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阳坡半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路保昌 薛智德 +1 位作者 朱清科 李会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起县合家沟流域阳坡和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切沟>平缓坡>切沟沟头>陡坡>极陡坡;半阳坡... 采用固定点动态监测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吴起县合家沟流域阳坡和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地形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切沟>平缓坡>切沟沟头>陡坡>极陡坡;半阳坡各微地形土壤水分顺序为:平缓坡>浅沟>陡坡>极陡坡。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切沟,最小的是切沟沟头。最后指出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合"适地适树,适林适草"的植被恢复原则,合理配置乔、灌、草的营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浅沟 切沟 平缓坡 陡坡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微地形环境下输电线路微气象分析与预测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隆基 郗晓光 +6 位作者 李志坚 王晓光 文清丰 李琪冉 周恺 刘勇 姚俊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为了研究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气象情况,在小气候理论基础上,以华北地区处于典型微地形区域的3条输电线路、且历史上发生过由极端天气引发的输电线路事故为例,分析了山区微地形导致的微气象形成机理,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 为了研究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气象情况,在小气候理论基础上,以华北地区处于典型微地形区域的3条输电线路、且历史上发生过由极端天气引发的输电线路事故为例,分析了山区微地形导致的微气象形成机理,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微地形气象因子与宏观大气参数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定量角度揭示微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微地形区域输电线路运行的微气象参数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建立输电线路电气可靠性实时评估与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输电线路 微气象参数 多元回归分析 气象分析与预测
下载PDF
广西马山岩溶山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动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覃家科 李先琨 +3 位作者 吕仕洪 向悟生 陆树华 区智 《广西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于2002年8月29~30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广西马山县岩溶山地封山育林过程中植被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初期生境条件是干燥、高温、低湿,小气候因子日变幅度大,植物群落是一些耐干旱、耐瘠薄... 于2002年8月29~30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广西马山县岩溶山地封山育林过程中植被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初期生境条件是干燥、高温、低湿,小气候因子日变幅度大,植物群落是一些耐干旱、耐瘠薄的草本和灌木;封山育林中期,植物群落结构包括灌-草2个层次,夏季气温开始下降,湿度增大,光照度开始降低,土壤温度波动略为平缓,耐阴的灌木和草本种类增多,原生性森林群落的乔木幼树开始出现;封山育林中后期,群落的平均高度达7~15m,出现乔-灌-草3个层次的结构,逐渐形成森林小气候,群落内光照强度降低、夏季气温低、湿度增大,基本上由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组成种类占主导地位,演替初期的阳性先锋草本和灌木种类基本上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种类更替 小气候 封山育林 岩溶山地
下载PDF
典型微地形下的风速特性及其在输配电线路杆塔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雁 杨靖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6-152,共7页
中国荷载规范对不同地形下的风速取值进行了规定。尽管如此,由于实际地形千差万别,特别是在微地形、微气象环境下,采用的设计值与实际值有时差别较大,造成倒塔断线情况时有发生。针对山丘、悬崖和垭口3种微地形,从杆塔设计的角度出发对... 中国荷载规范对不同地形下的风速取值进行了规定。尽管如此,由于实际地形千差万别,特别是在微地形、微气象环境下,采用的设计值与实际值有时差别较大,造成倒塔断线情况时有发生。针对山丘、悬崖和垭口3种微地形,从杆塔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微地形环境下的风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推导出了典型微地形环境下的杆塔风速修正系数计算公式,并给出了适用条件。最后通过两基塔线模型验证了大风作用时不同微地形种类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给出的计算公式更适用于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或验算。为位于垭口地形中的线路的精细计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风荷载 杆塔 输配电线路
下载PDF
微地形对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庆丰 《电力建设》 2011年第10期38-40,共3页
影响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单就微地形来讲,主要是指大档距、大高差和大小档。单个微地形因素一般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性影响,多种因素组合可能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通过对输电线路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地形因素进行组... 影响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单就微地形来讲,主要是指大档距、大高差和大小档。单个微地形因素一般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性影响,多种因素组合可能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通过对输电线路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地形因素进行组合,利用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计算软件,对各种微地形下的不平衡张力进行计算,总结出微地形对输电线路不平衡张力大小影响的规律,可为输电线路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不平衡张力 微地形
原文传递
微地形对输电线路舞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景乾明 胡春梅 +1 位作者 胡基才 张承学 《电力建设》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分析了微地形对输电线路舞动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导线动力学模型及相应微地形下的流场模型。对存在微地形影响的某实际输电线路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观察一致。对比分析了有、无微地形影响的仿真结果,发现微地形对于输电... 分析了微地形对输电线路舞动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导线动力学模型及相应微地形下的流场模型。对存在微地形影响的某实际输电线路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观察一致。对比分析了有、无微地形影响的仿真结果,发现微地形对于输电线路舞动的振型、振幅等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舞动 输电线路 动力学仿真
原文传递
微地形和小气候区线路覆冰影响因素分析及工程实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康基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微地形和小气候参数对电网建设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覆冰特点及成因,分析了微地形和小气候区线路覆冰事故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同类冰灾事故重演的措施,以期对我国远跨距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预防及电力系统稳定、坚强运行提... 微地形和小气候参数对电网建设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覆冰特点及成因,分析了微地形和小气候区线路覆冰事故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同类冰灾事故重演的措施,以期对我国远跨距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预防及电力系统稳定、坚强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小气候 海拔 温度 输电线路 覆冰
下载PDF
基于风力机尾流排斥的平坦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洁 许昌 +3 位作者 韩星星 辛子扬 薛飞飞 李林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2-70,共9页
平坦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优化研究中,常采用带有随机量的元启发式算法,这些算法难以达到全局最优,优化效率较低,且通常需要通过划分网格、增加约束才能得到稳定解。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平坦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高效... 平坦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优化研究中,常采用带有随机量的元启发式算法,这些算法难以达到全局最优,优化效率较低,且通常需要通过划分网格、增加约束才能得到稳定解。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平坦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高效且有稳定优化解的元启发式算法——风力机尾流排斥优化算法。参考范德华力原理,提出了风力机尾流排斥力的概念,用于描述风力机在尾流作用下的相互影响:2台风力机之间尾流作用越大,风力机尾流排斥力也越大。在算法优化过程中,风力机会在风力机尾流排斥力的作用下向使尾流减小的方向不断移动,直到达到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风力机尾流排斥优化算法不需要网格约束,优化效率高,能得到确定的优质解,且优化结果符合实际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微观选址 平坦地形 风力机尾流排斥优化 元启发式算法
下载PDF
摆动式超声单波束水下微地形探测实验台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柏文 夏毅敏 +1 位作者 卜英勇 周知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2,共4页
为了验证摆动式超声单波束探测方法能否适用于深海富钴结壳微地形探测,在实验室里建立探测实验台。从水声换能器的等角度摆动精度分析,采用了圆柱凸轮机构作为探测装置的机械传动机构;从探测精度和分辨率两方面考虑,确定了水声换能器的... 为了验证摆动式超声单波束探测方法能否适用于深海富钴结壳微地形探测,在实验室里建立探测实验台。从水声换能器的等角度摆动精度分析,采用了圆柱凸轮机构作为探测装置的机械传动机构;从探测精度和分辨率两方面考虑,确定了水声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500 kHz,波束角为3°;通过一系列已知参数研制出收发一体式水声换能器探测的水下测量仪,并编写出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分别对材质为普通河沙、模拟海泥和硬质水泥做成的水平地形进行11次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台的垂直探测精度达到了厘米级。由此证明了摆动式超声单波束探测能够达到钴结壳微地形探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 钴结壳 微地形 水声换能器
下载PDF
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晓松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2期98-99,共2页
对微地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园林绿化要素,还能够构造出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景观空间。所以,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做好微地形景观设计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微地形含义,提出了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微地形景观... 对微地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园林绿化要素,还能够构造出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景观空间。所以,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做好微地形景观设计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微地形含义,提出了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 应用
下载PDF
微地形区OPGW地线不均匀覆冰计算模型改进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永灿 舒新 +3 位作者 田毅 谢松林 张烨 刘宇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3,共9页
目前对均匀覆冰下架空线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的研究较多,但缺少对大截面、大单位长度重量的地线复合光缆(optical pilot ground wire,OPGW)地线覆冰的研究,特别是在微地形下等值冰厚计算模型的适用性。选取大档距大高差工况,通过有限... 目前对均匀覆冰下架空线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的研究较多,但缺少对大截面、大单位长度重量的地线复合光缆(optical pilot ground wire,OPGW)地线覆冰的研究,特别是在微地形下等值冰厚计算模型的适用性。选取大档距大高差工况,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典型地形(山坡、山顶、垭口)下的3塔两档OPGW地线模型,结合考虑绝缘子串偏斜角的等值冰厚模型,对传统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发现等值冰厚较小时大档薄覆冰情况下的传统冰厚计算误差较大。但随着平均等值冰厚增大,冰厚计算误差显著减小。利用以上分析结果和平均等值冰厚与绝缘子串轴向拉力与倾角的函数关系,提出一种冰厚误差优化计算方法,改进后的冰厚相对误差能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覆冰 OPGW地线 微地形 有限元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增强居民小区保健功能的园林绿地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则奉 关文灵 +1 位作者 李东徽 王晓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94-97,共4页
通过对微地形、绿化隔离带和园林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及其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用、巧用微地形能够遮挡小区内部不良视觉构筑物,扩大绿视率和促进植物的生命活动;灵活设置绿化隔离带能够有效阻挡小区外围的不良视觉环境,吸附粉... 通过对微地形、绿化隔离带和园林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及其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用、巧用微地形能够遮挡小区内部不良视觉构筑物,扩大绿视率和促进植物的生命活动;灵活设置绿化隔离带能够有效阻挡小区外围的不良视觉环境,吸附粉尘废气并降低噪音;有针对性地集中栽种园林芳香植物,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外围设置密闭的环状绿带延缓芳香物质的消散,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对芳香物质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绿化隔离带 园林芳香植物 设计要点 保健功能
下载PDF
微地形在街头绿地景观更新中的设计应用——以固始文化馆南侧街头绿地景观更新设计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报国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5期18-21,共4页
街头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观赏界面。文章以固始文化馆南侧街头绿地景观更新为例,从微地形的认知、功能与作用,阐述微地形结合景石点缀、植物配置等方面在城市绿地景观更新设计中的运用,巧妙地将微... 街头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观赏界面。文章以固始文化馆南侧街头绿地景观更新为例,从微地形的认知、功能与作用,阐述微地形结合景石点缀、植物配置等方面在城市绿地景观更新设计中的运用,巧妙地将微地形与既有的空间区位、地宜环境、交通关系等因“境”制宜地进行设计,以山水画“境”之手法,理势造型、留白借景,达到将街头绿地的景观提升到多角度、多空间界面观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街头绿地 设计应用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微地形区风害故障分析及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志强 徐玉华 +3 位作者 陈泓 刘威峰 马云龙 常彬 《电工电气》 2017年第12期42-45,共4页
针对西北某省微地形区域近年来频繁发生风害跳闸的情况,通过收集风偏、倒塔、异物短路等故障发生时的气象条件、环境信息等,对该区域2010—2017年所发生的风害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各类型防风害措施的优缺点,并根据不同风害类型的... 针对西北某省微地形区域近年来频繁发生风害跳闸的情况,通过收集风偏、倒塔、异物短路等故障发生时的气象条件、环境信息等,对该区域2010—2017年所发生的风害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各类型防风害措施的优缺点,并根据不同风害类型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防风害措施及建议,为输电线路防风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微地形 风害故障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微地形风场下架空输电导线风致振动特性分析
15
作者 赵珊鹏 马爱彪 +3 位作者 张友鹏 张文韬 王锋 张海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7-1580,共14页
为研究微地形下架空输电导线风振特性以完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模拟得出微地形下不同线路处风速及攻角变化规律,并推导输电导线相对运动时的脉动风荷载。建立跨越微地形的三跨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利用谐波合... 为研究微地形下架空输电导线风振特性以完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模拟得出微地形下不同线路处风速及攻角变化规律,并推导输电导线相对运动时的脉动风荷载。建立跨越微地形的三跨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利用谐波合成法(WAWS)模拟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线路脉动风场,对导线施加风荷载,分析微地形下输电导线风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地形下,来流经谷口与山顶时加速明显,水平风速最大加速比达到1.42,坡前垂向风速不可忽略;相较平地风场,跨越山谷、山顶线路第二跨导线的跨中水平位移幅值分别增大58.27%和56.39%,导线水平张力和绝缘子风偏角度大幅增加,导线覆冰舞动可能导致空气间隙不足发生放电,在抗风设计时须增大设计风速;坡前线路风振位移减小,可适当减小安全裕度。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山地地形下输电导线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输电线路 气动力参数 数值模拟 风致振动
下载PDF
模块化智能农业作业车的设计
16
作者 王宇涵 王浩 +3 位作者 李飞扬 冯朗 赵建强 马新玲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84-291,共8页
针对丘陵和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区对多功能小型农业机械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通用性高、支持模块化的智能农业作业车,其具有尺寸适中、维护费用较低、适应性强、功能多样、操作简便等优势。主体由一种四轮移动平台的作业车和功能模块2部分组成... 针对丘陵和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区对多功能小型农业机械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通用性高、支持模块化的智能农业作业车,其具有尺寸适中、维护费用较低、适应性强、功能多样、操作简便等优势。主体由一种四轮移动平台的作业车和功能模块2部分组成,由Arduino作为控制系统。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通过框架和作业车组合在一起用于不同的农业作业,包括喷洒农药、松土、播种、收割等。样机测试表明,设备在工作中稳定运行、全程自动化,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微耕机 智慧农业 丘陵山区 自动化 智能农机 复杂地形 多功能
下载PDF
220?kV正兰甲线所在微地形区域风场特性研究
17
作者 巩鑫龙 田瑞 王孟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选取宁夏贺兰山脉石嘴山220 kV正兰甲线所在实际微地形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1:1比例建立该微地形区域的三维流体力学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对比气象站采集的风速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分析正兰甲线所在微地形对线路设计风速的影响,给出微地形... 选取宁夏贺兰山脉石嘴山220 kV正兰甲线所在实际微地形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1:1比例建立该微地形区域的三维流体力学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对比气象站采集的风速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分析正兰甲线所在微地形对线路设计风速的影响,给出微地形下游的风速分布和风速修正计算公式,为该微地形区域新建输电线路的设计风速以及在役输电线路的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风速修正系数 仿真分析 风场 输电线路
下载PDF
一种基于点云提取微地形对象的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志宽 符海月 《地理信息世界》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分析微地形特点以及现有网格DEM在表述微地形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数字高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以点云为数据源构建面向对象数字高程模型过程中采用的对象边界的识别、特征保持的点云疏化、基于属性近... 在分析微地形特点以及现有网格DEM在表述微地形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数字高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以点云为数据源构建面向对象数字高程模型过程中采用的对象边界的识别、特征保持的点云疏化、基于属性近似的网格约化及对象识别等关键步骤的方法。并以实例证明了此过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微地形 点云 面向对象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一种顾及微小地形的遥感影像辐射地形校正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微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3-779,共7页
辐射地形校正是遥感影像解译的一个重要预处理步骤。利用高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出了一种顾及微小地形的遥感影像辐射地形校正模型。该模型基于V型坡面光照模型,考虑了地表的非朗伯体反射的特性,模拟单个像素所包含的微小地形对像素辐射... 辐射地形校正是遥感影像解译的一个重要预处理步骤。利用高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出了一种顾及微小地形的遥感影像辐射地形校正模型。该模型基于V型坡面光照模型,考虑了地表的非朗伯体反射的特性,模拟单个像素所包含的微小地形对像素辐射值的影响。利用多幅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明显优于传统校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地形校正 微小地形 非朗伯体反射 V型坡面光照模型 遥感
原文传递
基于费用—效益模型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天宇 刘庆超 李忆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6-1178,共3页
微观选址直接关系着风电场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电机组微观选址,由于道路及集电线路投资较大,因此不能以发电量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布机,应该综合考虑湍流强度、入流角、综合造价及经济效益等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最优方案,... 微观选址直接关系着风电场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电机组微观选址,由于道路及集电线路投资较大,因此不能以发电量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布机,应该综合考虑湍流强度、入流角、综合造价及经济效益等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最优方案,使投资方效益最大化。通过建立费用—效益模型,确定最优方案,并以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选址 风电场 费用效益模型 复杂地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