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亚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安宝(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60例符合保胎条件的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孕妇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体可比性。观察组运用微量输液泵、一般静脉输液器输入盐酸利托君...
目的探讨安宝(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60例符合保胎条件的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孕妇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体可比性。观察组运用微量输液泵、一般静脉输液器输入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对照组采用一般静脉输液器输入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比较两组用药后的输入药物浓度的准确性、显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不良反应、新生儿的预后等。结果观察组用药浓度的准确性、显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显效快,能有效地延长孕周时间,保胎成功率较高,安全有效。微量输液泵用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作为目前治疗及护理先兆早产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托君
硫酸镁
先兆早产
微量输液泵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气道湿化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林雪虹
罗爱萍
+3 位作者
姚琼珍
梁银连
陆桂花
梁伟霞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对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气管切开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对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气管切开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痴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行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湿化效果达到生理性需要,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人工呼吸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微量输注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输液泵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淑雯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2期2018-2020,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微量输液泵持续性给药与人工间断给药在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分为微泵...
目的分析比较微量输液泵持续性给药与人工间断给药在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分为微泵组和间断组,比较2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不同气道湿化方式的机体氧供情况。结果微泵组湿化良好患者43例(93.5%),间断组湿化良好患者32例(69.6%),2组比较,湿化效果具有显著的区别(P<0.05);微泵组总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例(13.0%),间断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6例(34.8%),2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泵组心率与呼吸频率分别为(83.3±11.2)次/min、(17.4±2.8)次/min,均较间断组低,而血氧饱和度(96.5±3.6)%、血氧分压(13.5±2.1)kPa,均显著高于间断组(P<0.05)。结论采用微量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给药,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好,还可改善患者的耐受性,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在适宜情况下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静脉输液
原文传递
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效果研究
4
作者
姚佳
谢立惠
+2 位作者
高飞
刘静
李川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廊坊爱德堡医院进行分娩的100例足月单胎头位需要引产的产妇,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操作输液器阀输注...
目的分析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廊坊爱德堡医院进行分娩的100例足月单胎头位需要引产的产妇,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操作输液器阀输注缩宫素治疗完成引产,而观察组则采用微量输液泵输注缩宫素完成引产。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达规律宫缩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157.24±9.10)ml,低于对照组的(204.31±9.2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缩宫素误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引产效果,同时可以降低产妇出血量,对于产妇引产有着良好帮助,因此医疗人员可以对该引产方式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缩宫素
引产手术
生产时间
出血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彦军
靳萌
陈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门诊行输卵管造影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代替人工推药;对照组:人工推药。对两组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率、操作时间、术中疼痛...
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门诊行输卵管造影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代替人工推药;对照组:人工推药。对两组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率、操作时间、术中疼痛、逆流发生率、术后怀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率、逆流发生率、术后怀孕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方面有差异,实验组操作时间(7.13±2.31 min)较对照组(11.56±3.12 min)明显缩短,实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10.9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量输液泵可以恒速地注入造影剂,压力固定,造影效果可靠。既避免了医务人员受放射线的辐射,又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接受辐射线的损害,同时降低了患者疼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造影
微量输液泵
压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水平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苏芹
张宏文
+2 位作者
吴金凤
肖旭东
孙鲁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分析研究在冲管过程中连接管内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色谱柱:Ultropac Column TSK O...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分析研究在冲管过程中连接管内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色谱柱:Ultropac Column TSK ODS-120A(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3%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内含0.0185%的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为6.0);乙腈(108∶8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40μl。采用模拟临床微量泵给药及常用输液连接管(容积为8.0 ml),泵药速度为6.3 ml/h,泵药结束后用适量溶媒冲管,对冲管前、冲管过程中不同时段泵出药液及冲管结束后管内残留药液分别取样;测定各取样点药液浓度,并计算泵出液浓度与配药原液浓度的比值(R)及R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测定的醋酸奥曲肽浓度水平为0.1~6.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定量限为0.4μg/ml,检测限为0.1μg/ml;加样回收率实验平均为96.9%,RSD值为2.2%。冲管过程中的前3/4时间里R值均>90%,测定结果波动较小。结论:RP-HPLC测定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的测定,测定结果可作为冲管操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输液连接管
反相高效液相
醋酸奥曲肽
残留药液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移动前后流出量的变化
被引量:
30
7
作者
罗侨端
韦靖
+3 位作者
梁艳香
黄建明
曾玲
吴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3种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垂直移动前后短时间内流出量的变化。方法分别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国产、日本产、德国产3种微量泵在停机STOP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和10ml/h的工作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前及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重复测...
目的观察3种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垂直移动前后短时间内流出量的变化。方法分别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国产、日本产、德国产3种微量泵在停机STOP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和10ml/h的工作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前及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重复测定10次。结果3种注射泵在STOP状态下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7411±0.0667)ml、(0.2909±0.0417)ml、(0.6021±0.0147)ml,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3个注射泵在10ml/h的工作状态下,移动前1min泵体实际流出量分别为(0.1657±0.0049)ml、(0.1803±0.0037)ml、(0.1743±0.0009)ml,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9423±0.0285)ml、(0.4565±0.0204)ml、(0.7789±0.0179)ml,与移动前1min的流出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连接延长管的注射泵在STOP及运行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短时间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流出,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或关闭延长管后移动,以避免意外输入液体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泵体垂直移动
流出量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泵双通道中继在泵入血管活性药时的应用
被引量:
16
8
作者
张晓琳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5Z期1283-1284,共2页
目的:探讨当使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避免因更换注射器而造成血压明显波动的微量泵使用方法。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组1为观察组,使用Orchestra组合微量泵中继;组2也为观察组,使用双微量泵联合中继;组3为常规...
目的:探讨当使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避免因更换注射器而造成血压明显波动的微量泵使用方法。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组1为观察组,使用Orchestra组合微量泵中继;组2也为观察组,使用双微量泵联合中继;组3为常规方法对照组,使用一个微量泵。每组均在更换下一组血管活性药物前及更换后测量血压。观察更换药物有无引起明显血压波动。结果:2个观察组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对照组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双通道中继在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中的应用,解决了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引起血压波动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在较常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的监护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双通道
血管活性药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密斯注射泵高低阻塞报警的调整
被引量:
13
9
作者
张敏刚
云庆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改变微量注射泵的阻塞报警阈值,确保临床微量注射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微量注射泵的设计得到产生阻塞报警的原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微量注射泵应用不同的调试方法,改变影响报警阈值的因素,达到改变报警阈值的目的;结果:经设...
目的:通过改变微量注射泵的阻塞报警阈值,确保临床微量注射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微量注射泵的设计得到产生阻塞报警的原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微量注射泵应用不同的调试方法,改变影响报警阈值的因素,达到改变报警阈值的目的;结果:经设备剂量检测调试后的微量注射泵95%能达到规定的安全值,极少数微量注射泵需进行不同的处理,以满足临床应用安全。结论:改变注射泵的报警影响因素可以达到改变报警阈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报警阈值
压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杜丽华
荣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液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使用微量泵注射者618例,按照是否配合使用常规液体分为观察组(372例)和对照组(246例),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同时应用常规液体...
目的探讨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液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使用微量泵注射者618例,按照是否配合使用常规液体分为观察组(372例)和对照组(246例),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同时应用常规液体的观察组患者出现管道堵塞、静脉回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选取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可减少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微量泵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微量泵输液
并发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9
11
作者
王蕾
关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5期1125-1129,共5页
经微量泵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使用,在续泵方法上存在“管对管法”“管对泵法”“泵对泵法”“双泵并行泵速折半法”“双泵并行泵速渐降法”以及应用“智能续泵”系统等,并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临床往往通过选择更安全的续泵方法...
经微量泵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使用,在续泵方法上存在“管对管法”“管对泵法”“泵对泵法”“双泵并行泵速折半法”“双泵并行泵速渐降法”以及应用“智能续泵”系统等,并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临床往往通过选择更安全的续泵方法来尽可能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续泵过程中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至关重要,但在医疗及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控制耗材成本也要得到关注。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不同给药剂量时,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临床影响的临界值或范围,为临床选择最佳的续泵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
微量注射泵
更换
输注
原文传递
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2
作者
牟园芬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用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例采用微量泵泵奶法,以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2~3ml/h;乙组28例则采用常规间歇鼻饲喂奶法,以注射器通过鼻...
目的:探讨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用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例采用微量泵泵奶法,以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2~3ml/h;乙组28例则采用常规间歇鼻饲喂奶法,以注射器通过鼻饲管每2h注奶4~6ml。两组均观察3~5d,比较观察期间两组患儿平均每人每天进奶量、吐奶及残奶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及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结果:甲组患儿平均每人每天进奶量高于乙组,吐奶、残奶出现例数少于乙组,进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少于乙组,而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可提高进奶量,减少吐奶、残奶例数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增加早产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早产儿
喂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电脑遥控便携式输液泵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张静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微量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特点。该装置具有较高的输注精度和多种输注模式,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可广泛用于ICU、心血管、内分泌、化疗等需要微量持续输注药物的静脉输注。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静脉输注
注射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输液泵流速质控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5
14
作者
罗蔓
赖传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5期50-51,共2页
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运行过程非常重要的内容,微量输液泵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输液流速,提升医疗安全。重力输注是传统的输注方式,应用于普通病情患者效果依然可以得到保障,但在危重患者输液治疗中便需要输液泵提供治疗。输液泵在应...
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运行过程非常重要的内容,微量输液泵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输液流速,提升医疗安全。重力输注是传统的输注方式,应用于普通病情患者效果依然可以得到保障,但在危重患者输液治疗中便需要输液泵提供治疗。输液泵在应用过程中能提供精准地控制,但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出现误差,基于此,对现代微量输液泵流速质控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流速质控
相关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5
作者
谭玫
《全科护理》
2009年第35期3198-3199,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气道湿化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16
作者
张海河
苏维方
+4 位作者
袁丽萍
张云芳
毛存淼
刘允敬
郭清君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3981-3983,共3页
目的评价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新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普通...
目的评价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新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普通输液法输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以扩张血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改用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调节输液所需的时间;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射血分数为主;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评价心功能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输液方法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为(7.8±3.1)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1.4)d,呼吸困难改善所需时间为(10.6±3.3)d,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天调节输液所需时间仅为(4.7±0.9)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5±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而对照组为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硝酸异山梨酯能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能高效可控地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
难治性心力衰竭
微量泵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指标分析的主流微量注射泵评价研究
17
作者
熊伟
袁鑫
+3 位作者
聂涛
潘瑾
郑骏
冯靖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82-86,共5页
目的建立科学的微量注射泵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评价,为医护人员选择优质产品提供依据,为产品改进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方法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流量相对示值误差、流量示值重复性、输出精度、阻...
目的建立科学的微量注射泵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评价,为医护人员选择优质产品提供依据,为产品改进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方法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流量相对示值误差、流量示值重复性、输出精度、阻塞压力报警相对示值误差、接地电阻、识别注射器容量完备程度、显示界面可用性、电池满电量工作时长、内部结构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10个参数作为微量注射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建立品牌A~D微量注射泵对应的决策方案集与决策矩阵,并构造评价目标模型对各品牌微量注射泵进行综合评价与优劣排序。结果在以上10个主要指标的综合对比评价下,各品牌微量注射泵的评价目标值矩阵d_(i)=(0.32,0.84,0.57,0.56),即产品优劣排序为品牌B>品牌C>品牌D>品牌A。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微量注射泵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有助于医疗机构选购最合适的产品,同时为医疗器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医疗器械评价
指标体系
主客观赋权法
多属性决策
流量相对示值误差
阻塞压力报警相对示值误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李倩
张颖
+9 位作者
张文礼
任轶飞
张鹏
朱剑
蒋兰兰
许向红
丁波
沈赟
苏晓飞
马建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泵胰岛素注射组(皮下泵组)和微量注射泵胰岛素注射组(静脉泵组)各120例...
目的比较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泵胰岛素注射组(皮下泵组)和微量注射泵胰岛素注射组(静脉泵组)各120例,给予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治疗4h,观察两组降糖效果、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费用情况。结果两组血糖下降差值及低血糖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泵组所需的胰岛素量较少、费用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量静脉泵输注胰岛素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解除高血糖毒性,所需费用较低,低血糖事件也无明显增加,患者在住院期应用微量静脉泵注射胰岛素解除高血糖毒性是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微量泵
持续皮下泵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治疗
原文传递
微量输液泵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李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微量输液泵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中是否采用微量输液泵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未应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治疗)与观察组...
目的:观察微量输液泵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中是否采用微量输液泵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未应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治疗)与观察组(35例,应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rankl依从量表4级所占比例(57.14%)比对照组(28.57%)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5.71%),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微量输液泵的应用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也保证了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及症状缓解速度的加快,减少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微量输液泵
皮下注射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普钠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被引量:
1
20
作者
陈翔
苏大理
+2 位作者
张胜林
于斌
吴楚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6期147-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近两年来以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经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等治疗仍无效或加重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微量输液泵给予硝普钠持续静...
目的探讨我院近两年来以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经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等治疗仍无效或加重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微量输液泵给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避光使用,疗程5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增加(P<0.05);心胸比值、左室舒张末径(LDV)缩小(P<0.05)。58例显效41例(70.69%),有效17例(29.31%),总有效率100%。结论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特别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关闭不全为主的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合并的顽固性心衰。起效快、方便易行,安全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持续静脉泵入
微量输液泵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亚囡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西分院产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5-7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安宝(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60例符合保胎条件的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孕妇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体可比性。观察组运用微量输液泵、一般静脉输液器输入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对照组采用一般静脉输液器输入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比较两组用药后的输入药物浓度的准确性、显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不良反应、新生儿的预后等。结果观察组用药浓度的准确性、显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显效快,能有效地延长孕周时间,保胎成功率较高,安全有效。微量输液泵用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作为目前治疗及护理先兆早产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
盐酸利托君
硫酸镁
先兆早产
微量输液泵
护理
Keywords
Ritodrine
Hydrochloride
Magnesium
Sulfate
threatened
premature
labor
micro
infusion
pump
nursing
care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气道湿化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林雪虹
罗爱萍
姚琼珍
梁银连
陆桂花
梁伟霞
机构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对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气管切开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痴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行微量输注泵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湿化效果达到生理性需要,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人工呼吸道护理质量。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微量输注泵
Keywords
Extensive
burn,
Inhalation
injury,
Tracheotomy,
Airway
humidification,
micro
infusion
pump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输液泵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淑雯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2期2018-202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比较微量输液泵持续性给药与人工间断给药在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分为微泵组和间断组,比较2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不同气道湿化方式的机体氧供情况。结果微泵组湿化良好患者43例(93.5%),间断组湿化良好患者32例(69.6%),2组比较,湿化效果具有显著的区别(P<0.05);微泵组总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例(13.0%),间断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6例(34.8%),2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泵组心率与呼吸频率分别为(83.3±11.2)次/min、(17.4±2.8)次/min,均较间断组低,而血氧饱和度(96.5±3.6)%、血氧分压(13.5±2.1)kPa,均显著高于间断组(P<0.05)。结论采用微量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给药,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好,还可改善患者的耐受性,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在适宜情况下借鉴使用。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静脉输液
Keywords
micro
infusion
pump
Tracheotomy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urse
care
Intravenous
infusion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651.1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效果研究
4
作者
姚佳
谢立惠
高飞
刘静
李川
机构
廊坊爱德堡医院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
出处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基金
廊坊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22013024)。
文摘
目的分析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廊坊爱德堡医院进行分娩的100例足月单胎头位需要引产的产妇,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操作输液器阀输注缩宫素治疗完成引产,而观察组则采用微量输液泵输注缩宫素完成引产。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达规律宫缩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157.24±9.10)ml,低于对照组的(204.31±9.2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缩宫素误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引产效果,同时可以降低产妇出血量,对于产妇引产有着良好帮助,因此医疗人员可以对该引产方式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缩宫素
引产手术
生产时间
出血量
Keywords
micro
infusion
pump
Oxytocin
Induced
abortion
surgery
Produc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分类号
TH77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R318.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彦军
靳萌
陈卫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门诊行输卵管造影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代替人工推药;对照组:人工推药。对两组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率、操作时间、术中疼痛、逆流发生率、术后怀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输卵管不通率、逆流发生率、术后怀孕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方面有差异,实验组操作时间(7.13±2.31 min)较对照组(11.56±3.12 min)明显缩短,实验组患者疼痛发生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10.9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量输液泵可以恒速地注入造影剂,压力固定,造影效果可靠。既避免了医务人员受放射线的辐射,又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接受辐射线的损害,同时降低了患者疼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输卵管造影
微量输液泵
压力
Keywords
Fallopian
tube
radiography
micro
infusion
pump
Pressure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水平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苏芹
张宏文
吴金凤
肖旭东
孙鲁宁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中国药科大学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210003)"醋酸奥曲肽在微量泵输液管中药液残留的解决方法探索"
文摘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分析研究在冲管过程中连接管内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色谱柱:Ultropac Column TSK ODS-120A(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3%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内含0.0185%的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为6.0);乙腈(108∶8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40μl。采用模拟临床微量泵给药及常用输液连接管(容积为8.0 ml),泵药速度为6.3 ml/h,泵药结束后用适量溶媒冲管,对冲管前、冲管过程中不同时段泵出药液及冲管结束后管内残留药液分别取样;测定各取样点药液浓度,并计算泵出液浓度与配药原液浓度的比值(R)及R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测定的醋酸奥曲肽浓度水平为0.1~6.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9);定量限为0.4μg/ml,检测限为0.1μg/ml;加样回收率实验平均为96.9%,RSD值为2.2%。冲管过程中的前3/4时间里R值均>90%,测定结果波动较小。结论:RP-HPLC测定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醋酸奥曲肽溶液浓度的测定,测定结果可作为冲管操作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微量泵输液连接管
反相高效液相
醋酸奥曲肽
残留药液测定
Keywords
micro
infusion
pump
connecting
pipe
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ctreotide
acetate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liquor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移动前后流出量的变化
被引量:
30
7
作者
罗侨端
韦靖
梁艳香
黄建明
曾玲
吴艳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0期1-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3种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垂直移动前后短时间内流出量的变化。方法分别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国产、日本产、德国产3种微量泵在停机STOP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和10ml/h的工作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前及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重复测定10次。结果3种注射泵在STOP状态下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7411±0.0667)ml、(0.2909±0.0417)ml、(0.6021±0.0147)ml,经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3个注射泵在10ml/h的工作状态下,移动前1min泵体实际流出量分别为(0.1657±0.0049)ml、(0.1803±0.0037)ml、(0.1743±0.0009)ml,移动后1min的流出量分别为(0.9423±0.0285)ml、(0.4565±0.0204)ml、(0.7789±0.0179)ml,与移动前1min的流出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连接延长管的注射泵在STOP及运行状态下垂直移动泵体后短时间内有一定量的液体流出,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移动或关闭延长管后移动,以避免意外输入液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泵体垂直移动
流出量
护理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vertical
displacement
out
flow
nursing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泵双通道中继在泵入血管活性药时的应用
被引量:
16
8
作者
张晓琳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ICU
出处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5Z期1283-128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当使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避免因更换注射器而造成血压明显波动的微量泵使用方法。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组1为观察组,使用Orchestra组合微量泵中继;组2也为观察组,使用双微量泵联合中继;组3为常规方法对照组,使用一个微量泵。每组均在更换下一组血管活性药物前及更换后测量血压。观察更换药物有无引起明显血压波动。结果:2个观察组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对照组更换药物前后收缩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双通道中继在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中的应用,解决了更换血管活性药物时引起血压波动的难题,尤其适用于在较常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的监护室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量泵
双通道
血管活性药物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Double--channel
Active
drugs
of
blood
vessel
分类号
R9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密斯注射泵高低阻塞报警的调整
被引量:
13
9
作者
张敏刚
云庆辉
机构
西京医院器材设备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第7期44-46,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改变微量注射泵的阻塞报警阈值,确保临床微量注射用药的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微量注射泵的设计得到产生阻塞报警的原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微量注射泵应用不同的调试方法,改变影响报警阈值的因素,达到改变报警阈值的目的;结果:经设备剂量检测调试后的微量注射泵95%能达到规定的安全值,极少数微量注射泵需进行不同的处理,以满足临床应用安全。结论:改变注射泵的报警影响因素可以达到改变报警阈值的目的。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报警阈值
压力
Keywords
micro
-medicinal
infusion
pump
Threshold
value
Stress
分类号
TH789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杜丽华
荣加
机构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43-4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液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使用微量泵注射者618例,按照是否配合使用常规液体分为观察组(372例)和对照组(246例),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同时应用常规液体的观察组患者出现管道堵塞、静脉回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选取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可减少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微量泵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微量泵输液
并发症
Keywords
pump
-
infusion
micro
-
infusion
pump
complication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9
11
作者
王蕾
关欣
机构
北京医院护理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医院护理部第二住院部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5期1125-1129,共5页
文摘
经微量泵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使用,在续泵方法上存在“管对管法”“管对泵法”“泵对泵法”“双泵并行泵速折半法”“双泵并行泵速渐降法”以及应用“智能续泵”系统等,并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临床往往通过选择更安全的续泵方法来尽可能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续泵过程中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至关重要,但在医疗及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大环境下,控制耗材成本也要得到关注。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不同给药剂量时,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生临床影响的临界值或范围,为临床选择最佳的续泵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
微量注射泵
更换
输注
Keywords
Vasoactive
agent
micro
-
infusion
syringe
pump
Replacement
mode
infusion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2
作者
牟园芬
机构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7期19-2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用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0例采用微量泵泵奶法,以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2~3ml/h;乙组28例则采用常规间歇鼻饲喂奶法,以注射器通过鼻饲管每2h注奶4~6ml。两组均观察3~5d,比较观察期间两组患儿平均每人每天进奶量、吐奶及残奶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及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结果:甲组患儿平均每人每天进奶量高于乙组,吐奶、残奶出现例数少于乙组,进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少于乙组,而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可提高进奶量,减少吐奶、残奶例数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增加早产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量泵
早产儿
喂养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Premature
Feeding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电脑遥控便携式输液泵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张静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设备处
出处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微量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特点。该装置具有较高的输注精度和多种输注模式,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可广泛用于ICU、心血管、内分泌、化疗等需要微量持续输注药物的静脉输注。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静脉输注
注射器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intravenous
infusion
injector
分类号
R457.2 [医药卫生—治疗学]
TH789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输液泵流速质控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5
14
作者
罗蔓
赖传万
机构
中山市博爱医院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5期50-51,共2页
文摘
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运行过程非常重要的内容,微量输液泵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输液流速,提升医疗安全。重力输注是传统的输注方式,应用于普通病情患者效果依然可以得到保障,但在危重患者输液治疗中便需要输液泵提供治疗。输液泵在应用过程中能提供精准地控制,但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出现误差,基于此,对现代微量输液泵流速质控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流速质控
相关问题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flow
rate
quality
control
related
issues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5
作者
谭玫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中医院
出处
《全科护理》
2009年第35期3198-319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关键词
微量泵
气道湿化
护理
Keywords
micro
-
infusion
pump
airway
humidification
nursing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16
作者
张海河
苏维方
袁丽萍
张云芳
毛存淼
刘允敬
郭清君
机构
新河县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3981-3983,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新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普通输液法输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以扩张血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改用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调节输液所需的时间;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射血分数为主;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评价心功能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输液方法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为(7.8±3.1)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1.4)d,呼吸困难改善所需时间为(10.6±3.3)d,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天调节输液所需时间仅为(4.7±0.9)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5±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而对照组为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硝酸异山梨酯能够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能高效可控地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
难治性心力衰竭
微量泵
疗效
安全性
Keywords
Isosorbide
dinitrate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
micro
intravenous
infusion
pump
Effect
Safety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指标分析的主流微量注射泵评价研究
17
作者
熊伟
袁鑫
聂涛
潘瑾
郑骏
冯靖祎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与物资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407306)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面上项目(2021KY685)。
文摘
目的建立科学的微量注射泵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评价,为医护人员选择优质产品提供依据,为产品改进优化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方法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流量相对示值误差、流量示值重复性、输出精度、阻塞压力报警相对示值误差、接地电阻、识别注射器容量完备程度、显示界面可用性、电池满电量工作时长、内部结构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10个参数作为微量注射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建立品牌A~D微量注射泵对应的决策方案集与决策矩阵,并构造评价目标模型对各品牌微量注射泵进行综合评价与优劣排序。结果在以上10个主要指标的综合对比评价下,各品牌微量注射泵的评价目标值矩阵d_(i)=(0.32,0.84,0.57,0.56),即产品优劣排序为品牌B>品牌C>品牌D>品牌A。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微量注射泵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有助于医疗机构选购最合适的产品,同时为医疗器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医疗器械评价
指标体系
主客观赋权法
多属性决策
流量相对示值误差
阻塞压力报警相对示值误差
Keywords
micro
-syringe
infusion
pump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index
syste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flow
relative
indication
error
blocking
pressure
alarm
relative
indication
error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李倩
张颖
张文礼
任轶飞
张鹏
朱剑
蒋兰兰
许向红
丁波
沈赟
苏晓飞
马建华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泵胰岛素注射组(皮下泵组)和微量注射泵胰岛素注射组(静脉泵组)各120例,给予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治疗4h,观察两组降糖效果、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费用情况。结果两组血糖下降差值及低血糖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泵组所需的胰岛素量较少、费用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量静脉泵输注胰岛素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解除高血糖毒性,所需费用较低,低血糖事件也无明显增加,患者在住院期应用微量静脉泵注射胰岛素解除高血糖毒性是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高血糖
微量泵
持续皮下泵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治疗
Keywords
Hyperglycemia
micro
-
infusion
pump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fusion
pump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Insulin
therapy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微量输液泵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
3
19
作者
李月
机构
辽宁省辽阳县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3期149-151,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微量输液泵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中是否采用微量输液泵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未应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治疗)与观察组(35例,应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rankl依从量表4级所占比例(57.14%)比对照组(28.57%)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5.71%),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微量输液泵的应用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也保证了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及症状缓解速度的加快,减少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微量输液泵
皮下注射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Key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micro
-
infusion
pump
subcutaneous
injection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普钠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被引量:
1
20
作者
陈翔
苏大理
张胜林
于斌
吴楚财
机构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6期147-148,15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我院近两年来以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经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等治疗仍无效或加重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微量输液泵给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避光使用,疗程5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增加(P<0.05);心胸比值、左室舒张末径(LDV)缩小(P<0.05)。58例显效41例(70.69%),有效17例(29.31%),总有效率100%。结论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特别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关闭不全为主的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合并的顽固性心衰。起效快、方便易行,安全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硝普钠
持续静脉泵入
微量输液泵
顽固性心力衰竭
Keywords
Sodium
nitroprusside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micro
-
infusion
pump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
张亚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气道湿化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林雪虹
罗爱萍
姚琼珍
梁银连
陆桂花
梁伟霞
《现代医院》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量输液泵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李淑雯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4
原文传递
4
微量输液泵在输注缩宫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效果研究
姚佳
谢立惠
高飞
刘静
李川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微量输液泵在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
李彦军
靳萌
陈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量泵输液连接管中残留醋酸奥曲肽的浓度水平
李苏芹
张宏文
吴金凤
肖旭东
孙鲁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移动前后流出量的变化
罗侨端
韦靖
梁艳香
黄建明
曾玲
吴艳
《护理学杂志》
2007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微量泵双通道中继在泵入血管活性药时的应用
张晓琳
《现代护理》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史密斯注射泵高低阻塞报警的调整
张敏刚
云庆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2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常规液体配合微量泵输注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杜丽华
荣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血管活性药物续泵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王蕾
关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9
原文传递
12
微量泵通过鼻饲管持续均匀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牟园芬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微电脑遥控便携式输液泵的临床应用
张静
《中国医疗设备》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微量输液泵流速质控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罗蔓
赖传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观察
谭玫
《全科护理》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张海河
苏维方
袁丽萍
张云芳
毛存淼
刘允敬
郭清君
《海南医学》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多指标分析的主流微量注射泵评价研究
熊伟
袁鑫
聂涛
潘瑾
郑骏
冯靖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应用微量注射泵与持续皮下泵输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李倩
张颖
张文礼
任轶飞
张鹏
朱剑
蒋兰兰
许向红
丁波
沈赟
苏晓飞
马建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19
微量输液泵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硝普钠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优势
陈翔
苏大理
张胜林
于斌
吴楚财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