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剑飞 周建娅 +2 位作者 丁伟 钟百书 周建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的80例伴MPP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80例伴MPP的肺腺癌患者中,Ⅰ期38例(47.5%...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切除的80例伴MPP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80例伴MPP的肺腺癌患者中,Ⅰ期38例(47.5%),Ⅱ期12例(15.0%),Ⅲ期25例(31.3%),Ⅳ期5例(6.2%)。中分化14例(17.5%),中低分化66例(82.5%)。有胸膜侵犯、脉管侵犯、支气管壁累及、大血管累及、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其中之一者63例(78.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率均为100%,表面活性剂载脂蛋白A(SPA)阳性率为84.0%。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占18.8%,但病理确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占45.0%。肺部影像以周围型为主,中央型较少,实性病灶多见,大部分伴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磨玻璃影(GGO)和空泡征极少。结论伴MPP的肺腺癌早期就出现胸膜、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浸润。影像学表现为周围型和实性病灶为主,多伴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等,GGO和空泡征较少。TTF-1、CK7、SPA高表达和癌胚抗原升高与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临床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乳头结构
原文传递
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蓝 张清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预后较好的浸润性癌,但近年发现在这种类型的乳腺癌中存在一种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征的亚型,其形态结构类似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且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目前临床上对于它的认识和了解...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预后较好的浸润性癌,但近年发现在这种类型的乳腺癌中存在一种以微乳头状结构为特征的亚型,其形态结构类似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且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目前临床上对于它的认识和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将对此种含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特点、预后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对此亚型的乳腺癌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乳腺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下载PDF
Phagocytosis(cannibalism) of apoptotic neutrophils by tumor cells in gastric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s 被引量:4
3
作者 Valeria Barresi Giovanni Branca +3 位作者 Antonio Ieni Luciana Rigoli Giovanni Tuccari Rosario Alberto Carus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8期5548-5554,共7页
AIM:To identify those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ascertain relative frequency and documen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reviewing gastric carcinoma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ifty-one patients diagnosed wi... AIM:To identify those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ascertain relative frequency and document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reviewing gastric carcinoma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ifty-on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stric cancer who underwent gastrec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the presence of a regional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omponent was evaluated by light microscopy.All available hematoxylin-eosin(HE)-stained slides were histologically reviewed and 5 tumors were selected as putat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when cancer cell clusters without a vascular core within empty lymphatic-like space comprised at least5%of the tumor.Tumor tissues from these 5 invasive gastric carcinomas were immunostained using an antimucin 1(MUC1)antibody(clone MA695)to detect the characteristic inside-out pattern and with D2-40antibody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intratumoral lymph vessels.Detection of intraepithelial neutrophil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in consecutive histological tissue sections by three independent methods,namely light microscopy with HE staining,the conventional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biotin nick end-labeling(TUNEL)method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activated caspase-3(clone C92-605).RESULTS:Among 151 gastric cancers resected for cure,5(3.3%)were adenocarcinomas with a micropapillary component.Four of the patients died of disease from 6 to 23 mo and one patient was alive with metastases at 9 mo.All patients had advanced-stage cancer(≥p T2)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ositive MUC1 immunostaining on the stroma-facing surface(inside-out pattern)of the carcinomatous cluster cells,together with negative immunostaining for D2-40 in the cells limiting lymphatic-like spaces,confirmed the true micropapillary pattern in these gastric neoplasms.In all five cases,several micropapillae were infiltrated by neutrophils.HE staining,TUNEL assay and immunostaining for caspase-3 demonstrated apoptoticneutrophils within cytoplasmic vacuoles of tumor cells.These data suggest phagocytosi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micropapillary pattern MUCIN 1 Caspase-3 TUNEL assay
下载PDF
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EGFR 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静 孙蕾娜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2011年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 te...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2011年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 tern,MPP),将144例肺腺癌病例分为MPP阳性组77例和MPP阴性组77例。MPP阳性组中又按MPP所占比例分为(+、++、+++)三亚组。RT-PCR法检测两组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44例肺腺癌病例中EGFR突变62例(43.1%),KRAS突变9例(6.25%),EGFR突变与性别(P=0.018)和肿瘤体积(P=0.016)有关。MPP阳性组EGFR突变率高于MPP阴性组(P<0.001);KRAS突变率低于MPP阴性组(P=0.016)。EGFR基因突变频率在MPP三亚组中无明显不同(P=0.932)。结论: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腺癌其它亚型,KRAS突变频率低于肺腺癌其它亚型,说明其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新分类 微乳头 EGFR KRAS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对于肺腺癌形态及成分与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杜林 卢喜科 +1 位作者 张逊 孙大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腺瘤形态大小,微乳头成分、实性成分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通过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引起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 目的 探讨肺腺瘤形态大小,微乳头成分、实性成分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通过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引起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计算阈值.结果 N1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16)、肿瘤直径(P =0.001)、胸膜侵犯情况(P=0.008)、微乳头成分(P =0.028)和实性成分(P =0.047)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微乳头成分、实性成分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肺腺癌N1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计算,微乳头成分>27.5%,实性成分>15%,肿瘤直径>3.0 cm,为N1淋巴结转移阈值.关于N1淋巴结单站与多站转移规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升高(P =0.004)、血管内见癌栓(P =0.029)、微乳头成分(P=0.018)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术前升高的CEA和微乳头成分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术前CEA高于正常值或者微乳头成分越高,越有可能出现多站N1转移;ROC结果显示,微乳头成分大于30%即有可能出现多站N1转移.关于肺内N1淋巴结与肺外N1淋巴结转移规律经单因素分析只有微乳头成分(P =0.027)具有统计学意义,微乳头成分高说明腺癌有可能已转移至肺外淋巴结.结论 肿瘤直径、微乳头成分和实性成分为肺腺癌N1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术前较高的CEA值或者微乳头成分越高,可出现多站N1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微乳头成分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中c-Met、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邱静 戴晓丽 +2 位作者 王琪 王婷婷 梁晓东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c-Me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含微乳头结构肺腺癌(MPPA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搜集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肺腺癌患者116例,按微乳头结构(MPP)是否大于5%将116例肺腺癌病例分为MPPAC组(56例)和MPP...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c-Me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含微乳头结构肺腺癌(MPPA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搜集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肺腺癌患者116例,按微乳头结构(MPP)是否大于5%将116例肺腺癌病例分为MPPAC组(56例)和MPP阴性组(60例),50例癌旁肺组织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Met及VEGF的表达。结果c-Met阳性表达率在MPPAC组、MPP阴性组、对照组分别为69.64%(39/56)、51.67%(31/60)、6.00%(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阳性表达率在MPPAC组、MPP阴性组、对照组分别为66.07%(37/56)、50.00%(30/60)、8.00%(4/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MPPAC组中c-Met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83,P<0.01);且c-Met、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及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表达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t、VEGF在MPPAC中高表达,它们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有关。c-Met、VEGF共同参与了MPPAC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且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微乳头结构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pT1期肺腺癌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艳 周晓军 +2 位作者 马恒辉 陆珍凤 何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病理学T1(pathological-T1,pT1)期肺腺癌中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的预后意义。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pT1期肺腺癌85例,根据肿瘤的间质浸润分级及MPP含量将其分为3组,即... 目的探讨病理学T1(pathological-T1,pT1)期肺腺癌中间质浸润分级及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的预后意义。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的pT1期肺腺癌85例,根据肿瘤的间质浸润分级及MPP含量将其分为3组,即间质浸润0-2级组(0-2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阴性组(3级MPP阴性组)、间质浸润3级伴MPP阳性组(3级MPP阳性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0-2级组、3级MPP阴性组及3级MPP阳性组的病例数分别为29例、30例及26例。肿瘤大小0-2级组小于3级MPP阳性组(P=0.024),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及3级MPP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血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病理学分期均为3级MPP阳性组高于0-2级组(P〈0.001)及3级MPP阴性组(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吸烟史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3级MPP阳性组为18.9%,低于0-2级组的92.9%(PP〈0.001)及3级MPP阴性组的81.6%(P〈0.001),而0—2级组与3级MPP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1期肺腺癌可根据肿瘤中间质浸润分级及MPP的含量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T1期 间质浸润 微乳头结构 预后
下载PDF
33例乳腺外具有微乳头结构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山珊 吴秀玲 +1 位作者 董磊 黄卡特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9-4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乳腺外不同部位具有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对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MA、E-cd、CD44v6及Ki67检测,并加以随访。结果:33例具有MPP... 背景与目的:探讨乳腺外不同部位具有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对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MA、E-cd、CD44v6及Ki67检测,并加以随访。结果: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发生于肺、膀胱、胰腺、肾及结肠。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典型MPP结构,肿瘤中央及周边区可见明显的淋巴管癌栓,其中25例见淋巴结转移。在MPP结构区,Ki67阳性率与周围普通型癌相同,但EMA、E-cd、CD44v6表达部位与普通型癌不同。随访时间6~103个月,死亡23例,复发3例。结论:乳腺外伴有MPP结构的癌可发生于膀胱、肺、胰腺及大肠等多个部位,具有较高的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极差,需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头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含微乳头结构肺腺癌CT重建征象特征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吉航 续力云 +3 位作者 陆畅畅 黄燕燕 王昕晨 乐涵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 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 目的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 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有关标识分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含MPP组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毛刺、胸膜凹陷征、实性及分叶比例较高(均P<0.001)。含MPP组E-钙黏蛋白(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均下调(P<0.05),N-cadherin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均上调(P<0.05)。有毛刺组E-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实性结节组E-cadher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结论含MPP浸润性肺腺癌具有特征性CT重建征象,发生了EMT改变。其CT重建征象与EMT相关分子表达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头结构 上皮间质转化 肺腺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健 井旺 +1 位作者 李波波 郭洪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分析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MPPA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9例MPPA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l、3、5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 目的分析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MPPA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9例MPPA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l、3、5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109例MPPAC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5.0个月(3~67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0%、61.5%和4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7.208,P=0.007)、肿瘤大小(χ^2=24.083,P<0.01)、淋巴结转移(χ^2=23.068,P<0.01)、脉管瘤栓(χ^2=16.411,P<0.01)、脏层胸膜浸润(χ^2=18.438,P<0.01)、多发肿瘤(χ^2=28.563,P<0.01)与MPPAC患者总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1.629,95%CI1.145~2.317,P=0.007)、淋巴结转移(RR=1.680,95%CI1.161~2.430,P=0.006)、脉管瘤栓(RR=2.867,95%CI1.286~6.392,P=0.010)是影响MPPA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PPAC患者预后较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影响MPPA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微乳头结构 病理学 外科 预后
原文传递
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临床病理特征
11
作者 张小伟 张晶 +3 位作者 许拯国 陈艳 黄必飞 胡桂女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回顾性分析东阳市人民医院5例乳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单纯型黏液癌(micropapillary pattern of pure mucinou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PPPMC)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组5例具有MPPPMC均为绝经前女性,年龄范围为37~48岁,5例患者中3例伴有... 回顾性分析东阳市人民医院5例乳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单纯型黏液癌(micropapillary pattern of pure mucinou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MPPPMC)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组5例具有MPPPMC均为绝经前女性,年龄范围为37~48岁,5例患者中3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行乳房改良根治术、1例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1例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1例口服内分泌药物+放疗、4例口服内分泌药物+化疗+放疗、2例靶向药物赫赛汀治疗。具有MPPPMC是一种界于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之间的特殊类型,该类型发病年龄较黏液癌年轻,预后较黏液癌差,是否是乳腺IMPC或PMC的一种独立亚型目前仍未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肿瘤 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原文传递
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恶性潜能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静 孙蕾娜 +3 位作者 闫庆娜 田璇 李琪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12-1614,1618,共4页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上皮间质转化和增殖调亡特征,为临床评价其恶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发表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上皮间质转化和增殖调亡特征,为临床评价其恶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发表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将120例肺腺癌病例分为64例MPP阳性组,56例MPP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imentin、E-cadherin、Capase-3、pEGFR的表达。结果:120例肺腺癌病例中pECFR在女性(P=0.035)、非吸烟(P=0.017)患者中高表达。Vimentin在MPP阳性组的表达(28.1%)高于MPP阴性组(16.1%)并且其多表达于微乳头结构腔内散落的细胞;Caspase-3在MPP阳性组高表达(P=0.001)。结论:微乳头结构的腔内散落细胞表现间质表型有利于癌细胞浸润转移,伴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新分类 微乳头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是否存在实体型或微乳头型成分与ⅠA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靳凯淇 沈莹冉 +5 位作者 吴易沐 戴洁 刘小刚 李佳琪 陈林松 姜格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探讨ⅠA期肺腺癌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实体型或微乳头型成分(S/M成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完整手术切除的321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130例... 目的探讨ⅠA期肺腺癌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实体型或微乳头型成分(S/M成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完整手术切除的321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130例,女性191例,年龄59(11)岁[M(IQR)](范围:55~66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无复发生存和总体生存的判断价值。根据有无S/M成分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无成分组又根据主型不同分为2组:含S/M成分组(S/M+组)120例、无S/M成分且贴壁型为主型组(S/M-LPA组)129例、无S/M成分且腺管型或乳头型为主型组(S/M-P/A组)7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3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有无S/M成分是否为预后因素。结果S/M成分对于复发(实体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88,P=0.095;微乳头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66,P=0.106)和死亡(曲线下面积=0.589,P=0.104;曲线下面积=0.607,P=0.056)无诊断价值。S/M-LPA组、S/M-P/A组、S/M+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4%、82.3%、77.3%(两两比较:P值均<0.05),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4%、94.5%、83.2%(两两比较: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组(S/M-P/A组比S/M-LPA组:HR=2.691,95%CI:1.249~5.799,P=0.011;S/M+组比S/M-LPA组:HR=6.763,95%CI:3.050~14.996,P<0.01)是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存在S/M成分的ⅠA期肺腺癌患者,S/M成分比例并不影响预后。基于S/M成分有无的新分组是患者复发的预后因素,S/M+组患者预后最差,S/M-LPA组患者的预后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预后 病理学 临床 微乳头型 实体型
原文传递
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圆 顾文贤 +2 位作者 周晓莉 耿翔 孙阳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7-904,共8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黏液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且预后较好的乳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内有大量黏液,其中漂浮着癌细胞。在伴有黏液分泌的乳腺浸润癌中可见黏液湖中漂浮的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将之命名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 背景与目的:乳腺黏液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且预后较好的乳腺癌,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外间质内有大量黏液,其中漂浮着癌细胞。在伴有黏液分泌的乳腺浸润癌中可见黏液湖中漂浮的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将之命名为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 with micropapillary pattern,MUMPC)。探讨MUM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MUMP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影响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56岁,4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0~8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0个月,1、3和5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为100%、87%和62%,1、3和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100%、95%和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细胞核级别、神经内分泌标志、分子分型、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TNM分期、肿瘤细胞核级别、淋巴结转移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UMPC发病率较低,5年OS率较高。TNM分期、肿瘤细胞核级别、淋巴结转移是影响MU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 微乳头状结构 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黏液癌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伴微乳头/实体型结构早期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芬 俞同福 +4 位作者 袁梅 徐海 仲艳 张腾 朱佳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伴有微乳头/实体型结构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98例伴有微乳头/实体型结构的早期肺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ⅡA期)的临床...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伴有微乳头/实体型结构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98例伴有微乳头/实体型结构的早期肺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ⅡA期)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00例、女98例,年龄28~82(53.5±9.5)岁。依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1)及未复发组(n=177)。对入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7.0±11.2)个月。两组纵隔窗肿瘤最大径(P=0.014)、肿瘤CT实性成分最大径值/肺窗上最大径值(P=0.001)、支气管阳性征(P=0.015)、脉管侵犯(P=0.024)及术后化学治疗(P<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脉管侵犯为独立预后因素(OR=0.146,P=0.047)。结论脉管侵犯为伴有微乳头/实体型结构的早期肺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头型/实体型 腺癌 复发 病理 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浸润1例
16
作者 付家驹 周晓莉 +2 位作者 顾文贤 高蔚 程羽青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453-1458,共6页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MELF)浸润者罕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52岁的女性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病理标本中出现了微乳头结构,微乳头形态类似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MELF)浸润者罕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52岁的女性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病理标本中出现了微乳头结构,微乳头形态类似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由簇状或小巢团状肿瘤细胞组成,缺乏纤维血管轴心,与周围组织存在空隙,异型性明显;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显示特征性的黏蛋白1外缘染色和E-钙黏蛋白杯状染色。肿瘤浸润前沿同时可见MELF浸润方式。肿瘤浸润深肌层,可见脉管癌栓和1枚淋巴结隐匿性癌转移。患者术后接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恢复良好,随访53个月无复发或转移。临床上此类病例具有高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容易漏诊,需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微乳头 微囊、伸长及碎片状浸润
下载PDF
EZH2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丹 王安琪 +1 位作者 谢婷 孙健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259-1266,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EZH2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MPPA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EZH2在MPPAC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 目的:通过研究EZH2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MPPA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EZH2在MPPAC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4例MPPAC患者中EZH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应用K 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EZH2表达与MPPA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54.8%的MPPAC患者呈现EZH2阳性表达,统计学结果表明EZH2的表达与MPPA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吸烟密切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AC中EZH2阳性和阴性组的累计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Cox回归分析显示随时间的延长,患者生存率逐渐下降,死亡风险不断增大。结论:EZH2的表达上调可能与MPPAC的发生和预后相关,为进一步探讨EZH2在MPPAC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 EZH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发生发展 预后
下载PDF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18
作者 翟晓雪 白璐 +1 位作者 德丽达·库拉别克 钱军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同时将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同时将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为主型肺腺癌划分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并将其定义为微乳头型肺腺癌(micropapillary-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MPA),其组织学特异性和临床特殊性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常具有侵袭性强、转移率高、术后易复发等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目前,MPPAC的临床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但针对其病理学异质性、分子生物学特点、临床特征和预后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对MPPAC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 病理学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