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阴极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立香 肖勇 赵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同时产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近年来新兴起的生物阴极是指阴极室中的功能微生物附着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膜,电子由电极传递给微生物并发生相应的生物电化学反应;...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同时产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近年来新兴起的生物阴极是指阴极室中的功能微生物附着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膜,电子由电极传递给微生物并发生相应的生物电化学反应;是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根据厌氧、好氧操作体系的不同将生物阴极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了微生物组成、电极和分隔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阴极在去除污染物和生成高附加值产品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其将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阴极 生物膜 电极材料 分隔膜
原文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 被引量:15
2
作者 关毅 张鑫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9,共6页
结合最近几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情况,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转移机理,影响电子转移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法,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子转移 介体 功率
下载PDF
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被引量:11
3
作者 毛艳萍 蔡兰坤 +3 位作者 张乐华 侯海萍 黄光团 刘勇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2-1677,共6页
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主要由生物阳极与非生物阴极组成,属于半生物燃料电池,存在化学药剂再生困难、需要铂等贵金属催化及成本高等缺陷。生物阴极则利用微生物参与阴极反应克服了这些缺陷。微生物参与MFCs阴... 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主要由生物阳极与非生物阴极组成,属于半生物燃料电池,存在化学药剂再生困难、需要铂等贵金属催化及成本高等缺陷。生物阴极则利用微生物参与阴极反应克服了这些缺陷。微生物参与MFCs阴极反应,最初在海底沉积物MFCs中被发现。为了提高空气-生物阴极的产电效率,人们进行了以铁、锰等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材料的研究。在厌/缺氧环境中,生物阴极可将硝酸盐和硫酸盐等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对生物阴极研究的深入为MFCs工业化应用开辟了道路,此外,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铁锰联合修饰生物阴极材料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阴极 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 铁锰联合修饰
原文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宏芳 郑碧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9-1355,共7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MFCs的发展简史和基本原理,针对MFCs产电性能低的现状,分别从产电微生物、电池结构、质子交换膜(PEM)、...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MFCs的发展简史和基本原理,针对MFCs产电性能低的现状,分别从产电微生物、电池结构、质子交换膜(PEM)、电极以及电解液等方面着重综述了近几年有关提高MFCs产电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关于MFCs的另一些有趣的研究方向:植物MFCs,生物阴极MFCs,以及污水脱氮和有毒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 库仑效率
原文传递
关于微生物燃料电池底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梁吉虎 高自良 于建生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0年第3期20-25,共6页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将低能量废水和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等有机废物转化为电能。在将来,微生物电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因为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一种复合有机物和可再生生物能源中提取电能的可行性。人们研究...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将低能量废水和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等有机废物转化为电能。在将来,微生物电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因为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一种复合有机物和可再生生物能源中提取电能的可行性。人们研究了许多物质,以考察其是否能作为微生物电能转化的底物。这些物质包括人工的和天然废物,以及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尽管现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的电流和功率较低,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深入了解,微生物燃料电池转化的电流和电力将极大增加,从而向世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纤维素生物质和废水直接转化为有用能源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迄今为止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用到的各种反应底物,并对它们的应用效率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酶底物 直接能量转换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产电信号评价芘污染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允斌 钟文辉 +1 位作者 薛洪婧 邓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2-1341,共10页
通过向土壤中加入葡萄糖促进微生物产电过程,研究了芘污染条件下土壤产电变化规律。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实时、连续记录芘污染土壤产电电压。产电110 h后结束MFCs运行,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芘对土壤微生... 通过向土壤中加入葡萄糖促进微生物产电过程,研究了芘污染条件下土壤产电变化规律。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实时、连续记录芘污染土壤产电电压。产电110 h后结束MFCs运行,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芘对土壤微生物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结合PCR-DGGE及测序技术,分析芘对MFCs阳极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MFCs产电电量随芘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循环伏安检测显示芘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电化学活性。DNA序列分析表明,阳极细菌与已报道的产电细菌高度相似,包括Sporolactobacillus、Clostridium、Enterobacter、Bacillus及Ethanoligenens。芘降低了Bacillus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细菌 循环伏安 脱氢酶
下载PDF
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减排稻田土壤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欢 蔡旅程 +1 位作者 姜允斌 钟文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9-365,共7页
为了研究稻秆还田条件下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否能有效减排稻田甲烷,本研究将添加质量分数0.5%稻秆的土壤装入MFCs反应器,淹水并种植水稻后运行MFCs.待水稻经历苗期、分蘗期、晒田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共98 d... 为了研究稻秆还田条件下运行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是否能有效减排稻田甲烷,本研究将添加质量分数0.5%稻秆的土壤装入MFCs反应器,淹水并种植水稻后运行MFCs.待水稻经历苗期、分蘗期、晒田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共98 d后,停止MFCs运行.在MFCs运行过程中实时连续记录电压,每周一次采用静态箱法搜集并检测反应器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表明,MFCs电流在分蘗期逐步升高并达到峰值,并且运行MFCs显著降低添加稻秆土壤在苗期和分蘗期的甲烷累积排放通量.原因可能与产电菌和产甲烷菌竞争有机底物有关.MFCs运行98 d后,水稻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以及产量未受显著影响.本研究为稻田CH_4减排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绿色可持续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还田 产电菌 产甲烷菌 电流 产量 微生物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低强度超声波改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效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璐 李正龙 刘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2-1476,共5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M icrobial Fuel Cells)可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获得电能,但生物体系缓慢的电子传递速率是其发展的瓶颈.为了寻求提高MFCs工作效率的途径,建立了2个有效容积为1.5 L,电极面积160 cm2的单室MFCs,设置为超声波强化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M icrobial Fuel Cells)可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获得电能,但生物体系缓慢的电子传递速率是其发展的瓶颈.为了寻求提高MFCs工作效率的途径,建立了2个有效容积为1.5 L,电极面积160 cm2的单室MFCs,设置为超声波强化反应器和对照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强度为0.2W/cm2、频率33 kHz、超声间隔为83 h的超声波对反应器辐照10m in,在反应后期(运行2 880 h后)MFCs与对照反应器相比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6%,一个运行周期产生的总电量增加了46.5%;设置超声的反应器库仑效率(CE,Coulombic E fficiency)比对照反应器提高了25.7%.超声波强化反应器中水的pH值最小值比对照pH值最小值低0.2,超声波辐照的反应器氧化还原电位(ORP,Oxidation ReductionPotential)最小值低于对照反应器ORP最小值34.8 mV.2个反应器3 000 m in对化学需氧量(COD,Chem ical Oxygen Demand)的净化效率都达到72.9%,超声波对COD去除贡献不明显,并从低强度超声波对微生物作用的过程方面分析了上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超声波 葡萄糖 功率密度
下载PDF
Nitrogen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using microbial fuel cells 被引量:3
9
作者 Yong XIAO Yue ZHENG +2 位作者 Song WU Zhao-Hui YANG Feng ZHAO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5-191,共7页
Nitrogen is one of major contaminants in wastewater; however, nitrogen, as bio-elements for crop growth, is the indispensable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e. In this study, two-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were fi... Nitrogen is one of major contaminants in wastewater; however, nitrogen, as bio-elements for crop growth, is the indispensable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e. In this study, two-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were first oper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in anode chamber and potassium ferricyanide as catholyte. After being success- fully startup, the two-chamber MFCs were re-constructed to three-chamber MFCs which were used to recover the NO-3 -N and NH+4 -N of synthetic wastewater into value- add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from cathode chamber and anode chamber, respectively. Ferric nitrate was used as the sole electron acceptor in cathode, which also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O-3 -N recover efficiency in the case major anion of NO3 in cathode.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se MFCs was about 600-700 mVat an external load of 500 Ω. About 47% NH+4 -N in anode chamber and 83% NO-3 -N in cathode chamber could be recovered. Higher current density can sel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of both NH+4-N and NO3 -N. The study demonstrated a nitrogen recovery process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using three-chamber M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recovery microbial fuel cellsmfcs ELECTROMIGR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去除稻田硫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海芹 殷瑶 +4 位作者 吴江 薛诚 欧阳涛 蔡兰坤 张乐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55-1360,共6页
在模拟水稻田中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并设置对照组,研究MFCs运行对水稻田的水和土壤中S2-浓度、pH、ORP(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水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期间,稻田MFC... 在模拟水稻田中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并设置对照组,研究MFCs运行对水稻田的水和土壤中S2-浓度、pH、ORP(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氧化还原电位)以及水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期间,稻田MFCs的水和土壤(深2.5mm和5.0mm)中S2-浓度分别为(4.70±1.51)mg·L-1、(6.97±1.36)mg·L-1和(8.33±1.76)mg·L-1,在对照组相应各层中S2-浓度为(7.77±1.99)mg·L-1、(12.9±3.06)mg·L-1和(16.5±4.63)mg·L-1。稻田MFCs的水和土壤(深2.5mm和5.0mm)中的ORP值分别为(106±7.7)mV、(-142±30)mV和(-209±9)mV,在对照组相应各层中的ORP分别为(119±11.5)mV、(-209±9)mV和(-386±2)mV。稻田MFCs和对照组中水稻干重分别为(0.548±0.005)g和(0.442±0.003)g。在水稻田中构建MFCs可以降低水和各土壤层中S2-浓度,增高各土壤层中ORP值,且能明显促进水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水稻田 硫离子 阳极氧化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过程中的内阻及电容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海凤 李冬梅 +2 位作者 刘勇弟 蔡兰坤 张乐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209,共6页
利用交流阻抗法、极化曲线斜率法和功率密度峰值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启动过程中内阻及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FCs启动过程中,交流阻抗法测得的总内阻和活化内阻逐渐变小,阳极电容逐渐增大,较好地反映了产电微生物繁殖以及驯... 利用交流阻抗法、极化曲线斜率法和功率密度峰值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启动过程中内阻及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FCs启动过程中,交流阻抗法测得的总内阻和活化内阻逐渐变小,阳极电容逐渐增大,较好地反映了产电微生物繁殖以及驯化过程。极化曲线斜率法能够区分活化内阻、欧姆内阻与浓差内阻,但测量值波动较大。功率密度峰值法测得MFCs的内阻数据稳定,对选择MFCs的外接电阻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内阻 电容
下载PDF
阳极材料对6L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及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为俊 于立亮 +1 位作者 陈杰 成少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11-1917,共7页
阳极材料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碳刷、碳布或石墨毡阳极和泡沫镍空气阴极制成紧凑式6 L单室双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研究不同阳极材料对电池启动过程和运行以乙酸钠为基质的人工废水和实际屠宰废水的... 阳极材料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碳刷、碳布或石墨毡阳极和泡沫镍空气阴极制成紧凑式6 L单室双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研究不同阳极材料对电池启动过程和运行以乙酸钠为基质的人工废水和实际屠宰废水的产电性能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单位阳极成本的产电效益.结果表明:阳极材料对紧凑式MFC的启动过程没有明显影响;在产电性能方面,碳刷阳极MFC在人工废水和屠宰废水中的输出功率密度最高,分别为(56.3±1.8)W·m^(-3)和(19.5±0.8)W·m^(-3),其次为碳布阳极MFC,分别为(46.0±1.7)W·m^(-3)和(16.9±0.6)W·m^(-3),最差的是石墨毡阳极MFC,分别为(40.8±1.5)W·m^(-3)和(11.9±0.5)W·m^(-3);在废水处理效果方面,不同阳极MFC在运行人工废水或屠宰废水时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差别,均在90%左右.碳刷阳极MFC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在运行乙酸钠和屠宰废水时分别为(3.44±0.08)m W·元-1和(0.97±0.05)m W·元-1,分别比碳布MFC和石墨毡MFC高18.6%、12.8%和38.7%、80%.本研究结果说明碳刷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用化过程中最合适的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启动 产电功率 水处理 产电效益
原文传递
磷酸活化石墨的氧还原特性以及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冬梅 史海凤 +4 位作者 殷瑶 柳玥 窦春玲 蔡兰坤 张乐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54-2460,共7页
研究了磷酸活化对石墨电极上氧还原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磷酸活化石墨材料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可行性。首先以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经磷酸活化的石墨材料的氧还原能力,发现经质量分数为85%磷酸活化12 h后其... 研究了磷酸活化对石墨电极上氧还原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磷酸活化石墨材料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可行性。首先以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经磷酸活化的石墨材料的氧还原能力,发现经质量分数为85%磷酸活化12 h后其氧还原能力最强;然后将活化石墨材料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进行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磷酸活化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7.92 W/m3,为未活化石墨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3.4倍;同时进行了电化学比表面积的测定及FTIR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磷酸活化石墨颗粒的比表面积(7.716m2/g)较未活化颗粒(10.940 m2/g)略有减小,但其表面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石墨材料氧还原能力增强及MFCs产电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石墨 活化 氧还原
原文传递
pH对微藻型MFCs处理养猪源分离废水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利伟 江旺 +3 位作者 李德溢 胡博 李彦鹏 赵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实验构建了以微藻为阴极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以养猪源分离废水为阳极底物,考察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阳极初始pH对微藻型MFCs的产电性能和养猪源分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藻型MFCs中阳极液在碱性环境中有利于提高系统... 实验构建了以微藻为阴极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以养猪源分离废水为阳极底物,考察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阳极初始pH对微藻型MFCs的产电性能和养猪源分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藻型MFCs中阳极液在碱性环境中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当pH从6增加到10时,微藻型MFCs的产电性能随之提高。当pH=10时,系统的产电性能达到最佳,功率密度为534.8 mW/m^3,是pH=6时的2.12倍。pH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均在90%以上;NH_4^+-N的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提高,当pH=10时,NH_4^+-N去除率达9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微藻型 PH 养猪源分离废水
下载PDF
生物阳极型MFC对磺胺喹噁啉的降解性能研究
15
作者 郭佩茹 汪素芳 +5 位作者 郑杰蓉 王翠翠 龚勍 周爱娟 岳秀萍 段润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0-181,共12页
磺胺喹噁啉(Sulfaquinoxaline,SQX)作为一种磺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禽畜球虫病防治,易在环境中残留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其降解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以10 mg·L^(-1)SQX和乙酸钠为底物研究... 磺胺喹噁啉(Sulfaquinoxaline,SQX)作为一种磺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禽畜球虫病防治,易在环境中残留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其降解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以10 mg·L^(-1)SQX和乙酸钠为底物研究SQX降解特性、电化学性能、产物生物毒性及菌群结构.结果表明,SQX降解率随着乙酸钠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中SQX与TOC在10 d内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7.1%和94.0%;MFC体系的最大功率密度和输出电压分别为309.8 mW·m^(-2)和0.702 V;大肠杆菌和青海弧菌Q67毒性实验结果表明,SQX经MFC处理后可有效降低生物毒性;通过LC-TOF/MS分析,SQX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推测出羟基化反应、磺酰胺键断裂、吡嗪环C-N键断裂、水解反应、分子重排等降解路径;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MFC阳极体系中Terrimonas、Aquamicrobium、Thiobacillus等菌属与SQX生物降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喹噁啉(SQX)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产电性能 生物毒性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硝酸-PPy/AQDS联合处理改善阳极性能的分析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伟航 朱能武 +2 位作者 尹富华 吴平霄 张彦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88-3497,共10页
阳极性能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吡咯聚合、蒽醌-2,6-磺酸钠盐(AQDS)掺杂以及库仑量调控将不同厚度的PPy/AQDS复合薄膜电沉积至硝酸处理的碳毡阳极上,以期整合碳毡阳极的生物亲合性、... 阳极性能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吡咯聚合、蒽醌-2,6-磺酸钠盐(AQDS)掺杂以及库仑量调控将不同厚度的PPy/AQDS复合薄膜电沉积至硝酸处理的碳毡阳极上,以期整合碳毡阳极的生物亲合性、导电性及电子传递能力,同时强化阳极的这3种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整合强度的加强,阳极性能逐步得到提升,整合阳极在阳极生物量、电导率以及交换电流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2.4~3.3倍,其中0.12 C·cm^(-2)的整合阳极表现出最高的峰值电流(2.86 m A)、最大的阳极生物量(0.44 mg·cm-2)、最大的电导率(0.33 S·cm^(-1))、最大的交换电流密度(3.65×10^(-3)A·m^(-2))以及最小的传质阻力,其对应MFC的最大功率密度达1 060.7 m W·m^(-2),是对照组的2.2倍,阳极开路电势接近-0.55V.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和塔菲尔测试进一步揭示了PPy/AQDS复合薄膜在阳极碳纤维之间的联接、架桥作用,使得不同纤维丝之间的接触更加均匀,减小了电子在生物膜与阳极之间、阳极与外回路之间的传递阻力;同时,沉积于碳毡阳极的PPy/AQDS复合薄膜与硝酸处理后阳极表面形成的吡咯氮类官能团之间的协同作用可能是整合阳极性能提升的本质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整合 生物亲合性 导电性 电子传递能力
原文传递
1株产电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RE7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骆海萍 刘广立 +1 位作者 张仁铎 曹理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18-2123,共6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阳极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对MFC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已稳定运行1a的MFC的阳极室分离得到1株电化学活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RE7,其16SrRNA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strain ...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阳极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对MFC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已稳定运行1a的MFC的阳极室分离得到1株电化学活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RE7,其16SrRNA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strain CMG587有99%同源性,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利用菌株RE7构建的MFC的稳定产电和循环伏安曲线测定结果都表明,菌株RE7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利用菌株RE7构建的MFC的最大输出电压为352mV,相应的最大面积功率密度为69.2mW/m2,体积最大功率密度为6.2W/m3.由不同稀释比例的MFC排出液的产电效果比较可知,菌株RE7极有可能是通过自身分泌的氧化还原类物质进行电子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 假单胞菌 产电特性
原文传递
曝气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脱氮和产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秋辰 徐苏云 王重阳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58-60,122,共4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用于低C/N废水脱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以模拟尿液为底物,考察了曝气方式与膜材料对双室MFC产电性能和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1500 mg/L、C/N为2,两个MFC均具有良好...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用于低C/N废水脱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以模拟尿液为底物,考察了曝气方式与膜材料对双室MFC产电性能和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1500 mg/L、C/N为2,两个MFC均具有良好的除氮脱碳效果,COD降解率平均值高于89%,总氮去除率平均值高于72%。产电能力最强的是间歇曝气状态下的MFC2,采用阳离子交换膜,最高输出电压为702.1 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65.14 W/m^3;阳离子交换膜有利于提高MFC的产电性能,质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有机物降解和脱氮效果。间歇曝气可为阴极室提供较低浓度的溶解氧,MFC的产电性能和脱氮能力明显优于不曝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脱氮 曝气方式 膜材料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Consolidated Anaerobic Digester and Microbial Fuel Cell to Produce Biomethane and Electricity from Cellulosic Biomass Using Bovine Rumen Microorganisms
19
作者 Rebecca Chung Eunice Yujin Kang +7 位作者 Yun Jae Shin Justin Jong Park Peter Sang Park Chang Hyun Han Byungjun Kim Seog In Moon Jooheon Park Paul Sung Chung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9年第2期17-28,共12页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ar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that convert chemical energy contained in organic matter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using the catalytic (metabolic) activity of living microorganisms. Mediator...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ar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that convert chemical energy contained in organic matter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using the catalytic (metabolic) activity of living microorganisms. Mediator-less two chamber H-type MFC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current study, using dairy digester microbial population as anode inocula to convert finely ground pine tree (Avicel) at 2% (w/v) to electricity. MFCs were placed at 37&deg;C and after the circuit voltage was stabilized on d9, bovine rumen microorganisms cultured anaerobically for 48 hrs in cellulose broth media were added to treatment group of MFC at 1% v/v dosage. MFC power and current across an external resistor were measured daily for 10 d.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on d19 head space gas and anode chamber liquid solu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otal gas volume and composition, and volatile fatty acids,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enriched rumen microorganisms to anaerobic anode chamber increased cellulose digestibility and increased both CO2 and methane production;however, it decreased the methane to CO2 ratio. Over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was increased with rumen microorganism addition, and power density normalized to anode surface area was 17.6 to 67.2 mW/m2 with average of 36.0 mW/m2 in treatment, while control group had 3.6 to 21.6 (AVE 12.0) mW/m2. These observations imply that biocatalysis in MFCs requires additional cellulolytic activities to utilize structural biomass in bioenergy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BOVINE RUMEN Bacteria BIOENERGY
下载PDF
外阻对三室MFC产电性能和Cu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丹丹 张婧然 +2 位作者 周璇 王辉 李先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2-740,共9页
构建一种新型的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对重金属Cu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研究不同外阻条件下MFC的产电性能和土壤中Cu的迁移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当外接电阻从100?增大到1000?时,三室MFC的输出电压从0.1V提高到0.4V... 构建一种新型的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对重金属Cu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研究不同外阻条件下MFC的产电性能和土壤中Cu的迁移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当外接电阻从100?增大到1000?时,三室MFC的输出电压从0.1V提高到0.4V,最大功率密度从1.10W/m^3降低到0.71W/m^3,且阴极极化现象也随外阻增大而更加显著.装置运行63d后,MFC外接电阻越大,近阳极土壤区的Cu的去除率越高,外阻为1000?的MFC近阳极土壤区的Cu去除率达到39.7%.通过改进欧共体标准(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的形态,发现乙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Cu迁移的两种主要形态.此外,土壤的性质也发生变化,p H值呈现由阳极到阴极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电导率则相反.阴极电极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也表明部分迁移到阴极的Cu(II)被还原成单质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 外接电阻 土壤修复 Cu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