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1
作者 闫海 潘纲 张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68-1975,共8页
随着大量含氮和磷的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 ,导致淡水蓝藻水华污染现象日趋严重。蓝藻水华污染的最主要危害是释放以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MC)为主的多种藻毒素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和去除 MC是摆在中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 随着大量含氮和磷的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 ,导致淡水蓝藻水华污染现象日趋严重。蓝藻水华污染的最主要危害是释放以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MC)为主的多种藻毒素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和去除 MC是摆在中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主要针对 MC的产生、物化性质、毒性、分析方法和迁移转化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重要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蓝藻 水华污染 水体污染 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71
2
作者 张维昊 徐小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5,共4页
微囊藻毒素是有害的蓝藻水华释放的有毒代谢物 ,对人类及环境具有很大危害性。建立了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中痕量藻毒素的方法。该法对两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 LR、MC RR的检测限为 0 .0 2~ 0 .0 5 μg/L ,线性定量范围为 0 .1~... 微囊藻毒素是有害的蓝藻水华释放的有毒代谢物 ,对人类及环境具有很大危害性。建立了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中痕量藻毒素的方法。该法对两种常见微囊藻毒素MC LR、MC RR的检测限为 0 .0 2~ 0 .0 5 μg/L ,线性定量范围为 0 .1~ 5 0 μg/L。应用该法分析了天然水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水污染 痕量分析
下载PDF
滇池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潘晓洁 常锋毅 +4 位作者 沈银武 刘永定 李敦海 李根保 肖邦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2-578,共7页
本文对2003年4-12月滇池马村湾、海东湾微囊藻毒素和总磷、总氮、溶解氧、透明度、光照强度、叶绿素a、pH值、水温及微囊藻种群优势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上指标在滇池马村湾和海东湾的分布和月变化情况以及与微囊藻毒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对2003年4-12月滇池马村湾、海东湾微囊藻毒素和总磷、总氮、溶解氧、透明度、光照强度、叶绿素a、pH值、水温及微囊藻种群优势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上指标在滇池马村湾和海东湾的分布和月变化情况以及与微囊藻毒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马村湾、海东湾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分布与总氮和氮磷比之间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透明度、光照强度和微囊藻种群优势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在影响微囊藻毒素的各因素中,运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知马村湾、海东湾微囊藻毒素浓度主要南水体的总氮、总磷、叶绿素a和溶解氧以及透明度决定(R2=0.560,P<0.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微囊藻毒素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用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测定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 被引量:45
4
作者 徐立红 陈加平 +3 位作者 许建明 张甬元 黄兆辉 林群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6-539,共4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的方法.从鱼肝脏中分离的蛋白磷酸酶2A 被微囊藻毒素抑制,并且抑制与毒素剂量相关,抑制模式表现为典型的S型曲线.根据未知样品存在时蛋白磷酸酶的相对活力,可由本研究得出的标准曲...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的方法.从鱼肝脏中分离的蛋白磷酸酶2A 被微囊藻毒素抑制,并且抑制与毒素剂量相关,抑制模式表现为典型的S型曲线.根据未知样品存在时蛋白磷酸酶的相对活力,可由本研究得出的标准曲线及公式,计算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研究表明,在一年的观测周期内,即使没有可见的水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微囊藻毒素 蛋白磷酸酶抑制 水污染 测定
下载PDF
淀山湖夏季微囊藻毒素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5
作者 连民 陈传炜 +1 位作者 俞顺章 刘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为了解淀山湖夏季微囊藻毒素的昼夜、区域、垂直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淀山湖上选择1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4个采样深度,进行24h的4次采样.测定水样中总氮(TN),总磷(TP),微囊藻毒素(MC)浓度,同时记录采样... 为了解淀山湖夏季微囊藻毒素的昼夜、区域、垂直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淀山湖上选择1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4个采样深度,进行24h的4次采样.测定水样中总氮(TN),总磷(TP),微囊藻毒素(MC)浓度,同时记录采样时的水温(TEM)、pH值、可见度(VDWB)、风向、风速.结果表明,MC分布具有明显的昼夜、区域差异,早晨和下午最高,西南水域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体现了光照、空气流动对MC分布的影响,同时MC的分布与总磷、pH值、可见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除光照、空气流动外,影响湖水MC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为湖水可见度和水中总磷的含量.表明光照、空气流动、水体总磷含量是影响夏季淀山湖水体MC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态学 淀山湖 夏季 采样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在单波长紫外光照射下的光降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伟 甘南琴 宋立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研究了两种微囊藻毒素在两种紫外光照射下的光降解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UV C是降解微囊藻毒素较好的光源 ;光照强度是影响毒素降解重要的因素 ,其次是温度和酸度 ;在UV C的照射下 ,水体腐殖质对光降解具有抑制作用 ;微囊藻毒素的光解反... 研究了两种微囊藻毒素在两种紫外光照射下的光降解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UV C是降解微囊藻毒素较好的光源 ;光照强度是影响毒素降解重要的因素 ,其次是温度和酸度 ;在UV C的照射下 ,水体腐殖质对光降解具有抑制作用 ;微囊藻毒素的光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同时本工作还按实际环境水体中毒素的含量水平进行了模拟研究 ,发现紫外光UV C对环境水体中低含量的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 .为今后发展无毒、高效、经济实用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做了有益的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紫外光照射 光降解动态 光照强度 腐殖质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饮用水处理技术 去除方法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静 庞晓露 +1 位作者 刘铮铮 侯镜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快速、准确、高灵敏度地测定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YST)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净化样品:该法在5min内即可完成4种MCYST(LR、RR、LW、LF)的分离及检测;LR、RR、LW、L...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快速、准确、高灵敏度地测定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YST)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净化样品:该法在5min内即可完成4种MCYST(LR、RR、LW、LF)的分离及检测;LR、RR、LW、LF的定量检测限、回收率分别为1.3~6.0ng/L、91.1%~111%;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实际样品分析表明,在所测定的水库水样中均检出了LR和RR,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0447~2.73μg/L和0.0208~1.36μg/L;而在所有的检测样品中均未检出LW和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微囊藻毒素
下载PDF
组合生态浮床技术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伟 李先宁 +1 位作者 曹大伟 金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延长浮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强化浮床的微生物富集特性,构筑了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浮床,考察了其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水体交换时间为7d、水力负荷为1.85m3/(m2.d)时,组合... 通过延长浮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强化浮床的微生物富集特性,构筑了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浮床,考察了其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水体交换时间为7d、水力负荷为1.85m3/(m2.d)时,组合生态浮床对TN、TP、TOC、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54.5%、49.2%、80.2%,相应的去除负荷分别为4.03、0.79、0.49g/(m2.d)和25.31mg/(m2.d);对总藻毒素和胞外藻毒素的去除率分别为77.4%和68%。可见,该组合生态浮床是改善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富营养化 食物链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人工介质 藻毒素
下载PDF
饮水中微囊藻毒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连民 刘颖 +5 位作者 俞顺章 陈传炜 周学富 周余春 丁保国 王如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 初步了解饮水中微囊藻毒素 (M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在泰兴肝癌高发区两个不同饮水类型的学校里分别随机抽取 111名和 92名学生 ,对其进行调查 ,并采集静脉血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标志物... 目的 初步了解饮水中微囊藻毒素 (M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在泰兴肝癌高发区两个不同饮水类型的学校里分别随机抽取 111名和 92名学生 ,对其进行调查 ,并采集静脉血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标志物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γ GT)、碱性磷酸酶 (ALP)水平。按照HBV感染进行分层 ,比较两组人群血清三种酶学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人群三种酶学指标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1) ,暴露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长期饮用有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水可能对肝脏有损害作用 ,引起血清中某些肝脏酶学指标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微囊藻毒素 流行病学 横断面研究 肝癌
原文传递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伟琴 金永堂 +3 位作者 吴斌 孙肖瑜 庞晓露 王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76,共9页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水源水 健康风险评价 遗传毒性
下载PDF
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5
11
作者 徐海滨 陈艳 +3 位作者 李芳 俞顺章 陈传炜 严卫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3,共5页
为了观察微囊藻毒素对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的污染状况 ,于 2 0 0 2年 7~ 8月份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我国主要螺旋藻生产基地的 33份水源水、1 60份养殖用水、86份螺旋藻浆、70份螺旋藻原料粉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同时随机采集了... 为了观察微囊藻毒素对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的污染状况 ,于 2 0 0 2年 7~ 8月份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我国主要螺旋藻生产基地的 33份水源水、1 60份养殖用水、86份螺旋藻浆、70份螺旋藻原料粉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同时随机采集了上述四省的 1 9种 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 ,用ELISA法对样品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提示 :水源水中的 1 2份自来水样中均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 ,9份地下水样中有 6份、1 2份地表水样中有 8份检测出不同污染水平的微囊藻毒素 ;1 60份螺旋藻养殖场池水和 86份螺旋藻浆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分别是 2 0 7 9pg ml和 31 9ng g ,两者相差 1 53倍 ;70份螺旋藻原料粉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是 2 0 6 4ng g;1 9种 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中总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平均为 31 7 2ng g,其中主要剂型是片剂和胶囊 ,片剂和胶囊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平均水平分别为 1 4 2 7ng g和 2 2 2 6ng g。提示螺旋藻生产过程和市售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囊藻毒素污染 ,通过服用螺旋藻而摄入的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微囊藻 保健食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尹黎燕 黄家权 +2 位作者 李敦海 胡智泉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MC RR抑制大型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natans (Lour.)Hara .)的生长和发育。在 0 0 0 0 1— 10mg/L的浓度下 ,苦草种子的发芽、子叶生长、真叶的形成和生长、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以及根毛的生长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当MC RR浓度... MC RR抑制大型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natans (Lour.)Hara .)的生长和发育。在 0 0 0 0 1— 10mg/L的浓度下 ,苦草种子的发芽、子叶生长、真叶的形成和生长、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以及根毛的生长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当MC RR浓度≥ 0 .1mg/L时 ,处理第 30d ,MC RR对苦草鲜重和第一片真叶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当MC RR浓度为 10mg/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微囊藻毒素 生长 发育 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致毒机理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3
作者 黄艺 张郅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7-364,共8页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世界各地自然水体中存在最普遍,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藻毒素。文章从微囊藻毒素的毒害机理以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拟为进一步研究蓝藻水华的生态毒理和评估其健康风险提供信息。...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世界各地自然水体中存在最普遍,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藻毒素。文章从微囊藻毒素的毒害机理以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拟为进一步研究蓝藻水华的生态毒理和评估其健康风险提供信息。国内外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细胞毒害主要有4种方式:直接破坏细胞结构,引发细胞溶解;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癌变;诱导基因突变和DNA损伤。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的热点已从微囊藻毒素破坏细胞结构的研究转向其损伤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并在微囊藻毒素致毒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为藻毒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但无论是微囊藻毒素的毒理研究还是健康风险评估工作,都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综述对目前微囊藻毒素毒理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需要进一步研究微囊藻毒素致毒的分子机制、毒代动力学以及其诱导细胞凋亡与癌变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藻毒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方面,又进一步提出了更多想法:(1)动物实验的暴露情景与人实际的暴露途径有很大差异,需要建立更合乎实际的暴露方式;(2)纯毒素的致毒效率明显低于含同浓度毒素的自然水,但目前的评估研究都是基于纯毒素的实验数据,需要进行基于自然水暴露情景下的风险评估工作;(3)目前还缺乏对多种类型藻毒素联合致毒效应的评估工作;(4)亟需建立快速评估藻毒素健康风险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健康评估 致毒机理 指导值 基因毒性
下载PDF
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钱芸 戴树桂 刘广良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17,共5页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关于MCS在产生机理、毒理效应、分离检测方法和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关于MCS在产生机理、毒理效应、分离检测方法和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 淡水水体 水体污染 毒理学
下载PDF
天然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优化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碧波 肖邦定 +2 位作者 刘剑彤 方涛 刘永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77-1579,共3页
以微囊藻毒素LR(MC-LR)和微囊藻毒素RR(MC-RR)为材料,主要通过调节杂质淋洗液和毒素洗脱液中甲醇、水和三氟乙酸(TFA)的配比来改变极性和PH值,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MC环境样品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含0.1%TFA的40%~45%的甲... 以微囊藻毒素LR(MC-LR)和微囊藻毒素RR(MC-RR)为材料,主要通过调节杂质淋洗液和毒素洗脱液中甲醇、水和三氟乙酸(TFA)的配比来改变极性和PH值,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MC环境样品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含0.1%TFA的40%~45%的甲醇水溶液可以取得较好的杂质淋洗效果;含0.1%TFA 的70%的甲醇水溶液可以将固相萃取柱(SPE)上的MC完全洗下.因此,建议在分析杂质较多的环境样品时,使用含0.1%TFA的40%~45%的甲醇水溶液对杂质进行淋洗,然后用含0.1%TFA的70%~100%甲醇水溶液对MC进行洗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天然水体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测定方法 优化 甲醇水溶液 痕量 环境样品 固相萃取柱
下载PDF
不同流态生物膜反应器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光灿 吕锡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以富营养化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三阶、单阶气水顺流、单阶气水逆流生物膜反应器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特性.三阶生物膜反应器比单阶反应器更接近于推流反应器,对藻毒素的去除效率高于单阶反应器,且效果稳定.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水力停留时... 以富营养化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三阶、单阶气水顺流、单阶气水逆流生物膜反应器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特性.三阶生物膜反应器比单阶反应器更接近于推流反应器,对藻毒素的去除效率高于单阶反应器,且效果稳定.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h时,三阶反应器可有效去除85.9%的胞外微囊藻毒素与84.0%的总微囊藻毒素,对胞外微囊藻毒素-LR、RR与总微囊藻毒素-LR、RR的去除率分别为86.7%、81.7%与71.5%、80.5%.三阶生物膜工艺可用于富营养化源水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预处理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下载PDF
淡水湖泊周围水厂源水及出厂水微囊藻毒素的季节性调查 被引量:23
17
作者 连民 俞顺章 +1 位作者 陈传炜 刘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97-798,共2页
目的 了解淡水湖泊周围水厂源水及出厂水的微囊藻毒素 (MC)污染状况及季节性变化。方法 对 7个水厂源水及出厂水进行全年季节性采样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水中MC的含量。结果  7个水厂的源水均检测出MC ,其浓度范围在 5 4~ 1... 目的 了解淡水湖泊周围水厂源水及出厂水的微囊藻毒素 (MC)污染状况及季节性变化。方法 对 7个水厂源水及出厂水进行全年季节性采样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水中MC的含量。结果  7个水厂的源水均检测出MC ,其浓度范围在 5 4~ 1865ng/L之间 ,并且 8月份MC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SY水厂源水全年MC含量均超过 5 0ng/L。DG、JZ两水厂 8月出厂水检测出低浓度MC( 92~ 13 2ng/L)。结论 夏季是某湖周围水厂源水MC污染的高峰季节。常规饮水消毒方法不能完全消除水中的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饮水 淡水湖泊 周围水厂源水 出厂水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周边典型中小型水库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群动态 被引量:29
18
作者 黄成 侯伟 +2 位作者 顾继光 雷腊梅 胡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302,共8页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周边中小型水库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丰水期)和2010年3月(枯水期)调查了4座典型中小型水库——横岗水库、水濂山水库、契爷石水库和东风水库,分析了水库的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微囊藻毒...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周边中小型水库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丰水期)和2010年3月(枯水期)调查了4座典型中小型水库——横岗水库、水濂山水库、契爷石水库和东风水库,分析了水库的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类组成、种群动态及微囊藻毒素水平.丰水期总磷浓度为0.05~0.083 mg L-1,枯水期为0.026~0.082 mg L-1,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丰水期总氮浓度为0.75~1.807 mg L-1,枯水期为0.965~2.646 mg L-1,枯水期高于丰水期.4座水库的营养状态指数(TSI)均大于40,处于中富营养或富营养化状态.4座水库中共检出蓝藻16种(属),大部分蓝藻为丝状蓝藻和群体蓝藻;常见种主要为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泽丝藻(Limnothrix sp.)、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和平裂藻(Merismopedia sp.);湖泊假鱼腥藻为绝对优势种.丰水期蓝藻丰度为37.06×106~557.78×106 cells L-1,生物量为1.34~15.76 mg L-1,在枯水期则分别为5.89×106~69.29×106 cells L-1和0.34~3.43 mg L-1.蓝藻种群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有较大差异,枯水期以湖泊假鱼腥藻为代表的丝状蓝藻在数量上明显下降.丰水期蓝藻种群主要受光限制影响,而枯水期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磷的缺乏.4座水库的主要优势蓝藻种类均为不产微囊藻毒素的种类,因此微囊藻毒素浓度都比较低,为0~0.174μg L-1,发生微囊毒素危害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种群动态 微囊藻毒素 富营养化 中小型水库 珠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微囊藻毒素LR和黄曲霉毒素B_1对肝脏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刚 俞顺章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评价微囊藻毒素LR(MCLR)和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大鼠肝脏的促癌作用,采用二阶段中期动物试验模型进行了研究。6周龄雄性Fisher344大鼠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20Omg/kg)作为起始剂,在... 为评价微囊藻毒素LR(MCLR)和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大鼠肝脏的促癌作用,采用二阶段中期动物试验模型进行了研究。6周龄雄性Fisher344大鼠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20Omg/kg)作为起始剂,在第2周未腹腔注射AFB_1(0.5mg/kg),第3周至第8周每周2次腹腔注射MCLR(l或10μg/kg)。所有大鼠在第3周末进行2/3部分肝切除,第8周末全部处死,通过在肝切片上测量单位面积肝组织中胚胎型谷胱甘肽8转移酶(GST-P)阳性灶的数量和面积作为肝脏癌前病变的指标。结果表明MCLR和AFB_1在DEN起始下能显著增加GST-P阳性灶的数量和面积,MCLR单独作用也能显著增加GST-P阳性灶的面积,提示MCLR为大鼠肝脏的促癌剂,并且MCLR与AFB_1具有协同促癌作用。这对肝癌高发区动员居民改饮沟塘水为深井水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囊藻毒素 黄曲霉毒素 GST-P
下载PDF
无锡太湖水域藻类毒素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林玉娣 俞顺章 +4 位作者 徐明 杨坚波 陈艳 胡磊 沈炜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435-437,共3页
[目的 ] 揭示无锡太湖水域藻类毒素污染现状 ,初步探讨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 ,MC)对人群肝脏酶影响和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  [方法 ] 设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调查水样和鱼样MC含量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  [结果 ] 水样... [目的 ] 揭示无锡太湖水域藻类毒素污染现状 ,初步探讨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 ,MC)对人群肝脏酶影响和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  [方法 ] 设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调查水样和鱼样MC含量及消化道肿瘤死亡率。  [结果 ] 水样总的阳性率为 2 9.35 %,均值为 14 13.0 2pg/mL ,太湖水阳性率最高为 10 0 %,深井水最安全。 7种鱼类MC阳性率为 10 0 %,肝脏中MC均值高于肌肉 ,分别为 2 8.8ng/ g和 4.0ng/ g。肝脏酶指标GGT和AP暴露组高于非暴露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随着水中MC暴露等级的升高 ,男性各部位合计肿瘤标化死亡率也升高 ,而女性不明显。  [结论 ] 无锡太湖水域MC污染严重 ,常规水处理不能将毒素完全去除 ,MC污染饮水—湖中生物—动物链状危险确已存在 ,对人群健康已构成一定威胁 ,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 太湖水域 藻类毒素污染 人群健康 微囊藻毒素 肝脏酶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