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喉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双八 孙国燕 +1 位作者 张庆翔 于振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喉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患者,其中声带任克氏水肿12例,声带广基息肉24例,声带囊肿10例,手术中利用微瓣技术,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声带微瓣并进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声带黏膜...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喉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患者,其中声带任克氏水肿12例,声带广基息肉24例,声带囊肿10例,手术中利用微瓣技术,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声带微瓣并进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声带黏膜的显微缝合。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并进行嗓音GRBAS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主观评分及客观嗓音分析,主要为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安全切除病变组织后,保留声带黏膜微瓣,均成功的进行了支撑喉镜显微镜下的显微缝合声带黏膜,术后患者声带黏膜光滑,声带闭合情况良好,黏膜波接近于正常;主客观嗓音分析提示患者嗓音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声带良性病变合适的病例,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有利于患者声带黏膜的保护,术后患者嗓音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新生物 微瓣 显微缝合 嗓音质量
下载PDF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华 杨希林 +3 位作者 王文静 汪雷 徐勇 任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continuous irrigating mode of ear endoscopic surgery,CIM-EES),以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为鼓膜修复材料,外植法完成鼓膜成形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鼓膜均一期修复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微型皮瓣组和常规皮瓣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6±6.5和39.1±9.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0.5~4 kHz平均听阈分别为40.16±10.79和41.58±9.23 dB HL,气骨导差分别为21.86±5.44和23.02±6.15 dB;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分别为25.56±11.21和26.47±10.59 dB HL,气骨差分别为7.33±2.79和8.09±5.73 dB,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极高,临床疗效好,微型皮瓣通过缩小剥离皮瓣的体积和范围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皮瓣 持续灌流模式 鼓膜成形术 外植法
下载PDF
喉显微外科技术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家亮 《医学综述》 2007年第20期1586-1588,共3页
喉显微外科技术是在显微镜下应用喉显微器械处理喉部病变,使喉部病变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喉发音功能的影响,维持正常发声。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目前喉显微外科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并加以... 喉显微外科技术是在显微镜下应用喉显微器械处理喉部病变,使喉部病变得到有效的治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喉发音功能的影响,维持正常发声。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目前喉显微外科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并加以推广。本文扼要综述了喉显微外科技术的理论基础、进展以及各种常用喉显微外科技术的特点和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显微外科 喉肿物 微瓣
下载PDF
微瓣显微缝合联合嗓音训练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范志涛 苏慧 +1 位作者 王学霞 刘朝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微瓣显微缝合联合嗓音训练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9年8月间首诊为声带任克水肿并进行微瓣显微缝合手术治疗的20例资料完整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组),术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10例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微瓣显微缝合联合嗓音训练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9年8月间首诊为声带任克水肿并进行微瓣显微缝合手术治疗的20例资料完整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组),术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手术组10例行常规治疗;联合干预组10例于术后第2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嗓音训练。另随机选取10例无嗓音疾患且经电子喉镜检查声带无形态异常的吸烟男性作为对照(对照组)。手术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进行嗓音主观评分和嗓音声学参数检测,对照组同时进行嗓音声学参数检测。结果:手术组术后3个月嗓音声学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然而,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MPT(最长发音时间)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嗓音参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因素和组别因素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3个月嗓音变化起作用。研究对象声学参数值变化随时间变化而不同,Jitter、Shimmer和NHR值呈现出下降趋势,F0和MPT值呈现出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的G评分、R评分、VHI、Jitter、MPT声学参数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任克水肿常为多种病因叠加,尽管微瓣显微缝合有利于患者声带手术创面的消除和黏膜恢复,但其黏膜创面较大,术后短期内较难恢复至正常发音,术后联合嗓音训练综合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嗓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克水肿 微瓣 显微缝合 嗓音训练 嗓音声学分析
下载PDF
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民 田德虎 +7 位作者 邵新中 李大村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李建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缺损26例(26指)。男20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0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 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缺损26例(26指)。男20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0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5 h,平均2 h。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6例,中指6例,环指4例,小指4例。损伤部位:指背侧6例,指侧方6例,指端掌侧14例;手指近节4例,中节8例,末节14例。创面范围为2.0 cm×1.5 cm^4.0 cm×2.0 cm。采用大小为2.5 cm×2.0 cm^4.5 cm×2.5 cm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余2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8 mm,平均6.8 mm。供区无瘢痕挛缩,腕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具有供区隐蔽、皮瓣与手指皮肤相似度高、可携带神经及肌腱、手术在同一术野完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手指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飞 丁冬 +7 位作者 黄永禄 李晓亮 巩凡 杨子洋 姚占川 温鹏 沈军 马建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微型穿支皮瓣皮支链血管的分布。方法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42例(46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小腿中下段13处,内外踝及足跟部22处,足背及前足11处。主要应... 目的观察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探索微型穿支皮瓣皮支链血管的分布。方法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42例(46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小腿中下段13处,内外踝及足跟部22处,足背及前足11处。主要应用的皮瓣有胫后动脉微型穿支皮瓣、腓动脉微型穿支皮瓣、逆行足背动脉皮瓣、外踝上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范围1.8 cm×3.0 cm^4.0 cm×6.0 cm。结果术后46处创面I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3年,平均21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溃疡、渗出等。结论应用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小创面可取得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小腿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外伤性手指创面112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卫东 牛磊 +1 位作者 王微 张浩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871-875,共5页
目的分析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24例手指外伤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应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对照组应用腹部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6个月比... 目的分析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24例手指外伤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应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对照组应用腹部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皮瓣存活情况、外形特征、感觉功能和手指活动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皮瓣均全部成活。观察组成活良好率(93.80%)高于对照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观察组皮瓣两点辨别觉(6.32±1.14)mm,优于对照组(11.66±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8,P<0.001)。观察组综合质地觉优良率(86.61%)优于对照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5,P=0.004)。观察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8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2,P=0.010)。观察组中不同种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后的手指活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2,P=0.982)。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近期疗效好,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 手指创面 移植
下载PDF
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牟勇 胡春兰 +4 位作者 黎路根 林浩 黄永军 刘晓春 黄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取皮瓣面积小于5.0 cm×5.0 cm的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应用微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骨间背动脉穿支削薄皮瓣游离... 目的探讨切取皮瓣面积小于5.0 cm×5.0 cm的微型削薄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应用微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区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骨间背动脉穿支削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例,均在深筋膜浅层切取穿支皮瓣,并进行削薄处理。修复创面面积1.5 cm×2.0 cm~3.0 cm×4.5 cm。术后定期随访,对皮瓣的成活情况及修复手、足部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区均直接缝合,无需植皮处理。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柔软,无需Ⅱ期整形,修复的跟腱区域皮肤无磨损性水疱形成,踝关节提踵跖屈45°~60°,背伸活动恢复正常,修复的手部皮肤质地柔软,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时局部皮肤无瘢痕或牵拉不适。结论应用削薄的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穿支皮瓣 皮瓣削薄技术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视频支撑喉镜下腹侧微瓣技术修复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梁永辉 陈贤明 +3 位作者 杨帆 张伟群 陈熙炜 段小曼 《微创医学》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视频支撑喉镜下腹侧微瓣技术修复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9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视频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病损后创面旷置)和观察组29... 目的观察视频支撑喉镜下腹侧微瓣技术修复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9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视频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病损后创面旷置)和观察组29例(视频支撑喉镜下切除病损的同时采用腹侧微瓣技术修复声带缺损)。比较两组患者自感术后声音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时间、术后2个月内镜下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前和术后2个月的嗓音功能(主观听感知功能和主观感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切除病变组织后,观察组的声带腹侧微瓣均成功覆盖声带缺损,术后2个月患者声带黏膜光滑,声带闭合情况良好。观察组患者自感术后声音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嗓音GRBAS评分、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嗓音GRBAS评分、VH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视频支撑喉镜下腹侧微瓣技术修复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术后游离缘缺损,可保证黏膜上皮的完整性,有利于促进声带创伤愈合及嗓音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嗓音 喉镜 腹侧微瓣技术 游离缘缺损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伴前牙反[牙合]的牙周-正畸-种植联合治疗效果观察(附1例8年随访报告)
10
作者 张浩筠 阳婷 +4 位作者 胡文杰 徐涛 王翠 刘云松 寻春雷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56-663,共8页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与生活质量。若重度牙周炎合并错[牙合]畸形,则治疗周期更长、治疗过程更复杂,需要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于此类病例的治疗目标不仅局限于恢复... 牙周炎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与生活质量。若重度牙周炎合并错[牙合]畸形,则治疗周期更长、治疗过程更复杂,需要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于此类病例的治疗目标不仅局限于恢复牙周健康,还应在此基础上恢复完整牙列、重建咬合功能、改善美观效果。文章展示1例广泛型Ⅳ期C级牙周炎伴前牙反[牙合]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过程,包括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种植修复治疗,获得医患双方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均有改善,为此类临床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诊疗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系统治疗 正畸治疗 微翻瓣牙槽嵴保存术 种植治疗
原文传递
用多种微型皮瓣早期联合修复指端深度烧伤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强 杨占杰 +2 位作者 赵玉玲 刘拱喜 胡福兴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指端深度烧伤后最佳的修复方法。方法 分别用多种微型皮瓣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了 31例及 11例患者 ,比较了两者的术后效果。结果 用微型皮瓣联合修复者手术次数少、指端形态佳、感觉好 ,明显优于腹部带蒂皮瓣。
关键词 微型皮瓣 联合修复 指端 深度烧伤
下载PDF
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建林 廖前德 +2 位作者 卢吉平 欧凯军 牛永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以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美容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4年6月,对42例(48指)软组织缺损采用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0.8 cm×1.2 cm^3.0 cm×2.5 cm。皮瓣... 目的探讨以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美容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4年6月,对42例(48指)软组织缺损采用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0.8 cm×1.2 cm^3.0 cm×2.5 cm。皮瓣转移至受区创面后,应用超显微外科技术对皮瓣削薄整形。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质地柔软,外观美化。按Mackinnon-Dellon感觉功能评定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3,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8 mm。供区只遗留不明显线性瘢痕。结论采用骨间背动脉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是符合医学美学的手术方法,通过显微削薄技术,皮瓣外形美化,功能良好,供区损伤小,符合微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动脉 微型皮瓣 穿支皮瓣 微创内容
下载PDF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在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手部功能改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野 路闯 +2 位作者 邱俊涛 易芳林 余振涛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在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手部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手指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组(试验组n=50例)和腹部皮瓣修复组(对照组n=5...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在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手部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手指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组(试验组n=50例)和腹部皮瓣修复组(对照组n=50例).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手部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试验组的皮瓣存活良好率为为94%高于对照组80%(P<0.05),手部功能优良率试验组为98%高于对照组86%(P<0.05),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能提高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 外伤性手指创面 手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分析
14
作者 胡永生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20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手外伤科收治的手部创面的患者50例,纳入的患者具有手部不规则的创面,创面的范围在1.5×2.0cm-3.0×5cm之间...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以及近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手外伤科收治的手部创面的患者50例,纳入的患者具有手部不规则的创面,创面的范围在1.5×2.0cm-3.0×5cm之间,入院后均第一时间进行创面的清创,之后采取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进行手术修复.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均成活,创面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手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活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活动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良率达到92%.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对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 手指创面 外伤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微型游离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邹新龙 马娜 +1 位作者 王明月 吴海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5—11月,采用不同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设计皮瓣面积一般略大于受区创面10%~15%;将皮瓣转移至受区后,根据血管口径选择匹配的...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5—11月,采用不同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设计皮瓣面积一般略大于受区创面10%~15%;将皮瓣转移至受区后,根据血管口径选择匹配的动、静脉完成血管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1~1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及颜色良好,手部功能经系统康复训练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微型游离皮瓣修复较小面积的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其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不仅缩短了康复期而且减轻了病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微型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改良皮肤微小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瓣功能性分区重建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16
作者 刁建升 何林 +3 位作者 余学元 刘翔宇 都慧聪 舒茂国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皮肤微小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瓣功能性分区重建的方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临床资料。参考上唇...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皮肤微小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瓣功能性分区重建的方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临床资料。参考上唇健侧解剖结构标记手术定点,采用短直线结合微小三角瓣法设计皮肤切口:沿人中嵴方向设计短直线切口,于患侧红唇缘上方皮肤设计微小三角瓣,插入对侧唇峰处,降低患侧唇峰,延长人中嵴。将口轮匝肌分割为5个肌肉瓣分3区进行重建,恢复上唇与鼻底亚单位结构,重建唇珠、人中嵴结构,纠正向健侧偏斜的鼻小柱,抬高鼻基底。术后从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2个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1)主观评价,由未参与手术的2位整形外科医师通过患儿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照片,对手术后瘢痕情况、唇弓连续性、唇峰高度、鼻底宽度、鼻孔对称性和人中嵴高度进行总体效果评分,外形较差为1分,一般为2分,满意为3分。(2)客观测量,由未参与手术的1位整形外科医师通过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量双侧红唇厚度、双侧唇峰口角距、双侧人中嵴长度、双侧鼻翼唇峰距、双侧鼻底宽度,计算非对称率(|健侧数值-患侧数值|/健侧数值×100%),数值越接近于0,表示两侧差异性越小、越对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_(1),Q_(3))表示。结果:共纳入32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个月至1岁6个月。患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局部感染、出血、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患儿红唇形态饱满,连续性良好,唇珠明显,人中嵴结构立体,双侧对称性良好,遗留瘢痕小,修复效果满意。患儿手术效果主观评价平均总体得分为2.66分,其中唇弓连续性得分最高(2.84分),鼻孔对称性得分最低(2.38分);客观测量结果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修复外科手术 微小三角瓣 口轮匝肌
原文传递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开波 王杰 +4 位作者 范亚生 王浩 黄飞 王永标 黄荣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3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4种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10月,本院收治的18例手指小创面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不规则创面,使用4种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均采用急诊皮瓣修复,观察患者经过治疗... 目的:探讨4种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10月,本院收治的18例手指小创面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不规则创面,使用4种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均采用急诊皮瓣修复,观察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所有18例皮瓣均良好成活,创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皮瓣外观、血运及质地良好,皮瓣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指功能恢复显著13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差1例。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手指小创面,可有效恢复手指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 移植修复 手指小创面 临床
下载PDF
微瓣技术治疗声带息肉126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艳 田鑫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微瓣技术和传统显微切除技术切除病变组织;于术后7d、1个月、5个月观察声带及嗓音恢复情况。结果所有采取声带微瓣技术治疗的病例均一次... 目的探讨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微瓣技术和传统显微切除技术切除病变组织;于术后7d、1个月、5个月观察声带及嗓音恢复情况。结果所有采取声带微瓣技术治疗的病例均一次切除病变,未发现残留,痊愈率达92%(116/126);采用传统显微切除技术治疗的患者,其痊愈率仅35%(28/80),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47,P=0.000)。采用声带微瓣技术治疗者嗓音质量也优于采用传统显微切除技术治疗者。结论微瓣技术治疗声带息肉既可彻底切除病变,又能很好地保留黏膜的完整性,是治疗声带息肉的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瓣技术 声带息肉 声带 嗓音
下载PDF
MEBO治疗1例严重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公丕欣 陈永翀 +4 位作者 李承存 徐西胜 尚峰 侯强 李清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电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电流进入体内后可转变为热能,使皮肤和深部组织产生严重损伤。高压电流烧伤属于凝固坏死性损伤,会导致组织快速碳化。电流的入口偏小,但底部损伤深而广泛,这些特点都是导致临床医生低估伤情的主要因素... 电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电流进入体内后可转变为热能,使皮肤和深部组织产生严重损伤。高压电流烧伤属于凝固坏死性损伤,会导致组织快速碳化。电流的入口偏小,但底部损伤深而广泛,这些特点都是导致临床医生低估伤情的主要因素。曾收治的1例被5万伏高压电烧伤的患者,除左上肢为毁灭性组织坏死截肢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烧伤 MEBO 微粒皮 种植培养 护理
下载PDF
逆行带蒂皮瓣和游离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比较
20
作者 高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皮瓣和游离微型皮瓣修复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25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0),对照组给予逆行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皮瓣和游离微型皮瓣修复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25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0),对照组给予逆行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游离微型皮瓣修复治疗,比较术后手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感觉恢复、血运恢复情况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式均有效,但游离微型皮瓣修复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带蒂皮瓣 游离微型皮瓣 手部皮肤缺损 手功能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