色像素密度恶性组与良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彩色像素密度与MVD无相关性。增强后能量多普勒恶性组彩色像素密度高于良性组,与MVD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声诺维有助于小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增强能量多普勒可有效评价小乳腺癌血管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能量多普勒 造影剂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夏枯草硫酸多糖对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雅楠 曹蕊 +1 位作者 朱聪 吴雄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8-761,共4页
目的:观察夏枯草硫酸多糖(PVSP)对肝癌细胞中血管生成因子bFGF,VEGF和IL-8蛋白分泌及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ELISA法观察PVSP和香菇多糖(LNT,不含硫酸基,阴性对照)对bFGF、VEGF和IL-8在肝癌细胞中的分泌情况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PVSP... 目的:观察夏枯草硫酸多糖(PVSP)对肝癌细胞中血管生成因子bFGF,VEGF和IL-8蛋白分泌及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ELISA法观察PVSP和香菇多糖(LNT,不含硫酸基,阴性对照)对bFGF、VEGF和IL-8在肝癌细胞中的分泌情况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PVSP和LNT以及PBS空白对照对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同PBS空白对照相比,200μg/mL的PVSP抑制bFGF的分泌(P<0.01),而LNT对bFGF表达无影响。各剂量组的PVSP和LNT对VEGF、IL-8的分泌均无影响。200 mg/kgPVSP能够减少肿瘤组织块中的微血管密度(P=0.03),而LNT 10 mg/kg对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无影响。结论:PVSP对bFGF分泌的抑制作用是其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一个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硫酸多糖 香菇多糖 血管生成 肝癌 微血管密度 BFGF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27
16
作者 马步云 金亚 +3 位作者 Parajuly Shyam Sundar 赵海娜 姜勇 周洁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TI-RADS≥3级的86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结节及甲状腺的CEUS表现...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TI-RADS≥3级的86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结节及甲状腺的CEUS表现,术后结节及甲状腺的病理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86个结节的Adler血流分级分别为:0级26个,Ⅰ级34个,Ⅱ级23个,Ⅲ级3个。CEUS增强强度为低增强71个,等增强12个,高增强3个。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平均强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和CD34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明显低于周围组织。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EUS增强强度以低增强为主,其病理基础是与周围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对移植性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承贤 丁志山 +3 位作者 尹丽慧 方三华 袁巍 沃兴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28-731,共4页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 (红参 ,麦冬 )对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探讨参麦抗肿瘤的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S1 80 肿瘤模型 ,从整体水平上观察参麦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肿瘤组...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 (红参 ,麦冬 )对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探讨参麦抗肿瘤的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S1 80 肿瘤模型 ,从整体水平上观察参麦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中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vWF)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的表达。结果 :参麦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参麦能降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能减少PCNA的表达。结论 :抗血管生成是参麦抗肿瘤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细胞增殖核抗原 小鼠
下载PDF
肾细胞癌螺旋CT征象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学军 高剑波 +3 位作者 杨学华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的螺旋CT(spiralCT,SCT)征象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34例行S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RCC,...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的螺旋CT(spiralCT,SCT)征象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34例行S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R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ABC法)染色,检测肿瘤中MVD及VEGF的表达。结果(1)SCT双期增强扫描对34例RCC的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100%,分期的准确度为94%。(2)SCT上瘤周有环状低密度影者14例,病理检查12例有完整的假包膜(85.7%);细胞核分级在瘤体直径>3.0cm组、瘤周无环状低密度影组、瘤体中心有坏死不强化区组,分别高于瘤体直径≤3.0cm组、瘤周有环状低密度影组、瘤体内无坏死区组(P值均<0.01)。(3)34例RCC的平均MVD为(89.5±56.0)条/视野,VEGF阳性表达24例(70.6%)。(4)SCT上,瘤周无环状低密度影组、肿瘤中心有坏死不强化区组,VEGF阳性表达及MVD分别高于瘤周有环状低密度影组、肿瘤内无坏死区组(P值均<0.05)。SCT增强早期,肿瘤密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组,MVD高于肿瘤密度低于肾皮质组(t=3.069,P<0.05);MVD在静脉内有癌栓组高于无癌栓组(t=11.95,P<0.01)。结论(1)SCT双期增强扫描是RCC可靠的检查方法,能准确反映其病理学基础。(2)RCC的部分SCT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CT征象 肾细胞癌 螺旋 CT双期增强扫描 carcinoma 低密度影 VEGF factor 免疫组织化学 瘤体直径 肿瘤密度 MVD RCC SCT检查 SABC法 过氧化物酶 病理学基础 侵袭和转移 cell 手术证实 抗生物素
原文传递
CD_(34)、CD_(31)与F_(Ⅷ)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熊正文 王炳胜 +3 位作者 朱光君 苏红 李春光 安赵栓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 与FⅧ 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微血管密度 (MVD)中的差异 ,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LSAB)检测CD31、CD34 与FⅧ 在 78例NSCLS中的表达。结果  3种血管内...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 与FⅧ 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微血管密度 (MVD)中的差异 ,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LSAB)检测CD31、CD34 与FⅧ 在 78例NSCLS中的表达。结果  3种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 、CD31与FⅧ显示的MVD分别是 (65 8± 14 3)条、(63 5± 17 9)条和 (5 4 3± 19 4)条 ,范围分别是 18~ 112条、16~ 10 2条和 16~ 10 3条 ,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的MVD具有一致性 (P >0 0 5 )。CD34 、CD31与FⅧ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NSCLC的MVD ,在转移组分别是 (69 5± 15 7)、(65 3± 14 5 )和 (5 8 3± 16 3) ,在无转移组分别是 (4 4 3± 14 3)、(4 0 5± 12 6)和 (36 5± 15 8) ,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P <0 0 1) ,而三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之间显示的MV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CD34 、CD31、FⅧ 相关抗原均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NSCLC的MVD ,但CD34 比CD31、FⅧ因子相关抗原更敏感 ,能突出显示较小的、不成熟的微血管或单一的内皮细胞 ;NSCLC的MVD与微血管内皮标记物的种类无关 ,与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1 CD34 FⅧ 非小细胞肺癌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文举 王自能 +3 位作者 郑辉 郑佩娥 马保锋 左连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9,174,共7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为对照,予相应处理4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GFW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腺体明显减少,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GFW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8、TNF-α降低,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MVD也明显减少,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使异位内膜萎缩,当二者联合用药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桂枝茯苓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