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目标实现——基于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与逆周期调节 被引量:6
1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王鲁滨 +1 位作者 郑敏闽 霍帅(执笔)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共11页
从理论上讲,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最大的区别在于逆周期调节,熨平金融周期波动,实现金融稳定。从实践上讲,我国从2011年开始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宏观审慎相联系,2016年正式升级为MPA。然而,政策目标效果实现与否尚缺乏实证,在应... 从理论上讲,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最大的区别在于逆周期调节,熨平金融周期波动,实现金融稳定。从实践上讲,我国从2011年开始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宏观审慎相联系,2016年正式升级为MPA。然而,政策目标效果实现与否尚缺乏实证,在应对近期"宽货币、紧信用"方面面临挑战,表现为宏观审慎评估政策目标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行为之间偏差较大。这种偏差在削弱数量型货币工具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时,是否说明金融遇冷期宏观审慎评估逆周期调节存在一定边界,导致宏观审慎评估目标难以实现呢?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以往的宏观审慎理论研究易于忽视经济周期信息;宏观审慎评估在金融周期的收缩阶段,释放一定的资本缓冲,可以给予金融机构一定"宽松"的信用创造环境,但经济下行以及金融在上一轮经济繁荣阶段的扩张带来的"过度透支"与内生性信用创造受损导致的经济金融周期"双紧缩"可能导致逆周期调节"失效",最终影响政策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顺周期 逆周期 金融周期 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下载PDF
基于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麦强盛 刘洪波 《金融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11-18,共8页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无法避免其繁荣期的过度冒险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爆发。宏观审慎监管则需识别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通过构建4个子系统24项指标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无法避免其繁荣期的过度冒险行为,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爆发。宏观审慎监管则需识别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通过构建4个子系统24项指标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24项指标划分为六个主成分,共能解释89.724%的变异量。分析我国1995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发现我国金融稳定指数不断升高,尽管遭遇两次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保持了难得的金融稳定,这得益于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和逆周期调控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金融监管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钟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5,共7页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大要素(即分析、监管和组织框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监管
下载PDF
巴塞尔Ⅲ若干议题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世栋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154,共6页
从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角度出发,对巴塞尔III进行讨论,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监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在实施方面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巴塞尔Ⅲ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银行业
原文传递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超 《区域金融研究》 2015年第8期54-59,共6页
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断凸显,宏观审慎监管概念逐渐获得广泛认同。但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特别是在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作为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同样... 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断凸显,宏观审慎监管概念逐渐获得广泛认同。但当今世界各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特别是在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作为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因此,借鉴英美欧等国家在金融审慎监管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监管主体、监管权力运行与制约、审慎监管处罚程序等方面探究我国金融审慎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下载PDF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及其GMM方法检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兰祥 王敏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1,共11页
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 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部分宏观审慎工具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较复杂,政策组合除了相互补充协调外,"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宏观审慎政策弥补货币政策缺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宏观审慎工具箱,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工具,提高工具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监管协调作用,探索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的逻辑机制,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高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 GMM方法 货币政策 金融系统稳定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系统风险
下载PDF
巴塞尔Ⅲ在监管理论与框架上的改进:微观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 被引量:39
7
作者 范小云 王道平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71,共9页
巴塞尔Ⅲ作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不但改进了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只专注于单个金融机构风险而忽视了系统性风险的不足,而且在监管框架设计上,既注重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又注重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本文从阐释推动... 巴塞尔Ⅲ作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不但改进了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只专注于单个金融机构风险而忽视了系统性风险的不足,而且在监管框架设计上,既注重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又注重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本文从阐释推动这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巴塞尔Ⅲ在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上改进的原因与具体进展,最后探讨了巴塞尔Ⅲ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Ⅲ 微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原文传递
动机扭曲和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倪志凌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7,共13页
本文使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造成银行动机扭曲的根源。和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非通过转移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对银行的行为动机造成影响,进而影... 本文使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季度数据进行研究,探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造成银行动机扭曲的根源。和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非通过转移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对银行的行为动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单个银行的风险水平。据此,新的金融改革法案提出的要求证券化发起人保留5%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其效果将极为有限。相比较而言,流动性监管措施更为有效。为防范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后风险上升,微观审慎监管应当将流动性监管放到和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流动性监管和资本监管的有效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动机扭曲 微观审慎监管
原文传递
不良贷款率对银行业影响的统计关系检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建刚 邹克 张倚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4,共7页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良贷款率对资本利润率、净利差、资本充足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存贷比、流动性比率对不良贷款率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在不同滞后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当不良贷款率上升时,商业银行不应通过承担更高的风险选择高贷款利率的贷款项目以实现其经营绩效;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实施逆周期调整,可适当有选择性地提高容忍度,允许部分商业银行或业务条线调整对资本的计提标准,降低其顺周期性;商业银行应注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的平衡,理性对待不良贷款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贷款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信用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下载PDF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文波 李黎明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60,共7页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寻求金融监管与市场力量的动态平衡,在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系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研究——基于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佳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9,72,共7页
本轮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逐渐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在金融危机中表外业务监管存在微观审慎监管偏差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缺位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进监管目标、分析、工具以及政策安排等方面来完善表外业务的监... 本轮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逐渐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在金融危机中表外业务监管存在微观审慎监管偏差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缺位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进监管目标、分析、工具以及政策安排等方面来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微观审慎监管者应将表外业务的微观信息传递给宏观审慎监管者,而宏观审慎监管者通过对表外业务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来进行风险预警,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微观审慎监管者。对此,要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来构建表外业务的监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微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原文传递
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婕 沈沛龙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0,共10页
本文以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为背景,研究构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存在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效应、监管资本套利、评判标准单一化、计算复杂等缺点;杠杆率监管指标尽管具有降... 本文以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为背景,研究构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存在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效应、监管资本套利、评判标准单一化、计算复杂等缺点;杠杆率监管指标尽管具有降低高杠杆特性、降低监管套利发生几率、计算简单、降低顺周期性等诸多优点,但该指标尚不能构成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唯一指标,更不能作为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替代,它只能作为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补充标准。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设立必须是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主、杠杆率监管为辅的双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而形成资本监管体系的有效防护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微观审慎监管 资本充足率 杠杆率
原文传递
巴塞尔Ⅲ审慎监管框架:从单一约束转向多重约束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胜邦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52,共9页
巴塞尔是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监管的最重要成果。巴塞尔Ⅲ在强化风险资本监管的基础上,引入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大额风险暴露限额等一系列量化监管要求,构建了多重约束审慎监管框架,实现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 巴塞尔是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监管的最重要成果。巴塞尔Ⅲ在强化风险资本监管的基础上,引入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大额风险暴露限额等一系列量化监管要求,构建了多重约束审慎监管框架,实现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融合。基于全球金融危机教训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一系列监管规则,本文重点讨论了多重约束审慎监管框架的合理性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巴塞尔Ⅰ和巴塞尔Ⅱ单一的风险资本监管框架相比,多种约束框架能够有效应对金融体系存在的多重金融摩擦和外部性,具体包括抑制金融脆弱性和系统性的累积,充分捕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集中度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压缩银行监管套利空间。同时,多重约束审慎监管框架增加了监管规则的复杂性以及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在监管实践中,各国监管当局必须高度关注不同监管规则的相互作用和累积效应,评估对银行经营行为以及信贷供给的影响,权衡监管规则的复杂性、有效性,以及监管成本,尽量避免和缓解潜在的超预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塞尔Ⅲ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外部性 风险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从来 林键 程一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45,共11页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普遍加快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更加注重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然而,过去二十年来的国...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普遍加快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更加注重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然而,过去二十年来的国际金融监管实践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强调总量调控,往往忽视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宏观审慎管理在缺乏微观监管策应的情况下,政策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政策目标多陷入“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在建立顶层机构、系统性风险防控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加强了宏微观政策协同的探索实践,2020年相继取得了金融风险攻坚战、疫情阻击战的伟大胜利,当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经济唯一正增长。立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金融监管协同仍存在法治建设滞后、政策目标多元、校准机制缺失、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坚持中国特色和问题导向,从补齐制度短板、完善组织架构、减少信息缺口、统一政策目标以及建立制衡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 微观审慎监管 政策协同
原文传递
风险准备、风险分担与金融风险防范及化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锡良 苗文龙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5期22-39,共18页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当前的金融稳定制度不能有效约束金融机构冒险获利的冲动,甚至可能激励微观机构选择短期行为,引发道德风险。本文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理,建立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机构三部门模型,剖析金融衍生过...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当前的金融稳定制度不能有效约束金融机构冒险获利的冲动,甚至可能激励微观机构选择短期行为,引发道德风险。本文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理,建立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机构三部门模型,剖析金融衍生过程与风险积累机理,探索一种风险防范机制——结合项目风险水平从决策者当期薪酬中计提风险准备金,以约束金融机构管理者任职期内的短期冒险行为,防范未来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准备机制的条件是,通过微观审慎监管督促金融机构准确披露风险信息,提交风险准备资金;通过宏观审慎监管实时监测金融体系风险状况,准确预测风险发展态势,并有效管理风险准备资金。在风险准备金机制下,即使部分金融机构发生偿付风险,政策当局也可根据其对金融体系当前及未来稳定运行的影响,结合风险准备规模、存款保险及最后贷款人救助等采取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风险准备 金融稳定
下载PDF
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解析:国际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鸿伟 《浙江金融》 2017年第7期67-74,共8页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 早期纠正的实施效果对整个存款保险体系的有效性有较大的影响。与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早期纠正与微观审慎监管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本文参照国际经验总结归纳了有效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制度的设计要素:目的、原则、框架和权力与职责,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目前早期纠正制度的运行现状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早期纠正 微观审慎监管
下载PDF
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凌遥 《区域金融研究》 2012年第10期38-41,共4页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两种理念,二者在监管机制上相互依存,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相互渗透,但在监管目标、监管对象及监管手段上又存在质的区别。准确把握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与联系,是实现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前...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两种理念,二者在监管机制上相互依存,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相互渗透,但在监管目标、监管对象及监管手段上又存在质的区别。准确把握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与联系,是实现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金融风险
下载PDF
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性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80,共12页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使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协调监管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在分析银行信贷周期不同阶段宏微观审慎监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使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协调监管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在分析银行信贷周期不同阶段宏微观审慎监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性。结果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中不良贷款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长期存在且较为明显,流动比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作用存在但长期来看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宏观审慎监管中广义信贷/GDP偏离度和银行业集中度这两个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都较为明显且长期存在;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运作能够缓解单一政策实施对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冲击力度,更有助于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因此,我国银行业监管不仅要在微观方面加强防范内部信贷违约风险,还要从宏观方面关注信贷结构调整和银行理财业务所可能带来的溢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 PVAR模型 协调性
下载PDF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岩松 杨素娟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1期26-38,共13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可。本文通过分析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起源、发展,从政策的假设条件到执行工具的各个层面,研究了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基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可。本文通过分析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起源、发展,从政策的假设条件到执行工具的各个层面,研究了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基础、政策工具。通过构建封闭经济体、静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在产出、通货膨胀间进行权衡取舍。从社会整体福利角度出发,宏观审慎政策的确能够避免金融失衡,特别是当经济陷入金融顺周期性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改善经济所处的失衡状态,提高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逆周期 信贷周期
下载PDF
地域投机文化如何影响地方银行信贷风险?——兼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影响
20
作者 王龑 刘大志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6,共12页
投机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地方银行信贷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浓厚的投机文化氛围会导致地方银行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会加剧其信贷风险。一方面,投机文化可以通过促使地方银行过度进行风险承担和过度加速资本周转两... 投机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地方银行信贷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浓厚的投机文化氛围会导致地方银行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会加剧其信贷风险。一方面,投机文化可以通过促使地方银行过度进行风险承担和过度加速资本周转两条途径加剧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净利差收窄和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均会加剧投机文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可以抑制投机文化的不利影响。宏观审慎管理方面,收紧贷款发放条件和提高流动性要求均有助于抑制投机文化的不利影响;单纯提高静态的资本要求则容易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资本周转 宏观审慎管理 微观审慎监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