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阻尼性能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凡 贺余兵 叶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软/硬段微相分离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聚酯多元醇 阻尼性能 力学性能 微相分离
下载PDF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热塑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立民 黄象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3,共5页
用一步法在密炼机中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原子力显微镜(AFM)下观察其微相分离情况。结果表明,TPU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现象,其软硬段形成了长程有序,具有规则周期的微区结构,交替排列分布。利用AFM中的相图可以准确判断TPU中的两... 用一步法在密炼机中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原子力显微镜(AFM)下观察其微相分离情况。结果表明,TPU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现象,其软硬段形成了长程有序,具有规则周期的微区结构,交替排列分布。利用AFM中的相图可以准确判断TPU中的两相归属,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TPU中的两相结构随硬段含量的增加而变化,由硬段为分散相转变为软硬段双连续相结构,继而转变成为硬段为连续相结构。对TPU在一定热处理温度下发生的性能变化作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下,TPU的微相分离程度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原子力显微镜 微相分离 软段 硬段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结构与微相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维涛 李树材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3-15,62,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并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液胶膜进行表征,考察了软段组成、DMPA含量及n(—NCO)∶n(—OH)比值对产物微相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醚型产物的微相分离程度高于聚酯型产物。提高DMPA用量,软段Tg移向... 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并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液胶膜进行表征,考察了软段组成、DMPA含量及n(—NCO)∶n(—OH)比值对产物微相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醚型产物的微相分离程度高于聚酯型产物。提高DMPA用量,软段Tg移向低温区,说明体系的微相分离程度加大。随着n(—NCO)∶n(—OH)比值的增大,软段Tg也移向低温区,软硬段的微相分离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分离 水性聚氨酯 差示扫描量热仪 结构 分离程度 DMPA 红外光谱 低温区 聚氯酯 软段 产物 聚酯型 聚醚型 比值 移向 Tg 增大 胶膜
下载PDF
多单体接枝聚丙烯对PBT/PP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高宁 叶苗 +1 位作者 张景春 谢续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1-715,共5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和苯乙烯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 g (GMA co St)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聚丙烯 (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BT PP合金进行共混挤出 ,使用DSC、FT IR和...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和苯乙烯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 g (GMA co St)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T) 聚丙烯 (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BT PP合金进行共混挤出 ,使用DSC、FT IR和SEM、TEM等手段对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和相形态观察 ,并测试了力学性能 .实验证明 ,熔融共混过程中PP g (GMA co St)的环氧基团可以与PBT的端羧基发生化学反应 ,就地生成了PBT g PP共聚物 ,该共聚物可对PBT PP合金起到良好的增容剂作用 ,使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显著减小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得到明显改善 ,达到了弹性体系或小分子增容所难以达到的力学性能平衡的效果 .此外 ,TEM的研究还在PBT PP g (GMA co 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单体接枝 聚丙烯 PBT/PP共混物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微相分离 改性 塑性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熔融共混
下载PDF
软段结构对水性聚氨酯微相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娜 赵雨花 +3 位作者 冯月兰 亢茂青 殷宁 王军威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6-己二异氰酸酯(H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PCDL)、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TGA)...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6-己二异氰酸酯(H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PCDL)、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IR)、热重(TGA)、X-射线衍射(XRD)、动态机械性能(DMA)和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多元醇对所合成的WPU薄膜软、硬段微相分离及其热性能、结晶性和机械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氢键作用对WPU的微相分离有明显影响;微相分离程度大的聚醚型WPU热稳定性、结晶性、柔韧性、低温塑性比微相分离程度小的聚碳酸酯型WPU好;聚碳酸酯型WPU膜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醚多元醇 聚碳酸酯二醇 聚酯多元醇 微相分离
下载PDF
水轮机叶片表面聚氨酯弹性涂层的抗磨蚀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瑞珠 卢伟 +2 位作者 严大考 黄荣浩 刘晓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分析聚氨酯弹性涂层的抗磨蚀性机理,并研究其在水利工程表面防护中的应用。方法对水轮机叶片的气蚀磨损机理进行分析,采用Pu喷涂技术在水轮机叶片钢材(0Crl3NiSMo)上做一层聚氨酯弹性耐磨涂层,并对涂层的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 目的分析聚氨酯弹性涂层的抗磨蚀性机理,并研究其在水利工程表面防护中的应用。方法对水轮机叶片的气蚀磨损机理进行分析,采用Pu喷涂技术在水轮机叶片钢材(0Crl3NiSMo)上做一层聚氨酯弹性耐磨涂层,并对涂层的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当聚氨酯组分的官能度为2.4时,聚氨酯弹性涂层表现出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涂层与水轮机叶片间的物理结合力达到12.6MPa.涂层磨耗值保持在较低范围内(2~3mg/1000r)。结论聚氨酯弹性涂层能减缓含沙水流对水利工程中高速运转机械设备的冲刷磨损、空蚀破坏。延长水轮机叶片、水泵叶轮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涂层 水轮机叶片 抗磨蚀 微相分离
下载PDF
新型嵌段聚氨酯脲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嘉陵 张崇照 +2 位作者 张蓉 刘玲俐 朱贻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以尿素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脲热塑性弹性体及其硬段模型化合物。通过对聚氨酯脲及其硬段模型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发现这种体系有高相分离程度、高氢键密度的特点,并暗示了三维氢键网络结构的存在。这些结构特征使这种... 以尿素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脲热塑性弹性体及其硬段模型化合物。通过对聚氨酯脲及其硬段模型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发现这种体系有高相分离程度、高氢键密度的特点,并暗示了三维氢键网络结构的存在。这些结构特征使这种新型结构的聚氨酯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断裂延伸率等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尿素 结构 性能 扩链剂 弹性体
下载PDF
长碳链聚酰胺基热塑性弹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平 董侠 王笃金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181,共11页
长碳链聚酰胺基热塑性弹性体(LCPAE)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它是由长碳链聚酰胺(LCPA)硬段以及聚醚软段构成的一种嵌段共聚物,通过调节聚酰胺硬段以及聚醚软段的分子量以及相对含量,可以获得一系列的嵌段共聚物,邵氏硬度从25D到70D... 长碳链聚酰胺基热塑性弹性体(LCPAE)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它是由长碳链聚酰胺(LCPA)硬段以及聚醚软段构成的一种嵌段共聚物,通过调节聚酰胺硬段以及聚醚软段的分子量以及相对含量,可以获得一系列的嵌段共聚物,邵氏硬度从25D到70D。由于两种链段在热力学上互不相容,使得该类弹性体具有微相分离的聚集态结构,同时具备LCPA树脂耐磨、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加工性好以及聚醚材料的低温柔软性、回弹性高等诸多优点。本文综述了1970年以来LCPAE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相关专利分析,并简要总结了借助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LCPAE微观结构与性能的部分进展,其在单轴拉伸外场作用下的聚集态结构演化对于理解其结构性能关系、指导分子结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本实验室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碳链聚酰胺PA1012原料设计合成系列LCPAE的工作。文章最后结合已有研究进展,对LCPAE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及产学研协作实现国产化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碳链聚酰胺 热塑性弹性体 原位X射线衍射 微相分离
原文传递
侧链磺化型聚砜质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乔宗文 高保娇 陈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1-580,共10页
在制备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基础上,以对羟基苯磺酸钠(HBSS)和羟基苯二磺酸钠(HBDSS)为亲核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聚砜(PSF)主链上分别键联了以苯磺酸根(BSS)和苯二磺酸根(BDSS)基团为末端基的侧链,制得了亲水磺酸根基团与疏水主链&... 在制备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基础上,以对羟基苯磺酸钠(HBSS)和羟基苯二磺酸钠(HBDSS)为亲核试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聚砜(PSF)主链上分别键联了以苯磺酸根(BSS)和苯二磺酸根(BDSS)基团为末端基的侧链,制得了亲水磺酸根基团与疏水主链"微相分离"结构的2种侧链型磺化聚砜PSF-BSS和PSF-BDSS,并优化了制备条件.在对磺化聚砜产物进行充分表征(FTIR和1H-NMR谱)的基础上,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质子交换膜,测定了质子交换膜的基本性能,重点考察了质子交换膜"芳香性"主链和亲疏水微区"相分离"这2种结构因素对交换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极性较强的溶剂中,CMPSF与羟基苯磺酸钠可顺利地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于100℃经40 h反应可制得磺酸根键合量分别为2.07 mmol/g和2.11 mmol/g的磺化聚砜PSF-BSS和PSF-BDSS.所制备的质子交换薄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PSF-BDSS交换膜室温为4.7×10-2S/cm,80℃为8.1×10-2S/cm),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室温溶胀率为8.6%,80℃溶胀率为3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质子交换膜 微相分离 质子传导率 尺寸稳定性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H_(12)MDI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娟 王景存 +2 位作者 韩艳 刘海蓉 齐士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1,共5页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1,4-丁二醇(BDO)为聚氨酯硬段,分别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为软段合成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3%~50%的聚氨酯弹性体。借助IR、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其微相分...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1,4-丁二醇(BDO)为聚氨酯硬段,分别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为软段合成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23%~50%的聚氨酯弹性体。借助IR、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其微相分离结构,并针对所制备弹性体进行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硬段含量对H12MDI基弹性体的软段玻璃化温度影响很小;硬段含量的增加,PTMEG型PU的微相分离程度随之先降低后增加,而PBA型PU的微相分离程度则随之降低;以PBA为软段的H12MDI基弹性体在硬段含量为40%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2MDI 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硬段含量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及耐热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洪祥 蒋玉湘 +3 位作者 赵天宝 罗明艳 周京福 李再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112,共6页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异氰酸酯(n(TDI)∶n(MDI)=1∶1)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微区结构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混合异氰酸酯(n(TDI)∶n(MDI)=1∶1)分别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微区结构的聚氨酯脲弹性体,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以及力学表征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硬段微区结构与聚氨酯脲(PUU)体系内部微相分离、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DI型聚氨酯脲的NH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较低位置(3270cm^(-1)),MDI型NH官能团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相对较高的位置(3285cm^(-1)),前者的T_g(-57.6℃)低于后者T_g(-49.5℃),而初始降解温度前者(294℃)高于后者(268℃),混合型的均位于两者之间。因此,TDI型PUU表现出较高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硬段微区有序度,而MDI型微相混合程度较高、且微相混合程度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改善。随着温度的升高,PUU内部氢键化NH官能团伸缩振动吸收强度逐渐减弱,谱带吸收位置由低波数向高波数移动,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当温度处于70℃左右时,其波数出现轻微的突越,力学性能也表现出较快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氢键 微相分离 耐热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塑性聚氨酯性能及微相分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立民 李文刚 黄象安 《聚氨酯工业》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用一步法在密炼机中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 (TPU) ,并对其热处理前后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发现 ,经过热处理的TPU样品 ,其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认为热处理提高了TPU的微相分离程度 ,完善了TPU中的软硬段... 用一步法在密炼机中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 (TPU) ,并对其热处理前后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发现 ,经过热处理的TPU样品 ,其结晶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认为热处理提高了TPU的微相分离程度 ,完善了TPU中的软硬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热处理 微相分离 TPU 结晶性能 热性能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湿固化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陆浩翔 江斌 +1 位作者 蒋红梅 王新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9-1682,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封端剂,制备了一系列湿固化的聚氨酯/有机硅(PU/PDMS)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热稳定性、表面性能、力... 以聚醚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封端剂,制备了一系列湿固化的聚氨酯/有机硅(PU/PDMS)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热稳定性、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表面疏水性,介电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力学性能基本得到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有机硅 嵌段共聚 微相分离
下载PDF
热塑性含氟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涛 叶林 +1 位作者 刘永刚 聂福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146,共4页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六氟双酚A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热塑性含氟聚氨酯弹性体(F-TPU),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力学分析(DMA)、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六氟双酚A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热塑性含氟聚氨酯弹性体(F-TPU),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力学分析(DMA)、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氨酯分子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关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TPU具有较高分子量、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由于氟元素的引入使其表面张力相对TPU降低,并存在明显的软硬段微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含氟聚氨酯弹性体 阻尼性能 力学性能 表面性能 微相分离
下载PDF
聚醚/聚酯型亲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权衡 倪丽杰 +2 位作者 姜会钰 黎谦 涂超 《聚氨酯工业》 2013年第4期32-36,共5页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单体,制备了6组聚醚与聚酯或不同聚醚混合单体为软链段的嵌段型亲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研究了聚氨酯材料的微结构和软段结构对其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单体,制备了6组聚醚与聚酯或不同聚醚混合单体为软链段的嵌段型亲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研究了聚氨酯材料的微结构和软段结构对其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性聚氨酯软链段的结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及软、硬段相区间的微相分离程度对材料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较大,亲水性聚氨酯的防水透湿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中亲水性软链段的亲水性及其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醚 聚酯 防水透湿 微相分离
下载PDF
HTPB基聚氨酯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水中乙酸甲酯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瑾 施璇 +3 位作者 白云翔 张林 陈欢林 钱锦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3,共6页
利用两步法制备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聚氨酯(HTPB-PU)渗透汽化膜,采用DSC和TGA表征HTPB-PU的微相结构和热性能,研究了该膜从水中回收乙酸甲酯(MA)的渗透汽化性能.从DSC结果可以看出,HTPB-PU膜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HTPB-PU膜具有... 利用两步法制备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聚氨酯(HTPB-PU)渗透汽化膜,采用DSC和TGA表征HTPB-PU的微相结构和热性能,研究了该膜从水中回收乙酸甲酯(MA)的渗透汽化性能.从DSC结果可以看出,HTPB-PU膜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HTPB-PU膜具有微相分离结构.TGA结果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对于乙酸甲酯水溶液,该膜表现出良好的优先透乙酸甲酯性能,通过考察操作温度、料液中乙酸甲酯浓度等对HTPB-PU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操作温度的增加,渗透通量增加、分离因子下降;当料液中乙酸甲酯质量分数为20%时,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分别达到430和1 495 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渗透汽化 乙酸甲酯 微相分离
下载PDF
MDI异构体对聚氨酯弹性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会 周青 +2 位作者 杨万泰 刘海蓉 喻建明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DL-2000)为软段,不同2,4′-异构体含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预聚法合成了不同异构体含量的MDI型聚氨酯弹性体。采用FT-IR、DSC和DMA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DL-2000)为软段,不同2,4′-异构体含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预聚法合成了不同异构体含量的MDI型聚氨酯弹性体。采用FT-IR、DSC和DMA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2,4′-MDI异构体含量的增加,硬段间的氢键结合化程度降低,硬段区聚集结晶的能力也不断下降,硬段趋于均匀分散在连续相软段区中,两相相容性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T和tanδ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I异构体 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结构性能
下载PDF
环氧树脂E-51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成彬 向平 +3 位作者 刘波 张均 李夏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
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醚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环氧树脂E-51为改性剂的聚氨酯弹性体(PUE),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HMDI... 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醚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环氧树脂E-51为改性剂的聚氨酯弹性体(PUE),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HMDI型PUE力学性能、阻尼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环氧树脂E-51的添加量对弹性体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微相分离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氧树脂(EP)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PU)和EP分子间的相容性及相互贯穿;随EP添加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微相分离程度先增加后减少、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的趋势;热失重分析表明,EP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氨酯弹性体 改性 机械性能 微相分离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二醇扩链剂对热塑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4期141-142,共2页
讨论了不同结构的小二醇以及TPU中刚性链段分子对聚氨酯T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小二醇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硬度、模量、撕裂强度以及其他性能。二醇扩链剂是影响TPU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二醇扩链剂 微相分离
下载PDF
纳米SiO_2杂化内交联型聚氨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政 黄美松 +3 位作者 黄昉 唐金财 代明 辛中印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51,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杂化内交联型聚氨酯(PUH)涂饰剂。研究结果表明:FT-IR显示纳米SiO2与聚氨酯产生了化学键合;AFM显示纳米SiO2粒子分散均匀,材料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随着杂化SiO2用量的增加,纳米SiO2杂化聚氨酯的强度...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杂化内交联型聚氨酯(PUH)涂饰剂。研究结果表明:FT-IR显示纳米SiO2与聚氨酯产生了化学键合;AFM显示纳米SiO2粒子分散均匀,材料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随着杂化SiO2用量的增加,纳米SiO2杂化聚氨酯的强度、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提高,柔软度和韧性下降;DSC显示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升高;TG显示涂膜的耐热稳定性,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原位聚合 聚氨酯 微相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