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荣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志伟 王小龙 +2 位作者 马胜利 雷兴林 刘培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3-538,共16页
基于区域固定地震台站和6套流动加密台站的观测资料,对重庆荣昌地区2008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在双差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匹配定位方法(M&L)对微小地震进行检测与定位;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获得了... 基于区域固定地震台站和6套流动加密台站的观测资料,对重庆荣昌地区2008年10月—2011年7月期间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在双差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匹配定位方法(M&L)对微小地震进行检测与定位;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获得了M_L≥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震源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并讨论了2010年9月10日M_L5.1地震前后的小震活动特征。通过匹配定位方法共检测到3 354次微地震事件,约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目录的5倍,震级集中于M_L-1.0~1.0之间,震源深度大部分处于2~4km范围内;震级-频次统计分析表明,地震目录更加完整,震级下限从M_L1.0降低到M_L0.3。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几条隐伏断层附近,并具有从注水井向外扩展的特征;9次M_L≥3.5地震震源机制解均为逆断层型,与该区区域应力场协调,并与已有断层性质一致,表明地震活动与注水活动导致已有断层的再活动有关。而发震断层方向、倾角及滑动角散布范围较大表明流体孔隙压力增加对局部应力场有较大影响,使不同产状的断层活化。M_L5.1地震发生之前,地震活动首先表现为时间上丛集,空间上分布于大部分发震断层段上,随后出现了约3月的平静期,这与基于实验结果提出的"蠕滑-均匀化"机制一致,可能是断层亚失稳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种解释需要进一步的工作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微地震检测 震源机制 诱发地震 荣昌
下载PDF
云南小江断裂带北段动态触发现象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晶琼 李月芯 +4 位作者 运乃丹 周仕勇 杨宏峰 杨周胜 姚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07-3219,共13页
论文通过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26°N—27.5°N,102.3°E—103.7°E)密集地震台阵(38个地震台组成)2012—201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用基于频谱图的人工识别及小震目录的β统计两种触发判定标准研究远震是否对研究区域内小... 论文通过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26°N—27.5°N,102.3°E—103.7°E)密集地震台阵(38个地震台组成)2012—201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用基于频谱图的人工识别及小震目录的β统计两种触发判定标准研究远震是否对研究区域内小震活动存在动态触发.发现在研究时段内发生的36个7级以上远震中,7个存在着明显的触发现象.论文应用匹配定位法,实现了被触发小震的定位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内触发潜能的分布,以及基于地震活动性变化的触发强度分布,讨论了小江断裂带北段断层应力所处状态及其对于强震危险性分析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触发 动态应力 地震活动性 微震检测 触发潜能 触发强度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微震检测与构造分析
3
作者 马胜男 李红谊 +2 位作者 黄雅芬 马玉虎 马建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7,共12页
本文整理了一套包括微震检测、地震去噪、震相拾取和地震定位的构建高精度地震目录数据的处理流程。收集了青海省内东昆仑断裂带东段20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2009−2018年的连续地震数据,并应用该流程进行微震检测、去噪和定位。首先,从... 本文整理了一套包括微震检测、地震去噪、震相拾取和地震定位的构建高精度地震目录数据的处理流程。收集了青海省内东昆仑断裂带东段20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2009−2018年的连续地震数据,并应用该流程进行微震检测、去噪和定位。首先,从台网中心提供的3198个地震事件目录中筛选出1200个信噪比高且震相较为明显的地震事件作为模板事件,利用基于图像处理器加速的模板匹配定位方法(GPU-M&L)进行遗漏地震的检测与识别,然后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波形去噪方法进行去噪处理,再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震相拾取技术和双差定位方法对去噪后的地震事件进行震相拾取和定位。使用GPU-M&L共检测出13318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地震目录事件数量的4.2倍;去噪后得到7514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地震目录事件数量的2.3倍,完备震级从台网目录的ML 1.5降低至ML 0.9。定位后共获得7247个地震事件,精定位结果显示,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的地震以中小震为主,在空间上呈窄条带状或簇状分布,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深度为0~15 km;在101°E附近地震的空间展布发生变化,主要沿阿万仓断裂带向东南展布;在玛沁-玛曲段可能存在地震空区。本研究的微震结果为研究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地震活动性、发震断层的深部构造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 微震检测 匹配定位技术 地震去噪 双差定位
下载PDF
云南小江断裂带中段的微震活动性——PALM自动检测方法在密集台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姚远 杨周胜 +1 位作者 姜金钟 周仕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利用北京大学2016—2019年在小江断裂带中段布设的20个宽频带流动测震台和云南测震台网的3个固定台站的波形数据,对北京大学开发的地震自动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共检测出4355个地震事件,... 利用北京大学2016—2019年在小江断裂带中段布设的20个宽频带流动测震台和云南测震台网的3个固定台站的波形数据,对北京大学开发的地震自动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共检测出4355个地震事件,是云南台网地震目录中的4.6倍,最小完备震级Mc值从M1.3降至M0.8,说明PALM技术可以在高密度地震台阵中有效且准确地检测微地震并进行定位,提高台阵地震资料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和微震检测能力。基于获取的包含丰富微震事件的目录,研究结果勾画出小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的最新空间分布特性,显示小江断裂带在主断层之外发育大量次级断层,走向大致为东北东-西南西。研究区南端可能存在一条未曾发现的隐伏断层,宜良县柴石滩水库周边检测出密集的微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自动检测与定位软件PALM 微震检测智能方法 小江断裂带 模板匹配 地震定位
下载PDF
基于震源聚类方法确定川滇交界东部地区微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5
作者 石永祥 蒋一然 +1 位作者 宁杰远 李春来 《华北地震科学》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断层空间分布是地震预测的基础数据,微震空间分布能够帮助探测断层。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分析自动拾取技术获得的川滇地区微震目录,并进一步地利用空间位置信息分离出了不同地震活动带内的微震序列;对川滇交界东部地区一带不同地震... 断层空间分布是地震预测的基础数据,微震空间分布能够帮助探测断层。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分析自动拾取技术获得的川滇地区微震目录,并进一步地利用空间位置信息分离出了不同地震活动带内的微震序列;对川滇交界东部地区一带不同地震活动带的微震目录,加入波形信息后,采用聚类方法进行二次分离,从中获得了部分属于不同断层的微震,一定程度上刻画出了该地区断层的空间位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断层识别 DBSCAN 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