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颖 林辉 +1 位作者 赵洪猛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cinous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MU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192例收治且病理诊断为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nce... 目的:探讨具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cinous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MU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年9月至2008年12月192例收治且病理诊断为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101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BC,PMBC)及91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BC,MMBC)。在101例PMBC中筛选出35例MUMPC作为研究组,66例无微乳头结构的PMBC作为对照组(定义为p MBC组),分析各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UMPC组淋巴结阳性、Ki-67指数表达阳性患者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UMPC组患者总体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96.1%,10年DFS为68.9%。p MBC、MMBC、MUMPC组的5年DFS分别为100.0%、91.9%、100.0%,10年DFS分别为91.8%、56.2%、73.0%,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对MUMPC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理淋巴结分期为DFS的影响因素(P=0.006)。结论:MUMPC的预后与p MBC相比较差,与MMBC相比较好。MUMPC患者中淋巴结分期是唯一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预后较差的患者,应予以更加积极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预后 病理分期
下载PDF
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圆 顾文贤 +2 位作者 周晓莉 耿翔 孙阳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7-904,共8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黏液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且预后较好的乳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内有大量黏液,其中漂浮着癌细胞。在伴有黏液分泌的乳腺浸润癌中可见黏液湖中漂浮的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将之命名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 背景与目的:乳腺黏液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且预后较好的乳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内有大量黏液,其中漂浮着癌细胞。在伴有黏液分泌的乳腺浸润癌中可见黏液湖中漂浮的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将之命名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with micropapillary pattern,MUMPC)。探讨MUM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MUMP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影响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56岁,4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0~8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0个月,1、3和5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为100%、87%和62%,1、3和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100%、95%和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细胞核级别、神经内分泌标志、分子分型、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TNM分期、肿瘤细胞核级别、淋巴结转移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MPC发病率较低,5年OS率较高。TNM分期、肿瘤细胞核级别、淋巴结转移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防污无光釉的显微结构分析及其防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辉 朱玲 +6 位作者 龙南 黄检 刘梦 任一鹏 李建保 陈拥军 肖娟秀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5-862,共8页
陶瓷作为在公共场合被广泛使用的一类产品,其釉面的防污性和易清洁性对公共卫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ZrSiO_(4)添加量(10 wt.%-40 wt.%)和烧结温度(1150℃-1210℃)对釉面显微结构、白度、光泽度和防污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 陶瓷作为在公共场合被广泛使用的一类产品,其釉面的防污性和易清洁性对公共卫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ZrSiO_(4)添加量(10 wt.%-40 wt.%)和烧结温度(1150℃-1210℃)对釉面显微结构、白度、光泽度和防污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釉面显微结构对污渍液滴的铺展以及水流冲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含量相比,当ZrSiO_(4)添加量为40 wt.%时,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光泽度和白度分别呈现最低和最高,但都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这归功于其表面的微乳突结构,该结构不仅对污渍液滴的铺展起到抑制作用,而且相对于微凹槽结构有更好的易清洁性。因此,通过在无光釉表面构建乳突结构,不仅能提高其无光性,而且可提高釉面的防污和易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光釉 易清洁性 防污性 微乳突结构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