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梅毒9900例患者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蒲荣
卢自当
+3 位作者
黄道兰
赵曼
陈映媚
陈颖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本区域梅毒流行特征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2005~2007年在本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99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评价TRUST,TP-ELISA和TPPA法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2005~2007年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7%,4.0%,8.7%;3年中一期...
目的了解本区域梅毒流行特征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2005~2007年在本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99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评价TRUST,TP-ELISA和TPPA法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2005~2007年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7%,4.0%,8.7%;3年中一期梅毒分别占55.9%,73.9%和61.3%,二期梅毒分别占33.8%,20.4%和32.1%,三期梅毒相对较少,隐性梅毒分别为8.8%,5.0%和6.0%;TRUST,ELISA和TPPA法敏感性分别为72.0%,87.0%和68.0%,特异性分别为88.0%,95.0%和100%。梅毒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63∶1,初中和小学毕业占62.0%,其他占38.0%,年龄分布主要在青壮年,服务业和打工者占76.0%,其他占24.0%,已婚者占65.0%。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中敏感性ELISA法较高,特异性TPPA较高。梅毒感染中女性较多,初中、小学文化层次偏多,青壮年、打工者和已婚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
梅毒分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有鹏
朱朝敏
+1 位作者
杜敏
吕华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4054-405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9~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梅毒患儿1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5例病例中,早期先天性梅毒104例,晚期先天性梅毒1例。新...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9~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梅毒患儿1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5例病例中,早期先天性梅毒104例,晚期先天性梅毒1例。新生儿57例(54.3%),<3月95例(90.5%);②常见临床表现为肝脏肿大、皮肤损害、肺部受累、骨骼受累及黄疸,其例数分别为84例(80%)、67例(63.8%)、66例(62.9%)、38例(36.2%)、38例(36.2%);③105例患儿梅毒抗体检测(RPR)阳性率100%,TPPA阳性率100%(83/83),TRUST检查阳性率90.3%(56/62),75例(71.4%)肝功能受损,53例(50.5%)血液系统受累;④转归: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50例,临床症状、体征好转36例,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13例。结论: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在近10年(1999~2008)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为早期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肝肿大、皮肤损害、血液系统及骨骼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青霉素仍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新生儿
梅毒螺旋体
原文传递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
7
3
作者
谢益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方法:梅毒螺旋体病原体的检测以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非特异反应素抗体检测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的方法。结果:感染梅毒后可检出阳性结果的试验顺序通常是FTA-ABS试验→非特异性试...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方法:梅毒螺旋体病原体的检测以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非特异反应素抗体检测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的方法。结果:感染梅毒后可检出阳性结果的试验顺序通常是FTA-ABS试验→非特异性试验→TPHA试验,但在以早期诊断为目的情况下,可以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查。结论:一般选用VDRL和RPR试验与TPHA试验配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非特异反应素抗体
特异性抗原
非特异性试验
特异性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蒲荣
向华国
+3 位作者
赵本琼
杨泽敏
邝树华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2-453,456,共3页
目的通过梅毒螺旋体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鉴别诊断试验,探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最大限度减少漏诊与误诊,为深入研发新型早期梅毒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依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临床筛选一期梅毒患者86例...
目的通过梅毒螺旋体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鉴别诊断试验,探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最大限度减少漏诊与误诊,为深入研发新型早期梅毒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依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临床筛选一期梅毒患者86例(研究组)和非梅毒患者100例(对照组),对患者血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筛选临床体征、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进一步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免疫PCR法与自身抗体检测等试验。结果初筛TRUST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8%、93.0%;确认TPPA法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66.3%、100%。TRUST法和TPPA法两者结果差异占12.8%;临床体征诊断、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差异占41.9%。TPPA法与TRUST法两者均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中,FQ-PCR阳性率达88.0%,免疫PCR阳性率占40.0%。TPPA法阳性、TRUST法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免疫PCR法与TPPA法结果一致;TPPA法阴性、TRUST法阳性11例患者中结核抗体阳性2例,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与抗Sm抗体结果阳性6例。结论一期梅毒患者实验室诊断结果差异性较大,漏诊与误诊的比例较高,有待研发新型的诊断试剂和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一期梅毒
TRUST法
TPPA法
差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PCR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抗体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马秋林
郭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目的建立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法学,并比较两种方法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方法选择2011年我院梅毒血清学ELISA法检测者1520例并梅毒分期;建立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
目的建立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法学,并比较两种方法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方法选择2011年我院梅毒血清学ELISA法检测者1520例并梅毒分期;建立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法,然后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阳性标本10倍系列稀释,比较免疫PCR法敏感性;同时采用正常健康血清标本观察免疫PCR法特异性;最后采集梅毒阳性血液分装成两份标本,监测两种免疫PCR法试验批内和日间重复性。结果 1 520例患者中,梅毒患者136例。梅毒患者中女性占77.2%(105/136),孕妇占19.1%(26/136)。梅毒分期以一期梅毒感染为主,与其他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R-Ag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敏感性是ELISA法的104倍,TPPA和TRUST法的106。IPCR-Ab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性是ELISA法的103倍,TPPA和TRUST法的105。两种免疫PCR法测检查正常健康人群梅毒螺旋体结果均为阴性。IPCR-Ab法试验批内CV为11.61%,日间CV为18.12%;IPCR-Ag法试验批内CV为18.61%,日间CV为22.24%,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重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PCR法
梅毒螺旋体
TpN47
抗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于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中心对高危人群中的200人进行梅毒筛查,均行ELISA法筛查,分析ELISA在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0人高危人群中,经ELISA法检出梅毒8例...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中心对高危人群中的200人进行梅毒筛查,均行ELISA法筛查,分析ELISA在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0人高危人群中,经ELISA法检出梅毒8例,占4.00%。结论ELISA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因此ELISA在梅毒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蒲荣
梁玉冰
+2 位作者
梁浩凡
刘伟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63-564,569,共3页
目的建立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TpN47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体并用Weston blotting检测;利用抗TpN47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血清中TpN47抗原结合,通过链霉亲和素...
目的建立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TpN47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体并用Weston blotting检测;利用抗TpN47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血清中TpN47抗原结合,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生物素化DNA和PCR扩增等建立Immuno-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TpN47体系;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收集200例临床标本通过Immuno-PCR法、ELISA、TPPA和TURST法进行临床应用比较。结果 Weston blotting结果显示TpN47抗体阳性;Immuno-PCR比ELISA法敏感性强103倍,比TPPA、TURST强105倍;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临床标本中Immuno-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0%(P<0.05)和100.00%,ELISA法为71.00%和98.00%,TPPA法为65.00%和100.00%,TRUST法为68.00%和95.00%。结论 Immuno-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TpN47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PCR
梅毒螺旋体
TpN47抗原
ELISA
TPPA
TURST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心得
8
作者
王向英
卢改会
彭希亮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316-316,共1页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1]。梅毒螺旋体侵入体内产生的抗体有抗。磷脂抗体(RPR)和螺旋体抗体,常常作为临床免疫检测靶标。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抗体检刹心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毒9900例患者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蒲荣
卢自当
黄道兰
赵曼
陈映媚
陈颖聪
机构
东莞市寮步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
基金
东莞市科委资助项目(编号2008105150117)
文摘
目的了解本区域梅毒流行特征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2005~2007年在本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99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评价TRUST,TP-ELISA和TPPA法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2005~2007年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2.7%,4.0%,8.7%;3年中一期梅毒分别占55.9%,73.9%和61.3%,二期梅毒分别占33.8%,20.4%和32.1%,三期梅毒相对较少,隐性梅毒分别为8.8%,5.0%和6.0%;TRUST,ELISA和TPPA法敏感性分别为72.0%,87.0%和68.0%,特异性分别为88.0%,95.0%和100%。梅毒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63∶1,初中和小学毕业占62.0%,其他占38.0%,年龄分布主要在青壮年,服务业和打工者占76.0%,其他占24.0%,已婚者占65.0%。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中敏感性ELISA法较高,特异性TPPA较高。梅毒感染中女性较多,初中、小学文化层次偏多,青壮年、打工者和已婚者居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
梅毒分期
流行病学
Keywords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Serology
Staging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有鹏
朱朝敏
杜敏
吕华燕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4054-405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9~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梅毒患儿1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5例病例中,早期先天性梅毒104例,晚期先天性梅毒1例。新生儿57例(54.3%),<3月95例(90.5%);②常见临床表现为肝脏肿大、皮肤损害、肺部受累、骨骼受累及黄疸,其例数分别为84例(80%)、67例(63.8%)、66例(62.9%)、38例(36.2%)、38例(36.2%);③105例患儿梅毒抗体检测(RPR)阳性率100%,TPPA阳性率100%(83/83),TRUST检查阳性率90.3%(56/62),75例(71.4%)肝功能受损,53例(50.5%)血液系统受累;④转归: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50例,临床症状、体征好转36例,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13例。结论: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在近10年(1999~2008)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为早期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肝肿大、皮肤损害、血液系统及骨骼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青霉素仍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新生儿
梅毒螺旋体
Keywords
Congenital
syphilis
Neonate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
7
3
作者
谢益君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68-46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的方法。方法:梅毒螺旋体病原体的检测以及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检测(非特异反应素抗体检测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的方法。结果:感染梅毒后可检出阳性结果的试验顺序通常是FTA-ABS试验→非特异性试验→TPHA试验,但在以早期诊断为目的情况下,可以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查。结论:一般选用VDRL和RPR试验与TPHA试验配合应用。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非特异反应素抗体
特异性抗原
非特异性试验
特异性试验
Keywords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Nonspecific
reagin
Specific
antigen
Specific
antigen
test
Specific
test
分类号
R377.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蒲荣
向华国
赵本琼
杨泽敏
邝树华
张德纯
机构
东莞市寮步医院
深圳市福永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2-453,456,共3页
基金
东莞市科委资助项目(NO.2008105150117)
文摘
目的通过梅毒螺旋体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鉴别诊断试验,探讨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最大限度减少漏诊与误诊,为深入研发新型早期梅毒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依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临床筛选一期梅毒患者86例(研究组)和非梅毒患者100例(对照组),对患者血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筛选临床体征、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进一步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免疫PCR法与自身抗体检测等试验。结果初筛TRUST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8%、93.0%;确认TPPA法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66.3%、100%。TRUST法和TPPA法两者结果差异占12.8%;临床体征诊断、TRUST法和TPPA法三者结果差异占41.9%。TPPA法与TRUST法两者均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中,FQ-PCR阳性率达88.0%,免疫PCR阳性率占40.0%。TPPA法阳性、TRUST法阴性的一期梅毒患者免疫PCR法与TPPA法结果一致;TPPA法阴性、TRUST法阳性11例患者中结核抗体阳性2例,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与抗Sm抗体结果阳性6例。结论一期梅毒患者实验室诊断结果差异性较大,漏诊与误诊的比例较高,有待研发新型的诊断试剂和提高诊断水平。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一期梅毒
TRUST法
TPPA法
差异性
Keywords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Primary
syphilis
TRUST
TPPA
Variability
分类号
R759.1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PCR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抗体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马秋林
郭义红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116-118,共3页
文摘
目的建立免疫PCR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法学,并比较两种方法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方法选择2011年我院梅毒血清学ELISA法检测者1520例并梅毒分期;建立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方法,然后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阳性标本10倍系列稀释,比较免疫PCR法敏感性;同时采用正常健康血清标本观察免疫PCR法特异性;最后采集梅毒阳性血液分装成两份标本,监测两种免疫PCR法试验批内和日间重复性。结果 1 520例患者中,梅毒患者136例。梅毒患者中女性占77.2%(105/136),孕妇占19.1%(26/136)。梅毒分期以一期梅毒感染为主,与其他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R-Ag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敏感性是ELISA法的104倍,TPPA和TRUST法的106。IPCR-Ab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性是ELISA法的103倍,TPPA和TRUST法的105。两种免疫PCR法测检查正常健康人群梅毒螺旋体结果均为阴性。IPCR-Ab法试验批内CV为11.61%,日间CV为18.12%;IPCR-Ag法试验批内CV为18.61%,日间CV为22.24%,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重复性较差。
关键词
免疫PCR法
梅毒螺旋体
TpN47
抗体
Keywords
Immuno-PCR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TpN47
Antiboby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于影
机构
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中心对高危人群中的200人进行梅毒筛查,均行ELISA法筛查,分析ELISA在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0人高危人群中,经ELISA法检出梅毒8例,占4.00%。结论ELISA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因此ELISA在梅毒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
Keywords
Syphili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分类号
R377.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759.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7
作者
蒲荣
梁玉冰
梁浩凡
刘伟
张德纯
机构
东莞市寮步医院
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63-564,569,共3页
基金
东莞市科委资助项目(2008105150117)
广东省卫生类科研资助课题(A2009754)
文摘
目的建立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TpN47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体并用Weston blotting检测;利用抗TpN47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血清中TpN47抗原结合,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生物素化DNA和PCR扩增等建立Immuno-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原TpN47体系;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收集200例临床标本通过Immuno-PCR法、ELISA、TPPA和TURST法进行临床应用比较。结果 Weston blotting结果显示TpN47抗体阳性;Immuno-PCR比ELISA法敏感性强103倍,比TPPA、TURST强105倍;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临床标本中Immuno-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0%(P<0.05)和100.00%,ELISA法为71.00%和98.00%,TPPA法为65.00%和100.00%,TRUST法为68.00%和95.00%。结论 Immuno-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TpN47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
关键词
IMMUNO-PCR
梅毒螺旋体
TpN47抗原
ELISA
TPPA
TURST
Keywords
Immuno-PCR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TpN47
ELISA
TPPA
TURST
分类号
R759.1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心得
8
作者
王向英
卢改会
彭希亮
机构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出处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316-316,共1页
文摘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1]。梅毒螺旋体侵入体内产生的抗体有抗。磷脂抗体(RPR)和螺旋体抗体,常常作为临床免疫检测靶标。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抗体检刹心得
Keywords
microspironema
pallidum
immunodetection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梅毒9900例患者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蒲荣
卢自当
黄道兰
赵曼
陈映媚
陈颖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0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分析
王有鹏
朱朝敏
杜敏
吕华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
10
原文传递
3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谢益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差异性研究
蒲荣
向华国
赵本琼
杨泽敏
邝树华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免疫PCR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抗原和抗体的方法学研究
马秋林
郭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于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Immuno-PCR法诊断早期梅毒的方法学建立及其应用
蒲荣
梁玉冰
梁浩凡
刘伟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
1
原文传递
8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心得
王向英
卢改会
彭希亮
《医学信息》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