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1
作者 孙宏伟 陈建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共15页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可望从根本上变革化学工业的面貌。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我国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本文综述了我国在... 化工过程强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物耗"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可望从根本上变革化学工业的面貌。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我国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本文综述了我国在超重力技术、膜过程耦合技术、微化工技术、磁稳定床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离子液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微波辐射技术等典型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强化 超重力 膜过程耦合 微化工 磁稳定床 等离子体 离子液体 超临界流体 微波辐射
下载PD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icrofluidic device-based preparation, functionaliz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nano- and micro-materials 被引量:7
2
作者 Guangsheng Luo Le Du +1 位作者 Yujun Wang Kai Wang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19,共19页
Microfluidic systems provide a powerful platform for preparing,functionalizing,and manipulating nano-/micro-material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of-the-art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and the... Microfluidic systems provide a powerful platform for preparing,functionalizing,and manipulating nano-/micro-material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of-the-art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rocessing novel nano-/micro-materials with tunable size,shape,morphology,composition,and properties.A variety of synthesis strategies based on novel microfiuidic device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including their integration with real-time monitoring,external fields,and automatic feedback control.Novel functional nano-/micro-materials with complex structures have been controllably prepared and post-processed to obtain high-quality products.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and tun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re also examined in terms of the design and function of microfluidic platforms.We provide an outlook on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processing of nano-/micro-materials by microfluidic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S microchemical systems NANOMATERIALS Micro-materials Scale-up
原文传递
粮谷中嗪草酮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伟 周昱 《福建分析测试》 CAS 1999年第2期1034-1038,共5页
粮谷中嗪草酮残留用苯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定容后直接用配有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并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进行确证。以HP-1大口径毛细管柱和HP-1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选择出合适的色谱条件,嗪草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本方法... 粮谷中嗪草酮残留用苯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定容后直接用配有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并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进行确证。以HP-1大口径毛细管柱和HP-1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选择出合适的色谱条件,嗪草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本方法对大米样品的测定下限为0.05mg/kg;添加浓度为0.05mg/kg~1.0mg/kg的嗪草酮,回收率为8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5%。样品前处理采用了微量化学法(MiccM)技术,质谱(选择离子监测)确证的监测离子选M/Z103、144、182、198、214a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IBUZIN RESIDUE GC GC/MS(SIM) CEREALS microchemical method
下载PDF
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永皓 张伟业 +3 位作者 王志 朱晓武 陈兴驰 董东东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09-521,共13页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化工、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微混合芯片的流道尺寸大多在毫米级别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因此流体粘度对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粘滞力而衰减,使得流体流动趋于稳定,微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表现为层流状态,导致微流体内部扰流效应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为实现微流体的充分混合,开发快速高效微流体混合器是基本前提,突破微小尺度流道内流体的层流界限,促进微通道中的全方位扰流以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则是关键。以被动式微混合器的研究进展作为切入点,从芯片的设计维度出发,递进式地介绍了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低维度到高维度的基本结构设计思路及功能的专一化。归纳了微混合技术在微化工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及新能源领域中应用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在其他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微混合技术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混合芯片 微观混合 扰流效应 被动混合 多维构型 微化工 生物医药 新能源
下载PDF
Green microfluidics in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carbon neutrality 被引量:2
5
作者 Qingming Ma Jianhong X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32-345,共14页
The concept of“carbon neutrality”poses a huge challeng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echnologies to realize 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e carbon emiss... The concept of“carbon neutrality”poses a huge challeng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echnologies to realize 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s.Developing high-efficient,low-cost,energy-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microfluidicbased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Such kind of“green microfluidics”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and facilitate controllable and intensified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es,which represents the new pow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dustry.Here,a brief review of green microfluidics for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is presented,with specific discussion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green microfluidics in realizing carbon neutrality.Development of green microfluidic systems are categorized and reviewed,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by bio-based substrate materials and by low carbon fabrication methods,and the use of more biocompatible and nondestructive fluidic systems such as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ATPSs).Moreover,low carbon applications benefit from green microfluidics are summarized,ranging from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chemicals and drugs,rapid and cost-effective detections,to synthesis of fine chemicals and novel materials.Finally,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rther advancing green microfluidics in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carbon neutrality are propos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Carbon neutrality MICROFLUIDICS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ATPSs) ENVIRONMENT Chemical processes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6
作者 陈光文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3,共6页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着重研究微时空尺度内的微型设备和并行系统中的过程特征和规律。由于特征尺度的微型化,表(界)面作用增强,传递作用较常规尺度的设备中提高了2~3个数量级。开展微化工技术研究旨在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着重研究微时空尺度内的微型设备和并行系统中的过程特征和规律。由于特征尺度的微型化,表(界)面作用增强,传递作用较常规尺度的设备中提高了2~3个数量级。开展微化工技术研究旨在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其成功开发与应用将对化学化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讨论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型化 微反应器 微混合器 微换热器 过程强化
下载PDF
梨枝条中淀粉、还原糖及脂类物质动态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艳 赵虎成 +1 位作者 李雄 王丽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组织显微化学特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越冬期间 ,梨枝条组织细胞中淀粉粒、还原糖及脂类物质的分布、数量和转化程度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冬季休眠期淀粉粒大量水解 ,还原糖含量增加 ,脂类物质向形成层密集。其中 ,抗寒种类... 组织显微化学特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越冬期间 ,梨枝条组织细胞中淀粉粒、还原糖及脂类物质的分布、数量和转化程度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冬季休眠期淀粉粒大量水解 ,还原糖含量增加 ,脂类物质向形成层密集。其中 ,抗寒种类淀粉粒小且水解彻底 ,还原糖含量高 ,脂类物质在形成层处高度聚集。解除休眠后 ,淀粉重新累积 ,还原糖、脂类物质含量减少 ,且抗寒种类淀粉粒增加的数量少 ,还原糖、脂类物质下降辐度也低于不抗寒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条 淀粉 还原糖 脂类物质 动态变化 抗寒性 组织显微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赵玉潮 张好翠 +2 位作者 沈佳妮 陈光文 袁权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微化工技术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本文就微化工技术在均相、气-液和液-液两相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研究范例阐释微反应器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行性。与传统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技术及其设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泛... 微化工技术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本文就微化工技术在均相、气-液和液-液两相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研究范例阐释微反应器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行性。与传统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技术及其设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学工程 微化工技术 综述 微反应器 微混合器 微通道
下载PDF
微混合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乐军 陈光文 袁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71-1276,共6页
介绍了微混合技术的发展现状 ;以微混合器内的混合机制为主线 ,探讨了不同的微混合器结构型式及其在微反应系统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微通道 微化工技术 微混合器 微反应器 过程强化
下载PDF
水果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昱 林立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0-514,共5页
水果中三唑酮残留用丙酮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并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进行确证。以HP-5大口径毛细管拄和HP-5MS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选择出合适的色谱条件,三唑酮的分离效果... 水果中三唑酮残留用丙酮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并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进行确证。以HP-5大口径毛细管拄和HP-5MS毛细管柱为分离柱,选择出合适的色谱条件,三唑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本方法对苹果样品的测定下限为5×10-5g/kg;添加浓度为5×10-5~1,0×10-3g/kg的三唑酮;回收率为9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样品前处理采用了微量化学法(MiccM)技术,质谱(选择离子监测)确证的监测离子选M/Z293、208、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酮残留量 气相色谱 水果 微量化学法 质谱
下载PDF
微混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叶明星 Mansur E H A +1 位作者 王运东 戴猷元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5-761,共7页
在微尺度混合下,传递和反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微混合器易与微反应系统集成,使化学反应更为可控,效率更高。综述了微混合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微混合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通道 微化工 微混合技术 微反应器
下载PDF
微化学工程中的微反应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乐夫 张美英 +1 位作者 李雪辉 黄仲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微化学工程包括微型单元操作设备 ,如微型构造的传质、传热、混合、分离和反应设备等 ,微型传感技术 ,以及利用微型构造设备进行化学化工研究和生产的微化学工艺体系。其中微反应技术代表了新的化学加工途径。
关键词 微化学工程 微反应技术 微反应器
下载PDF
农、兽药及工业化学物残留量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微量化学法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聂洪勇 黄志强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2年第6期50-53,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残留物分析样品处理的微量化学法(MICCM)体系,提出了该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单元操作,选择了一套基本系列设备和器具,并将这一体系用于检测不同样品中的农药、兽药、工业化学物残留量及食品添加剂。实例中,各方法检测... 建立了一种用于残留物分析样品处理的微量化学法(MICCM)体系,提出了该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单元操作,选择了一套基本系列设备和器具,并将这一体系用于检测不同样品中的农药、兽药、工业化学物残留量及食品添加剂。实例中,各方法检测限、回收率、变异系数的实验数据均达到了国际上对残留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该体系与经典常量化学法(MaCCM)样品处理体系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工效高,节省人力、试剂材料、能源以及占用场地小等多种优点。残留物分析可广泛用该体系取代经典法样品处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化学法 样品处理 残留物分析
下载PDF
微尺度下液-液流动与传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光文 赵玉潮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7-1635,共9页
微化学工程是现代化学工程学科的前沿,主要研究微时空尺度下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现象与反应规律。着重介绍近十年来微通道内单相流体流动、互溶液-液两相流体流动与混合、互不相溶液-液两相流体流动与传质的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通道 微反应器 液-液两相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辛靖 朱元宝 +2 位作者 胡淼 张海洪 宋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微化工技术是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完成微尺度的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减小体系的分散尺度,强化混合与传递,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 微化工技术是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完成微尺度的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减小体系的分散尺度,强化混合与传递,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微化工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优越性、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微化工技术的理解,进而推动微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过程强化 微反应器 微尺度传递
下载PDF
不同水域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良锋 李胜荣 +4 位作者 罗军燕 高永华 佟景贵 曹烨 申俊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1-517,共7页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耳石中Sr、Zn、As、Ba4种元素进行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分组差异,而且两地的差别主要在于Sr含量不同,其次是Zn、As和Ba;白洋淀鲤鱼耳石中As、Ba、Sr、Na等元素含量变化幅度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中相应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与白洋淀水域废水排放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短暂性导致元素在耳石部分日轮上沉淀等因素相吻合。两地鲤鱼耳石微量元素特征存在截然的区别,与两地水域水体中微量元素差异相一致,表明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具有水化学环境指示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鲤鱼耳石进行水化学环境监测或恢复鲤鱼生长期水环境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学特征 水化学环境指示 鲤鱼 耳石 不同水域
下载PDF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清岭 陈令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6-1415,共10页
在微流控系统所需的功能单元中,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操作单元尤为重要。微系统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得十分明显,在工程意义上,常规的流体体积流动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往往效果不好甚至是不可行的。本文简要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机械... 在微流控系统所需的功能单元中,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操作单元尤为重要。微系统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得十分明显,在工程意义上,常规的流体体积流动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往往效果不好甚至是不可行的。本文简要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机械微型泵技术,基于电、光、磁等的非机械微型泵技术,以及微流体的高效混合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微流体驱动与控制的未来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微泵 流体驱动 流体控制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化工
下载PDF
头足类耳石的微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1 位作者 马金 钱卫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21,共7页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大分子、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化学标记等方面,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头足类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头足类微量元素在与栖息环境尤其水温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被认为是测定头足类生活水温的"温度计"。然而,涉及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以及与盐度和食物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Sr/Ca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按时间和空间序列从日轮水平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足类 耳石 无机及有机大分子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微化学标记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噻嗪酮残留量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伟 林丽辉 +2 位作者 王根芳 张志刚 周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噻嗪酮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1∶1)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活性碳柱和LC-Alumina N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和确证,外标法定量。以H...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噻嗪酮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1∶1)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活性碳柱和LC-Alumina N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和确证,外标法定量。以HP-5MS(30m×0.25mm i. d., 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噻嗪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g/mL,检出限为0.01mg/kg,回收率为81.6%~97.2%,相对标准偏差为3.36%~5.78%。质谱监测离子选m/z为105、140、172、305amu,其强度比约为41∶13∶29∶17。样品前处理采用微量化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噻嗪酮 茶叶 微量化学法 农药残留量 杀虫剂 测定
下载PDF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超纯自然金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渤 Adam Piestrzynski 陈广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1-56,共6页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产有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的超纯自然金。超纯自然金的Au含量在99 %以上 ,Fisher成色接近1000。自然金中含有Ag、Pb、Zn、Cu、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与一般自然金相比 ,超纯自然金的Ag 含量显著偏低 ,而Pb、Zn...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产有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的超纯自然金。超纯自然金的Au含量在99 %以上 ,Fisher成色接近1000。自然金中含有Ag、Pb、Zn、Cu、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与一般自然金相比 ,超纯自然金的Ag 含量显著偏低 ,而Pb、Zn、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含量趋于偏高 ,且较稳定。理论分析表明 ,超纯自然金的形成与强氧化性的酸性成矿流体有关。流体中金、银主要以MeCl2-(Me=Au或Ag)的络合物形式迁移。推断矿床成矿可能与区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自然金 显微化学组分 金矿床 钨矿床 锑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